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產品可以稱之為「好產品」?
對于本文,作者認為這是一篇無干貨、無深度以及無營養的文章,純粹是他本人對上一次創業失敗的總結。但在小編看來,這是歷經創業的產品經理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分析產品的框架,或者說一種看問題的視角,值得與你們分享。
1. 題目分析
在我看來,任何好產品都離不開三個框架,甚至所有產品都不應該離開以下三個框架:
- 產品框架
- 運營框架
- 商業框架
以上三個缺一不可,而且最好在產品初期就要考慮這三個框架,并盡早使得這三個框架運轉起來。
再來細說下這三個框架包括哪些東西。
1.1 產品框架
產品框架由三個部分組成:核心、流程、細節。
(1)核心
產品框架的核心就是回答兩個問題:
- 解決什么「真」問題(需求)?
- 目標用戶是誰?
首先,這個問題是要足夠「真」,這一點很難把握,大多數順利出產的產品,最后都是死在這一點上。(說下題外話,我一直覺得一個產品最大的敵人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用戶。他們需求多樣而且還多變,要想得到他們的芳心真的難~)
目前,根據我的經驗,有兩種搜尋「真」問題的方法:
- 時常留意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哪些問題還未得到解決。
- 科研。(顛覆式創新多出自于此。)
但是驗證需求的方法目前也就只有一種:騷年!大膽去試吧!(說得時髦點就是MVP test)
但是MVP test,有個盲區,對于體驗類的需求以及顛覆式創新不太有效果。這里舉個例子——SSD硬盤。使用過SSD硬盤的人都知道,SSD的體驗明顯優于HDD硬盤,甚至很多用戶都會說用過SSD后再也不用HDD了。那么這一類體驗性的需求就很難通過小成本方式去測試,還是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去研發去賭。但是,MVP test極其適合O2O領域。要想測試需求,一個微信號就可以解決了。
(2)?定流程
那么找到核心后,就要圍繞核心定下很多很多的流程,流程分兩大類:
1)線上流程
圍繞核心,定下解決問題的流程。注意!這個核心流程最好是最簡潔的流程。(產品初期應該是由簡到繁,初期快速測試流程,再考慮一點點完善它。)這里使用外賣App做為例子。
訂餐流程分為:選餐廳 → 將菜品加入購物車 → 結帳
然后為這個流程添加更多的分支流程。比如注冊、登錄以及支付流程。一點點完善產品。(產品中后期,有一定用戶數據后,要靜下來思考,哪些產品流程是多余的,那么果斷去掉它。前期缺少用戶數據,很多流程以及功能都是產品經理YY所得,那么中后期就要開始關注數據了。這里是由繁入簡。減法才是王道!另外別害怕打臉,微信不也去掉了下拉小視頻入口嗎?)
2)線下流程
對于做所謂的O2O的同學來說,還需要關注線下流程。(而且按照我的經驗,O2O的關鍵是在線下,而不是線上。)同樣用外賣App做為例子。
最早期外賣小哥取餐流程:接收訂單 → 去到餐廳 → 按照訂單訂外賣 → 等餐 → 送餐
為啥說線下是關鍵?原因就是線下才是可優化點最多的地方,而且也是打敗對手的關鍵。像外賣是個關注效率的行業,如何提高線下取餐以及送餐效率就是關鍵了。(線下流程,初期實驗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模式,即人工,智能。流程繁瑣且長也沒事,跑通后,就要快速將流程切碎,然后一點點提高效率。要知道很多O2O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別想一步登天,特別是那些跨界產品經理,沒經歷過,千萬別YY。)
(3)扣細節
完善了流程后,開始考慮細節。細節也包括兩大類:
1)表面細節
表面細節包括交互細節以及視覺細節等。即用戶看得見的細節。產品初期為了速度,可能就沒多在意易用性以及體驗上的問題。那么中后期就可以考慮了。比如微信就是在中后期才加入像雙擊對話放大這樣的交互細節。
2)內部細節
內部細節,顧名思義,就是用戶看不到的細節。多數出現在有算法的地方。比如網易云音樂的推薦系統,如何讓用戶產生驚喜,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千萬不要小看細節!對于一些推薦類的產品來說,這個反而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1.2 運營框架
運營框架由兩個部分組成:引擎和準則。
(1)引擎
就像不同的車配不同的引擎一樣,不同的產品甚至產品的不同周期都會使用不同的引擎。配什么樣的引擎就要看所定立的KPI是什么。
以招聘為例,對于有求職需求的用戶,需要回答三個問題,并且將答案截圖給社區運營的人。那么在這個過程中:
- 招聘方會留下三個問題。為社區提供了較為優質的提問。
- 求職方回答三個問題,并且出于利己的角度,他們會拼全力回答問題。為社區提供了較為優質的回答。
如果你做的是偏PGC的產品,引擎自然就是一個完善的內容生產流程了。涉及到內容管理、內容審核等等。
如果你的產品關注的是用戶數的話。那么地推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一個好的地推管理團隊,以及地推流程就很重要了。
(2)準則
準則一般是初創公司忽略的,準則就是為引擎所設立的約束條件。小了說就是準則,大了說就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比如不做惡。
那么小的運營準則就比如有:開源節流。
- 開源:包括拉注冊,拉日活,拉收入等等。
- 節流:包括節省開支,減少用戶流失率等等。(其實這個節流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真的很重要,甚至影響產品框架的內容。這里舉個例子。就拿注冊流程來說,現在多數產品使用手機號注冊,那么對于公司來說,發送驗證碼短信就是一筆開支。所以這一流程中,產品多數會有個「30秒后重新發送」的按鈕。以此減少發送短信的數量。)
1.3 商業框架
對于初創團隊來說,這一塊其實是最重要的?;钕氯ゲ攀钦鏉h子!
我總結了一句:
“你跟投資人講情懷,講地推,甚至講倒貼買用戶都沒問題。但是你一定要明確地告訴他們,未來的某一天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虧的錢全部賺回來?!?/p>
這里舉個例子,為啥滴滴的估值越來越高,但依然有很多投資人搶著去投資它?原因就是滴滴只要之后不補貼,甚至調低補貼費用,它就可以賺很多很多錢。并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之前虧了的錢賺回來。除了滴滴外,還有個亞馬遜,你去看看它的往年股價走勢就清楚了。
而且這里需要提醒一點,對于創業團隊來說,賺錢一定要趁早,賺得少都沒所謂,即使一塊錢都好。原因如下:
- 會極大提高團隊士氣!
- 如果在MVP階段都能賺錢,將極大提高融資的可能性。
- 極好的驗證「真」需求的方法。(有些用戶就是這樣,調研的時候,熱情地說各種好,但是真讓他們付錢就不愿意了。)
聊了那么多,商業框架又是啥?說白了,就是如何賺錢。目前主流的有兩種:
- 羊毛出在羊身上(直接向用戶賺錢,有一次性付費,按月付費,收手續費等等)
- 羊毛出在豬身上(不直接向用戶賺錢,從其它人身上賺錢,但是他們最終也會從你的用戶那賺錢。最好的例子就是廣告了。還有就是賣流量了,將用戶導流到其它地方,比如游戲。所以羊毛終出在羊身上啊~)
2. 反推
那么通過這三個框架,反推成為好產品的條件:
1. 解決目標用戶「真」需求。
2. 有較為完整的流程。(最好是極簡完整的,而不是大而全。)
3. 有讓人驚喜的細節。(細節不在于多,而在于能讓用戶產生驚喜。)
4. 完善且漸進的運營框架。(需要提醒一點,運營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所有行業都適用,即使同一產品,在它不同的生命周期中,采取的運營方法都不一樣。)
5. 賺錢,最好很賺錢。
6. 還有運氣。(玄學一點就是運氣,說得現實點就是時間點。假如滴滴出現在10年前,估計也得掛。)
3. 總結
沒啥干貨。越寫越濕。重新閱讀了一遍,感覺這篇文章唯一的作用就是給大家一個分析產品的框架。一個產品可以切分成三塊去看,每一塊又再分成多個部分。
本文由 @Jimmy Wa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謝謝分享,還是會引發一些思考的
你對O2O的理解和認知有誤你寫的只是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