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產品經理:為了做而做的需求,永遠只是個偽需求

12 評論 30009 瀏覽 270 收藏 9 分鐘

產品同學是需要懂得克制、懂得做減法的。加需求,大家都會。會判斷需求的,會砍需求的,才是一名合格的產品。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可能會下意識的思考,什么叫“為了做而做的需求”?

要發現這種需求(功能),其實光看也許看不出來,因為沒有哪個功能臉上寫著“勞資就是傳說中為了做而做的功能”。看不出來,那咋辦呢?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古代帝王或者能人異士在出生的時候往往伴隨著天地異象,比如朱元璋在出生時,史書記載“滿室紅光,沖天而起”,左鄰右里皆奔走相告“驚為天人”。很巧的是,“為了做而做的需求”在出生(需求討論)的時候,往往也伴隨著一句話,這句話是:

“我看那誰誰誰家產品有一個什么什么樣的功能,我們也做一個吧。”

是不是很耳熟?

在實際的工作中,說這句話的一般是剛剛入行的運營同學,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沒有考慮全面考慮成熟就來提需求。本著挖掘根源需求的原則,我一般會問:

  • 做這個需求的目的是什么?
  • 這個需求的目標用戶是誰?
  • 這個需求希望解決的用戶痛點是什么?
  • 這個需求給用戶帶來的價值是什么?
  • 這個需求給平臺帶來的價值是什么?
  • 這個功能的使用場景是什么?
  • 這個功能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問到這兒,心理素質比較差的業務同學可能已經覺得很委屈了:我只是來提一個需求啊,你怎么這么多問題啊!核心目的當然是提高平臺的GMV啊。(GMV=銷售額+取消訂單金額+拒收訂單金額+退貨訂單金額)

我說,是,沒錯,提升GMV是大家共同的核心目標,但是你還是沒有回答我剛剛的問題。

當說到這兒,業務同學可能已經眼淚汪汪了不想跟我說話了。

在這里,我們引入狩野紀昭教授的“kano”模型來分析一下這種為了“做而做的需求”&“有價值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需求。

kano模式是狩野紀昭教授發明的需求分類與需求優先級排序的一個方法模型。在kano模型中,將需求劃分為5類:

  • 基本需求
  • 期望需求
  • 興奮需求
  • 無差異需求
  • 反向需求

第一次接觸的同學可能會有點暈,沒關系,我盡量用通俗一點的文字讓大家理解。

先上一個表格:

接下來我會逐一介紹每一個需求類型,在介紹的過程中,我會用“一個叫大寶的小姑娘去面館吃面”的例子來給大家進一步解釋。

基本需求:

顧名思義,產品中最基礎的需求,屬于雪中送炭類需求。

這個功能有,用戶不會覺得興奮,因為在用戶潛意識里,這個功能就是你應該并且是必須提供的。如果沒有,那用戶會完全沒辦法接受。就好比做電商的不能做線上支付,那你做什么算什么電商?

例:大寶去一家面館吃面,這家面館為大寶提供面條,“提供面條”的這項服務,就是基礎需求。試想,一家不提供面條的面館,那大寶同學有可能去了一家假面館。

期望需求:

期望需求,大家可以理解為是在基礎需求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的“增值服務”,屬于錦上添花類需求。有了,用戶會很開心,沒有,用戶也不會罵街。

例:大寶吃面條的時候,老板端上來一個小盤子,里面有辣椒油、醋等佐料。這個辣椒油和醋,對大寶來講就是期望需求。有了,大寶很開心,滿足了大寶的個性化用餐需求,這頓面條吃的更開心;沒有,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家是賣面條的,不是賣辣椒油賣醋的。

興奮需求:

這是一個可以撩到用戶G點的需求,完全在用戶的期望之外,屬于“萬萬沒想到”類需求。

有這個功能,用戶會很驚喜,大大提升用戶體驗。沒有這個功能,用戶也不會有感知,因為這功能本身就不在用戶期望之內。

例:大寶在吃完面條之后,老板跟大寶說,來我們店里吃面的客戶,都免費贈送隔壁高檔海鮮自助晚餐券兩張。這時候大寶就會很興奮,因為這完全是預料之外的價值。大寶下次有可能就帶上親戚朋友組團來吃面了。

無差異需求:

無差異需求大家可以理解為,有沒有這個功能對用戶來講都一樣。多了不多,少了不少,很沒有存在感的一類需求。比如跟多產品中的“關于我們”功能,對大部分用戶來講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甚至很多用戶都不知道入口在哪兒。這就屬于典型的無差異需求。

例:大寶正吃著面,老板過來跟大寶說,為了提升客戶的用餐體驗,特地讓后廚負責切香菜的小廚娘畫了一個美美的妝。這時候大寶心理可能是:???你小廚娘化不化妝跟我吃面有啥關系???面還是那碗面,也不是說小廚娘化妝了這碗面就更好吃、或者就餐環境更干凈啊。

反向需求:

反向需求往往是需求提出者花樣YY的結果,這個過程純自嗨,有可能只滿足了極少部分的用戶的特殊需求,但是這種功能的上線會影響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體驗。

例:大寶正吃面呢,這時候面館中某位食客大哥提出就餐環境過于安靜,希望老板請一直重金屬樂隊駐場“改善”就餐環境,老板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結果可想而知,除了這位大哥,大寶與其他食客還沒吃完面就跑了。

看到這,相信大家都看明白了,為了做而做的需求,就是kano模型中的無差異需求,甚至是反向需求。對用戶來講,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只會導致產品形態越來越臃腫、越來越失控。

那么相對應的,基礎需求、期望需求、興奮需求,就是有價值的需求,是需要拿到我們碗里的需求。

很多1-3年級的產品同學可能會說,看來興奮需求是最加分的啊,那我以后只做興奮需求就好了!

但是我想說的是,從基礎需求、到期望需求、再到興奮需求,這是需求等級的提升,那么相應的,也需要產品同學有能與之相匹配的產品能力去cover住相應的需求——我不覺得一位連基礎需求都做不好的產品同學能把興奮需求做到滿分。

產品同學是需要懂得克制、懂得做減法的。加需求,大家都會。會判斷需求的,會砍需求的,才是一名合格的產品。

 

本文由@譚小超?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所以偽需求=反向需求嗎

    回復
  2. 道理其實很多人知道,但怎么做確實是挺難。目前就在痛苦一個老板需求,究竟是怎么實現會比較好。

    來自廣東 回復
    1. 說得對,聽了很多道理,但是有時候依然做不好一個頁面。。。 ??

      來自北京 回復
  3. 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就是要學會做減法需求

    回復
    1. 友商

      來自北京 回復
  4. 開始沒看作者是誰,我表示等看到大寶同學的名字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是譚小超同學的文!

    回復
    1. 。。。眼神真好!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