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秀到卓越,你缺少的4種特質
沒有知識,創新不會發生,只有知識,創新也很難發生。
?伊卜生前兩周的文章:《如何跳出思維局限,開創新品類?》《你做了多年產品,但可能不懂什么是產品化》分別解析了創造新品類以及功能產品化的方法。
但仍然有個問題困擾我,為什么有些人總能產出與眾不同的想法,并作出創新,而另外一些人,雖然了解了很多創新的方法,但行為上卻依舊循規蹈矩,只能在一定范圍內做到優秀呢?
這篇文章就來講講,守則型的人和創新型的人在性格和思維特質上的4種區別。
創造力是少部分卓越的人具備的能力,提到創造力,絕大多數人默認的法則是:那些創造力突出的人,往往因為他們比普通人見識更廣。這也就是說創造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外部因素。
但這無法解釋的一種現象是: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很多信息都已經足夠公開化,如果把創新看作方法、技術、或是素材,那么你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到全世界幾乎最先進的科學文獻、查看最新品類產品的創造過程,習得其中的方法、掌握這門技術、積聚這些素材。但為什么90%以上的人卻依然難以超越規則,創造新事物呢?
實際上,大部分創新被扼殺的情形出現,并不源自外部因素,而是來自個體內部,也就是說負責某個項目的人,本身特質的作用力大于外部創新條件(方法、技術、素材…)的力量。
1.規避型人格 VS 趨進型人格
每個人都知道要提倡創新,可一旦自己遇到該創新還是該墨守成規時,本能就會驅使他們追求風險小的那條路徑,而守則往往符合風險小這個選項的所有特征。
先來看幾個例子:
故事一:創業公司提煉產品賣點,目的是主打產品的獨特屬性,但考慮到受眾的接受程度,最后總是會選擇一個毫無特色的賣點(比如,性價比高);
故事二:咨詢公司出方案,本來策劃了與眾不同戰略方向,但決策依據不是哪種方案可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而是哪一種更可能被通過,因為甲方普遍的評價標準一致性很高,所以最終的方案往往常規且平庸;
故事三:設計大獎賽評選,初衷是評出引領潮流的設計,但為了眼下的市場利益,不得不趨從于公眾的審美,但失去了重新定義審美標準的資格;
故事四:風投選擇投資項目,目的是預判市場未來的機會,但大多數的決策者只能看到當下的熱門行業,而不是抓住創新的底層邏輯,根據未來哪個領域可能存在機會的邏輯指導決策;
大多數企業正在抱怨的問題是:“為什么最終通過的解決方案,往往不是最好的那一個”?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的都是采用“規避型決策”而非“趨進型決策”,而創新的本質是【保留可能性】,規避型決策恰恰相反,往往會扼殺可能性。
“規避型決策”看起來好像規避了風險,但實際上卻是緣木求魚??赡芤驗檫x擇的往往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的那個方案,從而導致卷入存量市場更激烈的競爭中。企業為了追逐成為1%的勝利者而浴血奮戰,卻不曾嘗試,創造增量市場的機會??杀氖谴蠖鄶等?,都遺傳下來“規避型人格”這種特性。
“過去我們總是在想什么是對的,現在要去想什么是未來可能被接受的”——馬化騰,2010
假如回到100萬年前石器時代的非洲草原,你有機會選擇一個物種,判斷它們中誰最有機會在未來統領這個星球,并對他們進行投資,從而享受這個物種成長的收益,你會選擇誰?
有以下幾個選項:
A 獅子
擁有無可比擬的力量、速度,群聚,團隊協作能力強,可以輕易獵捕大型動物,成年后幾乎無天敵;
B.鬣狗
團隊力量僅次于獅子,但消化系統比獅子強大,生存能力更強,除了自行捕獵外,在食物匱乏時,以食用獅子沒吃盡的腐肉為生;
C.啄木鳥
進化的典范,把鑿開樹干的工具直接進化成了身體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吃到其他動物吃不到的蟲子,規避競爭的同時提高了生存幾率;
D.智人
相比于大型猛獸,強健的肌肉和顎骨,沒有鋒利的爪牙,他們只能吃獅子和鬣狗剩下的獵物骨頭,而且他們無法運用自身的能力鑿開骨頭,食用骨髓,必須借助石頭或其他利器;
早期石器最常見的一種用途,就是把骨頭敲開,人類才能吃到里面的骨髓。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這正是人類最原始的專長。就像啄木鳥的專長是從樹干里啄出昆蟲,最早的人類專長就是從骨頭里取出骨髓。
取骨髓有什么大用?
以絕大部分人的風格,定會選擇當下資源獲取能力最強或生存能力最強那個物種進行投資。因為與已經把自己的身體進化到了足以完美,以便更好適應環境的獅子、鬣狗和啄木鳥相比,人類更像是邊緣物種。他們當前競爭力最差,隨時可能因為生活能源不能有效獲得,而面臨物種滅絕的風險,所以投資它們很可能意味著一無所獲。
如果僅僅是從規避風險的角度考慮,拒絕投資智人,確實是個好選擇,因為四肢的弱點,他們要花更多時間尋找食物,其次是肌肉退化猥瑣。這就像是政府把國防預算轉撥給了教育,縮減了軍事開支,人類也把手臂二頭肌所需的能量撥給了大腦里的神經元。
現在,我們都知道這種進化機制,造就了現在人類的競爭優勢,但回到那個時間點,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策略。
雖然難以下定論,但這種直接否定的決策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可能性。
事實也證明最終征服地球的,恰恰是這幫當初的邊緣物種。
如果真如我們假想的一樣,自然的大手在選擇時,只投資處于生物鏈頂端,及進化先進的物種,而不去投資、不給于人類發展的空間,甚至選擇淘汰人類這個物種,那么在另一個平行世界里,人類不僅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高度發達的狀態,甚至可能早就滅絕了。
物種當前所處的生物鏈地位以及進化的先進程度,從而不去投資,不給予人類發展的空間,自然選擇淘汰這個物種,在另一個平行世界里,人類不僅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高度發達的狀態,甚至可能早就滅絕了。
那么既然規避型人格是大多數人類的本能,而它又不利于創新創造,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沖破本能的束縛、重塑人格呢?
當然可以,但首先要認識到這種人格的成因。
(1)高估風險的易遭受性和嚴重性
舉日常行為的幾個例子:
買最適合自己服飾,可能不符合大眾審美,被周圍的人嘲笑,轉而選擇被大多數人認可的風格;
雖然看起來這種策略短期內規避了被看作異類的風險,卻忽略了穿衣打扮的終極目的,逐漸失去了建立自己風格,從而體現個性帶來的收益;
中午去一家距離公司很遠但口味獨特的餐廳吃飯,可能會趕不上下午的會議,轉而選擇距離近,但口味一般的餐館;
綜合計算,即使距離相對較遠,但因此造成會議遲到的幾率不足10%,即使偶然遲到幾分鐘,會議可能會因為其他人也遲到了而延遲幾分鐘,你也不會錯過最重要的主題。但你會因為為了規避小概率事件的發生,而放棄了就餐的本來意義——追求讓自己的味蕾得到更滿足。
貸款買車可能會增加自己未來一年的財政負擔,最終放棄購買;
短期來看,但因為不能還上貸款而破產或讓自己生活陷入窘迫的幾率不足1%,而提前買車帶來的收益是,縮短了上下班消耗在路上的時間,你可能因此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帶來了收入上的增長,從而降低了這部分支出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
讀一本邏輯性很強的書,非常消耗精力和時間,并且不會帶來直接收益,大多數人會選擇放棄;
短期內,這樣一類知識,確實無法帶來技能的提升,但卻能讓你提高判斷能力和理解事物變遷的底層邏輯,從而讓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建立差異化優勢;
人的舊腦里有兩個微小的、杏仁狀的神經組織,叫“杏仁體”,作為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杏仁體”的一項重要功能,不是助人思考,而是讓人保持活躍。
它是人類早期預警系統的一部分,它不斷掃描危險事物,一旦你遭到威脅,就向你的身體發出警告。DNA告訴你此刻遇到大麻煩了。當感覺到有幾百雙眼睛在黑暗中盯著你時,經過幾百萬年進化之后的哺乳類動物的大腦,確切地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你將成為一頓盤中餐。
人類即便進化到現在的這種地步,生存的危險對大部分人早已構不成威脅,但這種預警機制卻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所以,大多數意識到的風險,并不是理性分析的結果,而是被古老的預警機制左右的結果。
而人們想要從優秀邁向卓越,就要克服本能帶給常人的束縛。
與其為了規避發生幾率很小、嚴重性也沒那么高的風險,不如從一開始,就去分辨這件事的本質是什么,從而追逐更好的選項,為自己帶來更多可能性。
(2)用當前標準評判未來
人們總是習慣于用當前的標準,評價未來。
而在無法知道未來標準,或超出自己理解范圍過多時,就會采用單一的標準評判所有事物。
就像前面提到的石器時代,當時的自然標準是,運動能力更強的哺乳動物獲得更多食物,競爭更有優勢;
而后來我們知道,決定誰會主宰地球的標準是,誰能大面積的使用并創造工具,誰能大幅提高種群生產的效率,而不是肌肉的強健程度。
除此之外,另一種評判標準的偏差,源于新事物改變的目標物過小,以致被眾人忽視。
比如,在中國的明朝,出現了一種代替實體商品的商品票(餅票、鴨票、酒票),消費者可以在不需要商品,但商品價格便宜的淡季優先購買商品票,以比避免有需求時恰趕上旺季,從而不得不付出更多成本購買。而商家可以根據售賣出商品票的數量決定生產商品的規模,這種做法平衡了供需關系,但在當時,卻因為改變的目標物太小(僅僅是江南地區的個別商家在用),所以并未得到廣泛重視。
然而,數百年后,荷蘭人運用這套邏輯發明了股票,直接推動了商品交易的速率,也為新商業模式提供了資本支持,大幅度的提高了工業時代的生產效率。
再比如人工智能領域,當前所解決的需求可能僅僅是下棋、無人駕駛、自然語言學習,解決的都是比較邊緣的事情,但在未來,當這套邏輯應用于更廣泛的場景時,就可能會為人類社會帶來又一次效率大提升。
(3)過度預測,致使結果發生扭轉
在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第二混沌系統”,意思是當人們主觀的去預測結果時,可能導致結果出現改變,即便這個結果看起來相當確定。
比如,如果今天你知道了一只股票漲停了,然后那你穿越回前天,以先知的身份告訴證券交易者,后天這只股票在幾點幾分會漲停,結果引發大量散戶低位掃貨,在當天就漲停了,而主力基金看到后,本來之前打算選擇高位清掉自己手里的貨,正好趕上這個機會,第二天拋出,導致跌停,而散戶看到此狀,產生恐慌,在第三天跟風拋貨,那么之前的明明相當確定的預測就發生了扭轉。
當人們遇到一項任務時,往往喜歡先預測結果,以決定自己是否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成本投入進去,如果覺得這件事很簡單,隨便換個人也能完成,那么就不會投入太多,導致結果差強人意,如果感覺這件事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太多,就會在開始前嘆息,“哎呀,這簡直太難了,我不可能完成”,而后發現這件事不得不去做,勉強操作,最后結果很可能一團糟。
因此,與其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預測事件結果,刻意規避那些所謂的不良后果,不如專注于過程,采取趨進的心態去改變看似早已確定的結果。
2.高監控狀態 VS 低監控狀態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正在準備10分鐘之后開始的一場演講。
此時,幾乎所有同事都到場了。如果這只是一個客戶會議,最壞的結果無非是少掙些錢,但現在,聽眾席上的人都認識你。明天早上,甚至以后的每個早上,你都會在電梯里碰到他們。無論你在臺上說什么,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你說過的話都會伴隨著你,成為人們討論、寫作甚至閑聊的內容。他們已經在看手表,并掏出智能手機,準備在你離開講臺之前將你的演講稿和演講情況發到世界各地。
你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臟砰砰地跳個不停。此刻,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大家不要看到你臉上恐懼的神情。你還感覺到上唇周圍汗珠密布,只好伸手擦了擦。你又發現自己雙手在顫抖,只好插進口袋,緊接著又抽出來。
這時,你會感覺自己處于高度被監控的狀態,以至束手束腳,漏洞被無限放大,優勢跑得無影無蹤。
而只要你了解什么致使你處于這種狀態,也就清楚該如何擺脫它的負面影響了。
人類之所以能夠傲視自然界,是因為我們可以形成無限大規模的群體組織,這讓我們可以獲取更廣泛的信息,調動更龐大的力量用于生產。
社會屬性再強的哺乳動物(比如獅子、大象),單一群體的規模最多不過100,如果超出極限就會分裂成新的群體,而人類卻能形成上千人組成的村落、上百萬人的城邦、乃至過億人口的國家。
而這一切,就要歸功于我們是地球上唯一相信“不存在”事物的生物。
法律不健全時,大多數平民也不會去殺人,因為他們篤信“人在做,天在看”;
信息不發達時,很少有人發動叛亂,因為他們相信“君權神授”;
團隊面對外部壓力,所有人都能團結一心,因為他們確信“公司體制是真實存在的”;
市場沒有統一標準,但一樣可以有序運行,是因為人們默認“我所做的交易,總會有人看得到”;
“信仰的關鍵作用,是監督人類的行為”
了解這些事物的不存在,并不是讓我們去作奸犯科,而是當個體想要創造新的事物和規則時,這些不存在的法則就成了制肘。
比如前面提到的公司演講,事實上無論你演講質量高低,都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引人注目,也許過不了幾個小時,你所講的大部分內容,就被聽眾們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你需要去想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他們更多的記住你傳遞的信息,這樣你就能淡化自己的表現可能出現的漏洞了。
當你想要創新,就要有意識降低你監控指數,不需要過多的想著打破它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因為那也只是你的想象而已,并非事實。
因此,我們不僅要收集事實,還需要不斷地詮釋事實,理解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降低外部對自我的監控感。
比如,重新定義什么是市場,重新構建公司以外的協作生態,重新解讀演講中面對壓力時的身體反應,這就是迎接“創造”到來的方式。
3.場依存 VS 場獨立
場依存狀態是指,個體較多地依賴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的外在參照,并以環境的刺激交往為中心,從而定義知識和信息,并決定自己的判斷。
場獨立則相反,是指個體較多依賴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和干擾,習慣獨立對事物做出判斷。
當人們傾向于依存于外部的場生存時,過多的參考外部因素,而很容易掉進別人早就已經做過的漩渦,也就難以創立新的方法。
我自己遇到的一個例子,之前在BAT其中一家公司的創新部門工作,成立這個部門的本意是打破傳統,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在一次會議上,我提出未來我們該怎樣建立新算法,以評判展現質量,決定什么樣的內容可以獲得更高的展現機會。
這時,大部分產品經理給我講了一大通我早已知道的,以前的算法原理,而這些對創造新產品并沒有什么幫助。
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們就是處于場依存狀態,因為以前的模式,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為合作公司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并且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因此這個場實在是太過強大,以至于當需要創造新模式時,成為了很多人的阻礙。
而事實上,在類似的情形下,組織中的決策者應該更多的考慮,這種模式成立的前提,現在還存不存在,它的本源是什么,如果介入某種偶然因素,還會引發相同的結果嗎?
而不是僅僅依靠外部線索,參照以前的做法,權威的說法和大部分人的想法作決策。
4.評論型思維 VS 設計型思維
人們習慣于把自己和外部的世界劃分清晰的界限,很少有人能夠在大多數時間里做到把自己看作環境的一部分。
因此,當看到別人的設計和思考成功時,總是第一時間,仿佛自己永遠不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永遠可以置身于事外一樣,而當自己遇到相同任務時,總是不知所措。
比如,看到某位明星演技不佳,喜歡在網上評論一番,可是當自己參與會議發言、演講等需要表現自我的情形時,甚至連說話都不會了。
再比如,之前我在社群和別人分享自己對錢的看法,我提出“錢”本身是一種解決方案,而且還是一種折中的方案;這時有人提出,錢只是交易的符號,我認為這種觀點沒有錯,只不過并不是站在重新設計這件事的立場上,而只是在對我的觀點進行評論。
他卻不知道,我的出發點是,當把錢看作是一種折中的解決方案時,我們在遇到一些任務時,就要不斷地設想,有沒有比錢更好的方案。
當品牌想要進行推廣時,人們總是只能想到用“錢”解決用戶,比如降價促銷、下載送好禮等等,這就十分狹窄。
而實際上,主打更多尚未被滿足的需求,都比單純想到“錢”更適合作為解決方案要更優。比如使用你的品牌是否幫助用戶塑造了理想身份,你的產品是否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更易用,你的產品是否幫助用戶實現了想了很久卻不能實現的愿望……
基于此,我們便可以去設計用戶的感知,通過不斷迭代帶給大眾更多不一樣的體驗。
因此,當你決定創造時,切忌站在無關自己的評判家視角看待別人的成果,而是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場景中,想一想,“如果換作是我,能不能處理更好, 取得更好的結果”。
為了實現這點,我們不得不思考設計型思維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
讓我用一張圖來解釋——當你看到下邊這張圖時,如何描述它?
大多數的回答可能會是:“很明顯嘛,這就是一堆藥哇,哦,對啦,是一堆藥片和膠囊”。
然而,它們的分類卻絕不止片狀和膠囊狀這一種。
在善于觀察的人眼中,一類事物可以有更多維度的分類。
在評論型思維人的腦海里和眼中,世界就像是黑白且單維的,他們難以發現新的分類方式;
但在設計型思維的人眼中,事物的類別并不是固化的,可以有多維度劃分的方式;
設計型思維眼里的一堆藥:
STEP1:劃分新類別
- 按顏色區分:暖色調、冷色調、彩色單種、彩色雙種、彩色三色、透明……
- 按形狀區分:圓片狀、橢圓型、細棒型、擬動物、擬卡通人物、擬水果……
- 按結構區分:單層-厚、單層-薄、夾心層-厚、夾心層-薄、外涂層-厚、外涂層-薄、夾心+外涂、三層復合…..
- 按作用區分:減肥藥、糖尿病藥、胃藥、美容藥、維生素、咽喉含片……
- 按味道區分:澀苦、甘甜、回甘、酸澀、無味、混合味……
- 按質感區分:高硬度、中等硬度、酥脆、松軟、綿軟、入口即化
- 按交互動作:可掰開、可轉動、可彎折、易持握、可拼接、可拉伸、可擠壓、可膨脹……
STEP2:提取分解出的元素,用于設計你的產品和環節
假如你是一家食品公司的產品經理,當前任務是要設計一款餅干,且沒有任何模版可以參考,這時,你就可以提取在你劃分藥的種類時所延伸出的元素,來設計這款餅干。
比如:顏色-彩色雙種、形狀-擬卡通人物、結構-夾心層-薄、作用-減肥(代餐)、味道-混合味(再細分)、質感-酥脆、交互-易持握、可拼接。
如此組合元素,有別于市場同類的新品就誕生了。
可以說,設計型思維并不是常人理解的,毫無依據天馬行空,而是發現更小的組合單元,再將它們拼接成完整模塊的過程。
結語
沒有知識,創新不會發生,只有知識,創新也很難發生。——伊卜生
19世紀的最后一天,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男爵發表新年祝詞:“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p>
5年后,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1926年,無線電之父李.德福雷斯特預言,雖然電視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沒有任何商業價值。
13年后,第一款民用黑白電視機問世(RCA)
現在我們大可肆意嘲笑預言家的愚蠢,但放在當初,那些人可能代表的力量遠遠大于創新者自己的力量,那些反對的聲音代表了權威和主流輿論,但凡哪一位頂不住外部的這些壓力,就很有可能中途放棄,如果是這樣很多偉大的發現與發明,我們今天就不會看到,更不可能享受它們帶給我們的便捷、等紅利。
事實上,能堅持下來的創新者只占極少數,更多的創新參與者,只能被歷史淹沒,這并不是因為他們的創造不夠有突破性,不夠有新意,而是因為他們無法堅定下去。
擁有新想法的人并不少見,但往往深陷于規避型心理、被高外部監控感束縛、依存于外部場、以及像評論他們的人一樣不對結果負責的評論型思維,這些都會成為人們創造更多可能的阻礙。
#專欄作家#
伊卜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伊卜生(ID :?ibsen2020)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已在初探網進行版權登記,版權歸屬伊卜生,抄襲必究。
鴨票那個類比股票并不是最合適,其本質應該是鴨子期貨
鴨票那個類比股票并不是最合適,其本質應該是鴨子期貨
作者對問題看的很透徹,并做出了分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案。必須留言贊一個
當品牌想要進行推廣時,人們總是只能想到用“錢”解決用戶,比如降價促銷、下載送好禮等等,這就十分狹窄。
而實際上,主打更多尚未被滿足的需求,都比單純想到“錢”更適合作為解決方案要更優。比如使用你的品牌是否幫助用戶塑造了理想身份,你的產品是否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更易用,你的產品是否幫助用戶實現了想了很久卻不能實現的愿望……
只有在競爭的情況下 企業才會選擇用錢解決問題 這樣最直接 也最有效 畢竟很多公司都可以提供同類產品的時候 價格 利益成為了最終的選擇
就像滴滴打車一樣 現在滴滴還會像剛開始那樣去花錢買用戶嗎 還有給你那么多的優惠嗎 不會
現在美團打車出來了 以他的品牌塑造力 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跟滴滴有的一拼呢 美團的策略一上來就是各種優惠
其實在食物鏈方面而言 人類也在獅子的食物鏈當中 而獅子也在人類的食物鏈中 如果人類沒有了工具 在獅子面前就是食物 如果人類有了工具也有可能成為獅子的食物 在博弈還有決策的時候 做出長遠的考慮的時候 一定是站穩了腳跟才會去做一些長遠的考慮的 就像當年王健林還沒那么多資本的時候 他就想著去收購國外的一些企業 這樣對他未來的發展肯定是有補益 的 但是不現實啊
打破常規的思維限制也是有必要的 每種思維不具有決定性的好處 在特定情況下特定使用 就餐那個問題 如果公司因為你的遲到受到領導的質疑 對你今后的發展有影響 你還會選擇味蕾 而不是準時嗎 如果公司對這些不在乎 那遲到或者不去都是可以的 就不存在什么思維選擇了
很有思維深度的好文章
提倡多角度,多立場看待產品,各元素的重新組合也是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