產品死亡原因之「不識目的」
我們繼續來講恐怖故事,這次和大家講講,害死產品的另一個兇手,不識目的。
目的與有用
如果說需求過載是一個隱性的致死因素,那不識目的就是一個顯性的致死因素了。
不識目的,顧明思議,不知道做某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這是我接觸的最多的問題之一了,許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但我們自己卻認為自己知道了。大部分產品經理甚至不知道為什么要做分享功能 但卻做了。
這似乎很奇怪,分享功能不就是為了讓用戶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嗎?
這只是功能的效果不是分享功能的目的
我們經常容易將結果看作是目的,那是因為結果相對于目的來講,更容易被我們察覺,畢竟我們已經看了太多結果了,可目的只有我們自己挖掘,沒有現成的。
分享的目的毫無疑問是為了增加產品的擴散面積,從而獲得更多的曝光以及更多的轉化。可這不代表什么東西都應該加一個分享。
分享需要符合的條件:
- 內容有傳播性質,至少要符合炫耀
- 要有標題,且標題有點擊欲望
- 內容要有質量,有質量才有轉化
我??吹讲糠稚缃划a品,只要是內容就加一個分享功能,毫無目的可言,許多我們可以判定不具備分享價值的內容也做了分享。
從移動端來講,分享功能很容易,只需要調用相同的功能模塊就可以了,然而,但凡是一個分享功能,必然伴隨著一個H5產品的開發。
我們再來看一個案例:
產品上線1.0 我們做了手機號注冊,微信注冊,QQ注冊,微博注冊,找回密碼,修改密碼,退出,登錄。
這些功能都是有用的, 但除了增加我們的開發成本,還有什么意義呢?
作為產品經理,在我們眼前放置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門檻,是否掌握功能真正的意義,是否能正確區分目的與有用
結果是那么的理所當然,目的卻顯得晦澀難懂。
有一些功能,是毫無疑問只有結果,沒有目的的功能,典型的便是 自動獲取驗證碼
我在注冊某些產品時,留意到一個玩法,用戶在點擊獲取驗證碼以后,當收到了驗證碼,客戶端會自動捕獲用戶收到的驗證碼并填充上去。
多么雞肋的功能啊。他有用嗎? 當然有用,第一次接觸時,還讓我有點小興奮,我滿心期待這是多么人性化的功能,我不用再去看短信了。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產品本身與這樣的小細節相差勝遠,這樣一個人性化的功能,毫無意義。
他有目的嗎? 要知道,節省了用戶操作復雜度,只是這個功能的結果,可他卻達不到任何目的。
功能的目的是服務于產品本身的,是要有價值的,不是漫無目的的驚艷想法。
就產品而言,什么樣的功能都是有用的,但有意義的功能卻顯得那么稀有。
比如能夠提高目標用戶活性,參與度的功能是有目的的。能夠帶來新增的功能是有意義的。
只是單純的取悅用戶,是一種極為不尊重用戶的行為,要知道,取悅不等同于對用戶產生了價值。
于是,許多產品就這樣死掉了,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為用戶創造了什么價值。
甚至,尚不清楚,取悅在真正的價值面前,不堪一擊。
坦白說,一流產品大部分體驗不好,但卻經久不衰。
這便是分不清目的與有用
目的轉移這是另一個不識目的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后續的坑。
其表現形式如下
- 我希望用戶在產品的停留時間更長,于是我們做了社交板塊(類似朋友圈)
- 社交板塊的內容太單一了,想要有趣味一點(增加了音樂圖片,表情)
- 發內容的用戶太少了,我們要鼓勵用戶多發內容(增加了打賞)
- 用戶打賞的錢要能取出來,不然就沒意義(增加了提現)
- ……
是不是很熟悉的節奏,也許你無法定義這是個什么現象,但我相信大部分的產品經理都有這樣的經歷。
這是典型的目的轉移。
我們來看看目的發生了哪些轉移:
提高停留時間–> 提高內容趣味性–>提高發布內容頻率–>提高發布刺激
這是一個很無奈的做法,也是一個大面積的重災區,甚至說是無解的惡性循環。
從邏輯上來看待這個現象,似乎并沒有任何問題,當用戶停留時間不足時,我們自然要提高用戶停留時間,當用戶不發布內容時,我們自然要去提高內容發布頻率
似乎沒有毛病。
然而,這恰恰是最大的毛病,我們一直在用新的目的來彌補上一個未能達成的目的,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過于追求結果,忘記了對用戶產生價值。
我們在做產品時,必然會為數據負責,設計一些功能去做數據增量,但這不代表要為了增量而去增量。
不論是迭代多少個版本,最核心的價值觀是不能轉移的。
這部分核心價值觀往往并不在產品經理手里體現,而是由決策層做出的判斷。
這也是導致這個現象的最本質原因之一,產品經理并不參與到核心價值觀,只是被動的推動數據,于是就有了上述現象:過于追求結果,忘記了對用戶產生價值
微信的聊天系統,始終沒有做消息已讀提示,也沒有群動態。
導致目的轉移的原因在于,我們錯將方法等量翻譯成了目的。
社交體系不過是解決停留時長的方法之一,而增加語音圖片也不過是解決內容可讀性的方法之一。
許多功能只是解決方法,而不具備目的性質,真正的目的,仍然在于產品自身對用戶的價值。
商業模式里的經典問句,也是我們作為產品經理必須時長反思的問句:
這款產品創造了什么價值,服務于誰。
建議:
與上一篇死亡原因相同,我還是提出幾點關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唯一最優先目的:
給自己或者給自己的產品設置這樣一個參數唯一最優先目的。
這表示當任何其他目的與其產生碰撞時,果斷的舍棄其他選項,保留唯一最優先目的。
對于產品來講,唯一最優先目的往往等同于產品價值觀,也就是產品設計之初想要為用戶創造的價值。
微信的唯一最優先目的是聊天通訊, 也正因為如此,朋友圈與生活服務,永遠不會在微信里占據過重的位置,微信的布局,也不會再發生改變。
當任何目的與唯一最優先目的發生碰撞時,果斷的犧牲其他選項,保留唯一最優先目的。
與微信相反,支付寶便是不斷的在動搖,不斷的在工具與社交之間來回猶豫,徘徊。
作為旁觀者,我們多次強調支付寶安安心心的做工具就好,但當我們成為主角的時候,卻也時常范相同的錯誤。
唯一最優先目的的另一個作用在于幫我們去判斷做什么與不做什么。
這就好比我們已經確定了一個中心點,而其他的需求都是分布在中心點周圍的業務點。
當出現兩個都很不錯的業務時,借助判斷亮點之間的距離,我們能清晰的決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滴滴打車,已經擁有大量用戶了,但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滴滴所決定做的事情,一直圍繞出行來做,而舍棄了社區或者社交
當產品聚集大量用戶,且形成一定頻率時,我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社交這條路,原因在于QQ,微信極大的證實了社交的潛在價值。
我們有理由相信目前市面上擁有海量用戶的產品,都曾想過或正在思考用社交來給自己做利益加持,然而真正付諸于行動的少之又少。
便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社交似乎與中心點的距離并不算近。
對比選擇: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話糙理不糙,這也是我遵循的另一個方法。
而且,這個方法與唯一最優先目的 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我們會錯將結果看作目的進行判斷,恰恰是因為缺少了對比。
前文已經提到過了,任何功能都是有用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單獨判斷某個功能不好。
當我們單獨去看待某個功能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結局,怎么想,這都是一個很有用的功能
然而,將兩個或多個功能進行對比時,就必然會出現好壞之分。
可能我們會認為這兩個功能不一樣,沒辦法對比。
我們沒辦法判斷 手機注冊 功能 與 發布文章的功能誰好誰壞。他們完全不同。
如果,我們在增加一個條件,這個方法就成立了。
功能不一樣,但我們的時間是相同的
在當前階段,在最近的一個月以內,手機注冊對用戶產生的價值,與發布文章產生的價值,誰好誰壞呢
我們的時間是相同的,在不同的階段,我們需要做不同的事情。
方法: 需求A,需求B,當前有效,選擇當前最有效的需求進行開發。
這也是 MVP 方法的一種變型運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實踐效果都挺好。
許多需求,在對比判斷的方法里,就能體現出優先級了。
#專欄作家#
枯葉,近6年經驗的產品經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社交,社區,細分群體挖掘。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謝謝作者的分享,分析得非常到位,產品這概念在哪都成立,軟件是產品,生活也是產品,一個比較受大家推崇的準則就是奧卡姆剃刀——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在有限的時間里,挑重要的來做。
設置唯一目的,MVP選型,為用戶創造價值,做產品圍繞著三個準則來做,生命力會強很多。
不過支付寶和微信的這個不太茍同,兩個都是很大的產品,基本都趨于同質化掉,微信剛開始也只是社交,后來也做支付,現在形成了一個很強的競爭關系,加速了移動端的發展速度,都取得很好的成績,同時給社會創造了很多價值。
笑而不語,陰暗面都是享受陽光一面產生的
執著于目的,靈活于過程。這樣舉例(微信和支付寶的比較),會不會有點看到的是結果,而不是目的呢?不過主編寫的挺好的,所以就發表下個人的意見,與君共勉,但愿對主編有起到一點反饋作用。
針對產品都這要分析是不是會有點片面了?
給用戶帶來的價值。昨日跟騰訊師兄聊到此,今日又看到,受教受教。
找到最核心的價值,以及目前產品最關注的指標,去設計產品的功能。受教了,多謝~老板期望一次達到最終目標版本,聽著都害怕
主線不能丟,但產品的迭代,用戶的心聲以及潮流趨勢的不斷變化,怎樣做到初心不變很難!小米做手機起家,現在的產業鏈已經遍地開花,初心何在……
作者很不錯,學習了
不錯 不錯滴,加油 ,支持支持,干活比較多,值得思考和實踐。
能幫到你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