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需求七宗罪:淺談產品設計開發中遇到的那些坑

7 評論 16156 瀏覽 138 收藏 20 分鐘

對于產品汪來說,用戶需求、產品需求就像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耳朵都聽發麻了。比如說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得屌絲者者得天下;挖掘用戶需求的本質,把它轉換成真正的產品需求等等。但是就是在這些簡單易懂的概念背后,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細節犯錯誤。以下通過結合工作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例子,總結一下產品需求的七宗罪,談談產品設計開發中遇到的那些坑。

1、妥協即放棄,不敢堅持

作為產品人,時時刻刻都會面臨著各種PK,如果你只有一顆小心臟,估計早已破碎了好多回了。

比如當產品新功能一出,馬上就有用戶反饋說新功能影響了他的使用習慣,強烈投訴下架它;又或者老板因為自己的經驗和想法覺得這個功能不好,要你先放棄這個功能,此時你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新需求被腰斬了……

嗯,乍看上去的確是被下架了,可這并不意味著就是不好的需求啊。也許某些地方欠缺考慮,但只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尋求更好的方法,以后一定有機會上線的,暫時的妥協只是為了跳得更高。

比如:

為了提高公司桌面端產品的安全性,產品經理(以下簡稱小產)增加了一個單設備登錄限制的功能,即是任何時候只能有一個設備登錄,新登錄的會把舊的踢掉。如下圖所示:

可是當產品上線后,很多用戶馬上發來投訴,說要下架這個功能。

于是小產慌張了,馬上收集用戶反饋,發現之前做需求調研時并沒有考慮到這種使用場景。因為很多企業辦公環境都分為內外網,而內網網絡是受限制的,無法正常地上外網。所以有些用戶經常使用桌面端來發送文件,把它當成是文件傳輸器,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了?,F在突然不能同時登錄了,當然會抓狂反對!

這時候應該怎么做呢?是下架不做,還是硬磕到底?

面對這種情況,小產第一時間是安撫“受傷”的用戶,然后跟后端說把這功能暫時下架。雖然暫時妥協,小產卻總結了這次的教訓,重新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考慮需求。內網用戶不就是需要傳輸文件這個功能嗎?那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去解決主要矛盾。于是,在不影響單設備登錄的情況下,文件中轉站功能出來了,很多用戶都拍手稱好。

產品經理不能因為挫折就放棄,或是因為用戶投訴就灰心。偶爾的妥協不等于放棄,只是為了跳得更高而蓄力。越戰越勇,永不放棄,這些都是產品經理可貴的品質。

2、用戶需求=產品需求,不懂挖掘

《用戶體驗要素》的戰略層告訴我們,產品首先要先確定兩點: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簡單來說,就是你的產品要做成怎樣去解決目標用戶的需求。

那是否說用戶需求就是產品需求?只要是用戶需求都要去做嗎?

其實不然,如果把所有用戶需求都不假思索地做到產品里,看上去功能大而全,但整體上卻顯得臃腫和不能聚焦。這與崇尚小快美的互聯網思維是背道而馳的,更別說能快速占領市場了。比如智能手機的功能特別多,你是否每個都用過呢?

當用戶需求很多時,我們應該要分清什么是主需求和偽需求,哪些是才是真正的需求痛點?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需求按從內到外,按優先級進行劃分。如下圖所示。

比如:

經常有用戶跟小產反饋說,手機簽到提醒聲音只是“咚”一聲,能否改成“簽到了”的語音?

初級小產如果遇到以上需求,肯定會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找開發改。只是,真的確定產品需求就是這樣嗎?

用戶希望聲音智能化,能夠提醒自己是否簽到成功,它只是產品需求的一個點。如果由點到面分析的話,真正的需求點應該是員工正常簽到,沒有早退遲到,不會被扣罰工資。

于是,小產可以這樣去整理產品需求了:能否只要進入公司簽到范圍內就自動簽到呢?或許我們對員工非常信任,把簽到和加班連接起來;甚至可考慮去掉簽到功能,這樣連聲音也可以省略了……從點到面,這就容易發散思維了,產品也會有創新。

用戶需求不等于產品需求,當我們遇到用戶需求時,首先不要馬上去畫圖開發,而是要分析研究,找到背后的本質規律,確定哪些是偽需求和真需求,懂得篩選分析,然后把它轉化成產品需求。

3、看不起小需求,不注重細節

“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只馬蹄鐵;丟了一只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國王;損了一位國王,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薄挠裰{

一顆鐵釘足以改變一個國家,可見細節是多么的重要!

每個產品人的心中都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他們總想著去改變世界。做金融平臺的想要打掉銀行,做企業移動辦公管理的想要砸掉企業的電腦。有時因為目標太大,一上來就想做系統重構,產品大改,看不上小需求。殊不知整體的功能都是從部分構成的,小小的產品細節也能給用戶帶來巨大的好處。

比如:

我們公司的IM桌面端有一個消息聊天窗口,類似于QQ,窗口菜單欄上有一個字體大小調整的按鈕,其值只有12到16。如下圖所示。

這個功能一直沒有用戶反饋和吐槽,所以就這樣放著了。直到后來來了一個新小產,他把這個字體大小的數值從12調到22,沒想到上線后馬上得到了用戶的夸獎反饋。

為什么呢?這只是一些數值而已??!

原來有些用戶是重度近視者,或者是年紀大有老花眼,看消息久了眼睛就會流眼淚,特別是字體小的時候更加吃力。之前之所以有些用戶不反饋,只是以為16就是字體上限了,就這樣忍著;還有的就是懶的反饋?,F在好了,這些“另類”的用戶打字聊天非常的舒服。特別是有一個銷售主管用戶,因為字體變大后有了耐心才拿下了一個商機,簽下了十幾萬的大單呢!

你看,一個小小的細節,卻可以幫助客戶簽下大單,難道不是對用戶產生了巨大的價值嗎?重視細節,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這是產品經理們要追求的目標。

4、存在即合理,不敢質疑

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爾

這是來自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哲學名言,要理解它的真正含義,需要了解當時歷史環境中的“理念論”才能給出答案。然而,對于平常生活來說,認為只要存在就是合乎情理或者正確的,那就是極端主義。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看就是固步自封,不求創新,這是做產品最忌諱的。

比如:

我們公司的桌面端產品是一款企業IM通訊軟件,設計之初采用了類似QQ的UI交互,整體界面就是典型的PC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如下圖:

點開消息窗口和應用窗口,每個窗口都是獨立存在。然而,當你打開其他功能窗口時,需要點出主面板,所有操作不能一目了然。小產一開始也覺得也有問題,但是這么經典的設計在PC時代大放光彩,似乎已經很合理了,不需要修改。

后來隨著產品戰略的改變和功能升級,如企業ERP系統集成,多應用頁簽等,小產慢慢地發現這樣縱深式多窗口的設計已經存在瓶頸了,沒有一個工作臺的概念,它會影響到用戶的工作效率。于是小產參考了釘釘競品的做法,大膽采用了橫向的設計結構,主窗口容器里容納所有的窗口,根據工具欄的操作而做不同的內容展示。如下圖所示。

更改了之后,新版界面簡潔明了,功能好用,得到了用戶的積極反饋。

很多時候,產品經理對于已經存在的產品設計都不敢質疑,只會一昧地認可和抄襲,甚至是他們都沒意識到要改變舊有的設計,這是很可怕的。我們要善于跳出慣性思維,從用戶和產品的角度去看問題,大膽質疑和叫板,勇于創新。

5、只看重商業價值,不重視用戶體驗

什么是好產品?

也許你會說,幫公司賺了大錢就是??!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好的產品要考慮這兩點:產品需求和商業價值。如果產品不為公司賺錢,不考慮商業價值,則是耍流氓;反之,如果產品不考慮用戶體驗和需求,只關心商業價值,就算開始能賺到錢,最后也只是曇花一現。如何處理好產品需求與商業價值的平衡,是產品經理面臨的一大難點。

比如:

為了能幫助公司賺大錢,小產“另辟蹊徑”,在手機APP中加入了廣告業務。每次APP第一次進入主界面后,都會彈出一個廣告對話框,里面的內容都是客戶投放的廣告。

自從開啟了這個功能,公司的這一兩個月的利潤數據上升了,但是用戶的投訴聲也不絕于耳。很顯然,這已經對用戶體驗造成了嚴重影響。

可以想一下,第一次啟動后的廣告對話框都需要用戶手動去關閉,不僅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步驟,也增加APP的啟動時間,說不定還會比較卡,畢竟腳本代碼就擺在那里啊。手機端屏幕比PC小這么多,功能內容更要聚焦。

于是經過與用戶的溝通交流,小產決定把廣告這個功能拿走。雖然這塊收入沒有了,但是卻提高了用戶體驗,增強了用戶黏度,讓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達到了一個平衡。

我們知道,產品需求是由用戶需求轉換而來的,它就是要解決用戶的痛點問題。極致的用戶體驗也是好的產品需求打造出來的,而商業價值則是最大限度地從用戶那里得到利益。產品需求和商業價值是可以成正比的,即是產品用戶體驗越好-》用戶很喜歡-》用戶愿意付錢-》商業價值越來越大。否則用戶討厭你的產品,就算一開始不敢撕破臉,不敢離不開你,以后只要有更好的app,用戶肯定會拋棄我們選擇更好的。

重視產品需求,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讓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達到平衡。

6、產品需求變更頻繁,不懂敏捷開發

在開發和設計眼中,產品經理就是一個天殺的存在,因為他們經常變換需求,把做好的東西推翻再改。

可是在互聯網產品開發中,需求變更是經常的事情啊,就算是臨近發版上線了也會臨時添加產品需求,更不用說在開發過程中了。但是,因為需求變更頻繁而經常延緩產品發版的時間,則是不可取的。

比如:

小產最近負責一個產品項目,由于它是一個to C的產品,用戶需求特別的多。有一次剛開發好一個新版本,準備AB測試上beta版時,各種壓力就紛至沓來了。

老板說:這個功能為什么不加?你看那個競品已經有這個功能了,先改完再上線!

用戶說:小產,能否為我增加一個打印功能,這樣我做完單就能打印了。

老板發話,用戶反饋,到底要不要改完再上線?如果改完再上線的話,肯定會延期的。

經過仔細的分析考慮,小產決定了,老板的話肯定要聽,用戶需求也要加,只是這一版先不加,還是正常上線。因為除了老板和用戶的新需求,此次版本還有其它新增的產品功能,性能優化和bug修復,如果這個版本拖延了,說不定競爭對手就會快一步占領市場了。

同時參照互聯網的開發模式,小產也決定了:產品開發采用敏捷開發模式,兩周一迭代,每天一站會,不管產品需求如何頻繁修改,迭代周期一致不變,用戶看到迭代的更新,也會認同我們的專業和能力的。

互聯網世界,瞬息萬變,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需要小快美的互聯網思維,敏捷開發,時刻聚焦,唯快不破。

7、自我看待產品需求,不懂站在用戶角度

很多產品經理都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從開發轉過去,有的則是從運營或者是設計轉崗過去,所以一開始他們很多舊有的思維模式也就順便帶過來了。

這好比原來你是做開發的,現在要把工程思維轉變為產品思維,不能再從自己想當然的角度出發;或者你是做運營的,要開始注重用戶需求,不能總想著著寫文案提升活躍度。無論從哪個崗位轉行做產品,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你原有的思維模式,學會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看問題。

比如:

公司最近新來了一個產品助理小鳴,原來他是做C++開發的,因為心中也想著改變世界,所以掉“坑”里了……

有一次小產讓小鳴跟她一起去拜訪客戶,客戶主要是做室內裝修設計的,他們討論如何把客戶的ERP系統無縫連接到公司的移動辦公平臺上。

回來后,小產讓小鳴把用戶需求整理一下,然后弄成產品需求。結果小產看到小鳴遞過來的產品需求功能表時不禁驚呆了:上面只有零星幾條產品需求,其它產品需求不是備注了“不嚴謹”,“沒必要做”,就是“服務端系統不支持”等字眼。

小產嘆了嘆氣,語重心長地說:“小鳴啊,你還是帶著你以前的工程思維去看待用戶需求,你不能從自己想當然的角度出發,你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看產品需求,不能自我覺得怎么做就怎么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抓住用戶的痛點,去解決問題的,回去重新改一下吧?!?/p>

于是小鳴慢慢地改變思維模式,學習如何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看問題,重新整理了一遍產品需求功能表。小鳴說,只要每次遇到產品需求,他就會問自己,用戶是怎么想的,怎么去幫他解決問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了。

產品需求是以用戶需求為基礎的,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切記不要“想當然”,先入為主。要時刻以用戶為先,站在用戶角度上去看問題,做好用戶體驗。

以上就是產品需求的七宗罪,其實都是一些我們平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問題。雖然“坑”常有,但只要我們披荊斬棘,不忘初心,就一定能夠避免踩坑。

 

作者:沉森心(微信公眾號@ocean_cheeky),從事企業移動管理產品工作,相信牛逼的產品會改變世界。愛學習,愛生活,踏踏實實,看世界。

本文由 @沉森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理有據很不錯

    來自廣東 回復
  2. 整體觀點都正確,但是覺得表達的還不夠深刻,都是比較淺顯的道理,不看刺撓,看了又感覺不解乏。希望小產能更深入的去談,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回復
    1. 謝謝建議 ?? 。嗯,文章的確是表達不夠深刻,如果讀者看完后還是覺得無法產生一些共鳴的話,說明寫得還不是很好,得要繼續努力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原來你是云之家的人 :mrgreen:

    來自廣東 回復
  4. 個人覺得除了要平衡用戶需求和商業價值,更要清楚產品的背景和目的

    來自廣東 回復
  5. 不錯,總結很到位,現實中還是控制不住啊

    回復
    1. 嗯,的確,現實總是殘忍的,所以得要披荊斬棘啊,積累經驗,注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就行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