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空間:做產品從認真地做一?!胺N子”開始

1 評論 5013 瀏覽 9 收藏 12 分鐘

這篇內容對于身經百戰的互聯老牛來講肯定不陌生,但對于剛剛觸網的傳統企業后者互聯新手來講,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因為它關系著正在觸網的你,是否踩在了一個正確的起點上。

什么是“成長空間”?

一款產品的成長空間不僅在于當前需求下的潛在用戶規模,還在于由當前需求引發的次生需求的可能性與深度。只有當后者存在,并具有不斷深挖的機會時,產品才擁有了獨具特色的成長空間,并能夠以此構建起自身的市場壁壘。

從Facebook、twitter、微博一直到微信,甚至Slack,這些優秀的產品在面世之初帶給市場的,除了那一個讓人叫爽的玩法之外,還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由此產生的可能性。它們就像一粒粒投入人間的種子,在眾人的幫助下迅速生根發芽。不僅自己長成了一棵棵蒼天大樹,在它們的周圍還形成了一座座生態豐富的神奇花園。

到目前為止,這幾棵大樹最終能長成什么樣子,我們無從而知。但我們能看到的,是它們總能在人們的質疑聲中上演“老樹發新芽”的劇目。而且它們的生長總是那么地自然,仿佛真的是一個個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一次次地自我挑戰與革新,朝著某個目標在成長。至于這個目標是什么,我想包括它們的創造者在內沒有人能說得清。因為它們的每一比特的數據都源自我們——是我們不斷變化的需求給予了它們的不斷成長的能量,而它們的創造需要不斷為成長設計出一條條的通路。

扇貝型生命曲線

我們借用產品管理中最典型的生命周期圖能夠更加清晰地表達出“成長”這兩個字對于互聯產品的重要之處。

我們知道,如上圖左側那樣,在經典產品生命周期的圖示中,每款產品都不可避免地依次經歷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這四個時期。我們通過了解自己當下所處階段來進一步明確眼下的核心問題。關于更多產品生命周期的內容,先不和大家詳細探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自行百度。如果這張圖能夠讓你很形象地了解互聯產品與傳統產品之間的差別,就已經足夠了。

大家可以通過上面這張圖很明顯地看到互聯產品(右側)的不同之處:

  1. 擁有多次進入周期的機會,每一次都伴隨著新的高速成長的機會;
  2. 相比傳統產品,互聯產品每個時期都明顯更加短促,節奏更快;
  3. 對于傳統產品來說,成熟之后的衰落不可避免,但互聯產品卻可以直接從成熟期邁入下一個新增長點的導入期。

微信就是再好不過的一個例子。如果你了解微信一路走來的重要版本歷史,那么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每一次新的高速增長都毫無例外地由某個“聊天”之外的功能帶來。它們分別是:搖一搖、朋友圈、公眾號、游戲(全民打飛機)、紅包……而且最關鍵的是,包括今年年初推出的小程序在內,這些各式各樣,看似與聊天沒有直接關系的場景的出現依然沒有打破微信的架構設計,帶給了我們一種“長”出來而非“加”上去的感覺。

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地感受,可看下圖:

你能回答我,現在的微信是個什么嗎?對于這樣反復進化的“生命體”來說,人民對它的理解跟不上它的進化速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在傳統產品身上絕對不會發生。

成長空間,由我們撐起

坦率講,雖然眼下“用戶思維”貌似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識,但不少觸網的朋友還只是把“用戶”放在了傳統產品運作的思維框架下去解讀——在他們眼里,互聯網就僅僅是電商。這樣的局限性導致大家忽略電商之外,互聯網帶來的更多服務層面的可能性與更多廣闊的機遇。而電商僅是這些服務機遇中的一部分,而且是越來越小的一部分。

對于一個互聯網上的用戶來講,能不能更有效地讓他獲得所求,只是一項基礎服務,而能不能讓他不斷地能夠知道什么才值得所求,才是互聯真正的魅力所在,才是互聯經濟比實體經濟高出一個維度的真正原因。

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任何一款優秀的互聯產品都是由于以它獨有的方式持續地回答著這個問題,才具備了高速成長的能力。所以,在互聯市場這個新賽道中,重要的不是你現在能提供什么,而是你未來還能夠提供的更優質的產品或內容、服務的可能性還有多大?如果你認真去觀察和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從過去的電商到眼下的知識經濟,真正的贏家是提供更多優質可能性的平臺。至于平臺上的服務者或供應商而言,大家其實都是“付費的高級用戶”而已,只是支付的費用以另外某種合作抽成的形式來發生。

如果你希望成為互聯賽道中的贏家,那么請收好你原有的屯貨,想辦法把毫無新意的“柜臺”變成讓用戶矚目和期待的“魔術臺”。用戶持續的期待才是你發展的能量來源。而形成這種“期待”的最佳方式,就是讓用戶與用戶之間形成彼此的期待——你的產品為用戶之間的互聯提供了什么樣獨特的價值?

只有你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而非“為什么用戶不買我的貨?”,才能說明你開始真正地在使用“用戶思維”。也只有在這樣一個用戶的角度下,你才能夠有可能發現一個由“我們”構成的,巨大的產品成長空間。

在互聯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思維”絕不僅僅是一句“客服”式的口號。在這四個字的背后,是更為廣闊的,由我們撐起的成長空間。

“成長空間”背后的互聯高薪

巨大的成長空間,能夠讓一款優秀的互聯產品在初期借助簡單的技術應用起跑,并且在之后無法被輕易趕超。做產品要從做一?!胺N子”開始,根據它的未來設計出一套成長的能力。

但是大多數企業,尤其是沒有多少互聯經驗的傳統企業,卻在一開始就期待直接去打造一棵讓人矚目的“參天大樹”。因為在傳統做產品的觀念中,任何一款產品從生產線到回收站都不會發生質的變化,所以:

  1. 開場一定要華麗,才能鎮得住場面,高舉高打的方式讓產品一出生就承受過高的預期。
  2. 一心想著如何先把成本固定下來,最好一次性投入,導致應對變化方面的低能。

尤其是第二點,傳統行業對于成本的理解與互聯行業是截然不同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每談起互聯行業的薪資時,絕大多數傳統行業的老板都表示相當的不理解。如果你有幸加入一家發展快速的互聯公司,那么自從你坐在工位的那一刻起,迎接你的將會是各種接踵而來的奇怪想法,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更具挑戰的問題會是什么。

而且,如果你擔任的是產品經理的角色,那么最讓你擔心的應該是“沒有問題”,于是你會花費大把的時間從千頭萬緒中為新問題尋找線索,一旦發現立即興沖沖地與團隊探討。這些“新問題”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創造”出來的。這種自發性、創造性的投入狀態,是無法用傳統行業的報酬機制來衡量的,也是大多數傳統老板無法理解的地方。

用一句話簡單總結——優秀互聯企業的高新來自于未來兌現當下的價值。在互聯企業,你的勞動價值體現在能為產品提供多少成長性方面。所以在互聯企業相關的崗位中,離提升成長性越近的崗位,薪水越高。

最后

之所以想起來從“成長空間”這個角度來探討互聯產品與傳統產品的不同,主要是因為發現這么眼下這么一個問題——雖然眼下有越來越多關于互聯產品具體的方法論出現,但對于“互聯產品”這四個字的誤解依然是影響大家有效創造產品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與傳統企業的朋友和剛剛入行的產品朋友交流時,感觸尤為深刻。

總之,如果你期待借助互聯技術來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加入真正的互聯賽道的話,那么請格外留意從用戶而來的“成長空間”,否則等到收益的增長速度趕不上你高速增長的成本投入時,你將被無情地踢出局。

所以,做產品從認真做一粒種子開始,千萬別去過早修建那棵“參天大樹”。

 

作者:王玨,微信公眾號:覺味互聯

本文由 @王玨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想法

    來自重慶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