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知識問答的產品格局-知乎的困境

3 評論 18221 瀏覽 40 收藏 11 分鐘

前言:前段時間我們團隊發布一款微知識管理APP,在博客上記錄了從產品設計到開發的整個過程,并邀請一些好友體驗、評價了這個應用。他們給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其中最核心的一點是產品的定位(賣點)不夠清晰,容易淪為和微博等產品同質化的東西。沒有突出知識與微博的區別,前者是點心(值得回味),后者是快餐(看了就算了)。

回到最初的起點,讓我重新思考微知識管理APP這個產品的定位問題。從先分析產品市場開始,按照我們對微知識管理的定義,其可能的競品主要有社區化問答系統(知乎、百度知道、新浪愛問、米飯等)、社區或IM系統(微博、QQ、微信、來往、易信等)、個人知識管理系統(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等)。我們將從用戶體驗的五層要素(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來分析這三類系統,重新定義我們的產品。

在梳理的過程中,總結了社交知識問答的產品格局,先分享之。

=============華麗麗的分割線===========

網絡服務的趨勢是走向社會化和垂直化,IM是如此,知識問答也是如此。

知乎,是一個知識問答類社交平臺。它的初衷是“幫助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持續產生高質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讓有價值的信息和人都關聯起來?!?(知乎CEO周源)。它愿景是“組織各個領域的知識,把人們大腦里的知識、經驗、見解搬上互聯網”。顯然,它是借鑒的Quora的模式,Quora打的賣點是“Quora is your best source for knowledge”。在國內,其同類競品有微問、百度知道、米飯問答等等。

 

1、用戶需求分析

作為知識問答類社交網站,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主要滿足用戶三個方面的需求:

①? 快速提問和找到滿意的答案,這是問答系統的本質需求。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答案或者內容無疑都是“高質量”的。

②? 社交的需求。一般來說Web2.0的社區或IM系統主要滿足用戶抒發情感、好友互動、對外拓展三方面的需求,而對于問答來說,若能實現知識交流和碰撞無疑又進了一步。

③? 自我實現的需求。各行業的精英就是典型的屬于知識盈余類型的,他們樂于在問答社區交流實現自我價值;還有一部分人希望能證明自己在這個領域的權威,等著獵頭來挖,就如早期的Linkedin。

 

2、競品分析

知乎與它的競品由于產品目標和定位不同,可以說各有千秋:

知乎(2011年推出)強調的是高品質的問答,邀請和吸引領域專家、問答當事人、欲證明領域權威的人加入社區,根據用戶的職業圖譜與興趣圖譜構建一個以問答為交流方式的SNS平臺。在移動APP將賣點總結為五個詞語:“觀而思”、“思而動”(贊同、反對、感謝)、“動而思”、“問而答”、“答而得”。

微問(2013年推出),基于新浪微博的社交網絡和用戶群,擁有最了解人和最了解問題的強大智能語義分析引擎,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回答者并傳遞問題,并在5分鐘內將答案推送給提問者。

百度知道(2005年推出),是一個基于搜索引擎的互動式問答分享平臺,憑借問答知識內容的積累占據問答的大片天,有一套完善的積分制度來衡量用戶價值。

米飯問答,更像Formspring.me和Questions,借鑒了后者在社交問答方式上的創新——幫朋友解答疑惑的問題。米飯的機制更像微博等社交網站,有很強的時間屬性,但不同的是微博是單向關系,單向傳遞,米飯是單向關系,雙向互動。推出沒多久已經沒落了。

表1從產品定位、基因、優勢資源、內容特點、內容形式、便捷性等角度對比知乎、微問、百度知道和米飯問答四個系統。

表1 社交知識問答系統競品分析

知乎 微問 百度知道 米飯問答
定位 真實的高質量的網絡問答社區 基于智能語義分析引擎的社交知識問答社區 基于搜索引擎的互動式問答分享平臺 輕松舒適休閑的熟人問答社區
基因 社交網絡 搜索引擎
優勢資源 高質量的信息、各個領域的專家 新浪微博的開放式社交網絡、大V用戶 內容的質量和數量、百度搜索引擎、完善的積分機制
內容特點 專業性強,以長為榮 大雜燴 通用性 生活化,以短為趣
內容形式 文字+(圖片、視頻) 輕型文字+(圖) 文字+(圖、地點) 輕型文字
便捷性 3步,搜索+提問+選擇話題 1步,提問 1步,提問 1步,提問
屬性優先級 問題>話題、人 話題、人>問題 問題>話題>人 人>話題>問題

3、知乎的困境

知乎的差異化競爭策略是做高質量的知識問答社區。隨之規模的擴大,陷入了高端用戶的補充跟不上流失速度的困境。以下是一些問題或是質疑:

①?????用戶階級分明,逼走用戶?

在知乎,是一個有點階級分明的地方,劃分標準是用戶的權威和所貢獻的知識,給用戶一種冰冷的社交感覺。相比豆瓣來說,每個用戶都可以根據興趣,通過關注和加組,從而劃分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但這個矛盾又是定位天然導致的,這正是知乎高質量回答的來源。知乎的高質量來源:第一是每個領域上的專家級人物,這類專家級人物大多都是社區、移動互聯網領域的CEO或創始人;第二,邀請問答當事人來回答問題,獲得真實、高質量的答案;第三類是知乎的“中產階級”,想通過回答問題證明自己在某個領域的權威。

②?????問題答案長不一定好,短不一定差?

我們的設計都講究UCD(Uer-centered Desin),也即“用戶滿意”。而能夠解決問題的答案或者內容無疑都是“用戶滿意”的,或者稱“高質量”的。在知乎存在一個弊病就是大家都約定成章地“以長為榮”。米飯的推出就特別強調“以短為趣”的生活化體驗。

③?????沒有一套完善的積分制度保證公平性?

公平性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認可程度。知乎與百度知道最大的差別就在于百度知道通過完善的積分制度來衡量價值,不管是提問者問題的價值,還是回答者答案的價值。在投入和回報可以量化之后,公平性是顯而易見。在這里,積分制度起到了維護整個問答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

④?????混合知識網絡,新問題不能快速得到解決?

知乎是一個混合型的網絡,由個人節點(社交網絡)和知識節點(知識網絡)組成,用戶既可以follow“人”,也可以follow“問題”和“話題”。而且與百度知道等產品的不同的是,知乎中結點之間的信息交換是雙向和持續的。

這點聽起來相當的好,但在這樣的混合網絡里,如前所述“問題”大于“話題”和“人”,也就是說“人”和“話題”是次級結點,但它們恰恰是整個系統的兩大動力引擎,這就會直接導致新提出的問題不能快速地得到解答。

⑤?????用戶體驗有待改進?

知乎學習Quora,并試著引導用戶提出好的問題、高質量地回答問題,營造高質量的生態系統。這點做得很好。如“搜索+提問+選擇話題”的三步提問模式,雖然看起來三步走,但恰恰是提高用戶體驗,因為它可以為用戶找到高質量的答案。

在內容的組織與過濾上,知乎做的還不夠好。比如當進入到網站首頁的時候會看到大量出自不同用戶、各種不同領域的話題,話題混亂,缺少邏輯,這種混亂勢必會“讓用戶覺得心煩”。

本文由江丁丁投稿,轉載請注明出處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hi .想要轉載這篇至微信公眾號,應該如何聯系您呢?

    來自北京 回復
  2. “前段時間我們團隊發布一款微知識管理APP,在博客上記錄了從產品設計到開發的整個過程,”能公布一下博客地址嗎?想學習一下嘿嘿

    來自河北 回復
  3. 分析的挺詳細 贊

    來自河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