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做產品之前,應從供需角度出發
為了避免陷入成本決定論的思維誤區,在做產品之前,不妨用經濟學思維去思考產品價值:從供需角度出發。本文作者分享了其一點淺顯思考。
成本決定論
關于產品價格,我們習慣性認為產品生產成本越高,價格就越高。
房價為什么高,因為地價貴;LV包為什么貴,原材料好、純手工制作。從經濟學角度看,這個叫成本決定論。
不過,「得到」薛兆豐《北大經濟學課》有篇文章指出了這個理論存在的問題:
假設產品的最終售價=成本+成本*利潤率。
在利潤率一定的情況下,想提高產品售價,就必須增加成本。
老板想賺更多的錢,難道就不停的去增加成本?顯然不合理。
供需決定論
薛教授認為:真正決定產品價值的是供需關系。
不是產品的原材料決定了產品的最終售價,而是最終產品的供求關系,決定了最終消費品的價格,而這個價格再反過來,決定它上面一層又一層、一環又一環的原材料價格。這是倒過來的一個關系。
需要切換到逆向思維,而逆向思維往往是反直覺,所以可能不好理解。
舉個例子:
這周去廈門玩了幾天,住在曾厝垵,是一個海邊的小漁村,屬于當地比較有名氣的景點,游客很多。村里面80%都是小吃店,賣的東西不便宜,一碗面25元起,一杯奶茶20元起,從成本決定論去解釋:熱門景區,地段好、租金高,售價自然就貴,也符合大部分人的認知。
如果從供需決定論去解釋:景區人流量大,需求量大,出來玩一趟,價格不是游客考慮的主要因素,就算租金很便宜,一碗面賣25元,還是有很多人買,但是房東就不開心了,生意這么好,那必須要漲房租,所以是旺盛的需求反過來決定了房租成本的上升。
互聯網產品價值
試著用以上兩種理論,去思考如何定義互聯網產品的價值。
很多人會認為好的產品一定是功能強大、用戶體驗好、概念流行,這是典型的從成本決定論的慣性思維出發。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主打的核心優勢就是:掃一掃或者搜一搜即可打開應用,無需安裝和卸載。
但是小程序的高價值一定不是因為具備這個功能,而是必須滿足線下場景的高頻需求,只有大量的需求被滿足了,才能反過來證明功能點的強大??上У侥壳盀橹?,并沒有發現使用小程序優勢明顯的場景,這也是為什么同為微信重量級的功能,小程序沒有像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紅包一樣,引發爆炸效應。
支付寶社交
支付寶做社交為什么屢戰屢敗,即便坐擁高裝機量、高活躍度,用戶找不到使用支付寶的社交場景,供需無法滿足,社交價值就是打不出來,換再多產品經理,改版再多次都沒用。
共享單車
相對于純線上服務,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商業模式更容易產生高估值,因為市場對產品供需的反應最為直接和真實。
現在共享單車之所以受資本的青睞,就是切切實實的解決了用戶三公里的出行問題,提高了出行效率,并且街上來來往往的小橙車和小黃車就已經充分反映了需求的旺盛,而不是只因為通過手機掃碼取車的功能設計。
自我反思
昨天和老板討論一個項目,主要為某垂直領域零售店老板、店長提供線上的戰略、營銷到人才培養方面的培訓,課程是具有豐富的零售店連鎖運營經驗的操盤團隊提供,目的是為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的零售市場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
在我們看來這確實是一件對用戶和整個行業很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從供需的角度再去逆向琢磨一遍,就會意識到里面存在的風險點。
由于目標的關鍵用戶都是小商人,他們普遍有兩種心態:
- 盈利能力弱的用戶,急功近利,任何服務必須和提升賺錢能力直接掛鉤。當務之急,是先解決生存問題,對于修煉內功的服務,短期內看不到那么遠。
- 而盈利能力強的用戶,過于樂觀,店鋪經營一切都正常,沒病干嘛給我吃藥,對于修煉內功的服務,根本不愿意看。
在這兩種心態的影響下,所謂目標用戶的需求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或者并沒有那么迫切,所以對應的產品價值也就有限,即便是服務內容本身的質量很高。
總結
為了避免陷入成本決定論的思維誤區,在做產品之前,從供需角度出發,大膽的問自己兩個問題:
- 產品對應的需求是高頻還是低頻?
- 如果是高頻,為什么一定是你去做?
我相信,經過這兩個問題的過濾,大部分產品并沒有價值。
作者:思考菌,微信公眾號:secondthought
本文由 @思考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個人認為還有一點需要問自己or公司:盈利點在哪里?真實明確嗎?
是的,不過原則上解決了供需問題,盈利問題就是幸福的煩惱了,有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