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挑戰,新能力:金融+AI 的產品實踐

1 評論 7814 瀏覽 69 收藏 34 分鐘

11月中旬,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與騰訊大講堂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在北京北苑大酒店完美落幕。京東金融風險管理部產品總監孟繁星老師從提問引入:你的業務中哪些環節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為大家分享《新技術,新挑戰,新能力:金融+AI 的產品實踐》,從現有的問題和挑戰著手,以風控技術的實踐為例,帶領大家展望未來,拆解未來產品經理需要的業務知識、崗位職責和能力模型。

分享嘉賓:京東金融風險管理部產品總監 孟繁星

以下內容為嘉賓分享實錄,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筆記組成員@張婷 匯總整理,部分內容有修改,嘉賓已確認: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AI+金融,我從業務產品經理的角度跟大家討論新的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對我們的業務、產品和產品經理的工作會有哪些新的影響和沖擊。

前幾周準備材料的時候,我和一位做AI的朋友討論。我問他最近在關注什么領域,研究什么課題,朋友說最近在研究倫理學。我當時很驚訝:產品經理什么時候變得這么高大上了?我們在寫項目周報、寫PRD的時候,別人都在開始研究倫理學了?

我的朋友回答說:其實并不是真的高大上,這些都是AI的實際工作中會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好,產品就做不好,運營工作就沒法開展。

這是他在關注的幾個問題:

我朋友做的事情是:利用人工智能進入司法領域。就是基于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幫助律師、法官處理大量的法律文案,甚至可以基于一些歷史案件、案例提出審判的法律依據。

基于這些工作,他關注的三個問題:

No.1 如果由機器代替人來決策,那損益和權責該如何承擔?

你用了AI的算法,有收益了固然好;但是出現損失了,責任誰來承擔?

類似的案例已經出現,最典型、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出的問題:一名消費者開著特斯拉的汽車,出了車禍死亡。

當時這個事件爭議非常大,這個事故是駕駛員的責任還是車或者自動駕駛技術的責任?進一步衍生的問題是:保險公司該怎么去理賠?這個責任歸屬權是誰?——這些都是很實際的問題。

No. 2 算法怎么去保證公平和公正?

大家可能會說:機器是最公正最公平的。

但是別忘了,開發這些機器和算法的也是“人”。

No. 3 我的用戶群會更聰明,還是會變成傻瓜?

無論是剛才提到的律師、法官,還是其他用戶,他們在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時候,自己本身的工作能力會有什么樣的改變?是會擁有更強的工作能力,還是會變得更依賴機器,我怎么基于這種改變去運營我的用戶?

由此可見,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會改變我們的行業,也會對我們實際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這也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討論的一個主要的話題。

今天想跟大家主要聊三個方面:

  1. 回顧新技術以及對產品經理帶來的新挑戰;
  2. 結合個人的實踐經驗,講一講自己的理解;
  3. 暢想未來。

一、新技術,新問題,新挑戰

講幾個金融行業被新技術改變的案例:

這是瑞銀集團的證券交易大廳,上面坐的都是證券交易員,左邊這個圖是2008年的照片,右邊這個圖是2016年的,可以看到證券交易的席位大幅減少。

這張圖經常被媒體用來解釋新技術的應用:程序自動化交易、在線交易、人工智能等技術,會大幅減少證券分析師、交易員的工作——甚至會提出“機器取代人類工作”這一命題,但深究起來,并不一定是這樣。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照片拍攝的時間:一個是2008年,一個是2016年,中間隔了一個金融危機。

其實清空整個交易大廳的并不全是新技術,也包括金融危機對整個金融行業的沖擊,以及瑞銀集團自身業務的一些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一個新技術,而是要把它放在整個大的產業背景中,結合整個產業和公司的業務情況來看,而不是片面強調某一個新技術的作用。

第二個例子也很有意思:

10月份,美國推出據稱是全球第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股票投資基金——AI Powered ETF。新聞剛出來的時候,媒體又掀起了一次狂潮,標題都是拿這個基金跟Alpha Go來對比,儼然就是“終結者要降臨金融行業了,全球金融從業者要失業了”。

如果我們追蹤看一下這只基金的表現:從10月18號基金開放以來(黑色的線是基金的回報,上面兩根紅色的線分別是納斯達克和標普指數),AI Powered ETF基金的回報率顯著低于市場預期,低于市場大盤。大概兩周的時間就已經虧損了超過2%,這該怎么理解呢?

對此,我的理解有兩點:

  1. 要給新技術一個時間周期,不是說它一推出就能夠很成熟;
  2. 莫被浮云遮望眼,并不是這些新技術都是萬靈藥。

第三個例子和我最近的研究比較相關:

iPhone X加強了基于3D的人臉識別技術,而現在安全行業,除了人臉識別,還有很多新的、比較成熟的身份認證和安全識別的技術,比如:

  • 聲紋識別——通過說話時聲音的特征來識別是否是本人;
  • 眼紋識別——通過視網膜上微血管的分布來識別個人身份特征。
  • 還有最近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通過用戶使用手機的動作習慣,比如說我點擊習慣、劃動習慣,拿手機的一些運動信息等來識別是否是本人在操作手機。

據我們現在的研究:操作一個滑塊,輸入一個驗證碼或者是手勢密碼——這么一個動作,大概可以分解出幾十個到一百個特征指標。舉手滑動的加速度、觸點的位置大小等等,每個人的特征指標都是不一樣的;通過這些特征指標建模,精準地識別你是否是本人在操作手機。

這些技術都比較成熟了,而且已經有一些應用。

有一位銀行業的朋友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原來銀行都是通過U盾、賬號密碼這些來做安全防范,如果不幸U盾丟失了,賬號密碼泄露了,用戶可以申請掛失改密碼或者改賬號——這都OK。

但是未來,我通過人臉識別、眼紋識別來防范;但是假如我這些生物特征信息丟失了:臉部或視網膜特征被不法分子拍照——這怎么辦?我能把我臉掛失嗎?還是說把我眼睛掛失——這就不現實了。

所以可以看到:新技術的不斷成熟,會對我們整個業務、商業模式以及相應的業務鏈條帶來很大的影響。

產品經理在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就不光要從技術和產品本身出發。

我之前做過一些調研,問過一些做產品的小伙伴,他們對新技術(包括AI等)會關注哪些問題。比如新技術是否會影響我的行業,用戶是否會為這些技術買單?投入很大資源去開發技術是否能帶來回報?我如何去獲取大量的數據去支持我的AI或者算法的研發,以及尤其像產品經理很關心的:在這種場景下,如何去跟算法團隊還有數據團隊配合,后面也會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經驗來跟大家探討這些問題。

今天大會的主題是:解碼未來產品經理。按我的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分解成三個部分——

  • 未來的趨勢和機會是什么?
  • 新技術和應用會如何改變我們產品形態?
  • 在這種場景下,我們產品經理的職責、能力以及產品研發的模式有哪些變化。

這些問題我也沒有答案,而且我預計也不會有標準答案,希望能夠促進大家去思考和討論,在業務實踐中發掘出自己的答案。

下面結合我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來跟大家探討:

二、金融行業+AI 的版圖

近幾年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很快,監管層也在更多利用數據和智能技術;金融行業和AI、大數據以及算法的結合,已經是比較普遍的了。

從目前我的經驗和了解來看,可以分成三個層面——風險管理、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其中應用最多、最成熟的是在風險管理方面,包括反欺詐、反洗錢、信貸評估以及風險定價等等。

在用戶體驗層面,新技術比較成熟的應用案例是智能客服。

9月份的時候,我們去一家業內領先的保險公司交流,它們已經把AI技術應用到客服中去,對于一些簡單的客戶咨詢的問題,客戶很難分辨出回答自己問題的其實是一個語音機器人——當然,對于很復雜的問題,機器人會把問題轉交給一個真正的人類客服坐席去解決。

金融機構面臨的威脅

剛過去的雙十一,各個電商發表了自己的戰報,交易額有做到千億元的,有做到幾百億的,有幾十億的。在雙11過后兩天,不光電商發表自己的戰報,我們看到媒體也發表了一篇地下黑色產業的戰報。

在中國,據說從事地下黑色產業(像電信詐騙、羊毛黨、刷單產業等)團伙的從業規模在150萬人以上,年產值大概是千億元量級。而據我們估算,掌握在黑色產業團伙中的垃圾賬號和用戶信息,大概在幾千萬到上億級別——可能我們整個互聯網包括金融行業,這么多的用戶信息就掌握在這些欺詐團伙手里。

黑色產業給金融行業帶來的威脅,主要是4個方面,可以粗淺的理解一下:

可能真正從事金融行業和風控的童鞋并不多,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背景。

1. 你究竟是人還是機器?

無論是撞庫、羊毛黨還是刷單,都會頻繁使用機器、工具批量注冊垃圾賬號、批量刷單。

12306的搶票背后,就可能是一個機器而不是一個真的用戶。

于是我們看到12306開發了很多變態的圖片驗證碼和識別機制——你必須是一個真正的“人”,必須輸入這些驗證碼才能允許登錄或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但是黑產的技術也非常領先,它們早就把圖像識別技術,或者像這種商業模式用在圖片識別、驗證碼里,而簡單的這些圖片驗證碼已經很容易就能攻破。

2. 你是否是你?

這個其實很簡單,我的手機設備是否被盜,銀行卡是否被盜,是否是我在操作還是一個其他的不相干的人在操作?

3. 你是否有真實的意愿?

是想給一個朋友轉賬,還是被電信詐騙忽悠了?

現在的黑產非常專業,會結合一個場景進行詐騙。

比如:你學校的一名教工或領導給你發短信,說有一個新的選課或者新的通知讓你去看看。作為一名學生,很容易被這種騙術欺騙——這個鏈接點進去就是一個木馬一個病毒,只要有操作,所有的個人信息都會泄露。

4. 你的信息是否真實有效?

申請一個網貸,用戶提供的各種身份信息是否有效。

目前來看,識別欺詐和威脅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通過大量的數據作出判斷。

這塊可以簡單舉幾個例子:

  1. 通過采集設備信息,建立模型去識別你的設備安全性;
  2. 剛才提到的人機識別:通過你的操作(無論電腦、手機設備)、動作習慣去識別是機器還是人;
  3. 通過人臉識別、眼紋等技術來識別。

案例分析:京東金融實戰

為什么我們要投入這么多資源和精力,專門去做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來防范安全?

其實是和我們的業務分不開的。

互聯網企業,產品線和產品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幾周就有一個新的產品上線,所以整個業務對效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目前京東金融有十個業務板塊,包括大家熟悉的白條、企業金融等;從交易體量來說,我們現在支持峰值每分鐘千萬筆交易,每筆交易都要去審查它是否有安全風險,這些肯定需要機器來做,在保證交易安全的同時提升用戶體驗。

為什么傳統銀行在這方面投入會比較低?因為傳統模式對用戶體驗要求沒有那么高。大家用過原來的網銀都知道,需要用戶下載各種安全插件,和插U盾。

基于業務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我們依賴技術和數據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個是我們在風控方面的技術架構和一個流程的簡單的介紹,這塊我重點跟大家討論三個問題:

1. 最底層的大數據的平臺。

這個平臺會接入我們業務線各個產品、各個渠道的所有數據,并且在其中做加工和整合。

做過算法或者建模的同學可能知道,在做算法和模型的時候,很大的工作量是集中在數據處理這方面的——數據的獲取、數據的清洗、特征加工、結構化等等,這些總做會占到整個工作量的50%-60%這樣。真正用于機器學習或建模的工作量可能只是一小半。

業內有一個經常討論的問題——究竟數據更有價值,還是算法更有價值?如果沒有數據,那算法都建立不起來。

2. 實時決策引擎。

平臺上每分鐘幾百萬、上千萬筆的交易,都會通過這個引擎大腦來實時決策,判斷是有風險的交易還是正常用戶行為。

3. 風險運營。

這部分其實是一個人工處理和運營的平臺。

前一陣和一位銀行的朋友交流,說他希望我們幫他們建立一整套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風控體系。我說沒問題,那我了解一下你們現在在這個方面的投入,未來這個團隊規模大概會做成什么樣?

這位銀行的朋友就說:我不打算投人,我沒有團隊;你們不都是可以通過機器來做嗎?那我就把人都裁掉了,不需要人工。

我說別逗了,這不可能。

無論什么樣的機器,都不能擺脫人。

為什么人工要介入運營的工作,其實有兩個作用:

  1. 機器并不是萬金油,不是萬能藥;無論什么樣的算法,什么樣的工具,什么樣的人工智能,都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總會有一小部分問題是機器解決不了的,必須有人來處理——這個理念是普適于大部分領域的現狀的。
  2. 需要由人工來建立整個數據和算法的閉環。算法模型、策略、規則、引擎實時運轉,但必須有人監控,看到機器處理的結果。找到好的案例還有bad case,然后把案例拿出來再做分析,不斷優化調整模型和策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無論什么樣的機器算法,必須要深度地和業務和團隊去結合。

機器學習的四個關鍵問題

從剛才的討論來看,我總結了幾個關鍵的環節,如上圖:

  1. 業務場景:我們不能拿著錘子找釘子,不能是“我覺得這個算法或人工智能或者數據很有用”,必須要立足場景和用戶?,F在大家都想往風口上站,不太會去認真的考慮自己業務的情況和場景,而盲目的去搬一套先進的技術或者算法過來,這是不對的。
  2. 數據:數據重要還是算法重要?我的理解是:有業務場景的數據才是重要的、最有價值的。如果沒有業務或者業務本身不產生數據,我們從第三方或者某個途徑買來一批數據,這樣數據有價值嗎?如果說用來做demo或者做可行性論證,是可以的;但是業務如果長期運轉下去,自己還不能產生數據,核心數據需要依賴外部,這就是很危險的事。
  3. 策略:是基于業務規則和專家經驗?還是基于深度學習模型?策略中如何去應用圖像和語音識別等等這些先進技術。
  4. 運營:人的部分怎么去更好的和機器去結合?在哪個環節結合,如何分工,是人輔助機器還是機器輔助人,如何構建一個閉環的系統。

這是現在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普遍會探討的4個關鍵問題,這4個問題標志著未來或者近期最高技術的研究方向。近期我們看到相關報道和研究文章也都會集中在這幾個問題去討論。

借此跟大家去討論一下技術的能力和邊界:

作為產品經理,對技術的理解有一個很重要的點:要理解技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1. 小數據訓練模型。

Alpha Go在訓練的時候用到了百萬量級的棋譜數據,我們在做反欺詐和風控的模型中運用到的數據最少也是幾十萬量級,經常會用到百萬以上量級的數據;所以在做機器學習的時候,對數據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你的業務需要快速迭代的時候。

舉個例子:

我有一些商品,需要通過圖像識別或者機器視覺的方法,識別這些不同的商品都是什么品類。

非常不幸的是:這些商品每周要更新一次,每周要換一些新的商品,甚至經營新的品類。

那問題其實很明顯了:每周更新一次商品,那每周我們都需要收集大量的圖片再去訓練我的這個模型——這個成本非常大,也不現實。

目前隨著在相關領域,比如生成對抗網絡等新技術的應用,小數據訓練模型,這個問題在逐步解決。

2. 機器學習模型的可解釋性。

醫生可以通過一些指標和特征給病人做診斷,但機器更多是通過大量數據樣本來訓練;訓練結果并不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更類似于“經驗”或直覺;在實際業務場景中,并不像專家系統那樣容易讓用戶理解。

3. 用業務規則還是機器學習模型。

業務規則很簡單: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了一些奶粉,可以推測出消費者家里可能有孩子,給他推薦嬰兒車這些產品可能會更合適——這就是簡單的業務規則,這是可解釋的,而且很容易迭代,相應的研發和優化成本也非常的低。

其實在很多場景下,這種業務規則或者說專家經驗能解決很大的問題,并不一定非得用上這些高深的算法。

這回到了剛才那個問題——怎么把人的作用和機器的作用相結合。

4. 數據加工整合的成本。

數據收集和處理的成本還是非常大的,甚至大過訓練模型本身。如何更好地建設數據平臺,更好、更豐富、更低成本地獲取數據?

大家可以結合這點想一想:為什么AI或者大數據技術在金融風控領域用的最成熟?

第一,數據量方面。金融領域的交易數量和用戶數量巨大,很容易支持大規模的數據應用。

第二,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的模型在金融和反欺詐領域是不需要很嚴格的解釋,避免了可解釋性差的問題。另外,從零搭建一個新的引擎、新的算法時,更多時候也會看重業務規則和人類的經驗專家體系,再結合機器學習等技術。

在這種場景下,產品經理如何與數據科學家、數據團隊配合?產品沒有從事過數據相關工作,不懂算法,不懂機器學習,那是不是說產品經理在這方面就沒有什么經驗或話語權,怎么去跟技術配合呢?

三、產品經理的未來

新技術的變革,對我們行業的沖擊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還會越來越快。

那么需要做的第一點就是:認真理解新技術,并且去思考新技術與現有業務和場景如何更好地結合,新技術會對行業和產品帶來多大的變革?

可以從這4個方面去審視一下,自己的業務是否適合去結合這些新技術:

1. 數據

具備什么樣的數據,以及多大數據量。

2. 運營

整個業務中是否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的工作?例如金融行業大量的信息處理工作,每分鐘可能是百萬或千萬量級的;還有客服這種需要處理很多語音、文字的信息;還有金融分析師的工作,需要處理大量金融數據和圖表;以及像法院法官的工作,法律文案和文本工作非常大,這些更適合人工智能或者機器來工作。

3. 策略

業務邏輯是否比較清晰,至少能夠和專家的工作經驗能夠拆解開。

為什么Alpha Go在圍棋這個領域很快能取得很好的成就?其實原因就是:這個領域的邊界相對比較清晰。算法只考慮棋盤上的事,棋盤之外的全部不用考慮,而且棋類有明確的規則。

那為什么自動駕駛很難呢?因為自動駕駛邊界太不清晰了:需要同時考慮到路況、車況、天氣情況、交通信號燈,還有可能警察站在路上給你伸個手,你就要停下;還要考慮車禍等事故怎么辦——這個場景太復雜,邊界不清晰,相對來說非常難。

4. 平衡用戶的預期或者效果

我們需要考慮關鍵應用和非關鍵應用,也就是:算法從95%的準確率提升到98%或者99%,到底能夠對業務帶來多大的幫助?業務是否要求算法準確度要到99.XXX%還是要必須到百分之百才能應用?

比如說自動駕駛的準確率是80%——這絕不夠,有20%的可能性是出車禍;而對于風控、安防或者推薦引擎來說,可能百分之九十幾,或八十幾的準確率已經足夠支撐業務了。

大家可以結合這幾個點,看看自己負責的業務中有哪些環節是可以利用這些新技術的;肯定不可能是所有的業務都由機器、算法、數據、技術來取代。

在產品和研發團隊工作模式方面,之前的傳統線性模型:從產品經理到UXD到FE到研發到后端到運維到QA整個線性的流程其實已經不太適用了。在新的場景之下,各個團隊之間必須建立非常緊密的配合,在產品研發的每個環節,可能會有不同角色、不同崗位角色來承擔。

比如:前期可能是由UXD或者業務運營或者產品經理來負責整個項目,在某個階段,過渡到策略或者BI團隊;之后又回到機器學習或者數據科學團隊——但是在所有的環節中,信息都要各個團隊之間緊密共享,各個團隊之間需要非常緊密的配合。

那么,在這種新的場景下,產品經理如何更好地和團隊配合?

這是我對于未來產品經理的能力和思維方式的理解,最基礎的還是三種思維方式:

  1. 業務的思維:做業務的專家要能夠非常深入的理解自己的業務,同時要保持學習的熱情。
  2. 技術思維:產品經理要懂技術。未來我覺得不懂技術,不懂業務,只會一些基本技能的產品經理可能會被淘汰。
  3. 商業思維:在新的場景下,我們會更關注商業模式。因為像人工智能大數據這種新的技術到來之后,很多是沒辦法套用之前老的商業模式。我們會去更關注場景、數據、算法的價值,數據可能是某個團隊或者某個合作伙伴來提供的,場景也要連接更多合作伙伴的場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平衡商業模式的價值?如何構建整個產業鏈?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會出現商業倫理和法律合規的問題?我是否能使用這些數據,是否會侵犯到用戶的隱私?如何保證算法的公正公平性?如何和用戶共同進步,而不是說用機器來取代他們的工作?

這些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新技術應用確實會大幅拓展產品經理思考的深度,而最終我們還是要有一個過渡和成長。

按我的理解,產品經理主要分成三個層次:

  1. 最基礎的是對功能負責,就所謂做feature:根據業務方的需求主導項目,做出某個產品的功能,達到滿足需求上線。
  2. 第二個層次就是對產品負責。需要負責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從需求收集、需求調研、理解用戶、洞察用戶,到產品實現,驗證發現新的問題去反饋,最終打造出一款非常好的產品。
  3. 第三個層次就是對目標負責。目標導向,更好地去利用資源服務目標(資源并不一定是產品或者研發,也可能包括新的技術,新的資源新的商業模式,最終是服務于業務目標的)。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這些內容,最后用兩句話結尾:

  1. 我今天講的都是錯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些都只是我個人的理解,而在瞬息萬變的行業,我的理解可能只是其中某一方面。
  2. 我講這些都沒用。為什么呢?還是那句話: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和實踐經驗,如果大家覺得可能對自己的未來的工作和思考有幫助,希望大家能夠結合這些經驗和PPT里提的問題去反思和聯想,變成自己的反思結果,才會有幫助。

以上為本次大會分享內容。

嘉賓PPT:關注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ID:woshipm)公眾號,在后臺回復關鍵詞“大會”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相關閱讀:

2017中國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大會官方回顧:未來,屬于你

 

本文為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北京站嘉賓分享整理總結,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