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周源在上海一家加拿大外資公司寫代碼,和大多數“碼農”一樣,雖然從事著世界上最先進領域的工作,但是對外部世界真正的變化卻知之甚少。
2005年春節,周源在老家路邊等人,無意中買了本《IT經理世界》,但要等的人一直不來,只好一直看雜志。里面有篇報道讓他印象很深,講述了很多改變未來商業世界的技術變量,還提供了改變的邏輯,文章中提到的改變一部分是由程序員完成的。
周源第一次發現自己做編程的原來也很有力量,而自己作為程序員,那么長時間卻一事無成。于是,周源決定了做一件發現了更大世界(i黑馬注:知乎最開始的Slogan,正是“發現了更大世界”)的事,他決定過年后辭掉程序員的工作,去《IT經理世界》雜志社成為了一名記者。
那一年,百度剛上市,李開復去了Google,周認為記者是“可以接觸很多牛逼人,站在浪潮之巔看潮流翻滾的人”,他最終如愿以償。
(周源)
“發現更大世界”的決定,也讓周源命運開始翻滾,在積累足夠多的經驗和見識之后,他開始在互聯網領域嘗試做一些東西。在第一次創業“Meta搜索”失敗之后,他又在2010年12月創辦知識型問答社區知乎。知乎創辦三個月后獲得了創新工場的天使投資,一年后又獲得啟明領投的近千萬美元投資。今年,知乎的“模仿對象”Quora如今已經估值9億美金,而業內人士估計知乎的估值也達到了2億美金。
周源認為自己“做過媒體又做過技術又創過業”,融合了極客與文人的氣質,他創造知乎這樣的知識分享社區是“不二之選”。周認為做社區要“尊重社區的節奏”。在上線的前兩年,知乎采用邀請制注冊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注冊。不到一年時間,注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600萬。
知乎是如何成一步步長成的,以下為周源的口述分享:
知乎的靈感:和蘋果有關的故事
在做記者之前,我也寫過代碼。我是一個蘋果迷。2007年的時候iPhone剛剛發布,很多人都買了,我就幫別人破解iPhone。辦公室一層樓,大部分iPhone都是我破解的。
幾件事催生了我的想法,讓我變成“讓事情發生的人”。最大的刺激是2008年去美國排隊見喬布斯,他發布Macbook Air的時候我就在現場!我離他很近,當時激動得不得了,有種朝圣的感覺。
他(喬布斯)展示完Macbook Air后,就有記者開玩笑說,喬布斯如果一直活著,五年之內iPhone和Macbook一定能變成主流產品,當時這兩款產品都不算主流。
由于對蘋果的熱愛,我加入了apple4.us,一個極客范兒的群體博客網站。最開始大家在apple4.us上面分享蘋果產品相關的文章,再后來,來了一群相同氣質,不同類型的作者,有工程師、產品經理、設計師、作家、時尚圈的,各種各樣的人。
apple4us發生了質變,他們最開始討論的都是蘋果產品更新的問題,后來開始討論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變化,科技和人的關系,它的延展性就突然展開了。幾十個人在密集的協作,出現了內容跨界性非常廣的小網絡。我發現,在這里內容產生方式跟《IT 經理世界》很不一樣,沒有人付錢,沒有專門的人提供選題,但他們照樣文思泉涌。新問題被寫成文章以后,又吸引更多新用戶進來。
在apple4us,雖然大家都沒經過專門訓練,但因為某種東西的觸發,竟然產生了那么多優質內容。剛加入apple4us時我一直處在興奮中,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人更新內容。
因為apple4.us的靈感,我就想我能不能做一個規模化,一千倍大的apple4.us。我當時和成遠(現知乎創始團隊成員)用新媒體的方式去嘗試規模化apple4.us,做了一個類似于apple4.us的群體博客N3。
(周源說,N3的意思是New的立方,指新技術、新商業、新趨勢,三個“新”。N3和現在很多科技博客的模式很像,但是N3尚未達到周源理想中的產品)
雖然N3也挺成功的,不到三個月流量就超過了《IT經理世界》的官方網站,但是它的產品沒有達到我所想要的。例如,我想做一個大家能夠共同編輯文章的功能,N3就沒法實現。還有怎么保證人多之后網站內容質量,怎么讓信息有效的流動起來,這些東西都沒有想清楚,最終我們暫停了N3。
后來,我離開《IT經理世界》進行了第一次創業,做了一個中小企業搜索廣告投放的數據分析服務公司“Meta搜索”,但這個產品沒有切中痛點,沒人愿意付費,我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創業失敗之后,我去西藏旅行,回家之后經歷了一段苦悶的日子。直到看到了Quora,它的產品形態滿足了我之前對“一千倍apple4.us”的想象,當時的Quora不提供中文版,有一天我跟張亮(知乎聯合創始人之一)坐下來討論,我說,我們可以做一個中文版的Quora,創業失敗不一定就是累贅,也可能是筆財富,我以前做過媒體,又做過技術,創過業,來做這么個產品簡直是不二之選。于是,我決定再出來創業。以前的創業團隊都比較信任我,他們回來和我一起做知乎。
項目很快就啟動了。第三天早上,張亮跟我說,他找到了一個天使投資人。當天晚上我就和投資人見面了,他給我們投資了150萬。
知乎的“內核”是什么?
回頭看,twitter確立了關注和被關注的社會化媒體關系,Google用一個框定義了信息搜索的標準。我覺得 Quora 也定義了一種新的互聯網標準,就是人可以去關注信息,信息可以推送給人。你也可以關注人,看到這些人對信息作出的一些行為,比如說贊同。這也是一種新標準,比較適合跨界的深入討論。也就是我所一直設想的東西。
知乎的核心功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因為它參考Quora為標準,產品關鍵是“信息邏輯”。信息邏輯,就是讓用戶把線下的信息需求還原到互聯網。
知乎的產品設計,模擬了線下一群人坐在一起認真深入討論一個問題的模式。幾個人坐到一起,可以不認識,但都有一定專業背景,都應該圍繞限定的共同話題,不能跑偏。一個人講完,大家可以復議,互相修改答案,可以贊同或反對,可以感謝,可以評論。如果一個人不遵守這個默認的討論協議,會被點“沒有幫助”、“折疊”和“舉報”。
知乎的核心功能是,如果用戶想討論(問題),發到知乎上來,整個社區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讓這個問題得到合適的回答。并且把它沉淀下來,這是一個用戶場景,我們一直在圍繞這個用戶場景在推進產品。我做過記者我知道,很多想采訪的人你都采不到,當時我很關注很多美國的互聯網公司CEO和核心團隊成員自己跑上Quora來回答問題。
當時我們就強烈感覺到的它的機會,我們能理解它的價值。
這樣的產品如果能夠生長下去,它就不只對于一個群體和一個行業,對于整個互聯網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貢獻。它相當于在不斷產生高質量的東西,注入到整個互聯網。
系統化知識,高質量信息,都還存在于個體大腦中,遠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個產生,分享和傳播知識的工具,將每個人的知識都聚集起來,并為公眾所用。
尊重做社區的節奏:流量無用
知乎剛做的時候,人們認為凡是社區就應該灌水,應該瞎扯,吐槽。Quora的產品模式,把之前的部分問題解決了。但做一個社區產品,你很難去充當上帝。也就是說你不能運作一下就讓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量增加不等于社區成長,反而導致你沒有預見的問題產生。把社區搞垮是一種情況,把社區搞成另外一個樣子也是一種情況,百度那么大流量,也做了一個和知乎類似的產品“新知”,最終沒有做起來。
群體博客或者是社區,它在很小的時候體現出來的價值,規?;笸茈y達到。知乎的出現,其實是站在另外一條路上——能否通過UGC生產高質量的內容。
做社區兩個關鍵點,首先是核心產品和功能升級,第二個要尊重社區的節奏。如何用規?;姆绞剑尭哔|量的UGC內容生長起來,一直是一個難題。我們當時做N3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小的圈子,你把它擴展到1000倍和一萬倍的時候,它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內容質量會嚴重下降)。
社區是由人組成的,他們有自己所信任的圈子,然后以此為中心在運轉的。某種意義上,我們所謂的一個社區是指無數個小圈子組成,它圍繞各自擅長的東西和興趣進行溝通和交流。2010年知乎剛上線,我們邀請了200多位用戶,是他們定義了知乎的規則。
現在看來,這200多人對知乎的影響是深遠的。他們中有很多科技創業者,他們的專業知識保證了回答質量。科技創業者有使命感,就是幫別人解決問題,所以,這幫人帶來了知乎獨特的討論風氣。
社區的產品和用戶都需要成長的,某種意義上來說,社區的早期,“文化氛圍”相對來說更重要。百度的流量很大,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我覺得社區一定要有自己的節奏。你得尊重這個節奏,這個節奏也不一定是你設定的,你得尊重社區的自然的生長規律。
用戶在邀請其他用戶進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一些同行業的用戶和群體,在里面會越來越活躍。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有些行業信息流通就是比較快,所謂的熱門行業不就是信息流通比較快的行業嗎?科技,互聯網,金融等等。還有就是大的信息領域,比如電影,甚至包括汽車,這些都是每天信息更新量都很大的。
隨著知乎的“人口”不斷的增加,熱門的領域就會越來越熱。比如說像金融,電影,法律,在最開始可能都是比較零星,偶爾有一兩個問題。但隨著這個領域的關注度高,話題吸引了很多用戶,用戶產生更多內容再吸引用戶,然后再沉淀出其中好的那一部分內容。知乎社區就是這么一個循環在往前走的過程。
來源:i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