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的“節奏感”該如何把握?

1 評論 5355 瀏覽 13 收藏 11 分鐘

一個穩定的產品更新節奏對產品的成長、用戶業務的穩定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那么這個節奏該如何把握呢?文章為你解析。

從鵝廠到ThoughtWorks兩年了,從原來的只是畫畫線框圖到現在可以帶領團隊一起交付產品,對產品節奏感的體會與日俱增。在“騷窩”里浸潤著學到的敏捷開發也讓我明白如何從技術執行層面支撐產品的有序發布。做產品就是在用戶需求的戰場上攻城略地,而節奏感就是每一次沖鋒時的默契。

為什么產品成長要有節奏感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們可以先將“產品的節奏”定義為“產品更新的時間間隔以及每次更新的內容”,以便讓大家對頻率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一個成長中的產品需要不斷根據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來更新產品。形成穩定的產品更新節奏無論是對產品的成長、對用戶、還是對團隊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對于用戶來說,以穩定的節奏感來更新產品可以:

  • 把團隊新實現的產品價值周期性地交付給用戶使用。
  • 讓用戶感知到產品的不斷成長,容忍暫時的不足,對新版本形成期待。
  • 重新激活部分已經流失掉的僵尸用戶。

對于團隊來說,穩定的節奏感帶來的好處也很多:

  • 保持穩定更新的責任可以督促團隊盡早展示新功能,避免閉門造車太久,走偏了方向。
  • 產品經理可以不斷推出一些新功能給用戶做實驗,驗證猜想。
  • 團隊可以持續地收到用戶的反饋,好的反饋可以鼓舞士氣,差的反饋可以激發調整的動力。
  • 團隊內可以形成有默契的合作方式,產品經理、設計師、開發、測試都明確地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什么事情。

節奏感應該怎么控制

既然剛才已經將“產品的節奏”定義為“產品更新的時間間隔以及每次更新的內容”,那么控制節奏其實也就是這兩點了。確定產品更新的時間間隔相對容易。對于移動端的產品,由于每次更新都需要iOS版給Google審核,用戶每次更新都需要重新下載,所以定在3~6周發布一個對外的版本比較合適(緊急修復嚴重bug不算)。如果產品處于快速增長期,這個時間還可以進一步縮短。比如“打車大戰”時的滴滴和快的,新功能晚一步發布就是個死。

更關鍵的其實每次更新哪些內容。如果定好4周一個周期,那就意味著一年也就12次更新的機會。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是要想好如何帶領一幫兄弟們打好這12張牌。如果每次更新都像adobe reader一樣,凈都是些個讓用戶提不起興趣的bug fix,畏畏縮縮的,那這產品也還是不要做了的好。如何籌謀好每個版本,體現了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掌控力。

在規劃每個新版本的內容時,可以有兩種選擇:開疆拓土和持續優化。開疆拓土是指產品要完全開辟一個全新的疆域,覆蓋全新維度的用戶需求場景,野心勃勃,酣暢淋漓。剛剛把一塊地占穩了后,這塊土地上還很荒蕪,后續還需要做很多持續改進的工作來搭建關聯輔助的功能,優化產品體驗,把這塊荒蕪土地上的生態系統建立起來。只要妥善處理好這兩種形式的新版本,讓它們相輔相成,產品成長的框架就有了。

開疆拓土是最能體現一位產品經理創造性的地方。它往往意味著從0到1( Zero to One 豆瓣)去創造出一個有價值、有市場、為產品帶來廣闊成長機遇的新空間。Facebook圈完關系鏈然后搞社交游戲;GoPro先做運動攝像機,然后搖身一變成為媒體公司搞體育直播;滴滴/快的搞完打車再搞專車;微信先搞定了熟人通訊,然后用搖一搖來打陌生人加好友,接下來是朋友圈分享,再來搞公眾賬號、支付、游戲分發。

這些都是積極進取,從無到有創造價值的典范。同時,開疆拓土也意味著在走少有人走的路,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風險的坑遍地。千萬不要抱著“憋個大招,打磨完美再拿出來嚇死他們”的心態來做開拓性的新功能。務必遵照精益創業的思想,用盡量低的成本在短時間內先發布基本能用的版本,然后再看后續的反饋做調整。你看微信的對講機、視頻聊天、小視頻這些,不也都不溫不火的嘛。

持續改進是從0到1之后的從1到n的過程。這部分比較簡單,因為只要前面從0到1這一步走對了,后面就可以根據用戶反饋來被用戶推著走了。用戶們缺乏足夠有深度的思考,想不到更快的馬可以被福特汽車所取代,但坐過福特汽車后吐槽減震太爛了、太TM費油之類的能力還是有的。在改進型版本里,主要是做好這幾類事情:

  • 優化粗糙的界面設計的體驗。
  • 可用性測試啊、用戶反饋、轉化率漏斗的追蹤啊之類的都輪番上就行了,比如余額寶大受歡迎后余額寶主頁對每日收益的優化。
  • 增加跟核心功能相輔相成的功能,比如微信里更快更方便地通過各種渠道加好友,滴滴里面加各種打車的優惠券。
  • 增加讓核心功能更好用的瑣碎小功能,比如微信里聊天可以置頂、可以搜索聊天記錄、可以免打擾。

其實很多中國的產品經理冠著“站在上帝身邊的人”之名,也就是每天在做些個持續改進的事情,修修補補,做完發文字再做發照片、發視頻、發網址、發投票、發文件。

控制產品節奏感所需要的支持

項目管理

依照傳統的瀑布流方式來做APP的話,先花一周來規劃功能,再花一周來設計界面,然后花上一周來實現功能,最后一周QA測試+改BUG,最理想的情況下也是至少4周一個版本。但實際情況更可能是開發做了一半時產品要改個需求,QA測出一堆問題給開發改結果越改越多,最后一公里大家跑的磕磕絆絆然后受迫于所謂節奏感的deadline把帶著一堆BUG的包發掉,或者就干脆延期。這樣勢必是不行的。

如果依照敏捷方式來推動項目,情況會完全不同。首先可以將每1周或每2周定做一個Sprint,將需求切分成合適顆粒度的story,然后在每個Sprint內設定好合適的工作量,團隊里各個角色高效協作、并行驅動,就可以確保在Sprint結束時得到可發布的新版本。這樣的話,3~6周的對外版本發布是可以保障的。即便是MIUI這樣的每1周做一次發布,也完全沒問題。

技術支持

想要穩定地控制產品中的BUG風險,其實是需要相當多的技術力量做保障的,否則很可能代碼里總是會有無窮無盡的BUG,代碼隨著產品成長還會越來越復雜,想拿出一個穩定可發布的版本都難。在XP的敏捷實踐里其實是有很多方法來保障代碼穩定的。

TDD 測試驅動開發

TDD會要求開發在寫代碼之前先仔細分析好需求,想好要實現的這部分功能對應的測試場景有哪些,然后基于此來先寫好單元測試,再來寫實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有了這些單元測試的保護,代碼始終是健壯的。即便以后代碼變得復雜,或者要重構修改代碼,只要單元測試跑不過時不要check-in代碼,就不會引入BUG。

CI 持續集成

在每個開發的單元測試都能跑過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用CI來監控整體的代碼。只要有Dev搞掛了CI,技術lead就可以打他屁股了。由于CI是完全自動化地在實時run測試,所以只要任何人check-in的新代碼有問題,就可以及時查出來,這樣就可以避免Bug引入并積壓,讓我們隨時都有可用的版本。那每個Sprint結束時給一個穩定可用的版本還不是小意思。

想要有節奏地規劃產品,揮斥方遒,其實挺不容易的呢,嗯哼~

 

作者:朱晨,ThoughtWorks深圳辦公室經理,物聯網團隊負責人,曾經在項目中擔任過UX設計師,業務分析師和項目經理角色,對企業的互聯網轉型有深入研究。個人博客:http://www.jianshu.com/u/pvxie7

本文由 @ThoughtWorks (微信公眾號:“思特沃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寫得挺好,本來想推薦給同事,可是“對于移動端的產品,由于每次更新都需要iOS版給Google審核……”這句話讓我退縮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