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公司如何創造需求

0 評論 18990 瀏覽 15 收藏 6 分鐘

這些年來,中國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公司,而一些偉大的公司也在呼之欲出。

我一直在想,優秀公司與偉大公司之間的區別在哪里?前者滿足需求,后者創造需求! 中國有許多公司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但中國仍然缺乏創造需求的公司。回顧中國企業發展的歷程,基本上是在追隨國際產品、服務、品牌 的過程中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但幾乎難以找到源自中國的產品和服務風靡國際市場。在我看來,衡量偉大公司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看它能否提供在國際上風行的 產品和服務,并且持續地創造需求。

提出這一標準,我深受美國管理學者斯萊沃斯基(Adrian J.Slywotzky)的啟發,其著作《需求:締造偉大商業傳奇的根本力量》,正如許多優秀的管理思想,提煉出了一個簡潔明晰的理念,關乎一切商業活動 的原旨——“人所欲之先,創造其所愛”(實際上這也是著作的原英文書名的直譯:Demand: Creating What People Love Before They Know They Want It )。

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無論是福特向家庭推廣汽車,還是喬布斯推出的一系列蘋果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其產品點燃了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相反。斯萊沃斯基提出了成功創造需求的六大關鍵:

1. 魔力:創造無法割舍的情感共鳴

2. 麻煩:解決顧客沒開口告訴你的困擾

3. 背景因素:看似無關的因素左右產品成敗

4. 激發力:讓“潛在”需求變成“真正”需求

5. 45 度精進曲線:緩慢的改進就等于平庸

6. 去平均化:一次增加一類顧客

從其在書中所列舉的互聯網公司中的亞馬遜、奈飛到傳統零售業中的魏格曼超市,從高科技的蘋果產品到普通的咖啡機Nespresso,從跨國公司到交響樂 隊,凡是能為其用戶和顧客創造需求,都具備了以上的全部或者數項關鍵因素。斯萊沃斯基進而斷言:科技創新正是創造需求的根基。

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技術創新并不必然帶來需求,即使那些最終導致需求創造的科技創新,一般都要經過漫長、曲折、而且往往是“隨機”的演變過程。一個經典的例子,是電子閱讀器的歷史。

20世紀70年代,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RC)的科學家,利用嵌入液體之中的微觀小球,生成了高對比度、無閃爍的可辯認圖像。但施樂并沒有應用這項技術。 90 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科學家對PARC 的技術進行完善,他們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開始為電子墨水公司開發紙感電子顯示器樣機,并從當時的頂級電子公司獲得了1.5 億美元的創業基金。他們至少花了4 年才完善了電子閱讀器的硬件與軟件系統,但仍然需要實現批量生產的成本控制。2004 年,索尼公司用電子墨水技術開發了Librie 電子閱讀器,但受到了日本主要出版商的暗中抵制,圖書種類有限,版權使用時間很短,而且要通過個人電腦下載。當亞馬遜2008 年推出Kindle 時,可以無線上網,背后有穩固的出版商關系、龐大而便捷的在線書店、個性化的圖書推薦。經過30 年,電子閱讀技術“最終觸動了需求的主脈”。

這聽起來令人有些沮喪,從技術到產品要花30年的時間。但它并不是在一間公司內部完成的,而是一個不間斷的科技創新與產品競爭的演進過程,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公司與機構參與進來,最終成就了亞馬遜這 個需求的創造者。所以,那些偉大的公司,往往并不是最早實現科技創新的公司,也不是最早推出產品的公司,而是最終賦予該產品以“魔力”、從而撬動起一個市 場的公司。

我們也可以看到,創造需求的公司,往往又是能夠發現并解決人們遇到“麻煩”,從中發現潛在需求,進而推出“殺手應用”式產品的公司。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 在一個充滿競爭的自由市場環境下才能實現——在開放的市場上,往往意味著國際化的競爭。如果說在科學技術的某些領域,可以通過政府的干預實現突破,可以推 出一些新的產品,甚至可能通過壟斷與補貼在短時間內帶來一些需求,那么真正創造需求的公司,一定是在開放市場中進步,在自由競爭中創新,并成長為偉大的公司。

  本文作者周健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