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么講故事?每一個故事,小學我們就學過了,其框架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還有印象么?記敘文的六要素。翻譯成產品的語言,就是:
目標用戶:人物;
場景:時間、地點;
碰到的問題:事情的起因,需求產生;
產品/功能:事情的經過,我們如何解決了問題;
用戶收益:事情的結果,用了我們的產品以后,如何美好。
Nnd, 越來越發現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樣一樣一樣的,只可惜,小時候老師教這塊的時候,經常夾帶其他目的,不讓我們好好講故事,一個朋友跟我說過的段子,他小學寫記 敘文,說自己養了只小雞,然后怎么照顧,過程中,幫雞解決了很多吃喝拉撒、離家出走的問題,充分的發揮了群眾智慧,看著雞一天天長大,終于,家里人把它殺 了吃了,他很傷心,但是吃到嘴里覺得味道不差,轉悲為喜。
Over,多真實的故事,一個沒心沒肺的小盆友躍然紙上。
可惜,老師覺得他立意太差,愣是給改成了小雞長成大雞,很漂亮,有一天清晨,金雞開始報曉,迎著朝陽,他看著雞,恍惚覺得其剪影化作偉大祖國的地圖形象,雞都如此,更何況人,然后立志要奮發圖強云云。
Over,這樣的故事能打動用戶么?哦,也許是我搞錯了誰是用戶。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我們經歷了太多類似的教育,總喜歡動不動拔高,玩虛的。在真實環境中,用戶不吃這一套啊,忘了那些吧,老老實實講一個個小故事,比如《功夫熊貓》那種,才能讓用戶為你的產品買單,再看一遍上述的黑體字。
抓住一個問題,繪聲繪色地講:什么時間(一個普通工作日的白天)?什么地點(遠方的家里)?什么人(退了休的父母)?哇,碰到個我們期待已久的問題(聽說淘 寶不錯,嘗試了幾次,會逛了,能通過純鼠標點來點去,找到一些想買的東西,但注冊、下單什么的肯定不會做),當時多么的緊張、恐怖,然后,刷刷刷,我們的 產品出現了(“叫兒子代買”,這個產品是什么形態呢,歡迎討論),喵了個咪的,三下五除二,問題迎刃而解,最后,小明/小紅迎著晚霞,依依不舍的回家去 (父母打開門,看到快遞員把東西送上門)。
最后,不能免俗,我也拔高一下。給用戶講故事很重要,打動同事也很重要,不然,如何說服老板,對于創業者來說就是投資人,給你錢給你人給你時間?如何說服一票人跟著你累死累活?如何說服合作伙伴與你拴在一條繩上?大家都說產品經理的 重要技能之一是無授權領導,想讓別人配合你一起做事,不能力壓,只能讓別人認同你了。某種程度上講,這其實是比有授權的領導更好,第一,能說服很多人認同 的事情,靠譜的概率總會高些;第二,用權力壓人,是讓別人“要做”,而無授權是讓別人“想做”,任何事,真想做就好辦了。
原文來自:互聯網分析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