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型產品經理:這是我對項目的一些思考

13 評論 9430 瀏覽 86 收藏 12 分鐘

產品是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一個職位,只有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更新知識體系,對這個行業充滿著未知的探索,才能保持一顆初心,打磨出一款出色的產品。

畢業后比較幸運地進入一家較大互聯網公司做了兩年研發,在兩年之內也接觸了不少的運營和產品;做過大大小小的項目,由于想嘗試自身更多的可能性,或者說得更直接一點,想成為一個決策者。

由個人追求的轉變,于是決定轉行產品經理。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在工作時間之外開始學習產品的知識,從最基礎的產品工具,到產品書籍,最后和幾個朋友做了一些小的產品需求。

跳槽后,開始準備產品面試。

一、面試

沒有產品的經驗是很難面試上產品的。在面試產品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個人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梳理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的,作品集是最好的體現。可以嘗試著自己分析一款產品,寫產品分析,從各個角度提出優化建議。也可把自己經歷過的項目,從前期的市場調研、用戶需求、交互體驗、商業變現的過程整理成作品集。

除此之外,還需要看一些入門的書培養自己的產品感覺,從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去思考一個產品。

從工程師轉崗產品,有技術能力固然是好的,但是千萬不要讓技術去限制你的思維——產品首先需要的是全局觀,需要以結果為導向;不要拘泥于技術上的性能,加載等細節問題。產品需要像小白一樣去體驗產品,如何把產品設計得高效、簡單、讓用戶不需思考、如何實現商業變現才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二、項目前期

1. 盡快熟悉業務

公司業務是做產品的根本。

你需要清楚的知道你所負責的版塊與哪些內容相互聯系,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如果要改動其中的一塊需要哪些資源,同時會不會對其他的有影響。

2. 做需求之前弄清來龍去脈

需求可能來源于運營,來源于銷售,更多的是來源于老板,他們提出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告訴你解決方案。

這時,產品需要做的應該是:問清楚他們的目的是要什么?這個需求是否合理?是否已經存在這樣的解決方案只是他們并不知道?在確定之后自己再去想解決方案——因為別人提出的方案可能并非最優,并且可能不具有可行性。

舉個例子(也是自己曾經踩過的坑):

我剛來公司的第一周,老板讓我把某頁面的某功能去掉,我就直接去掉了,結果造成了一大堆用戶吐槽:怎么這功能突然消失了?最后又馬不停蹄地把這功能加回去。

老板可能只需要把功能換個地方或者是換種方式展現——關于目的,一定要問清楚再去做。

3. 做場景分析

在寫產品文檔和寫產品文檔之前,需要盡可能多的根據業務做場景分析。

什么是核心場景?然后它附帶的其他的場景是什么?再畫一個核心流程圖,當任務不在核心流程圖上時要想好怎么處理。

舉個例子:可能都是一個客服系統,但是基于需求不同,所以根本不可能照抄別人的設計模式。

市場上常見的客服系統都是比較完善的,有用戶排隊功能、客服評分功能、多線程處理功能、留言功能、統計功能等;但是這時你需要做一個即時會話的IM、并且你的客服只有2個,是用來專門處理某些用戶的特定需求,并且這些用戶提問的頻率并不高——這時,你還需要上述這么多功能嗎?你需要的僅僅的只是在線時的即時會話功能,離線時的留言功能,以及最簡單的客戶分配規則,其余的需求都可以后續根據情況再加上去。

4. 需求評審

在進行需求評審之前,產品文檔要盡量寫清楚,寫清各種臨界條件。

在開發對某些需求提出質疑時,首先要弄清楚是需求不合理還是需求無法實現。若是需求不合理,千萬不要拿這是老板的需求說話,因為這會減少開發對你的信任。需要以自己的理由說服開發,做這個需求的目的是什么,能帶來什么樣的效果。若是需求無法實現,可以問無法實現的原因,或者告知自己想要的結果,讓他們提供可以實現的解決方案。

有時候開發為了能夠實現需求而采用一些降級方案,但是由于產品欠缺技術的原因,開發提出的方案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并且造成一些問題,所以在做之前,需要確認:

  • 這種方案做出來是怎么樣的,有什么優缺點?有什么弊端。
  • 如果無法知道做出來的效果。要說出自己的需求,這種方案要能滿足需求。

避免最后發現做的東西不滿意,但是能用,是一個殘次品的情況。

在和開發確認完需求后,把修改后的需求文檔發給開發確認,同時把產品原型給設計師。

5. 項目排期

在確定需求后,需要規定一個項目交付日,如果自己做的項目涉及到其他產品經理所負責的模塊,也需要提前溝通協調。否則自己這部分做好了其他部分沒做,浪費了開發時間,做的需求不能及時上線。同時為了避免中途被插需求和開發人員請假的情況,需要留一定的時間應對這種突發狀況。

三、項目中期

這個階段主要做的就是項目跟進,如果幾天不問項目進度,開發干其他事去了,導致項目延遲上線。產品一定不能偷懶、不能偷懶。同時在過程中還能及時跟進開發所遇到的問題,有必要的時候需要修改最初的方案。

有些開發會經常忘記一些臨時提出的一些優化小需求。首先產品經理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盡量不要中途修改需求。如果實在需要修改,需要在原來的文檔上批注說明,并且需要及時提醒開發。 如果公司有公用的wiki,那么可以更新在wiki上,如果沒有,可以根據項目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管理工具。

根據個人的經驗來看:

如果是瑣碎型需求,沒有明確的上下線時間,可以用wounderlist。一個人完成,直接勾掉,適合產品和前端之間的樣式上的修改。如果是一個流程比較復雜的項目并且周期長,需要多人協作,可以使用tembition管理項目進度,把團隊成員都拉入進去。

當遇到對設計師做的設計稿不滿意怎么辦?有時候設計師為了追求美觀而忽略實用性,最好不要發生爭吵,但是作為產品經理,先滿足需求,再優化體驗是必須要堅持的。這時候可以提供給設計師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同時自己也要多看競品,精品,擴展自己的視野。

四、項目驗收

1. 新功能的驗收

新增功能,一定要注意驗收。有時候不知道哪些功能會受影響,至少把相關的內容,同一個頁面的東西之前做好的功能再檢查一遍。

新功能上線,做好數據埋點。知道這個功能是否有人用,然后不足在哪里,收集反饋。再對反饋進行篩選,優化迭代。

2. 產品迭代記錄

對于小公司,沒有規范,發版也是想發就發,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迭代的東西也沒有記錄,也沒有發送給用戶。首先,如果沒有規范,需要自己去建立規范,規定在一個時間才能發版,這樣有利于把控做事的節奏,同時也不會影響線上的功能。

產品迭代日志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告訴用戶我們做了哪些迭代,一方面是日后總結工作起來也比較方便。同時如果新上線的有問題,也能快速地比較清楚的知道切回哪一版比較好。

五、其他

1. 定期匯報

定期向老板匯報比較重要,讓他能知道你都做了哪些事情,進展怎么樣,成果怎么樣。

每次會議之后,主動發會議總結。

只有充分贏得老板的信任,他才會把重要的事逐步交給你。

2. 肯定別人

當與設計師、開發、老板意見不合時,不能只是與他們發生爭吵,他們跟你是一個team,不是對手。應當認真聽完他們的意見,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原因。所以尊重是第一步。如果確實發現自己的不合理,那么需要仔細思考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3. 多看、多思考、擴展視野

產品需要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每天閱讀相關的產品文章、了解互聯網圈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敏銳的嗅覺?;ㄒ稽c時間去體驗一款產品的優劣,學會總結和輸出。只有不斷輸出,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產品經理除了要涉獵產品知識,對UI設計體驗、市場營銷,用戶研究甚至技術都應該有基本的學習和了解,保證能跟他人溝通順暢。

產品是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一個職位,只有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更新知識體系,對這個行業充滿著未知的探索,才能保持一顆初心,打磨出一款出色的產品。

 

本文由 @陌上路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技術準備轉產品,作品集真的很頭疼。要把自己之前做過的項目按產品摟一遍么,太難了??

    回復
  2. ? 技術轉產品,真tm難。。投了一堆簡歷都石沉大海

    來自廣東 回復
  3. 很中肯,是務實派

    來自浙江 回復
  4. 設計轉產品表示瑟瑟發抖,要學的東西真是超級多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 技術轉產品還是比非技術背景的產品有一些優勢,個人覺得

      來自重慶 回復
  5. 一腳技術一腳產品的表示很迷茫 ??

    來自浙江 回復
    1. ?? 我也是。技術一般般,產品也沒有系統做過

      來自云南 回復
    2. 請問你是怎么轉的,內部轉還是直接投簡歷換公司

      來自廣東 回復
    3. 我也是,剛從技術轉產品感覺壓力很大

      來自福建 回復
  6. 同是技術轉產品

    來自浙江 回復
    1. 你好,我也是技術準備轉產品,想問下簡歷應該怎么寫好一些?謝謝

      來自廣東 回復
    2. 可以交流,技術已轉型產品

      來自廣東 回復
    3. 同是技術轉產品,目前所投簡歷都石沉大海,請問下在項目描述方面有什么技巧嗎,也沒有作品集??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