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實戰篇 :實操摩拜單車周邊服務需求

17 評論 21790 瀏覽 189 收藏 13 分鐘

作為一名準產品新汪,雖然沒有十足干貨,但希望記下苦海行舟之點滴,以求共勉!

一、需求列表

從競品分析過程中獲取到的需求和反饋如下:

1.?? ?APP充值優惠中,出現問題,充值后未能獲取優惠

分析:該問題出現在3月初,在摩拜發起的“充100得210”活動中,從1星評論里發現爆發比較集中,而且當時還存在退款問題;用戶會感覺被忽悠了,而且當時退款流程不清晰,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結論:重要且緊急,屬于用戶痛點

2.?? ?車身太重,騎行體驗不佳

分析:摩拜第一代單車,摒棄傳統自行車制造工藝,采用自主設計,但車身太重,導致騎行體驗不佳;尤其是女性用戶反映強烈。

結論:重要非緊急,屬于易用方面的需求

3.?? ?單車生產成本太高

分析:主要采用了自主設計生產方式,按照聯合創始人的說法,摩拜單車定義為兩輪通行工具,使用汽車等產業鏈的資源;雖然損壞率較低,但就成本高而言,對于快速進行市場布局,確實有不利的影響。另外,降低成本始終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結論:重要非緊急,屬于企業自身的需求。

4.?? ?尋求與其他服務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從而提升用戶活躍度和使用頻率

分析:能夠形成跨界合作,突破自身業務限定或者通過合作提升自身認知度和影響力,確實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屬于企業成熟期或者后期需要更多考慮的方面。

結論:重要非緊急,屬于愛用方面的需求。

5.?? ?積極快速拓展二、三線城市用戶數量

分析:目前共享單車的主要競爭在一線城市,部分較發達的二線城市也開始布局;能否快速布局,決定了企業是否可以占領市場先入優勢;但部分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由于人口、交通、產業等各方面因素,對于共享單車的需求程度不等,而且市場拓展中的單車成本和后期的維護費用不低,需要企業綜合考慮。

結論:一線城市和發達的二線城市,重要且緊急,屬于能用、易用方面的需求;部分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重要非緊急,屬于能用方面的需求。

6.?? ?適當降低準入費門檻,相對提升價格競爭優勢,獲取年輕人市場

分析:目前摩拜方面的押金為299元,是最高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開發新用戶的門檻;而且近來關于押金監管的呼聲不斷,對用戶來說高押金具有較高的風險。適當降低或者采用策略降低的方式,如邀請好友等、家庭用戶群體等,聯合信用或者半擔保體系,迅速開發用戶;例如,未邀請或者未被邀請用戶,首次使用,押金不變,有邀請的,被邀請者注冊降低押金,邀請者部分押金轉為余額(可退款),梯度降低,并設定最低押金限度。

結論:重要且緊急,屬于易用方面的需求。

7.?? ?完善客服功能,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增加客服數量,盡量在最短時間內,最快速解決用戶所遇到的問題。

分析:該部分內容發生頻次較低,但發生后會對客戶造成不好的影響;在最新版本的“退款說明”里,赫然寫著“充值余額可以退還,如需幫助請聯系refundsupport@mobike.com…”在這個網絡接入便捷、社交軟件多樣、通信資費不算很高的時代,給出 郵件 的客服功能,不僅不利于用戶使用,還影響企業形象。

結論:重要且緊急,屬于能用、易用方面的需求。

8.?? ?依據統計數據及分析,合理調配單車數量。盡量通過合理調配,避免用戶出現無車可用的尷尬境地

分析:隨處可見、隨手可騎,是用戶爽點;但企業成本會比較高,是需要逐步優化的需求。

結論:重要非緊急,屬于好用、愛用方面的需求。

9.?? ?在人流較大的場所,避免阻塞交通,規劃停車區域,鼓勵用戶自行停入

分析:共享單車出現后,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響應的也引發了各種停車亂象,不僅給政府部門造成困擾,而且還加大了運維成本;通過規劃停車區域,指引用戶停入,培養用戶良好用車習慣。

結論:重要且緊急,用戶屬于能用方面的需求;運維屬于易用方面需求。

10.?? ?規范用戶使用行為。通過設置獎勵性措施,進一步規范用戶的用車行為,培養用戶良好的用車習慣,為城市營造美好的社會風貌。

分析:獎勵性措施,可以進一步激發用戶用車,而且在一定時期內會形成口碑效應;但獎勵性措施是一把雙刃劍,一旦陷入價格戰,將損壞原有的用戶忠誠度,而且獎勵結束后需要一定的恢復期。

結論:非重要非緊急,屬于愛用方面的需求。

11.?? ?擴展業務范圍,提供周邊服務;如飲品、公園(圖書館、書店)、餐廳、賣場等,提供導航服務

分析:共享單車屬于基礎服務類業務,提供更多的可銜接的服務可以擴大其使用頻次;另外,可以從鼓勵用戶出行角度,提供更多的周邊騎行目的地。飲品、公園(圖書館、書店)等屬于低消費或者公共類服務,提供信息,主要增加用戶粘性,提高使用頻率;餐廳、賣場等屬于消費類服務,和外賣上門相反,鼓勵出行,可以制定合作方案,提供免單,達到共贏。

總結:非重要非緊急。

下圖中,優先級概念來自 “緊急重要四象限”和“馬斯洛需求分析法”

緊急重要四象限分布情況(具有愛用屬性的額外標出):

綜上,目前共享單車市場正處于 成長期,需要快速擴張市場,所以優先考慮基礎性的和重要緊急功能的保障、并提升服務質量。

重要且緊急的需求項,大多屬于已存在需要優化的功能,業務流程和功能結構都存在于現有產品中;基于學習的目的,下面選取“周邊服務”需求做進一步分析。

二、需求分析和需求分解

“周邊服務”具有愛用屬性,主要因為“共享單車”的出現,擴大了人們出行的活動范圍。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輕人群,他們自由、活躍,有較強的飲食、娛樂需求,這部分人群生活的周邊,餐飲比較集中。區域超市、區域商場規劃覆蓋面積太大,由于距離等因素,沒能真正服務到規劃中的用戶。另外,外賣市場的火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出行的不便。“共享單車”可以從鼓勵出行思考,連接用戶與周邊服務,提供更加健康、豐富、便捷的生活享受。

1、人物角色

2、需求分析

從人物角色中可以看出,在城市里不同年齡段的人出行范圍都受到了限制,而且他們都有各自學習、生活的需求。摩拜在提供出行解決方案的同時,提供便捷生活資訊也是符合企業自生特點的。

3、需求分解列表

三、業務流程

周邊服務中,公園、圖書館等多屬于公用非支付類場景,提供查詢和導航功能,即可提升用戶使用頻率;餐飲、賣場、書城等屬于支付類場景,為了便于實現,采用“支付優惠碼”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優惠(變相免單)。以下為主要業務流程(為了更加簡化流程,增強優惠券使用范圍,可以將商家概念升級為商圈概念):


飲食服務類目前已經存在美團、糯米等富內容類服務公司,共享單車接入該項服務,建議化繁為簡。周邊服務采用信息卡片方式,只提供 名稱、菜式、價位、評分即可,核心關注點在于周邊信息的聚集和線路的導航,鼓勵用戶出行為主。

四、功能結構

在原有功能結構中添加“周邊服務”功能,可以查詢飲品、餐飲、賣場、書店等支付類服務,也可以尋找圖書館、公園等休閑類場所。到達目的地用戶進行“鎖車”操作后,通過信息彈窗的方式或者在生成的行程頁面中展現優惠信息。用戶也可以通過個人中心進行查找。

“掃碼優惠”功能針對注冊商家開放,可以通過掃描用戶優惠碼驗證其有效性,結算過程中給予優惠。

五、持續思考

  1. 我沒有使用導航,直接騎行到附近商家就沒有優惠券嗎?
  2. 是針對商家推出個性化優惠定制呢?還是提供統一優惠?

 

本文由 @西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一個問題 作為摩拜用戶 我用車的場景都是在確定目的地和交通工具選擇完畢之后打開摩拜進行掃碼操作 它處在一系列出行動作的最末端 僅僅是個工具 而你要把前端的選擇和決策加到最末端的實施中 邏輯會不會有點問題

    回復
    1. 你好。
      作者在下面的回答說服務類屬于“錦上添花”,也回答了你關于“把前端決策加入到末段實施中是否符合邏輯”。
      我的思考如下,這是否可以作為摩拜差異化的一個戰略,即是摩拜不只是作為一個簡單的出行工具,而是作為基于位置的生活范圍延伸工具。市場上基于這個邏輯的產品已經有了很多,比如大眾點評之類的。
      但是。
      1.美團可以不做具體的業務服務,它可以做一個入口。將類似于大眾點評的服務整合在一起,提供一個信息服務商的作用。摩拜有這個資格,高頻使用和一個短距離出行的使用場景。
      2.就是回答你說的那個邏輯,我覺得是這樣的。你之所以會有“選擇和決策”是前端,“實施”是末端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摩拜在你心中的定位就是一個簡單的出行工具,換句話說,它是個租車的,而不是一個生活方式改善方案的提供者。
      3.如果摩拜的定位如我所訴,那么摩拜就不是出行的最末端,摩拜本身就是出行。如果再將摩拜看成一個產品,也認為它是一個末端的產品,那么前端就不是選擇出行,而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的解決方案。
      在上班,急匆匆的寫的。
      個人觀點,抱著討論的心。期待交流。

      來自四川 回復
    2. 修改,1.摩拜,不是“美團”

      來自四川 回復
  2. 馬小波是你自己還是你仇人?

    回復
    1.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來自上海 回復
    2. 虛擬人物 ?

      來自廣東 回復
  3. 寫的很初級很淺顯。不過感覺作者未來應該很有潛力。摩拜APP為什么要加入服務類啊,這不屬于錦上添花而屬于畫蛇添足。只會讓用戶越用越煩

    來自北京 回復
    1. 那你自己也寫份

      回復
    2. 1、嗯,初學,還需要多多練習。
      2、感謝鼓勵。
      3、其實出行還是“共享單車”的核心業務。至于能否做到“錦上添花”,還是應該把握一個度的,所以我思考的是提供“卡片式”信息。關鍵在于周邊信息的提供,走簡潔路線。例如”到店用餐“和”外賣”對比,一方面提倡飯前飯后出行,另一方面可以“黑”一下“外賣作坊”。 ??

      來自廣東 回復
    3. :mrgreen: :mrgreen:

      來自北京 回復
    4. 你這個思路看來就是想挖掘一下用戶的深度需求。既可以滿足用戶的延展性需求,又可以擴大企業影響力。從商業模式上來看,開可以增加一條產品變現的渠道。想法是很新穎的想法,不錯,卡片式信息讓我眼前一亮。 ??

      來自北京 回復
  4. 請問愛用屬性如何理解?高頻?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愛用屬性,我理解應該跟高頻不是一個概念范疇的。愛用同類的有:有用、能有、易用、好用、愛用,屬于用戶感受方面的。比如“海底撈”的優質服務,就具有愛用屬性。

      來自廣東 回復
    2. 學習了,再多問一句,這個概念體系的最初來源是哪里?

      來自北京 回復
    3. “馬斯洛需求分析法”,應該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衍生出來的。

      來自廣東 回復
    4.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講人的需求的,你提出的這個愛用的詞很新穎,不過個人認為和有用、能用、易用、好用也不是同類的概念,有用(用戶覺得-產品-有用)、能用(用戶覺得-產品-能用)、易用(用戶覺得-產品-易用)、好用(用戶覺得-產品-好用)這些都是形容用戶對于產品的認知,而愛用(用戶-愛用-產品)偏用戶的主觀行為

      來自北京 回復
    5. 愛用貌似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量化,但是貌似這種偏用戶主觀行為最后數據分析的結果也只能是相關性,感覺也沒必要證明因果性。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