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思考:MECE法則
善于利用思考工具的好處就在于為真正的“想清楚”,提供一個具象的判斷標準,不僅是讓自己心里有底,還可以讓別人看到后心里也有底。
從去年開始,養成一個習慣,看到受啟發的文字,立馬粘貼到手機記事本里,并標記好日期,遇到寫文章的時候就打開文檔翻翻,作為靈感的穩定來源,挺好用的。
時間久了,樓越蓋越高,導致每次往下滑動的時間越來越長。
同時,操作方式過于原始,復制文字->打開記事本->定位到最后一行->粘貼。
全部集中在一個大文本里,沒有分類、沒有標簽,總之,不像是技術出身的人干的事情……
于是,開始嘗試優化流程,由于是一個大眾需求,很多APP都能滿足,試用了幾個口碑不錯的,最終選擇了「收趣」。
它不但支持微信、微博、網頁等環境中實現內容收藏,并且只要2–3個步驟即可搞定,流程簡單了很多。
被收藏的內容自動按日期形成一個獨立條目,整齊有序。
可用了幾次后,果斷卸載了。
因為,真–不–習–慣。
前面也說了,我的使用場景是尋找寫作靈感,看似粗暴無規則的內容,通過手指快速滑動,瀏覽效率很高,視覺傳遞連續性強,容易形成信息快照。
而在內容分門別類后,雖然提供的篩選方式更豐富,但失去了全局的“上帝視角”后,反倒用的不過癮了。
結構化思考
同一個自然人,在不同場景和需求下,可能是呈現出多個用戶畫像。
舉個通俗點的例子:
幾個月沒吃泡面的你,可能覺得一口氣能吃兩碗。真吃了兩碗后,立馬覺得一輩子不想再吃這玩意了。
從愛好者到厭惡者,你扮演著兩種用戶。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產品應該覆蓋到多少種用戶?對于每種用戶的場景設計應該如何區分?如何確保不漏掉關鍵用戶?
《金字塔原理》這本書里提到了一個思考工具:MECE法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對于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并解決問題的方法。
兩個關鍵點:
- 各部分之間相互獨立
- 所有部分完全窮盡
這個工具可以讓思考更結構化。
拿開篇說的需求為例,試著使用MECE去勾畫出清晰的用戶畫像。
每個分支就是一個具體的用戶畫像,需要優先搞定哪幾類用戶,一目了然。
在產品預研階段,我們提倡關于需求的想法越多越好,不要刻意去抑制,MECE工具,可以將你考慮到每種情況,并最終落地形成一顆顆茂密的大樹,而不至于完全變成頭腦風暴,無法掌控。
等到正式的需求階段,才能在一個比較全面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裁剪,形成最終的產品需求。
目標分解
除了用戶畫像以外,MECE還可以用來進行目標分解,原理一樣,把一件事情按照某一維度盡可能去分解,直到在現有掌握的信息下無法分解為止,然后再去篩選路徑,制定策略,完成目標。
想起以前團隊做用戶增長的時候,就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分解。
拿「增加外部引流」這個大目標來看,進行多級拆分后,如圖:
原本的目標變成一個個可執行和可測量的操作路徑,團隊在執行過程中也不容易出現跑偏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大目標拆成小目標,可達性看上去靠譜很多。
小結
有句話叫“凡事三思而后行”,講的是無論什么事情,想清楚了再去做。
不過,做到“多想”就可以“想清楚”嗎?無效的思考,想它100次,也白搭。
善于利用思考工具的好處就在于為真正的“想清楚”,提供一個具象的判斷標準,不僅是讓自己心里有底,還可以讓別人看到后心里也有底。
#專欄作家#
李哲,微信公眾號:SecondThought,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項目管理,熱衷產品設計。目前已跳出純線上服務的圈子,希望在實體行業中碰出火花。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看不懂說的什么..就總結了
說的啥。。
文章后半部分關于麥肯錫理論根本沒有解釋清楚怎么用,搭了一個空中樓閣
不知道在說什么
善于利用思考工具的好處就在于為真正的“想清楚”,提供一個具象的判斷標準,不僅是讓自己心里有底,還可以讓別人看到后心里也有底。
利用MECE解決問題,目的不同會導致分類的不同,這些分類之間在當下是否含有交集,如在某些關鍵的分類上遺漏會導致分析的結果產生極大偏差。贊同上面所說的,如能解釋一下各個分類之間的區別將會更好,畢竟這才是MECE的核心。
講的有點空 你那個幾個層級是基于什么去思考出來的 每一級有什么關聯都沒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