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產品經理的8個感想
看到一位做產品的朋友的QQ簽名是‘用戶體驗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我想他一定有很大的職業自豪感。最開始工作的時候,我也把用戶體驗看得很重,但是這幾年做的產品多了,呆過的公司也多了,不管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是看到行業內其它產品的發展歷程,都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產品之所以能夠成功,絕不僅僅因為是產品設計上的成功。還得益于公司資源和推廣宣傳等方面的因素,而且很多公司也都不是以產品為主導的。
工作這幾年,每年都會寫一個工作感悟,今年的工作感悟主要就是吐槽產品經理這個工作的。
沒有產品經理產品的體驗或許也不會太差
之前曾經看到過一個說法,說產品經理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因為在互聯網公司中即便缺少了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公司也可以正常運轉,而如果缺少了技術或設計卻不行,這種說法固然有調侃的意味,但也確實有其道理。這種說法背后隱藏著兩個道理,第一是國內互聯網發展的很快,公司多了,所以對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需求量也多了。第二是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程度也蠻高的,產品競爭激烈,這對從業人員來說是好事,因為大家有可借鑒的案例了,更直白的說是工作的難度降低了,有時候我就在想一個公司如果想做產品即便沒有專業的產品人員,照著別人的抄,產品的體驗也不會很差。況且在某些公司中產品經理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跟進項目,如果其它各部門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確實就不需要產品了。不過這種最理想的狀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擔心自己會失業。
必須得承認我這個觀點有點極端,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我這樣說是低估了產品設計這個工作,所以我還要格外說明一下,我不否認我的上述觀點,但是上文說的主要是指那些沒有思想整天混日子的產品經理。
同為產品經理工作內容卻不同
行業內分幾種類型的產品經理,雖然title一樣但是工作的側重點卻不同(假如你是招聘方,招人的時候也要從簡歷中看清楚對方做的事情具體是干嘛的)。從不同的維度來看有做前臺的產品,有專門做后臺的,還有專門做數據方面的產品經理,有做移動端產品的,也有做PC端的,如果初期入行自己沒有主動選擇權的話,那工作一段時間對產品設計這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后就要考慮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了。很多公司招聘產品經理的要求會很多,需要懂技術、設計,雖說技多不壓身,但是要想什么都精通還是頗有難度的。正是因為大家具體做的事情不一樣,所以對大家能力的培養也會不同,做前臺的產品經理可能更偏向于交互、設計,做后臺的產品由于需要跟多部門溝通所以個人的溝通能力和邏輯性會得到很好的鍛煉。正所謂人無完人,產品經理也是人。
產品經理的價值不是靠做產品多而提升的
還有一點需要告訴大家,產品經理這個工作絕對不是靠著做的產品多而提高自身價值的。做的產品多,案例豐富了,但我覺得一個產品經理要想做好一款產品需要他對這個方向有很深的研究,一來靠著對行業內競品的了解,第二也是通過自己對產品的長期使用,還有就是自己在做產品過程中得到的經驗,有些產品還需要產品經理有一定背景知識,比如健康類產品,那就需要你了解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雖是產品經理除了產品技能之外個人的積淀,但恰恰就會促使產品經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從而設計出一些新產品。對用戶需求理解的越深,對創造新產品也越有好處。要想做一款好產品,產品經理的這些積淀比產品技能更要重要。
產品也分階段,不同的產品階段對產品經理而言也不同
同樣類型的產品在不同的公司發展程度不同,對于產品經理個人的發展也是不一樣的。拿微博的例子來說,國內微博剛起步的時候,大家都是在借鑒Twitter,產品的功能架構和產品形態已經基本確定,對于產品經理個人的想法并沒有多大的發揮空間。后來隨著微博的逐漸發展,產品經理挖掘出新的需求,也會在最基本的功能之上逐漸做新的產品。一個行業發展成熟了,產品模式也會相對成熟,拿游戲平臺來說,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游戲平臺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那么你就可以構思更深層次的產品,例如玩家社區,而如果你的公司是從頭開始做游戲平臺的話,那就需要從最基礎服務開始做起了,例如充值、客服。通常我們講用戶需求有層次劃分,做產品也有階段劃分,之所以要提到這一點是因為這關系到產品經理個人的工作意愿問題。而行業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是公司面向的市場是空白的,第二就是公司已有其它產品作為資源支撐,像很多音樂網站都開始做游戲平臺了。
產品經理個人的思維很重要
在職業生涯中,很難說是自己會一直做某種類型的產品,你做社交產品,不可能一直做社交,做移動端產品,也不可能一直做移動端的產品,一是因為客觀條件,第二也會因為個人的主觀選擇。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在工作中日積月累養成一種好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是很有益處的。假設你在PC端搭建了一個游戲平臺,那么到了移動端上只是換了一種媒介,雖然由于硬件條件所限需要了解一些平臺特性,但是你在工作中積累的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判斷產品功能優先級的標準等等這些知識是適用于所有產品的。雖然做的產品不一樣,但是做產品的套路是一樣的。拿公交站牌舉例,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產品,平時你看到它就可以分析它的用戶群體,公交站牌的作用,揣摩用戶的需求,以及現有公交站牌的弊端,如果不好的話該如何優化它等等,這是產品經理思考問題的方式。好的產品思維可以保證你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如魚得水,但是對于挖掘用戶需求并不會起到直接的益處。
曾經看到網上有篇文章抨擊互聯網思維,文章說互聯網思維只是把傳統企業本身會有的步驟與產品開發的過程進行了匹配,IT從業者轉到傳統行業中創業的也正呈上升趨勢,很多人都也已經小有成就了,這就驗證了IT這個職業所培養的個人的思維也適用于其它行業,并且在其它行業也會做的很好。不談什么互聯網思維,主要的是個人做事的思維。
產品設計流程對做產品的影響
明確的工作流程會使得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更加嚴謹,思路更清晰,我個人其實是很看重工作流程的,但是逐漸的工作會發現,好的流程固然會使產生結果的過程更加順暢但是并不意味著就一定有好的結果。交互模型、頁面流程圖等,產品經理做的很多工作主要有三個作用,一來是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第二也是為了促使在產品內部的討論會議上大家能達成共識,第三也是為了便于與其它部門溝通。我相信有規范的流程更好,但是如果沒有明確的流程只要你能思路清晰并且能跟別的部門把需求表達清楚即可。當然能做到這點也需要產品經理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并且對要做的產品邏輯非常清晰。
互聯網公司中各職位之間具有交叉性
最近在工作中有一種強烈的感觸,互聯網公司內各職位的職責會有一定的交叉性,運營、產品、設計、技術彼此之間都可以給彼此的工作一些參考意見(交叉性最大的應該就是產品和運營了,在某些產品設計的過程中產品和運營都需要密切合作)。最悲催的就是產品了,不管是技術還是設計對于產品設計也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個產品經理經驗不足或者邏輯思維不夠好的話,個人在產品中的主張會很容易被駁斥掉,因此在產品工作中嚴謹性和考慮問題的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不管是產品還是設計都有其專業性,但是這種專業性是存在于產品創造的過程中。由于產品所面向的使用者是人,那么人們自然就有根據個人的使用感知來對產品的結果進行評判的權利。
個人感觸,或許是因為產品經理總是需要跟別的部門同事打交道,隨著工作時間逐漸增長,對其他職位的工作內容也會有所了解,慢慢的對別人的工作內容也會有所興趣,所以利用空閑時間也可以學習一下其它職位所需的知識。況且在對產品經理的要求中,也會要求除了產品技能外還有其它方面的工作經驗。即便不精通,也可以了解一下,而且產品經理很多時候扮演的也都是項目推動者的角色,懂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會利于在工作中的溝通。
產品經理的麻木性
當我們由一個用戶成長為一個專業的產品設計者之后,在這個行業你干久了,看到一個產品你能大致的猜出他們背后這么做的意圖,漸漸的會覺得很多事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候內心身處作為一個用戶的意見就很容易被掩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觸,就是工作時間久了會有一種對產品的麻木性。這種麻木性主要是指對產品失去了自己的判斷,特別是當你所做的產品行業內競品已經大同小異,并且現有的產品已經被證明沒問題的時候,短時間內會有一種覺得產品已經沒有改善空間的錯覺。好在這種麻木性是暫時的,自己終究還是一個用戶,還有自己對產品主觀的感知。
勸告大家在工作中忙碌的時候靜下來心來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產品。雖然我很不贊同抄襲競品,但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競品的改版對自己的產品的確會有啟發。
好了,就寫到這了!
本文作者云端
那些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忽悠進這個行業的應屆生們,在真正經歷過后,才發現作者寫的真TM有同感……
寫得很好,雖然有很多同感,但是能否一起討論下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