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如何高效地獲取、收集和整理信息
常有朋友問我是如何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那么多ideas,如何獲取、收集和整理方方面面的信息,互聯網是一個大雜燴,本來是要找個資料的,很可能最后卻看起了搞笑視頻,連最初是想做什么都忘記了。面對海量的資訊,如何有效獲取對自己最有價值的信息?本文試圖為你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信息獲取
互聯網是一個大雜燴,本來是要找個資料的,很可能最后卻看起了搞笑視頻,連最初是想做什么都忘記了。信息獲取的入口選擇十分重要,先上一張我自己制作的矩陣圖:
第一個源頭——RSS。這是我從博客時代就養(yǎng)成的習慣,盡管隨著 Google Reader 的關閉,RSS 日漸式微,但RSS 仍然是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GR 關閉之后,我用 Reeder 和 Kindle4rss,前者在 iOS 客戶端上使用,后者將訂閱的 RSS 源推送到 Kindle 閱讀,非常方便。RSS 訂閱不可貪多,如果不是必看的內容,就可以不訂閱。
第二個源頭——社交平臺。這個見仁見智,我主要用微信公眾平臺、知乎、微博和Flipboard。
微信目前已成為閱讀的首選,因為有太多優(yōu)質內容可供選擇,如果不知道關注什么公眾號,可以到公眾號推薦(weixindigg)去挑選。此外,微信朋友圈也常常有雄文被分享,當然,前提是要先屏蔽掉發(fā)雞湯文的朋友。
知乎像是一個茶室,眾多閑人在這里揮灑他們的認知盈余,盡管現在依據關注對象產生信息流的方式讓獲取自己關心的內容有些困難,但多關注一些收藏夾,以及善用收藏功能也可以有很多收獲。
Flipboard?國際版因為可以同步 Twitter、Facebook 內容而被拒之墻外,而后推出的中國版在安裝上也需要一些技術,但用來關注每天的熱門信息還是有必要的。
至于微博,由于信息流太為紛雜,我主要使用其搜索功能,非常有用。
第三個源頭—— Google。?Google 在訪問上同樣困難重重,但我比較了 Bing和Yahoo!,在搜索結果上還是無法和 Google 匹敵,更不用說木有 JJ 的度娘了。善用 Google 是一個必備的技巧,不光是會無障礙使用,還要會掌握精準的關鍵詞技巧(回復數字121和123查看相關技巧)。
有了這些信息源,信息獲取途徑是充裕了,別急,這才只是個好的開始。
二、信息整理
經過這些信息源獲取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分散的,這時候需要將他們收集、整理和歸類。
這類工具有很多,比如Pocket(前身是Read it Later),Instapaper、Readability和Evernote等,取決于個人的使用習慣,我在用Pocket 和Evernote(中文版叫印象筆記),除了一直用之外,還因為印象筆記可以方便的收藏微信公眾號中的文章。
收集整理和歸類的具體流程如下圖:
需要注意的有三點:
1.放在 Pocket 的文章要利用碎片時間閱讀,不讓 Read it later 變成 Read it never。
2.知乎可以利用創(chuàng)建不同收藏夾的方式自成體系。
3.在 evernote 進行分類整理和加標簽時,可以對文章進行『脫水』處理,壓縮不需要的內容。
三、信息使用
收集信息和資料的最終目的是為我所用。
信息終歸是信息,只是讓你產生一些 ideas 或者成為一個思考的佐證,即使已然成文,終歸是別人的想法,要經過思考和沉淀,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有想法的時候,第一時間記錄下來,有時候即使已經關燈上床,有一個 idea 浮現都會起床將其記錄下來(不過建議在睡覺時還是不要想太多,睡眠質量直線下降啊?。?,現在手機上許多這類應用,我用的是 Day One,依據時間線記錄,可以通過日歷等進行同步,非常方便。
寫文章是一個最好的思考和沉淀的過程,有時候文章寫到最后,會發(fā)現之前的論斷完全不靠譜,發(fā)布之后讀者的反饋也會讓思考更加完善。更何況,文章寫出來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昨天有讀者在微信朋友群里感慨自己的言論分散于各個論壇和網站,幾年下來,自己還是一無所有,不由得唏噓不已。
最后,我沒有提供 RSS 訂閱源和微信公眾平臺推薦關注的公眾號,是因為每個人關注的方向不一樣,這里只是提供一個大概的方法。
轉自:http://wangyueblog.com/2014/02/28/information-acquisition/
121
121
121
123
121
121
這篇文章很好,最近被各種信息充斥,感覺都快被淹沒了,正是需要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