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上線的前戲:可用性測試(包含關鍵維度分析及過程)

2 評論 14735 瀏覽 83 收藏 13 分鐘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近期一直在進行的一個工作,產品可用性測試。

產品可用性測試在產品投入開發前期的設計產出與產品迭代規劃投產前都有顯著的指導意義,它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糾正產品設計過程中團隊或者PM對于產品的理解偏差,精簡產品架構,優化產品設計,并為產品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降低試錯成本。

可用性測試以最短路徑獲得用戶數據,并通過用戶反饋數據來對產品進行修正。保證產品的可用性與良好的用戶體驗。

什么是產品可用性測試

所謂的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是一項通過用戶的使用來評估產品的可行性的的技術。它反映了用戶使用產品,由于它反應了用戶的真實使用經驗,所以可以視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可用性檢驗過程。

也就是說,可用性測試是指讓用戶使用產品(服務)的設計原型或者成品,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行為和感受,以改善產品(服務)可用性的一系列方法。它適用于產品(服務)前期設計開發,中期改進和后期維護完善的各個階段,是用戶中心設計的思想的重要體現。

可用性測試應用范圍廣泛,應用對象包含web端產品、移動端產品、硬件產品、AI產品等各類型產品。作為一個較為成熟的測試手段,可用性測試可以應用于各個領域的各類型產品的體驗測試工作。

可用性測試幾個關鍵維度分析

可用性測試類別

一類是形成性的測試,也即是前期或中期設計測試,在產品產出前對產品可用性進行測試。發現可用性問題,改善產品體驗;

一類是總結性測試,在產品后期迭代改版,也即產品上線后整個過程中,對于產品進行的可用性測試,主要是對用戶體驗進行聘雇。

測試頻率

形成性測試一般在產品開發之前進行較多的測試,對于每一個功能模塊或者產品邏輯變化、設計工作改變都需要進行測試,以保證產品滿足用戶體驗要求;總結性測試一般是發生在產品開發完成已經在市場流通之后的更新迭代,該類測試頻率較低。一次有效的測試基本能夠保證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覆蓋。一直到下次新版本迭代。

測試對象

形成性測試一般是產品原型,紙質原型或者其它原型工具做的原型。一般情況下,對于不確定性因素高的產品,盡量選擇紙質原型甚至是直接版面勾勒原型供用戶參與體驗,避免較多改版帶來的時間損耗。

而對于基本確定版本的產品可直接利用較高保真原型并且完成交互的設計,這樣的可用性測試將會涵蓋界面設計、交互設計的(表現層)的可用性測試。

較為全面,減少頻繁可用性測試帶來的工作量??偨Y性測試一般會給出成品讓用戶參與測試,當然有時不確定性較大時也會采用低保真原型。

被測試的樣本數

一般情況下,對于形成性測試,樣本數不在于多。而是要覆蓋。所謂的覆蓋就是要包含所要采集樣本的所有用戶群體,一類中只有一個就已經足夠。

對于總結性測試,樣本數除了覆蓋以外(當然最主要還是以產品UGC用戶為主,保證測試范圍的合理性),還要防止數據的偏差。

此時要對樣本進行分類,在使用產品的群體中選出一般性用戶、習慣性用戶、重度使用用戶以及專家型用戶,當然種類細分越全面越好。這樣在該樣本群內要盡可能多的挖掘樣本用戶。一般而言,總結性測試需要樣本數要之上20個。

測試方式

形成性測試一般的方法有:協同合作法、有聲思維法。

所謂協同合作法,是被測者A和B協同完成測試,公用一個設備(電腦/手機),相互之間可以溝通進行;

有聲思維法,即被測試者在測試過程中邊參與測試,邊自然而然的說出每個過程自己的所思所想;

對于形成性測試,多注意記錄問題,影響用戶進行下一步操作的步驟出在哪里。哪些地方用戶有困惑。測試過程務必保證測試的通透性,也即即使是提示也要用戶能夠走完整個流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過多的解釋引導用戶完成操作,這樣的方式過于強勢,很容易影響到用戶心理,最終導致測試結果失真。

總結性測試相對而言就會比較容易,因為用戶對于產品的熟知程度。測試一般不采用什么特殊方法(確保是單獨完成就ok,因為用戶樣本本身來源是產品的使用用戶)。

測試旨在于觀測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對于新版本的使用順暢度以及可能產生的困惑,這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被測者的細微的表情變化(這點非常重要,因為用戶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產品。

對于其中比較困惑的功能是靠猜測完成,而此時用戶需要依靠表情變化來表述自己的困惑而非告知觀察人員。畢竟人都是有些小小的好勝心理)

測試過程中需要2名觀察人員,其中一個對于用戶行為進行觀測以及對于用戶及時的疏導,另一名記錄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困惑的地方。

測試地點

形成性測試由于樣本數比較小,需要進行特殊的指引,一般需要進行現場測試。場地一般會選擇安靜的辦公室、休閑的咖啡館等,保證用戶注意力不會被分散;總結性測試鑒于被測者數量以及其觀測方式,遠程測試較適宜。當然時間和預算充足,現場測試也是很好的。

如果遠程測試,操作起來可能比較繁瑣。目前為止,也只發現Tencent一家采用這種方式,錄屏+錄像。而這種技術方式在國外早已見慣不怪,比如還有雪橇式測試。過多不講。

鑒于國內的技術水平以及對于用戶體驗的重視程度,這種花哨的方式可能對于一般團隊而言很難拿捏好度。因此,還是避免一味帶來的時間、金錢和人力損耗。

數據收集與分析

形成性測試數據收集是將觀察者測試過程中的問題全部記錄下來以及被測試者的完成情況;總結性測試是需要將任務的成功進行標準化定義,確保數據測量方法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關于數據分析,形成性測試傾向于定性分析,對于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需要進行嚴重性分級。并且給出解決方案。當然測試過程中也要簡單的進行成功率統計,當然這不是重點。因為測試側重的是對于產品整體的把握;對于總結性測試則是定量分析。

需要進行定量統計,記錄任務操作的時間、成功率、滿意度這些細節部分。并且形成一套評估體系。

可用性測試開展流程

1. 測試系統?

對應版本的產品;

2. 測試目的

確定此次測試將要實現的目的是什么;

3. 被測試用戶

被測試的用戶樣本,用戶數;

4. 測試觀測人員

一般需要兩名觀測人員,其中一人進行觀測并協助提示。另一名主要是記錄整個測試過程。

5. 測試的任務

羅列本次測試需要被測人員完成的任務。

比如:

  • 任務1:成功完成產品注冊操作。
  • 要求:完成手機號與郵箱注冊各一次。

6. 實驗環境與設備

相對獨立安靜的房間,環境盡量的輕松。裝有被測試軟件的手機(iOS/android)或者電腦。

7. 測試前準備

a、根據網站所提供的主要功能制定測試的標準任務;

b、向用戶詳細講述標準任務的內容;

c、確保測試(實驗)過程不受打擾;

d、確保用戶在執行標準任務前沒有到操作過該模塊;

e、準備一間獨立安靜的房1司·兩臺電腦。并裝好相關的測試軟件(聽說騰訊的人用的是quick timer之類的。相對簡單易上手也很好。由于操作難度問題我們一般不采用測試軟件),準備好一個攝像頭,并且連接電腦;

f、向用戶聲明、我們測試的是產品本身,而不是用戶。這個很關鍵尤其對于受測者的心理;

g、讓用戶明白、他們可以隨時終止測試;

h、實驗觀察者要熟識所測產品,尤其對于更新迭代的產品,自尋新用戶的做法讓測試變得毫無意義;

i、讓用戶掌握使用測試軟件的方法具體措施;

j、制作任務卡片,每個卡片包括任務以及相應的要求,供測試者閱讀參考;

h、開始測試,確保測試環境不被打擾。開始執行測試。

8. 記錄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可用性問題及其嚴重性的分析說明列表。并要對相關問題進行截圖。并列圖說明。

9. 產品可用性問題的解決方案。

該過程需要對步驟8中出現的問題點進行逐一分析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總結

希望這些分享對于大家對產品可用性測試的認識有一定的幫助。有效的產品可用性測試,可以保證產品上線后的產品精簡功能模塊效率最大化,產品邏輯清晰。最重要的是,低成本實現產品的良好體驗。

然而,當前很多互聯網公司不愿意采取這種形式,原因是可用性測試很大關鍵上取決于測試組織人員的專業能力。缺乏必要的專業能力最終導致資源損耗卻未必有所產出。最終讓人覺得這樣的工作過于表面花哨而沒有意義。

產品可用性測試過程中需要抓住很多細微,比如需要關注被測試人員表情變化甚至肢體動作等。需要觀測人員慢慢培養這種能力,就會越來越能掌握住這種技巧。

很高興能夠與大家共同成長,繼續加油,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計無施,微信號:pm-jiwushi

本文由 @計無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 ??

    來自廣東 回復
    1. 加油??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