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PS的重復提示,看產品的“重”屬性與持續性屬性
文章從WPS的重復提示說起,針對產品的“重”屬性與持續性屬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正在使用WPS寫這篇隨筆,然后我點擊了保存,彈出了一個要我選擇保存位置的彈窗,保存完畢后,有一個提示,其中選擇保存位置的部分,無論我上次選擇的位置是什么,每次都會默認選擇WPS的云文檔保存位置。
然后是保存在桌面后的提示:
每次看到這個提示,我都有一種“我是弱智所以需要每次都提醒”的感覺,與百度文庫每個文檔都有的提示給我的感覺很相似:
由于這種使用的感覺是從第二次使用產品才產生的,所以我把這類不是第一次相關對象的屬性為“重(chóng)”屬性;重屬性是一種在各類產品中廣泛存在的屬性,合理設計可以規避其弊端增強可用性,也可能讓產品的深度吸引力大幅度提升。
一、重復性價值
重復性價值是指一個事物擁有使某類行為持續發生的能力,比較典型的有書籍的重讀價值、視頻的重看價值、產品的重復購買價值等;由于重復性價值是發生在行為發生之后,所以第一次發生是其基礎,按照其可重復程度可以分別為二次重復價值、三次重復價值、多次重復價值等等。
游戲的重玩,游戲廠商經常在重大資料片推出后做老玩家返回游戲的活動,這個活動考驗的是游戲的重玩價值;如果一個游戲在第一次即讓玩家耗盡熱情,那么這個游戲是缺乏重玩價值的,如果一款游戲可擁有讓玩家反復重玩的魅力或是玩家完整體驗的比例較大,那么這個游戲是具備重玩價值的。
產品的重用,有些產品十分喜歡打擾用戶,在用戶離開產品后使用各種方法誘導其返回產品,喚醒沉默用戶的操作考驗產品的重用價值,假如沒有做好準備或是產品重用價值極低,喚醒用戶會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行為,并且喚醒用戶操作同樣具備“重”屬性,隨著喚醒次數的增加,其有效性也與產品的重用屬性息息相關,比如:
探探的短信息喚醒,喚醒是一種消耗產品潛在生命力的行為(消耗潛在生命力指數),產品不做到給人真正的驚喜或是真正是用戶關心的內容或真正對用戶有用(增強潛在生命力指數),是不適合喚醒的,尤其是為了業績和短期活躍而肆意使用喚醒操作,喚醒操作的返回比例與積累的潛在關注度及用戶與產品原連接度有關,而返回的價值則與增強的潛在生命力指數及消耗的潛在生命力指數有關。
BOSS直聘的短信息喚醒,這是一個通用語言設計,由于通用用語無法顧及個人化的需求(我一直認為廣告也需要個人化設計),并且這是一個虛假的信息(產品缺乏基本的真實性),在第一次用戶不知情的情況會有效,隨著次數增加這種中獎短信型的喚醒只會有害無益。
內容的重看,如果一個用戶在看過內容后加入了收藏,說明這個內容是有重看價值的,收藏是用戶行為之一,圍繞著內容的用戶行為較多,收藏、關注、點贊、評論、喜歡、分享等行為中,收藏的重屬性最重,關注也具備重屬性,分享注重延續性,是后續行為的初始行為,而點贊、喜歡、賞金等注重表達認可。
一個行為是否體現重屬性,需要看兩個條件是否滿足,一是行為人是同一個主體,二是行為是擁有同一目標的行為發生后的重復或補充行為,比如同樣是收藏(同一目標為購買,屬于購買行為的補充行為),購買行為未發生前的收藏行為是不能體現其重復性價值的,收藏商品發生在購買之前只能表示其購買意向,如果發生在購買商品之后則表示商品擁有重復性價值,分享一篇文章因為是分享給他人,后續行為人已經產生了變化,所以是不能體現其重看價值的。
騰訊視頻的再看一遍,利用了內容的重看屬性:
但是需要篩選出真正具備重看價值的內容,重看應該是針對值得重看的內容的,愛奇藝的過濾短視頻是一個針對性的改進,一般過短的視頻是缺乏重看價值的,只是這種簡單的規則是無法完全體現重看價值的,需要從能夠體現重看屬性的多種用戶行為來綜合判斷一個視頻的重看價值。
界面新聞APP的內聯推薦,每篇新聞底部的推薦由于沒有考慮是否是用戶已經看過的內容,所以會推薦用戶已經看過的內容,假如已看過的內容不具備重看價值,那么這個推薦就會成為無效推薦。
重復性價值在這里指縱向的擴展價值,如果一個產品、網站、功能缺乏重復性價值,那么就會影響其繼續或持續連接用戶的能力;比如但不限于:
- 產品:重購買,只會購買一次的產品;
- 網站:重進入,在一定時間內,沒有理由二次或多次打開的網站;
- 功能:重使用,在使用后,不會將其作為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的選擇的功能;
二、持續性價值變化
古人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用來形容鼓舞士氣的行為隨著次數其效用發生的變化;持續性價值變化是指隨著使用次數的增長,事物在這個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變化;常見設計多是針對第一次使用而設計,較少考慮到實際場景中的反復使用或持續性使用的情景。
比如金山衛士一鍵加速的設計,第一次使用沒問題,當使用到第一百次第一千次時,其針對單次而設計的整個操作流程的弊端就會凸顯出來,需要每次都進行選擇。
而360衛士的加速球則無需此類選擇,是一種既支持單次又支持長期使用簡便性的設計。
但是我并不使用360衛士,中斷使用的原因同樣與持續性價值變化有關,360默認更新補丁導致電腦頓卡,發生一次的時候我忍,第二次我忍,第三次我就不忍了,這類用戶基本需求的不滿足會極大的增加不滿程度;這與服務系統中的服務次數是相通的,顧客接受服務的次數帶來的信任度變化也是一種持續性價值變化,包括正面的二次服務與負面的二次服務,正面的二次服務是給予超越了顧客的期待的繼續服務,負面的二次服務是指顧客無法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而不得不尋求的繼續服務。
當用戶第一次使用產品時,整個產品對用戶來說都是新鮮的,建立的印象稱為第一印象,此時每個功能都產生了一定的面向用戶的價值,持續性價值討論的即是第一印象建立后發生的變化,當用戶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使用產品時,在此過程(一個事物在持續性維度上不斷擴展甚至達到極大值)中,每個功能在用戶視角的價值變化。
針對持續性使用中價值變化的設計是產品的承受力設計之一,比如今日頭條,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需要滿足用戶多次且持續性的對更多內容的需求,一個更新較慢(比如一天十篇)的新聞網站顯然是無法滿足這種頻率的需求的,并非每種產品都適合高打開頻率,產品適合的日均打開次數可以稱為產品可承受節奏。
對內容型產品而言,在用戶不斷打開的條件下,其功能模塊、內容、廣告對用戶的價值會產生動態的變化,一個內容讓用戶看到一次是有益的,從第二次開始可能會變得無益甚至多余,比如廣告(不是用戶真正關心或對用戶真正有用的內容甚至功能均被我定義為廣告),同一廣告被多次看到(主要指短時間連續顯示)從用戶角度來看毫無意義,屏蔽設計可以看做針對此的一種設計:
知乎針對特定內容的屏蔽,不需要或不感興趣的內容對用戶來說就是多余,很多產品缺乏用戶主動選擇功能或內容的控制權設計,無法主動參與改進的個性化推薦也只是被動選擇內容。
小紅點可謂是被濫用的設計之一了,很多產品中都在不克制的使用,而用戶真正想看到的只有真正與自己有關或者自己真正關心的內容;下面是微信針對小紅點的控制選項。
小紅點的用途之一是持續性的廣告提醒,利用小紅點做第一次的試用推薦可以理解,長期指向用戶并不關心的部分就屬于過度使用了,比如手機QQ上這個興趣部落的小紅點,我并不關心這個什么興趣部落點擊也只是強迫癥而已,如果一個功能需要依靠這種外部驅動才能生存,那么這種功能是缺乏自生長能力的。
一個內容在被第一次看到后即失去了大部分其時效性帶來的新鮮感,假如用戶第一次沒有被吸引,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特指沒有其他因素比如口碑分享等印象重建立的因素影響)被吸引的可能性會很低,比如優酷的電影位置的內容都是展示過很多次的內容,其對經常打開優酷的用戶的價值幾乎為零,這類對持續性用戶毫無價值的模塊在產品中十分常見。
三、為不斷深入而設計
上面兩節分別針對1與2:
1:重復性價值;使事物具備重復性價值便是增強其自身價值的同時尋求一種產品與使用者的長期連接策略,最終使產品成為一個值得使用且值得不斷使用的產品;比如知乎的外部通知系統的規則設計,這滿足用戶想要了解真正與自己有關的信息的需求且對產品有利的連接方法,配合邀請系統將喚醒設計融入整個產品。
2:持續性價值變化;同一個行為發生次數增長時,用戶對產品細節使用感覺的細微變化,需要產品同時考慮少量使用與大量使用的場景,這就引出了為持續性行為而設計,這是一種針對內在的設計,成為本文的第三點。
3:為不斷深入而設計:建立一個值得探索的產品體系,注重內在的建設,使用戶可以不斷發掘并深入產品;在《社交網站設計》一書中描述了這樣的一個原則:設計100%,展示20%。
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第一次能注意到的模塊是有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產品注定有些模塊不是用于用戶建立第一印象的,而是用于建立第二印象、第三印象等深度印象的,假如一個產品一眼即可看盡,那么這個產品是缺乏深度的。
比如一個汽車的設計,第一眼看到的是最外層,第二眼看到的是車內裝飾,越深層的設計在用戶觀察及使用分層中的位置越深,而精益求精的細節設計會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不斷被發現,進而使第一印象不斷被強化,只注重外在設計或表里不一的產品是無法讓用戶在持續性使用中不斷提升其認可度的,更無法讓使用者折服甚至感動。
一以貫之的設計,有一點以終為始的味道,每一次使用者印象的建立都是一次新的開始,更多精心準備的設計還在等著使用者去發現。
后記
寫這篇文章,源自一次公司內部的討論,當時在看Oschina的一個開源軟件,同事指著軟件的介紹部分問我,這部分有用嗎?然后他說這部分只對第一次看到這個軟件的人有用而對已經熟悉軟件的人無用,整個頁面還有很多這類模塊,對多次打開的人無用的模塊;
直到最近,我才稍微理解一點這位同事的話,當我在視頻網站看視頻時,我發現當我每天打開的次數達到一定次數時,我便會覺得視頻網站更新太慢,也就是視頻網站隨著我打開次數的增加,因為無法滿足我對新增內容的需求,內容對我來說從動態的逐漸變成了靜態的;
又想到了自己的錘子手機,里面有一個專門針對自啟動軟件的功能,
打開某一個軟件后設置是這樣的,有兩個選項,
這個功能在第一次使用后,便開始積累問題,因為這個功能是針對單個軟件設計,無法批量操作或按照排序規則查看,導致多次使用后我便需要挨個點開去看到底有沒有設置自啟動,在軟件數量很大時會變得極度不方便,這個設計不符合“應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展示原則,來到自啟動權限管理的頁面,我應該知道哪些已經設置了自啟動哪些沒有被設置,我想要知道哪些是最新安裝的因為我更多的要針對最新軟件做設置。
最后,感謝這位啟發了我對重屬性進行探索的前同事。
本文@天下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要不是wps對我有用,老子早就刪了,天天右下角彈出廣告,點2下才能關
發人深省的一篇佳作,有那種被折磨很久之后忽然有人告訴我哪里不對勁的恍然大悟之感T^T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