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akIn COO、前迅雷智能產品中心總經理易鵬宇:AI生態未來10年的產品人定位
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與騰訊大講堂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解碼未來產品經理在深圳寶立方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行。SpeakIn COO 前迅雷智能產品中心總經理@易鵬宇 老師認為:AI的本質是一個進化的過程,不是一個迭代的結果;現在大多數的產品不算是AI產品,只是使用了智能技術。而作為有追求的產品人,我們要賦予產品真正意義的靈魂。
分享嘉賓:SpeakIn COO,前迅雷智能產品中心總經理易鵬宇
以下內容為嘉賓分享實錄,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池塘 依據嘉賓分享內容整理,編輯有修改,嘉賓已確認:
最近幾年,AI整個生態和產品發生了很多變化;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怎樣才能快速找到定位,在公司、業務層面發揮產品的最大作用呢?
一、關于AI生態,你需要知道的
從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現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AI生態時代;這個時代發生的變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每一個領域中,人工智能是以產品的形式存在,還是以生態的形式存在?這是不一樣的概念。
就AI而言,它更像是一個手段,而不是一個具體的產品。在這個充滿想象力的時代,AI可能會貫穿到每一個你所經歷的產品和場景里面。
我們面對的所謂的人工智能,其實更像是一個智能機器——因為它的表現形式就是一個機器樣的東西,只是具備了很多智能的功能。
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掃地機器人、翻譯機、洗衣機之類,都是一些具備智能功能的機器而已;后面出現的能思考、有邏輯,能以真人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才是一個真正的生物智能機器人。
大家一起來看幾部電影,在這里能看到一些不同的變化和趨勢:
電影是我們對未來產品和使用場景的一種充滿想象的提前預知,今天在電影里表現出來的內容,在未來可能都會在我們的生活場景中看到。
比如:《黑客帝國》,這一部我們很多年前看過的電影。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里面的內容理解得并不深刻;最近人工智能很火,我把這幾部電影全部找出來看了一遍,才真正理解到:所謂網絡的終極形態,根本不是以某種特定得產品存在;而是以一種網絡集中的,一種人工智能的新的生物存在。這種邏輯的存在,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影響你的視覺、影響你的聽覺、影響你所有的感知的東西。
二、關于AI產品,你需要知道的
諾貝爾獎獲得者 Herb Simon說過一句話:
人類不尋求實現決策的最優化,而是采取令人滿意的結果就夠了。
也就是說:你要做一件事情,可能不是你選了一個最優的結論,而是你選擇了一個最可行的方式去完成它。
翻譯成AI的基礎原則就是:
找到一個可以運行的解決方案,是AI的核心任務。
而把這一條作為一個基本邏輯,和我們原來做PC產品、移動互聯網產品,甚至我們做硬件產品,做傳統業務的人理解到的邏輯是完全不一致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在追求最高效率,最短路徑,最快速度和最優的回報——但這些在AI的認知里,都不是這樣的,而是“可執行”。
根據這些我們看到的內容,我們對AI的分析和判斷是:
AI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這個過程在不斷演化,結果也在不斷迭代。
在AI產品的不同過程中,還包含了認知、分析、學習和決策的不同步驟,每個產品經理在不同步驟里會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里面,也有各種不同的產品。產品經理的角色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定位與決策,而對產品經理需要的技能和所能發揮的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AI產品的終極迭代,是什么呢?
我認為的可能是:
AI產品通過循環提升,最終會完成自我進化,形成一種人造的生物,并自我生長。
所以我覺得:終極的AI產品一定是能夠自我生長的一種新的人造生物。并不像我們做其他產品一樣,需要迭代到1.0、2.0、3.0,直至某個版本就結束——它是永無止境,永遠不會結束的。
三、AI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產品
前面是做了一些鋪墊,講了一些AI的大概念。我們現在來看看,現階段AI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產品。
先看幾個產品的例子,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這幾個產品:今日頭條、Siri、某股票應用和淘寶,我認為還不能稱之為AI產品——它們不過是使用了很多智能的技術而已。
- 今日頭條:它會根據你的使用習慣推薦相應的內容:文章、問答、視頻、圖集等
- Siri:當你問它納斯達克或者今天的股票怎么樣,它可以給你反饋一個結果。
- 股票應用:就是根據市場行情,判斷今天或明天是漲還是跌,概率其實有一半準一半不準,就像投硬幣猜正反面
- 淘寶:此類應用都會有一欄內容,會根據你的瀏覽、收藏和購買習慣為你推薦。
這些都是當前非常常見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而且都已經商業化。
可能大家都會說:這些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除了最后那個推薦,和現在的智能產品有什么關系?
我們再往下面看。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另外一個產品,我覺得它體現出了在一個非常成熟的領域AI是怎么在做應用的:
這個產品叫AI商用搜索,它把你所有想要的東西給你做了不同的分類——它不是在做智能推薦,而是在幫你做搜索——它在你輸入關鍵詞的同時,給你呈現出相關的結果和技術。
這種技術就像和一個人在交流一樣,你問它一個問題,它在給你反饋的同時給你很多建議,而且還會預測你下一步會需要什么東西,并且主動給你提供。
這和我們正常的產品交互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的交互是:你需要給用戶一個反饋,或者下一步你希望用戶點擊什么內容,你需要引導用戶去點擊那些區域。但是這個產品不一樣,大家可以嘗試一下,我認為這是一個產品新的形態。
大家看完這些東西,是否在猜想:它的合理性、邏輯是怎么實現的?
沒錯,一個產品經理看到任何一個新的產品出現以后,就會想它到底是怎么實現的,需要一些什么技術?所以下面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作為一個想成為AI產品經理的產品人,應該從哪里去著手,給自己一個什么樣的定位,才能在這個AI的大浪潮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和機會。
我們前面看了很多很感性的東西,這些都是最后由AI形成的結果。但是在你進入AI領域后,你會面臨這樣的局面:AI談了很多,有數據挖掘(我們聽得最多的是大數據,數據分析等等),有機器學習(有不同的學習模型,什么半監督、無監督學習、監督學習、增強學習、深度學習等,還有后面很多算法;),有人性化的,到底如何做一名AI產品經理?
人工智能涉及的技術及相關領域
我接觸過很多比較傳統的產品經理,在360、騰訊和迅雷的一些同事經常也聊這樣的一些話題:想做一個AI產品,不知該從哪里著手。看到很多視頻里的產品覺得很炫,很有科技感,覺得自己會畫UI、會畫交互、會產品設計,能不能做AI產品?應該從哪里入手,才能在公司找到一個好的位置,才能在項目里面發揮好的角色?
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先看看下面這張圖:什么東西可能會接觸到,應該做什么,怎么去選擇?
結合前面的分析,把這個事情拆細一點來講解決剛才問的那些問題。
四、AI來襲,未來十年,產品人的定位和機會
在AI領域,未來五年十年最有機會的是:汽車、教育、金融、安防、醫療、智能助手這幾個方向。
以醫療領域舉例,在醫療領域,那么有兩類:
一類是工具性質,以輔助識別為主;像文本識別,影像識別之類。
去醫院做檢查經常會讓你去拍片,而我們拍完片之后都很著急:什么時候會出結果,檢查有沒有問題,片子出來以后還要給醫生看一下——其實這個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來做,你自己不用那么急。人工智能識別的效率比醫生還高,準確率也比醫生高。
還有一類是知識圖譜性質的,以輔助決策為主。
像腦部、骨折、心臟很多這種疾病的輔助決策;在醫療領域正進入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并且已經有一些公司獲得了資本非常好的認可了;但醫療也有可能遇到政府、國家的一些決策問題,到底能不能真正的想要商業化的機會這個其實很難講,往往政策限制太多。
1. AI產品人的定位選擇
作為AI產品經理,在現在這個趨勢的定位,有兩種:
算法產品經理:
這是一個工匠型的產品經理,更多是技能深度:你在這方面的技能有多強?
這種類型的產品經理與傳統PC/移動端產品差別很大,因為你需要深入了解像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很專業的術語、邏輯、原理;這些技術原理及實現方法對于數學、統計學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如果你有特別好的學校背景與學歷,是比較有優勢的。
場景類產品經理:
你就是一個導演,你在設計一個生態圈。
這種產品經理與傳統的產品經理比較接近,但是需要了解很多新的AI領域的競品情況,對產品的響應和人機交互要有全新的認識。
AI的產品,特別看重給什么樣的反饋。我們在做服務的時候,它給了你一個信息,反饋以后你還能給他什么反饋——這是一個相互漸進、持續的一個過程,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說被你的流程設計好的。
而人機交互并不是以前說的點擊鼠標、觸摸一下屏幕之類,今天的人機交互有太多新的可能——人臉識別、聲音識別、你的情緒、你的表情、你的儀態等,都可能會出現在產品的交互當中,所以在任何地方發揮得很好,都可能獲得新的機會。
這些模式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
2. AI產品經理的角色轉變
在選完定位以后,作為傳統產品經理轉人工智能的產品經理,你還要經歷一個角色的轉變:
原來給開發提需求做界面引導,目的是為了方便使用某個功能;而現在更多是給算法提需求來做結果的引導,目的是為了做更高效的互動。
原來是單純的強調產品體驗;現在更多是強調響應——即使它并不是唯一或者最佳的結果。
原來是從創造產品業務,一個人創造一個產品;現在業務變成了跨領域的協同整合——做好一個AI產品,絕對不是說只做好一件事情,或某一個線條上的事情就可以的,它一定是跨領域的協同。
3. AI產品經理個人技能模型
對AI產品經理而言,關于AI產品經理的技能,個人認為還是有一些模型可以選擇:
- 硬件領域:傳感器、控制器、制動器等,任何一塊的多少和性能都會影響最終體驗。
- 編程領域:一個地方的編程有不同的語言、技術,有不同的數學模型和算法。
- 基礎知識:對數學、計算機學習和基礎科學要求的更多,甚至在基礎科學上,對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和歷史學還有所了解,會對你的AI產品有更大的幫助。
在前面的幾部電影里可以看出,AI產品的終極問題都是與社會、心理、生物發展有所關聯;從歷史、社會學、心理學上看,AI朝那個方向對人類有利,而又不會產生各種極端的結果還是一個待求證的問題。所以AI產品經理對專業技能的要求更高,同時對于每個人的不同方向、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的要求。
切換思維模式
在AI的的趨勢之下,產品經理要真正學會去切換思維模式,從一個平面的思考方式到線性的思考方式變成一個更立體與多維的思考方式。
推薦兩本書:《未來簡史》和《三體》
《未來簡史》,只有這本書讓我們能夠把機器AI和整個人類發展關系講得非常清楚??赐昴銜斫猱a品下一步可以做什么,未來十年又能做什么,這本書能給你非常好得引導。
我第一次看《三體》的時候覺得很新奇,后來又重新讀了兩遍才真正明白。劉慈欣在《三體》里,不僅把科技解釋得很清楚,而且還把人性寫得很明白。
提升你的溝通模式
梅拉比安溝通模型里介紹了一個事情——有效溝通。
我們原來認為:有效的溝通只是理解你說的話,聽清楚、聽明白就是了;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我們理解一個人說的東西,首先是肢體語言——你的儀態姿勢和表情可能已經占了一半;接下來才是你的語氣、語調和速度,說明了剩下一半中的一大部分;而真正你說的語義:你說的是什么內容?可能是占了最后一個小的部分。
這是在溝通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察和判斷。接下來在人機交互中會有更多新的啟發。
作為一個產品人,一個有追求的產品人,我們都要去賦予產品真正意義上的靈魂。有了靈魂,我們可以非常的自豪獲得大家的喜愛,或者能讓大家經常使用的AI時代下的一個新產品。
以上就是演講的內容。
2017 中國產品經理大會·深圳|系列文章
本文為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解碼未來產品經理嘉賓分享整理總結,未經本站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客觀來看,真不算講的好。。
又是一篇概論式的廢話。能不能有點養分。
終極的AI產品一定是能夠自我生長的一種新的人造生物。并不像我們做其他產品一樣,需要迭代到1.0、2.0、3.0,直至某個版本就結束——它是永無止境,永遠不會結束的。
就是覺得這個方向有點可怕。所謂人造生物的話。。。。。
人之所以不同,在于眼界和想法、思想深度的差異。當我們還在研究某款APP該如何定義交互和界面的時候,人家已經在為未來和新的人造生物下定義了??赐赀@篇文章真的感覺AI這個詞匯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時代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遠要比我們學習的速度快上不知多少倍,所以說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是真理。
終極的AI產品一定是能夠自我生長的一種新的人造生物。并不像我們做其他產品一樣,需要迭代到1.0、2.0、3.0,直至某個版本就結束——它是永無止境,永遠不會結束的。
敢想??!但是我認為向這個方向發展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