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俞軍“新三條”:聊聊產品經理必須知道的6件事兒
產品的本質是讓人的生活更美好,給用戶創造價值就是一切產品的本源……
俞軍,互聯網產品教父之一。百度第一位產品經理,主導了百度搜索產品的無數迭代,又設計了貼吧、知道等產品。2009年,百度產品副總裁俞軍隱退,大隱于市七年后復出,主導滴滴產品業務和產品團隊的人才培養。
俞軍的產品經歷堪稱一段傳奇故事,由于最近網上流傳了不少俞軍關于產品的新觀點,尤其是俞軍的“新三條”,在這里給大家做一個梳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產品范疇
產品的本質是讓人的生活更美好,給用戶創造價值就是一切產品的本源,所有影響用戶體驗的顯性和隱性的因素都是產品影響的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審美、交互、業務邏輯、內容、服務。
產品的范疇十分寬泛,而很多人認為產品經理就是畫畫原型、寫寫文檔、做做項目推進的。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產品同學們,你們自己首先要認清產品的范疇,不要給自己設限,盡力協同團隊,讓自己負責的產品能更進一步。
二、產品經理的價值和邊界
產品的能力有其價值和邊界。產品經理的價值在于幫助企業找到可持續增長曲線、建立競爭壁壘,但企業的競爭壁壘只有部分機遇和階段才會是主要由產品建立的,可能需要依賴以下之一或多方因素建立競爭壁壘:技術,產品,運營,審美,營銷,價格,渠道,內容,供應鏈,數據,用戶關系,組織管理,牌照,時間,資本,人才,戰略,價值觀。
行業中還有些荒謬的觀點,比如認為產品經理是萬能的,找個產品經理,公司的問題就解決了。你們去招聘網站上看看,那些常年招聘產品總監和產品VP的小公司大都屬于這種情況。
把采購來或者生產出的價值提供給他人,以換取同等的價值。這些要素的組合,就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中的要素有很多,當你用新的要素去審視當前產品的時候,如果能提升用戶價值就是產品經理該著眼的地方。
三、設計一款新產品,產品經理必須回答的三個問題
- 用戶是不是真的有需要?
- 該產品能不能對公司的核心業務起到加分效果?
- 團隊對這個產品的方向是否能駕馭?
很多公司想做個什么,老板拍拍腦門就做了。作為產品經理,你需要認真回答這三個問題,不然投入進去的資源都將浪費,團隊成員的青春就這樣喂了狗。
四、用戶價值
這是新三條軍規的第一條。
- 用戶價值 = ( 新體驗 – 舊體驗 ) – 替換成本
- 需求有三個屬性:用戶價值、愿付價格、企業成本
新三條的解讀明顯是困難的,網絡上有知乎聯合創世人張亮版本和后顯慧版本。
我就根據我有限的幾年產品經驗做下解讀。
先上一條海賊王中黑胡子的名言,如圖
同樣用戶的需求也是不會完結的,用戶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當都說紅利期已經過去的時候,你需要知道,不存在沒有紅利的時期。所以當我們從諸多要素如技術、產品、運營、審美、營銷、價格、渠道、內容、供應鏈、數據、用戶關系、組織管理、牌照、時間、資本、人才、戰略、價值觀等去審視產品的時候,要著重關注,是否增加了用戶價值。即提升新體驗和降低換用成本。
而用戶愿付價格和企業成本是計算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的要素。這里就不深入討論了。
五、用戶樣本量
這是新三條軍規的第二條。
用戶每一次行為的單位用戶價值是不同的,要盡可能積累不同用戶單次使用體驗的樣本量,然后在腦子里形成用戶分布模型,也即需求分布模型,直到每次做產品決策時,心里有個判斷:這么想的用戶有多少?
用戶樣本量,我覺得這是產品經理的硬通貨之一。因為縱然你天賦異稟,也是需要大量積累用戶樣本量,才能更加準確的了解用戶的。這也是進行總結歸納原始材料。
這一點也提出了一個新的角度,就是用更小的粒度去看待用戶需求。以前都是根據人群、根據用戶,現在要把粒度縮小到特定人在特定情景下的特定行為,這個行為的集合就是用戶需求。
六、懷疑精神
產品經理需要持續的自我論證與自我反思。
這一點十分重要,懷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之一。
張亮認為:
如果說第一點是產品經理要專注于尋找價值,第二點是要通過有效且持續的方式積累用戶樣本量,我妄自揣度,俞軍心里的第三點,是他認為產品經理需要形成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虼直┑恼f:有效的樣本 × 正確的思考方式 = 找到真的價值?!?/p>
張亮的解讀,很到位。
懷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之一,對于情緒思考和正確決策都是至關重要的。在產品的日常工作中,你必須有清晰的邏輯,時刻站在多方角度思考問題,甚至自己代表多方自我博弈。在無序、不確定性、復雜的環境下,對確定性和可行性建立越來越強的判斷。這也是產品經理段位的分水嶺。
以上就是對俞軍近期觀點的總結,希望對有志于成為優秀產品經理的你有幫助。如果你不是產品經理,也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產品經理朋友。
作者:一三零五,公眾號:產品小牛(ID:yesgeek)
本文由 @一三零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