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設計思維與人生觀

0 評論 6994 瀏覽 19 收藏 8 分鐘

做產品設計時我們總是這樣想,或許這個功能對用戶有用呢,以至于我們不斷的添加功能以滿足用戶需求,可不曾想過一旦功能過量了,我們和用戶都變成為它的奴隸。

什么是斷舍離?

最近“斷舍離”這個詞很火。第一次接觸這個詞是在今年年初看到的一篇文章中,里面描述了日本人目前非常流行的家居整理方法:處理掉大量不需要卻一直舍不得扔的東西,最后房間空空如也,反而讓人身心都放松下來,因為不會再受物質左右,可以靜下心來感受自己的內心,反而提高了生活品質。

后來才發現很多名人包括扎克伯格,也都是這樣。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舍棄多余沒用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與其說“斷舍離”是家居整理方式,不如說是一種人生態度或生活方式。

產品:少即是多

互聯網人對這句話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吧。大家都知道做產品,功能要精簡,內容要精準。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們還是會拼命的往上面加功能,而舍不得刪掉一個不重要的功能。我記得多年前,我向產品經理提出是否可以刪掉一個比較雞肋的功能,他看了一下數據說:不行啊,有5%的用戶還在用這個功能呢。

這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對于房間收納的態度:不行啊,這個不能扔,我可能偶爾還會用呢,萬一我以后想用怎么辦呢?如果我們對物質不能持有一種“斷舍離”的態度,那么對于工作我們也很難做到。

還記得阿里釘釘高官分享過一段話非常經典:大家都知道“少即是多”,也都覺得道理很簡單,但其實做到真的非常非常難。比如老板突然跟你說:這個功能你要不要考慮考慮?你說你做還是不做?再比如陳年的凡客成品,當時凡客賣的太火了,不管增加多少產品線,賣什么東西銷量都蹭蹭的往上漲,數據一片大好,你說你剎的住嗎?等發現的時候其實已經收不回來了。當年雷軍還勸他要精簡產品線,你們再看看小米現在呢?

為什么如此難以做到?因為“少即是多”并不是一條行為準則,而是一種“斷舍離”式的精神領悟。就像房間的物品永遠都是越積越多,它反映了我們對物質、對外界認同拋不開的一種執念。

思維:寧缺毋濫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一種觀念,即“愛思考”是一個好習慣,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特別愛思考的人,往往不容易開心。

大腦本來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工具,幫我們處理各種棘手問題。但“思考”也可能成為我們的枷鎖,就像對物質的依賴一樣,我們也會依賴“思考”來加深我們的存在感(愛思考的人往往覺得沒有思考就如同動物和植物),過度依賴必然導致上癮,那么腦子里就會堆滿沒有用的思維(胡思亂想),它們也同樣需要清理。試試清除你腦子里90%的雜念,看看是不是干凈清爽了好多?是不是更容易回歸初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身邊有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容易跟家人鬧情緒、吵架,事后沉靜下來會想:我是不是太閑了,是不是生活太無聊了?沒錯,因為沒事的時候人就會動用思維,而思維過量容易產生情緒(他怎么可以這樣呢?越想越生氣!),產生情緒后你就發現自己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不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順便也刺激對方的情緒爆發,變成了另一個人。兩個不是自己的自己互相吵架,這事情得有多無聊?。?/p>

所以,有意識的定期清理一下大腦,不被雜念所擾,還是很有必要的。

人生:掌控自我

“役物而非役于物”,我們利用物質幫助我們滿足必要的生活,但一旦物質過量了,我們就會成為它的奴隸;我們利用思維幫助我們解決必要的問題,但一旦思維過量了,我們同樣成為它的奴隸。我們利用功能幫助用戶滿足需求,但一旦功能過量了,我們和用戶都變成為它的奴隸……

正所謂“過猶不及”,我們需要在必需(理性)及滿足(感性)之間掌握一個平衡點。這就是為什么產品設計不僅需要理性的數據分析、思考判斷,還特別需要感性的部分(當然這個感性不是拍腦子,而是充分理解自己、理解用戶)。為什么以前總說做產品就是做人呢,大體就是如此。

總之,想過“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先從整理自己的房間開始吧。好久不穿的衣服可以扔掉,不喜歡的書可以扔掉,沒用的東西統統都可以扔掉;然后是我們的大腦,沒事的時候聽聽音樂、放松放松,想象你正在收拾房間的場景,把大腦里沒用的東西也統統扔掉。最后剩下的可能就是一個空蕩蕩的世界,但是你在這里更容易找到你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你便更容易獲得內在的喜悅,過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專欄作家#

劉津,個人博客:blog.sina.com.cn/legen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作者,阿里巴巴交互設計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字藝術系,先后就職于網易、阿里巴巴,積累了豐富的互聯網設計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