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生態(tài)觀——相似風格、獨特交互、無縫協(xié)作

0 評論 6333 瀏覽 1 收藏 11 分鐘

當前時代的操作系統(tǒng)平臺競爭,已經不再是單個平臺特性和一兩個殺手級應用的競爭。觀察近年的微軟 Build 大會、蘋果 WWDC 和 Google I/O,我們會發(fā)現(xiàn)競爭已經呈現(xiàn)出這樣的特點:

「應用生態(tài)」是最重要的競爭籌碼

不管是桌面還是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是否擁有完備的第三方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決定操作系統(tǒng)前景的關鍵,因此:

  • 優(yōu)質精美、數(shù)量龐大的第三方應用軟件庫成就了 iOS 和 Android
  • 即使強大如微軟,也沒有辦法讓消費者接受缺乏應用的 Modern 界面(Windows RT 慘淡的銷量是最顯著的表現(xiàn))和應用質量差距明顯的 Windows Phone(在全球絕大多數(shù)市場僅有個位數(shù)的占有率)。

硬件沒有貴賤之分,只有使用場景之別

桌面系統(tǒng)最為重要,移動場景和其它設備重要性較弱的時代已經過去。對于一家巨頭來說,其旗下的桌面電腦、平板、手機、智能電視…… 這些設備都是同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一員,它們相互協(xié)作,共同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中的需求。

賬號系統(tǒng)和云端服務是完整生態(tài)的基礎

不同的硬件屬于同一個生態(tài),依據(jù)不同場景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要達成這種狀態(tài),一個功能完善、運行穩(wěn)定的云端服務是基礎。用戶以帳號作為進入云端的鑰匙,依賴云端服務在不同的設備間同步重要個人數(shù)據(jù)、無縫遷移工作任務,是這個時代里的典型用戶行為。 在構建生態(tài)方面,微軟、蘋果和 Google 走了非常不同的三條道路,而從今天結束的 WWDC 2014 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來看,蘋果在構建自有生態(tài)方面的路線已經非常明確——相似風格、獨特交互、無縫協(xié)作。

相似風格——讓用戶熟悉,給用戶歸屬

OS X 10.10 Yosemite 的這次升級,不出所料在界面風格方面向 iOS 看齊,具體的特性包括:

  • 毛玻璃層疊效果的廣泛應用。和 iOS 7 一樣,新版 OS X 也大幅應用了毛玻璃效果,毛玻璃半透明效果帶來的是多個窗口層疊時的上下層次感和秩序感。這樣的使用感受與 iOS 如出一轍。
  • 界面元素大幅簡化。和 iOS 7 一樣,新版 OS X 也對界面元素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大幅簡化,界面工具條占用的尺寸大為減少,更多的面積留給了內容。
  • 配色風格的變化。OS X Yosemite 采用了和 iOS 一樣的亮色高對比度配色風格,一些應用程序圖標(備忘錄、Reminder、Safari 瀏覽器……)的主體圖案也向 iOS 看齊。
  • 新字體。和 iOS 7 一樣,新版 OS X 使用了 Helvetica Neue 作為英文基準界面字體,取代了從十幾年前 OS X 最初發(fā)布開始沿用至今的 Lucida Grande 舊字體。

通過這些改變,蘋果讓 OS X 和 iOS 獲得了非常相似的界面風格,從界面元素、風格、配色到字體,確保了用戶在 OS X 和 iOS 之間反復轉換交替使用,視覺上不會存在不適和斷層感。

獨特交互——各盡所能,而不是強行嫁接

與微軟試圖用基于動態(tài)磁貼的同一套界面和交互來通吃各種設備不同,蘋果此次仍然堅守了「不同形態(tài)設備各自擁有經過針對性優(yōu)化的交互體系」的原則。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視覺和風格上已經趨于一致,OS X 仍然只為鍵盤和觸控板/鼠標操作進行優(yōu)化,并沒有如很多人預期的那樣擴大界面元素的尺寸,沒有為觸屏操作做任何優(yōu)化。整個 OS X 系統(tǒng)在交互體系上也仍然高度統(tǒng)一,沒有像其主要競爭對手一樣把基于鼠標鍵盤操作的傳統(tǒng)桌面和為手指觸控優(yōu)化的新版界面強行嫁接在一起。

同樣是在此次更新中,我們看到蘋果為 OS X 與電腦觸控板的配合做了更多操作上的優(yōu)化,「蘋果筆記本觸控板足夠好用無需外接鼠標」的傳奇得到了續(xù)寫。

即使界面風格趨于一致,蘋果仍然非常地清楚:

  • 鍵盤和觸控板是屬于桌面/筆記本電腦的高效操作方式,電容觸屏手指點選是屬于手機/平板電腦的高效操作方式。
  • 讓電腦的歸電腦,讓移動設備的歸移動設備,如需提高電腦的操作效率,應該持續(xù)地優(yōu)化系統(tǒng)與鍵盤/觸控板的相互配合,而不是給電腦加裝觸控屏讓用戶在已經要使用鍵盤和觸控板/鼠標的情況下還要時不時伸手在屏幕上指指點點。反之亦然。
  • 堅持一種始終如一、簡潔可靠的交互體系,比將兩種截然不同的交互體系嫁接捆綁在一起體驗更好。

無縫協(xié)作——緊密的配合與平滑的轉換

從三年前 iOS 5 和 OS X 10.7 的時代起,蘋果就一直在探索不同設備形態(tài)之間無縫協(xié)作的功能和體驗。基于 iCloud 實現(xiàn)各個設備間數(shù)據(jù)的無縫云端同步,一直是蘋果希望達成的目標。

截止到 OS X 10.9 Mavericks,不同蘋果設備之間無縫協(xié)作的能力其實已經很強——不同平臺的同一套應用(其中包括第三方應用,比如 Clear 和 Byword),通過 iCloud 同步文檔和數(shù)據(jù),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功能。

而 OS X 10.10 和 iOS 8 在無縫配合方面又一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 用戶可以在 Mac 上管理 iOS 設備的電話短信等基本功能。例如 iPhone 收到來電時可以在 Mac 上直接接聽,收到短信時可以在 OS X 桌面信息應用中直接回復。
  • 使用 iPhone 開個人熱點帶 Mac 聯(lián)網(wǎng)非常簡單,只需在 OS X 的無線圖標下拉菜單欄中一次點擊即可自動完成手機和電腦兩端的操作。
  • Handoff 功能。當 iPhone/iPad 放在 Mac 旁邊時,文檔、郵件、網(wǎng)頁瀏覽等基礎需求類操作可以在設備間無縫同步,用戶可以隨時在不同設備間無縫切換,自然地完成自己的操作任務。這一過程不再需要依賴 iCloud,只要設備在位置上相互靠近即可進行。

可以看到,讓 OS X 和 iOS 設備之間的協(xié)作和交替使用更簡潔,體驗更好,是蘋果希望在此次大更新中達成的目標。蘋果非常希望在不同形態(tài)的設備間達成無縫、簡單、易用的協(xié)同工作體驗,而從 WWDC 2014 的這次大更新來看,蘋果距離這樣的目標又近了很多。

結語

可以看到,蘋果對于 OS X 和 iOS 設備間「哪些東西可以統(tǒng)一,哪些東西不能統(tǒng)一」的問題一貫思路非常清晰:

  • OS X 和 iOS 在界面風格上應該相互和諧,讓用戶不致有割裂和斷層的感覺。
  • OS X 和 iOS 在交互體系上應該互相獨立,基于鍵盤/觸控板的桌面設備和基于觸摸操作的電容屏移動設備各自存在最適合自己的交互方式,因此二者都不能強行照搬對方交互體系的經驗。
  • OS X 和 iOS 之間的協(xié)同工作和交替使用體驗應該盡量無縫。OS X 設備和 iOS 設備都是蘋果生態(tài)圈里的重要成員,沒有貴賤之分,只是因為硬件形態(tài)不同而各自適用于不同的場景。改善它們在協(xié)同工作和交替使用時的體驗,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根據(jù)場景靈活選擇設備實現(xiàn)自身需求的體驗。

蘋果這樣的做法,與微軟和 Google 的做法差別很大。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在 Windows 8 時代強行嫁接兩種截然不同用戶界面的微軟,似乎也意識到了「讓鍵鼠的歸鍵鼠,讓觸屏的歸觸屏」的重要性。在 Windows 8.1 和后續(xù)更新中,微軟承諾迎回開始菜單、允許非觸屏設備用戶開機直接起動到傳統(tǒng)桌面、允許將觸屏應用放在傳統(tǒng)桌面上運行,這不能不說是向蘋果路線的一種靠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