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需求評審流程該怎么走?

48 評論 65737 瀏覽 981 收藏 9 分鐘

在產品落地開疆擴土前進上,需求評審就是產品人開荒的第一步!

搞產品的人都會經歷過無數次的挑刺,無數次的評審!

當大家對于產品提出一道道質疑時,這時候就要以專業的只是說服溝通他們!

很多產品人更多層面是在會議之前準備的不夠充分,從而導致會議效率低下,甚至于需要好幾次才能通過!

(需求評審會議的意義再次就不做討論了,你們懂得!)

在召開會議前,內心要清楚的知道本次會議參與的人員類型,各自大概的需求點?

好了,開始直奔主題內容,說說好的需求評審流程該怎么走?

按照會議的流程來說,可以劃分為 “會議前”,“會議中”,“會議后”這三大環節。

一、會議前

會議召開前

在會議召開之前,應提前準備好相關的內容,以及常見問題的應對措施。

1、了解會議目的

  • 統一思想,了解需求意義
  • 明確需求具體涉及范圍
  • 確定事項落實工期與責任
  • 確定開展工作

你要清晰的知道為什么要召開這次會議。

2、提前準備好資料

需準備好相關的原型,交互設計稿,流程圖,功能概要列表,PTT,PRD等,并在提前發送到環節涉及所有人。

3、提前通知責任人

  • 除了正式渠道(如郵件,群等),還需再次口頭告知確認,
  • 通知內容需包含:需求資料,參會人員,會議內容主題,需要配合資源內容

4、備好問題速救藥

產品內部自行檢查好:一般保證這幾方面:(確定性,完整性,復雜性,熟悉性,穩定性,交互性

  • 確定要這么做?這么做會*,考慮清楚要這么做?
  • 還有這種情況你沒考慮到?
  • 這個搞的話,太復雜了,能簡單點不?
  • 你要動這一塊,有沒有考慮到現有的流程?
  • 確定定稿這些內容了,會不會再出現變化?
  • 這個交互為什么要這樣,主要的是這樣?

劃重點來了,在對接研發人員,他們要的不是你懂技術,要的是你不要改需求!

二、會議中

會議召開中

準備好相關的資料后,也提前通知責任人了,終于可以開始了。

1、召集小伙伴開會咯

時間點到了后,要及時拉上所有相關人員,由于人都有拖延懶惰的特點,記得在開會10分鐘就要喊上他們,保證會議準時進行!

2、講解前應先說說本次會議的內容范圍

相關涉及責任人到會議室后,應在開會前明確表明確認:

本次會議目的,會議涉及內容,會議所需結果

(不要一上來就直接講原型?。?/p>

3、記得做好會議記錄

除了記錄常規的會議內容之外,還需要重點記錄核心爭議討論點,以及討論結果!

4、有爭論不可怕,可怕的是方向偏,無效率

  • 在討論需求之前,要明確爭論基點,不能無休止討論,也不能啥也不說
  • 出現爭論是好事,證明哪些人有在看,有在聽
  • 會前一定要保證主流程,主方向,主內容OK沒問題
  • 非常細的內容,不涉及主流程環節下,建議會后解決
  • 主流程環節出現爭論,一定要在會議解決掉
  • 不宜在會議爭論太長時間在工期環節
  • 明確本次開會目標,不宜偏題討論

5、終于可以開始好好的講解需求了

講解答疑環節中應講究條理性與節奏。

  • 需求背景:概述需求從哪來,為何要做這塊,
  • 用戶與需求概述:描述需求應該要做成什么樣,
  • 功能模塊:需求涉及相關的重點大的功能點,
  • 簡要優先級:描述下當前的最重點內容,
  • 流程講解:講解本次需求涉及主要流程,
  • 原型與交互:開始講解原型內容和交互,
  • 數據指標:講解本次需要哪些關鍵性的指標;

6、需要各各環節的配合

明確落實本次需求需要哪些人,哪些資源進行配合!

比如:需要運營協助處理文案;需要開發協助技術實現,需要行政協助開設激勵獎等

7、總結概括本次會議內容

  • 講解溝通完成之后,應再次復述總體需求內容
  • 咨詢確認是否了解當前整個需求內容

8、責任人復述確認

  • 讓相關責任人簡要復述確認理解層面是否一致
  • 明確了解需求內容為判斷依據
  • 是否簽字畫押確認由各自環境決定

9、爭吵時間節點(工期與上線)

講解溝通完畢后,就進行相關的初步定稿評估工期時間,以及告知計劃上線時間;(會議定稿初步工期,部分爭議則私下解決!)

三、會議后

會議召開后

終于熬過挑刺環節了,距離落地執行沒多遠了,可工作還有這些:

1、整理會議紀要內容

會議結束后,應當天總結處理會議上所有討論的爭議點,以及討論的結果內容!

2、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立馬處理在會議上未能討論解決的內容:

  • 應盡快確認是否應該調整?調整的范圍是多少?
  • 并且及時反饋告知處理結果。

3、是否需要再次召開

會議結束后,是否需要再次召開會議,討論內容,

以落地責任人了解程度為判斷依據!

4、發送會議記錄

會議結束后,當天內應及時通過正式渠道發布會議紀要。

  • 會議討論設計內容
  • 爭議點及其處理內容
  • 初步定稿時間與責任人

5、落實明確行動計劃

會議定稿后,應推動落實需求前進!

再次確定定稿內容時間節點!

6、任務排期

內容/節點定稿后,則落實到具體的排期,開始項目跟進!

7、定稿內容發送

定稿確認之后,應正式發布通知相關責任人:

  • 會議最終結果(排期,時間節點等)
  • 本次涉及內容(有哪些內容,做到啥程度等)
  • 需要誰進行配合,感謝哪些支持等等

溫馨提示:至始至終,要明確你開會是為了什么,想要什么結果!

終于可以安心了,任務開始徐徐前進了,可接下來的工作還不少,還要繼續開撕!
——來自永遠不定期斷更的 youketao

==(關于需求評審質疑,如何有效的溝通,再說了?。?=

 

作者:youketao

來源:http://www.jianshu.com/p/fda0c4887f4d

本文由 @youketao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低保真流程

    回復
  2. 收藏了!

    來自山東 回復
  3. 不錯不錯。挺齊全,收藏了。

    來自福建 回復
  4. 文中的圖片內容是用什么工具做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 visio 跨職能流程圖可以畫

      來自廣東 回復
  5. 錯別字太多+1

    來自福建 回復
  6. 寫的很全面也寫的很理想

    來自北京 回復
  7. 以后開會就按這個流程走,先把主線的工作處理完,其他的再開細會決定。

    來自廣東 回復
  8. 調理清楚,但實施起來有點惱火

    來自四川 回復
  9. 剛開完會,正好!

    回復
  10. 然后我再個人中心里查看我的評論時,別人給我的評論怎么看不到了?我自己的評論也只是顯示一條別的去哪了?雖然能評論“評論”但是怎么看不見了?這是BUG嘛?能蓋樓但是我看不見怎么回事?

    來自遼寧 回復
  11. 評論的字數沒有限制嗎?

    來自遼寧 回復
  12. 這個APP做的不錯,哪個產品經理???

    回復
  13. 整體還不錯,收藏了

    回復
  14. 錯別字太多!

    回復
  15. :mrgreen:

    來自遼寧 回復
    1. 來自遼寧 回復
    2. 來自遼寧 回復
    3. 我自己評論自己怎么不能顯示呢?

      來自遼寧 回復
    4. 大沙發發散度

      來自遼寧 回復
  16. 寫的挺全的!

    回復
  17. 挺全的,攢

    回復
  18. 很全面,一般都是按照這個流程走,有的會更簡化一些

    來自廣東 回復
  19. 需求評審就需要 原型、prd這些了?

    回復
    1. 請教下,您覺得還需要什么內容?
      【原型,交互稿,流程圖,功能列表,流程圖,PPT,PRD等,這些不能滿足會議的溝通需要!】

      來自廣東 回復
  20. 點贊

    回復
  21. 非常完整的工作流程以及細節解剖。但是如果把需求評審作為一個產品,我建議砍掉5成以上的功能點。

    來自北京 回復
    1. 說的沒錯,其實自始至終貫徹主線:【1、真的需要開會? 2、開會是為了什么? 3、會議想要達到什么結果】!

      來自廣東 回復
  22. 這應該是項目原型評審了。如果是部分功能的需求評審,是應該在會前就應該各方先前就討論并達成一致的,可以節約很多沒必要的討論時間。

    來自福建 回復
    1. 說的沒錯,會議之前 就應該明確 “真的需要進行開會?”,“哪些不清晰不明確的的?”!接下來才會在評審這一步!

      來自廣東 回復
  23. 我覺得即使需求評審階段,你把什么原型都做好了。萬一這個需求是不符合或者是推遲做的,感覺就有點浪費時間。個人認為流程以及原型是在評審通過過后,進去需求打包的時候再去做比較合理。

    回復
    1. 說的沒錯,不同的團隊會有不同的業務模式,
      這時候,還是要回歸到基點上
      【真的需要開會才能解決嘛】【需求真的清晰明確,方向正確嘛?】

      來自廣東 回復
  24. 項目經理在哪里,產品兼任了嗎?

    回復
    1. 往小的說:
      小公司,一般來說是產品兼顧項目來的!
      大公司,才有這方面的,這時候,產品只需要關注時間節點跟優先級即可!

      往大的說:
      心中定調一個基點:從需求的產生到落地,產品應該進行推進!

      來自廣東 回復
  25. Voilà c‘est ?a

    回復
  26. 思維清晰,不錯,支持下

    來自廣東 回復
  27. 如果是大的功能或產品,在第一次評審研發就能當場評估初步的工期?

    來自廣東 回復
    1. 1、其實這塊跟團隊合作密切相關,責任人對自己負責的環節是否有個清晰的認知了解!以及愿意真正投入進去!
      2、第一次評估不準,項目有延期,那下一次的評估呢?再下一次呢? 那能否結合以往的經歷加上對需求的理解進行評估
      3、以前我在一本書看到有這種預估方式: 最好,最差,最適中
      (這個點最好的話需要多久,最差的需要多久,一般情況下的需要多久,然后三者相加,再乘以 三分之二)
      得出來的數值基本上相差無幾!
      【不過還是推薦第一點】

      來自廣東 回復
    2. :mrgreen: 贊,第三種方式,對于新團隊、新產品的第一個版本的評估應該比較有幫助。并不是說團隊的能力不行,評估不準確,但確實往往過程中會有很多變數出現。

      來自廣東 回復
    3. 確定是乘以三分之二嗎?

      來自浙江 回復
  28. 邏輯整理得非常清晰,不過我覺得,在會議前其實就應該跟與會各方就需求達成一致了,不是全部都要在會上去討論,會上只是做最后的確認工作,這樣會更高效~

    來自浙江 回復
    1. 說的沒錯,回歸到基點上
      【真的需要開會才能解決嘛】【需求真的清晰明確,方向正確嘛?】
      這樣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團隊的流程作風!

      來自廣東 回復
    2. 非常贊同。否則需求評審會的持續時間將會十分恐怖

      來自北京 回復
  29. ptt是什么?

    來自上海 回復
    1. hh,我就是來看看有沒有和我有一樣疑問的

      來自北京 回復
    2. 應該是打錯了

      來自北京 回復
    3. 看的過程沒發現,當成PPT

      回復
    4. 沒錯,真的是打錯了,是PPT來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