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個維度,對傅盛演講「生物學思維模型」解讀

5 評論 5919 瀏覽 29 收藏 19 分鐘

在“混沌大學”年度大課演講中,能看到王小川、傅盛、李善友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生物學思維模型”,可以說是打通了自己很久以來在自己腦子里存在,但卻不成體系的認知。

看的時候發現很多同學在彈幕“看不懂、聽不懂、不知道在說啥”等各種彈幕,目測可能是因為各位大佬直接以他們已有的知識體系,也就是假定各位觀眾已經有足夠的關于“進化論、認知科學”等知識的前提來講的,以下是對傅盛“生物學思維模型”的個人解讀

一、“自我”是個什么

1.沒有一個“自我”

關于自我,從個人來講,似乎我們是有一個穩固的自我,我自己是可控制我自己的,比如我想去學習,我想去睡覺,我想去叫朋友們一起臭嗨。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有所謂“自我1與自我2”、“真自我與假自我”這樣的概念,似乎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自我會表現出來。

不過從“生物學”的視角來看,可能根本就沒有“自我”——腦神經科學家通過核磁共振,已經證明人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情緒或思考,不同的大腦模塊會更加活躍,而且這些不同的“大腦模塊”似乎是有“分裂”性質的。

這個道理其實在《未來簡史》中就已經被提及:

為了治療某些大腦疾病,醫生會把病人左腦和右腦之間的連接管給切開,這樣病人的左右腦就不能直接聯系了,而我們知道人的左腦控制右眼,右腦控制左右。這時如果你只讓病人的左眼看一個字條,上面寫著“請你出去散個步”,他看到字條會站起來照做。(注意這時候只有他的右腦知道),而現在你問他為什么要走出去?你猜他會怎么回答?(這時候負責語言的左腦事實上是不知道的),左腦明明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往外走,而實驗的結果是“我要去拿一罐快樂”。

一系列的實驗均證明了這一點:并不是先有意識再做決定,而是做了決定之后,大腦給自己來一發“自我欺騙”來讓自己邏輯自洽;但事實是什么,大腦根本不關心。

大腦為什么要這么做?

從進化的角度來講,如果對自己的行為無法解釋,那豈不是讓別人覺得自己不靠譜?而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若是讓別人這么看自己,會很難生存下去。大腦本身的存在并不是幫助我們精確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真相;它同樣是受到基因控制的一個“工具”,基因存在的目的是“求存”而非“求知和求真”。

2.“我我我我我”

前面說到大腦的“分裂”性質,不過很奇怪的一點:它似乎又在一種情況下顯得“合一”,沿用達里奧在《原則》那本書的命名,即“ego”,雖然是一個單詞,翻譯過來你可以理解為“過度自我重視”,即自我假設“自我是世界的中心、環境的中心”。

Ego是個非常情感化的東西,它會給你建立一個“自我心理”機制,比如在路上開車,旁邊的車明明不小心別了一下你,而你立刻“憤怒”(路怒癥);再比如你提出了一個想法和觀點,這個觀點遭到了別人的反駁或批判,那么你也本能地不開心和立刻辯駁,你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來佐證自己是正確的!

可問題是:連你的想法都是你大腦的產物,而你的大腦又是受到基因控制且擅長“自我欺騙”的,事實上你的大腦并不等于你,而你大腦產生的想法就更不屬于你——既然不是屬于你的東西,你為什么要“拼命”捍衛呢?

下面是我在自己的生活中,總結了ego的表現:

  • 自憐:這幾乎是一種標準反應(查理芒格屢次提及),受到點什么挫敗,有點什么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就會覺得全世界針對自己,自己有多無辜多可憐,這會讓人陷入到一種過于情感化的漩渦而不可自拔,而完全扭曲事實
  • 對“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懼:這種“恐懼”不來自于“陌生事物”本身,而來自于大腦本能對“陌生”的恐懼,它可以分為兩個邏輯。第一個是因為陌生,所以害怕我們做不好,而一旦做不好,就會破壞我們的“自我良好的感覺”,而“自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我們恐懼。第二條,“陌生”意味著危險,沒辦法這也是進化留在我們身上的烙印,如果看到“陌生事物”不恐懼,那么“恐懼”的感覺就不會刺激你的行為,這樣的人在幾萬年前已經被獅子老虎吃掉了
  • 對“關于我”的一切都只接受好,不接受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上面說到得,當有人批評你的觀點時,你會本能地防守反擊,你的大腦不會管事實和邏輯,它只會在乎關于自己的東西,是否感覺上良好就夠了

而絕大多數人做事總是“我我我我我我”,過度關注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為中心,什么事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感覺好怎么來??涩F實作為一個整體和系統,絕不單單是為了你而存在的,不好意思你的這個根本假設是與世界的真相相違背的。

那我們該以什么“視角”去看自己呢?

先賣個關子,最后來聊聊“無我”的視角

二、非連續性和不可預測

1.“確定性依賴”

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是對“確定性”有著天然的執著,一個事總是要找個原因,進行因果的確定性關聯,或許這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事實的因果邏輯。

但你也能看到,古代人無法解釋“天災人禍”,就自己幻想個雷神電母龍王來求得這種解釋,而這很明顯是不符合事實的。

為什么我們要這樣?

也是進化,如果我們不能對事物做出確定性的解釋,那就無法保證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

2. 概率、概率、概率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是概率、如果小行星轟炸地球這樣的小概率事件不發生,那么現在在這個地球上的是恐龍而不是我們,如果不是“智人”剛好進化出語言,我們還是猴子。

如果不是你老爸遇上你老媽,那么這個世界很顯然沒有你,而這些事有“解釋”么?

從概率上講,你老爸和老媽作為地球60億分之一相遇而后又生下你,這是已經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了——所以好好珍惜生命吧,來一趟地球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以“概率”的視角去生活,我想我們會平淡接受很多事情——因為這個世界不是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而各種意外的小概率事件都會發生,我們總在抱怨為什么好像各種各樣的倒霉事都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只是因為更慘的事在跨越事件和空間地發生在別人身上,而你剛好不知道罷了

三、理性

1.“情緒錯覺”

談理性前,該看看“情感”到底是什么。

我對它的定義是:“情緒”是基因對大腦采取控制行為的一種快捷方式。

比如一件事對我們的生存有利,遠古祖先可能是獲得更多的食物,有更優質的配偶;現代可能是獲得更多的財富、權利和結婚對象;那我們就會感到“快樂”。而快樂這種“情緒感覺”不斷刺激著你,讓你追求“快樂”;當你遇到陌生的事,威脅到你的事,你會感到“恐懼、難受、沮喪、無助”,那么你就盡量遠離這些事——所以,大腦并不關心這種情緒會對你的現實造成什么影響,它只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影響你的行為。

2.“色”

這里的“色”不是色情的意思,而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那句話“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的”。這個“色”,就是我們賦予客觀事物的一種情感,它幫助我們對周圍事物快速做出評判,可它常常出錯。

比如一堆“腐肉”出現在你面前,你會覺得“惡心”,因為腐肉讓你聯想到死亡;可如果你從生態的角度去看,它不過是自然死亡的腐化過程而已;你從蒼蠅細菌的角度去看,它看是再好不過的“生存溫床”。

再比如:

一個人“傷害”了你,或者有一個人它的“缺點”讓你很反感,你會給他貼上一個“壞人、不好”的標簽,好像以后他做的所有事都是笨蛋該做的事。

但這是“事實”么?

也許他是個好父親或好伴侶呢?但“色”蒙蔽我們觀察周圍世界真實的一面,它不對事實和真理負責。

3.“無我”的視角

當從ego出發,理解了“大腦模塊”、“情緒錯覺”和“色”這些生物學的概念之后,我觀察這個世界的角度發生了變化,起碼就我自己來說是這樣的。

每當有什么“直覺上認為不好”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候,我都這樣提醒自己:

  • 上帝視角:這件事從“我”的角度出發,它是什么樣的,而以“世界”的角度出發,它又是什么?你要知道現實作為一個整體,它的存在不單單是為了你。你會體驗到老子的精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得就是這個意思
  • “無我”的視角:我知道我現在的“想法”和“情緒”必然受到基因的影響,必然受到大腦的左右,那我干脆從中抽身出來,去觀察這個情緒和想法,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究,甚至去“把玩”…….(我現在經常會被自己的“情緒錯覺”和“想法”逗樂,因為有時候他們是那么的不靠譜),去想它產生的原因,它是真實的么?這個想法對現實的影響會是什么?然后嘗試找到那個擺脫“色”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事實”。

自然選擇給我們身上留下了很多局限,而這樣的思考不說讓你擺脫自然選擇,起碼為你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維度,它可以讓我們不再被某個強烈的情感所劫持,而是跳出自我去觀察自己的“情感”。

四、忽視結果

1.“樂觀”是一種假象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所局限,陷入其中,經歷一點挫折痛苦不堪,受到一點打擊振作不起來。而反觀那些大人物(如馬云、查理芒格、特朗普),他們似乎永遠保持樂觀,永遠積極向上,這是很難用一句“樂觀面對”去解釋的。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樂觀本身可能只是一種現象,真正讓我們面對“挫敗打擊”樂觀和悲觀面對的,是我們背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2. 長期與優勢概率

在分享我自己思考教的之前,我們先來聊聊股票中的現象:

現實中很多人買了股票就天天盯盤,每時每刻的波動都在牽動中他們的心,他們會為了一點上漲而開心的不得了,也會因為一點下降而抱怨痛苦(這是我們之前說過標準的“情緒錯覺”反應),而他們觀察“股票”的視角是什么?是短期、是瞬間。而當我們把一只股票的觀察時間維度拉到1年、拉到3年、拉到5年呢?一切短期和瞬間的波動都會被抹平,剩下的只有“趨勢”,它總體上是“上漲趨勢”,還是“下降趨勢”。

如果我們把這個邏輯放到我們的人生中,不也是如此,那些短期的波動(挫敗、不如意、低潮)真的重要么?

人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不可能也沒必要保證每一次都賭贏,但我要建立一個在“優勢概率”下持續下注的思考和行為系統。

普通人做事關注具體的事件成敗,而你可以把大大小小的事從全盤和系統去考慮。你只關注這件事長期的價值,過濾短期信息;就算某次失敗了,你也根本不在乎——你真正在乎的應該是一生的原則和思考系統,只要你保證自己一直在進步和成長,你一直在“優勢概率”上下注,那么從長期看,你是一定贏的!

3.“挫敗”是樂觀之源

從哪里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思考和行為的“優勢概率系統”呢?答案是“挫敗與問題”。因為你不挑戰極限,你就不會面對挫敗與問題,不出現挫敗,就沒有獲得“負面反饋”的機會;那么自然也不會有修正自己的可能,就更不會發掘更大的潛能。

當然在絕大多數人眼里,挫敗與困難在感覺上是要盡力避免的事;但你要分清感覺與事實,他們完全是兩回事。

你可能會面對強烈的“挫敗感”,但事實上你卻取得巨大的進步和成長。換句話說,挫敗與問題幾乎是成長伴隨的“必然條件”。

就像查理芒格說得那樣:

我一點也不因麻煩和問題而感到煩惱,因為我知道他們會給我帶來巨大的價值。

所以同樣的:客觀存在事實,從本能出發,我們叫它“挫敗與問題”;從“長期與構建優勢概率”出發,它叫“機會”——既然是機會,為什么還要“悲觀”?

當然過程很難,因為本質上我們是在對抗自然選擇和進化留給我們的本能。但是感覺更重要,還是現實自我的優化更重要,是我們該思考的問題。

五、反脆弱

所謂“反脆弱”,就是在一個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任何波動,都可以從中“受益和強大”。我們健身的原理就在于此,每次健身都超出一點點自己肌肉的極限,那么肌肉組織會出現破裂,而在修復的過程中,他會比之前更強大,有點超級賽亞人的意思啊,越戰越勇。

講到這里,面對自己正在遭遇的直覺上覺得最“不好的事情”,從“反脆弱”的角度望過去,它可能恰恰成為你修正自己的機會;這次修正又迭代了你的“概率系統”,那么從一生的趨勢望過去,它可能是“最好的事情”。

就像尼采所說“那些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以上的五個維度,是我思考和解讀的“生物學思維模型”。當以這個模型去思考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與世界的時候,會開啟一種旁觀和上帝的視角,靜靜地觀察自己的情感、想法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面對現實,

現實可能不一定很美好,但它一定很真實。面對問題,解決能解決的,承受該承受的,享受該享受的,多余的情感帶來的自我傷害,真的不必要。

 

本文由 @fre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好奇“請你出去散個步”的例子中,只給左眼看這個字條,沒有負責語言、文字能力的左腦的參與,是怎么認出這些字的?

    來自江蘇 回復
  2. 你怎么不在混沌里面發?

    回復
  3. 混沌的同學??

    回復
  4. 我只能說,時間概念只是現代人類為了相對參照創造出來的一種概念,生活在深山草原的原始部落有的是日出日落的概念而非時間線??赡艹巳似渌麆游锔静幻鞔_時間是什么,也不需要明確,只需要知道個體的發育階段和成長程度。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