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下,產品經理該如何自我定位

6 評論 16041 瀏覽 217 收藏 20 分鐘

擺正自己的位置,方能做好事。產品經理也是如此。

人們都說,“不能以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弊霎a品經理也是一樣,很多人在一線上默默無聞的付出,有人加班到深夜,有人早早就離開;有人死磕業務邏輯,有人撕逼產品需求……從結果上來看,有人一年做了產品總監,有人三年還只是產品助理,拋去公司環境不說,以上看來,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有人問我,樸老師,你是幾點鐘睡覺的???

我說:22:30~23:00之間吧。

他說:這么早!我這邊經常要加班到23點以后,是不是平臺不一樣啊。

我說:可能吧,如果需要我也“會”加班通宵,不過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而且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所以都會按照預定的時間來,保證效率和質量。

最近,一個產品同學和我說,入職6個月后,最終沒能堅持下來!看到我之前的文章,發現了自己很多的問題,無論從思想上、執行力上、業務邏輯上都欠缺很多。我和這位同學聊了很久,忽然發現很多剛入門的產品新人做一段時間都會出現迷茫和自我否定的狀態。他們更多的是隨著產品左右搖擺,而沒有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

這也引出了今天的話題,那就是“自我定位”。

為什么要自我定位?

一個團隊中,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也產生了不同工作職能,產品經理當然也不例外。

我們在看招聘網站的時候,會了解到每個公司想要招聘的產品經理是什么類型。舉個例子,某金融公司,招聘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以及崗位要求。上面都會寫的很明確,需要干什么,以及需要配套的能力水平。

自我定位,決定了你在未來將會怎么做工作,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指引你前進的方向。同時他也決定了你在團隊中將扮演一個什么角色,給團隊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你是能push團隊,給所有人鼓勵,還是拖累團隊,讓所有人無語。

自我定位,最大的好處是能夠知道自己和別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俗稱“求同存異”。

舉幾種情況來說明:

  1. 日常工作:領導給規劃或需求,極不靠譜,很難做下去;評審中有理有據的說明,結果上級還是不能認同;UI設計和自己預期模型不符;測試同學沒有及時反饋問題;銷售同學強烈建議開發某個功能等等。
  2. 職位有坑:領導不夠重視,產品不占主導或產品外包,PM崗位屬于可有可無,無法與開發、設計、運營等較好協調,實際結果與預期相差太大。
  3. 個人問題:不會匯報,領導不找,不找領導;不出標準,設計產品得過且過,細節問題不去解決;不會溝通,每次開會面紅耳赤,技術根本不理你;不被認同,關鍵時刻找不到你,無法做一個讓人信服的PM,這類情況很多,這里只舉個大概。

以上三種情況,可能80%以上的PM都會遇到1~2個,就是這些日常性的問題,逐漸積累,等到某一個點爆發,結果不是被離職就是主動辭職。我將這三類情況,歸根于沒有“定位”。

現在自己考慮一下,當我們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當時是怎么解決的?是心理抱怨,還是找領導抱怨;是怒對回去,還是被懟回來;是期期艾艾,還是靜心思考改變局面……歸根結底,我們面對的問題是:PM沒解決好這個問題(產品問題、功能問題),還是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公司問題、人事問題)。

比如我所在的公司,初期是運營+市場主導產品走向,產品能夠發展的空間相對有限,產品功能完全依據運營或市場或老板的想法進行開發,無論PM是否同意某個觀點,必須要先做了再說,然后再規劃,即先實現后規劃——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產品規劃和運營規劃起了沖突,主要問題是不在同一條方向上,且運營強行干預產品開發,介入產品職能。
其二,我們在實現某個“老板”功能的時候,雖然不夠靠譜,但是有可以一試的空間,實際上線后,這個功能并不理想,但是通過發現競品,別人做的很好,且產生了市場——PM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

定位之后,需要堅持,需要妥協,而不是一味的堅持、一味的妥協。一味的堅持代表的是不變通、固執;一味的妥協代表著沒骨氣、懦弱。若是真說,“中庸”這個詞,還是挺適合產品經理的,這里的思想對于PM的工作很有幫助。

通過“定位”,我們會對自己的職責范圍有清楚的認知,知道自己該在哪個方面著力,下深功夫,找到有利依據和數據以及行業觀點,這時我們會在某些情況下“堅持”PM的職責,說明情況,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認同一個觀點,最終將決定權交給上峰。如果PM有更多的理由堅持,但很難被他人認可,建議先擱置問題,以重新思考或修改方案為由,私下和領導進行接觸。

通過“定位”,我們會在某些情況下“妥協”一些建議,來換取一部分資源,或者“先”實現某個不被認同的功能,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來讓產品按照預期的方向前進。他人的觀點不一定是對的,但PM也不能保證一定正確,這就是“一個扁擔兩頭挑”的平衡策略。

作為PM,我們首先要對自己定位,沒有頭腦的蒼蠅只會亂飛,了解自己是什么類型,擅長做哪些工作,然后在這幾個方面著力,提高自身硬技能。

其次要對產品定位,自己心里沒點數,結果就是做起事來處處受制,解決的方法是利用擅長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模式,找到與公司或老板或同事能夠達成一致的地方,爭取信任,爭取資源,接著了解不同點,以了解的心態來正視問題。

陳道明老師曾在一個節目上說,

你們連常識都沒有,就否定了他的存在,也許你們知識水平很高,但對問題知之甚少,理解不夠深刻,卻自視甚高。

不同階段下的定位

作為只有半年左右經驗的PM,經歷了新手期、成長期、膨脹期和沉淀期,每個階段對自己的要求都不一樣,做的工作也不一樣。如果從整個半年的視角來看,自我定位一直在變化,不同時期做著不同的工作,因為需要學習PM的各項技能。而對于產品的定位,是最近一個月才去全面的思考,制定未來3個月甚至半年規劃,之前都只會關注一個版本或者半個月該做哪些功能。

全面是我們期盼的目標,但千萬不要勉強。這里我只結合同學們反饋的問題,給出通用型的建議。

對于新手:定位“優勢、基礎、執行力”——給自己定位

經常迷茫,做不好就會懷疑自己,個別性格弱勢或過于強勢,總出錯,執行力較差或做事不到位,時間長久以后,逐漸變得碌碌無為,想改變卻終歸無能為力。

曾經我在《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如何自我學習(一)》文中寫到,“工作4~6個月左右是產品小白的關鍵轉型期,許多產品新人,會在這3個月內,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一方面是自己對產品功能的把握更加有力,另一方面對自己產品感的構建也是穩步提升。這里就會出現明顯的分水嶺,合適的人能得到更多的發展,不合適的人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斷增多。

1、發揮技能優勢和性格優勢,突出專一的能力

如果你邏輯特別清晰,那可以和技術剛邏輯、撕需求、做決策;如果你是女同學,可以讓溝通變得容易,傳達需求,詳細記錄問題;如果你擅長分析,可以發現產品中各類問題,并分析同行競品的優劣勢。這就是,你覺得這一點你能做得來,上手比較容易,那么就要多做一些,目的是在這項工作上你能讓領導或同事“舒服”,看到你的長處,這樣才能在你身上投入更多信任和資源。

tip:以前快到版本上線的時候,重點bug已經沒有了,技術同學也不怎么愿意在調整代碼,我說的一些問題,都要搪塞過去,說不好改或者不能改!后來我發現,讓一個長得比較好看UI妹子去說這些問題,在產品上線的時候,問題基本都能解決,實在有趣!

2、基礎工作,才是立身根本

首先要在PRD、原型、溝通這三個方面下足功夫,不斷打磨,深化細化其中的內容和工作,然后在產品標準、業務邏輯上提升高度,不斷加強對產品的認知。

其次,如果你很普通,沒有優勢,那就體現出“存在感”。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為什么在關鍵的時候你都不在”,講述產品在某個階段需要某個人的時候,他卻因其他事情無法參與。這里我不會推崇無意義的加班、靠點這些方式,而是要在產品幾個關鍵時期,需求評審、項目測試、項目發布、以及項目總結乃至平時某些人需要和你討論的這些時候,與團隊一起共進退。

你不會,可以聽,可以記,可以參與表決,說說想法,準確記錄這些內容,就能夠自己變得不普通。大道通途,你只要專心做一件事,你也可以獲得很多,最終成為這一工作的專家。

3、提升執行力,做事有條不紊

這是體現一個PM能力的基礎,也是伴隨一個PM成長的關鍵,這也是為什么總說“執行層PM”是最多的,而大多數人很難突破,這些基礎不穩固,那么開啟其他的工作,依然是根基不牢。

執行力體現在工作效率上,理想中我們每天都是滿負荷在工作,實際上我算了一下,一天最多能集中精力做4個小時左右的工作,其余時間要么是看看網頁、查查資料,了解一些信息;要么是在溝通談話、扯扯需求,會后只記幾點有用的;要么就是轉悠幾圈、閑聊幾句,放松一下心情。如果真的要集中精神考慮問題,那么會在下班后,獨自思考。

對于1年左右的產品經理:定位“視野、節奏、細節”——給產品和團隊定位

經常覺得別人很SB,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工作難以推進,瓶頸期時間長而且難以突破,發展受限……

以上,是我遇到過最多的回復,1年左右的PM普遍都會有這些想法。我問他們,如果領導給與你這個權利或者讓你指揮他們做的更好,你能不能改變或是push這些人的,還是說你僅僅想這樣讓他們改變成你想的樣子。

1、視野和大局觀決定產品經理能夠達到的高度

市面上,很多產品如微信、支付寶,都是很具有前瞻性的軟件,當然這是資深PM能有如此深入的想法。而我們要在這個階段,突破自己的上線,學會用更高的眼光看待問題,而不是只拘泥于這兩個功能怎么做,東打一下、西打一耙這樣,而是在一個整體系統下去實現這兩個功能,然后接著實現其他的功能。初期,我們可以嘗試做一個短期(3個月)的系統規劃,形成一份框架,在每一個版本迭代過程中,基于框架,以及后期補充的需求,制定PRD文檔。

關注行業的動向,充實自己的基礎知識,了解前沿的科技,不斷的將這些拿出來討論,不光是拓展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還能讓他人更多的了解這方面,以便能夠站在你的角度,去看待某個問題。

2、學會控制團隊的節奏

我覺得PM很能帶動整個團隊的節奏,讓別人能夠得到提升,一個優秀的PM能夠讓同事很舒服,且按照他的意愿進行工作,理解他們,為他們減輕負擔,而一個普通的PM可能會發現團隊中種種不足,以通過加班、修改的方式來為團隊增加負擔。

  1. 制定項目進度,學會控制時間。產品經理無論如何都要懂一些項目管理的知識,這是保證團隊前進的基礎,什么節點完成什么事情,保證雙方都不會賴皮。學會控制時間,做產品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其次,有了項目進度說明,保證需求不會被大改動,防止項目開發過程中,迫于壓力而更改某項功能。
  2. 了解人員動態,定期匯報工作。如果你想進一步發展,那么就要先懂人,知道什么時間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情,清楚的知道他們每一步都在干嘛,做好之間的交流,做好每一項的交接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向老板匯報進度情況,人員情況,實際效果以及風險等等,對于表現好的要及時表揚和強調,以此滿足他們被認可的愉悅之情。當然,如果有表現特差的,也要及時溝通,不盡如意的還是交給領導來做決定吧!
  3. 形成自己的風格,讓團隊習慣于你的“領導”。這里要做兩點,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能范圍,不讓別人去插手這些工作;其次,成為小范圍的組織者。只有別人熟悉你,了解你,才能更好的配合你,這就是說團隊為什么要磨合,戰場上切忌臨陣換將;所以說你要形成自己的風格,不能別人說啥你就是啥,觸碰到自己核心利益的時候,也要站出來爭取。

讓別人給你打下標簽。微笑是最容易打他人的標簽,平時笑臉對待同事,很容易讓人快速接受你。當然其他的也可以,“健身達人”、“運動健將”、“段子手”等等,這些印象都是不經意間形成的,如果你懷疑了自己的能力,別人也會懷疑你能力,時間一長,給你一個評論“能力不足”,你說冤不冤。

曾經,運營覺得產品做得十分差勁,運營總監介入產品,推翻之前做得一切流程,給我曬在了一邊。等到他制定的PRD實行的時候,出了很大的問題,有的問題直到今天還沒有解決。不過現在已經不會了,即使他說產品再不好,除非把我“拿掉”,否則我不會讓他做屬于我工作的幾件事,我會在產品中植入更多屬于規劃內的思想,而不僅僅是他或者是老板的思想。

3、垂直于一個領域,關注細節

之前參與一次線下PM討論,對某個需求以及場景進行分析,當時我只說出了3種可能性,而有的人能夠說出8種可能性,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差距。有人和我說產品總監的優勢在于能夠考慮更多場景和細節,我覺得這話說的沒錯,因為他經歷過,所以能更好的了解問題所在,考慮的也就更加周全。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每一個項目或版本迭代中,發現總結這些問題,不斷的積累,以便在下次遇到的時候,能夠避免這些問題。當積累的足夠的時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產品總監離我們也就不遙遠了。

 

作者:樸老師,項目型產品經理,主做 To B 移動辦公軟件,愛思考、愛學習,愛交流,歡迎各位留言建議。

本文由 @樸老師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離職前 和樸老師聊了很多 ,半年的產品并沒有突破 休息了半個月重振旗鼓 謝謝樸老師的開導

    回復
    1. 怎么溝通的,我這只能留言,我也想請教樸老師問題

      回復
    2. 從朋友那要了樸老師的微信 ??

      回復
  2. 給了我這個剛做產品小白的人很大幫助

    來自廣東 回復
  3. 寫的很不錯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