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產品經理,這個坑不要踩
轉行產品經理,充滿了很多未知和探索,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些最有價值的事情上,不在那些沒用的坑里來回踩。比如寫一份競品分析……
一
上周的一位做技術的朋友(就叫Y同學吧)發我了一個鏈接,讓我幫忙看下TA寫的競品分析怎么樣。順著Y發給我的鏈接,我點擊進去一看,格式寫的非常工整,還有模有樣,一個技術同事能寫出這樣的內容,已經非常棒了。
但仔細讀完,就發現寫的比較大而空,我就問:“為什么要寫這篇競品分析?”
Y:“想轉產品經理?!?/p>
我:“你寫這篇文章是有人指導嗎?我看格式挺工整?!?/p>
Y:“我參加了×××的一個線上活動,即交200塊錢,每兩天寫一篇競品分析,分四周,一周三篇,按照主辦方給的一個模板來寫,寫完三篇,×××就會給你退50塊錢”
我:“感覺怎么樣?”
Y:“現在白天要寫代碼,事情比較多,晚上回去才能寫,還要查一些資料,感覺時間特別趕,有點為了做而做,其實沒法深入,感覺是主要督促自己,也沒老師評論指點之類的?!?/p>
順手看了下這個活動主帖,摘錄了寫分析規則這段:
▍分析的規則
一、產品信息
1.產品名稱
2.版本號
3.體驗環境
二、產品介紹
1.產品結構圖
2.產品流程圖(核心功能流程)
3.目標用戶群畫像
4.主要功能,解決了什么核心問題(描述,不作分析)
三、產品分析
1.版本信息:分析大功能上線版本時間、內容。反響如何(評論、打分、下載量變化)
2.功能點分析
3.優化建議
學員寫好的分析會跟在主貼下,三個主貼下完成作業的人數近600人。
二
看完Y寫幾篇分析后,我不禁想起自己也是六年前的這個時候,特別想做產品經理,網絡上看了很多產品經理的文章,最后不知道從哪兒得知,得用行動證明自己為了目標在努力,并且有一些產出,這樣放在簡歷里比較好找工作。
后來就開始一篇一篇的寫競品分析,自然也遇到了Y同學所遇到的問題,感覺是為了寫而寫。
還記得為了寫一篇關于商務社交的競品分析,用思維導圖花了好幾天才把Linkedin的功能梳理完,做完了的那刻,滿滿的成就感,隨即又陷入了無限的懷疑和焦慮之中了:
“我寫的東西,別人愿意看嘛?有沒有價值?”
那個時候,因為沒有方法,寫競品分析很費力,特別是要去寫做一個大公司的成熟產品,在經過幾次無限的懷疑和焦慮之后,我覺得應該找產品大牛幫忙指點指點,后來就陸續給幾個產品大牛發郵件,可能是由于自己做的分析實在太爛了,幾乎沒有什么回復。再后來,我覺得應該找我寫的報告相關聯的公司的人看看,后來就每寫一篇,就去微博上搜關聯公司的CEO,高管等人,在他們的微博下留言,請求幫忙指點下。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天,我莫名的接到優酷的產品面試,具體的面試細節我都忘了,可能由于自己對于產品的方法論和技能都還太欠缺,面試官表示沒法給我一份產品助理的工作;在面試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問到:你知道我為什么叫你過來聊嗎?
我:不太清楚
他:你寫的那個《淺談視頻UGC的未來》,我們老板?Victor(古永鏘)郵件發我們產品技術組了,大家都看了,所以才叫人事約你來聊下。
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被螞蜂窩的陳罡等好幾家約聊。每一次約聊,都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我都會請教下他們對于我寫的分析報告有什么建議,順帶記下如果要給我發產品Offer還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等,然后自己下來再把這些建議應用到下一篇的競品分析上,并且不斷補足那個產品經理的短板。后來終于有了一個產品助理offer的機會。
我講自己的故事,可能并不具備代表性。但從這件事情上,我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寫專業的分析報告,一定要給專業的人看,征求專業人的意見,這是自己快速提升和少走彎路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
由于隱私原因,Y同學寫的產品分析就不在這里展示。在我看來,Y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做一個搬運工的角色,從各個地方找來資料,格式工整的堆放在一起,本該花大篇幅寫自己的使用感受,產品功能好壞的地方,卻寥寥帶過。
后來我想想,很能理解Y,抓住一個機會,想逼下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不能跟人民幣過不去;逼迫自己去完成,時間又很緊張,所以就做了很多機械性的工作,自己也感覺到沒什么成長。
我在思考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在想另外一個思路:你想轉產品經理的內心源動力,是否足夠?如果足夠的話,就會自發的,主動積極地去做產品的學習。
每周做三篇,不是為了拿回那原本屬于自己的50塊錢;而是——如果自己成為一名產品經理后,每個月收入會翻翻,并且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會穩步上升。這樣,會不會發自內心的去探究。而真正的提升,其實跟量無關,跟質強相關,所以提升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思維的訓練和提升,并不能因為重復的做一個相同的事情而得到。
恰恰這種重復的工作,會損害一個人原本想鍛煉的產品思維能力;好的鍛煉,應該是啟發式的練習,即通過做的東西,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啟發,修正或擴大自己的認知。
單純的做產品分析,往往還不如去讓用戶使用目標產品,記錄用戶的使用路徑和體驗感受,記錄用戶的哪些使用習慣和自己是不同的,從而不斷打磨自己對用戶的理解力。
對于新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多做競品分析,要比自己主觀的體驗產品帶來的成長會更大,通過對比豐富自己的視野,拓寬自己的思路,在以后自己設計產品功能的時候,因為動手體驗的產品足夠多,自然就能夠很快的信手拈來更合適的方案。
一份好的競品分析,會帶給別人參考價值,別人也會更愿意看。
四
后來,走上產品經理之路后,經歷的大多數公司都會做競品分析(跟蹤),定期發給整個項目部的人;
這個時候,沒有200塊錢的壓力,更多是要給團隊成員帶來價值,確確實實的解決一些實際存在的問題,在開始做之前,我們往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為什么要做這份競品分析報告?通過這篇競品分析報告要解決一個什么?
真的就是這一點,幾乎很少去做一整個APP的競品分析,也從來沒有使用《用戶體驗要素》里頭講的戰略層、范圍層等理論去進行分析(知乎上關于如何找到產品實習工作的帖子,教大家用這樣的方法寫競品,其實是錯的)。
因為在實際的工作中,做的人和看得人時間都很寶貴,在大力倡導MVP的移動時代,每個版本的迭代一般也就一兩個核心功能,所以一般競品分析,我們就只做一兩個核心功能的競品分析就可以了。
所以,看到Y同學花了很大力氣去寫完整的梳理完一個成熟APP的功能思維導圖和流程圖,又提前交了200塊錢,我不知道說點啥,錢,其實都是小事情,別因為這個而對于產品經理失去興趣,把產品經理的工作理解狹義了,這個損失就很大。
Y很辛苦的從很多地方,整理了很多資料,每一項都很工整的進行了羅列,這樣機械的工作,如果做的次數多了,會容易讓人形成行為路徑依賴,不再進行深入的思考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相比于不斷機械的來做,而“我為什么要做這篇競品分析?這篇競品分析是給誰來看?解決什么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成長并不會在這樣一次次的機械重復中敲開你的大門。
創造價值,才是。
五
那么在工作中,我們需要的一份正確做法的競品分析,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1. 明確競品分析的目的
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比如要做首頁搜索的推薦功能,想看看同行都怎么做?
比如《二手車交易平臺的首頁搜索功能-推薦模塊》競品分析;
2. 選擇好競品分析的對象
選擇細分行業的前二/三即可;
比如對于二手車交易公司來說:優信,瓜子,人人車就是不錯的選擇;
3. 對比目標狀態的截屏,放到一起
橫向放置不同產品同一功能的截屏,縱向放置當前功能頁面的不同狀態。
4. 在頁面合適的位置
可以使截屏右側敘述優缺點,和自己的思考與總結;
5. 通過對比分析,得出自己的觀點,我們應該怎么搞?
加分項:
- 一般還會建議看看所在大行業內的和主流APP比較好的做法,比如看看京東,淘寶,微信在搜索推薦這塊的做法。
-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讓身邊的同事,體驗下目標對比功能,記錄他們的體驗感受,這也可以成為最后“我們應該怎么搞”的結論。
- 可以把要對比的模塊,用紅框標注出來,這樣方便大家查看。
這個分析報告同事一看,立馬就會明白:別人是怎么做,哪些地方,我們是可以借鑒的。
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轉行產品經理,充滿了很多未知和探索,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些最有價值的事情上,不在那些沒用的坑里來回踩。
一些建議:
- 不為做而做,不扼殺自己的思考,不單純的做搬運工,鍛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 相比于產品分析,做競品分析更有價值;
- 寫專業的報告,一定要給行業內專業的人來看,征求他們的意見并改進;
關于這個話題,你是怎么看的?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PS: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幫忙隨手轉發到朋友圈,一起幫助更多人不要踩這個坑。
作者:李三科,微信公眾號:李三科,優信資深產品經理
本文由 @李三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有所收獲,早點看到你這文章maybe我的轉產品之路會順暢一點。
最近在看一個數據產品經理的課程也是從一個點進行分析的,市面上的課也確實良莠不齊,都是要素5層亂寫的居多
李前輩,厲害了。我看到最后,感到驚喜,因為我第一次寫競品分析,幾乎跟您說的這個正確思路是一樣樣的,更堅定了我是有天賦做產品經理的信心。雖然現在簡歷投出去都石沉大海,但我還是會堅持的。
加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我也很開心。
+ jasonlee217
感謝作者大大的分享,讀到這篇文章的您,
如果想具備系統產品知識技能,
有一套體系化的個人項目作品,
想工作和求職,都更加的順暢!
那體系化的學習訓練就很有必要,
點這里,先看看公開課: http://996.pm/7GVQ4
李大大,想問下競品分析類的文檔制作的流程是屬于產品開發立項前就的嗎?我當前在現公司工作時,每次想寫競品分析的文檔給老大他們過目時,都說不需要寫那些文檔,直接根據他們給的需求制作產品原型與需求文檔即可。想問下這樣是否對從事產品經理,甚至對項目管理方面是一個不好的征兆。還有想問下老師你的私人微信還可以加嗎,想向你咨詢些往產品經理發展道路上的問題!!
公司因為沒有招到產品經理,所以叫我寫競品分析(我是一名ui設計),于是把每個app的功能對比給列了出來,然后發給了領導,領導說這樣過于單一,需要在多個層面上分析,把一個競品畫布給了我,然后還有一些類似教你如何寫競品分析的流程圖截圖過來,說競品分析應該是這樣的,因為之前并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東西,找了很多數據,因為我們自己的app還沒上線,所以數據都是其他APP,想知道,是不是競品分析一定要按那些流程走?還是按你說的做才會比較好?因為我領導其實對這方面不是很懂,所以,我也不知道了。。
列出來之后,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對比分析。
+ jasonlee217
在嘗試寫競品分析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很受啟發,感謝,發現自己經歷也正是這樣的。先說下自己情況,大三工業設計學生,去年了解到產品崗就決意嘗試,也并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正合適。但自己也在用行動證明有所努力,做了一些輸出以便放簡歷能找到產品工作。
上一年年末時候同樣參加了那個產品體驗分析的線上活動,在短時間完成分析報告,雖說機械性的寫作比較多,但還是認真地寫完幾篇詳細的產品體驗分析報告,沒人指導就少不了自己探索多走些彎路,所以前輩在文章中第二部分所提的“專業的分析報告應該給專業的人看,聽取專業人的意見”現在get到了(同時很喜歡馬蜂窩,一直想去這家公司,關注了很久,問了他們HR說一般不招沒經驗的產品)在這次線上活動中體驗的產品也基本是旅游類APP。
再后來參加了今年春招,投了幾家互聯網公司,也參加了幾場筆試,大都沒了消息。地理上、學業上原因也沒辦法異地實習,所以準備轉戰暑期實習。也是通過這一次投簡歷才發現自己做的遠遠不夠,所以在這個月嘗試撰寫產品需求文檔,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準備寫競品分析。(關于實習方面還是想去大一點的互聯網公司,怪自己能力不夠,也只能根據崗位JD來完善自己的能力模型,所以也期待前輩能在實習方面給些建議,我不想放棄,想去大公司,想進入自己喜歡的行業。現居珠海)
文字有點多,請原諒,也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歡迎交流與批評,微信13727072528
已添加您的微信,期待您的回復!
您的文章讓我讓我茅塞頓開,做事情抓住重點很重要。
我以前主要是給企業做項目,會跟客戶溝通需求,確定功能邏輯、原型、交互流程、有時UI也自己弄(刻意去學習過)。企業的項目針對性,定制性強,不同于互聯網產品,而且基本不涉及競品分析,用戶體驗也不高(有的需求都是大領導拍腦門子決定的,他并不是使用者,下面的人也不敢反駁)。
我是喜歡產品,也想轉產品,之前也看過關于產品、交互、設計心里等方面的書籍,知識吸收了不少,但是還沒有很好的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庫。所以想請教下,像我這種情況在轉產品的過程中哪些方面是重點,能夠有效的提升自己~ PS:30歲了轉產品會不會晚了些。
同是30歲飄過帶有同樣的疑慮,我前端,運營,開發都坐過。轉產品
不晚不晚,有一個81年的朋友,剛轉行成功,真心點贊 1024呢!! 不知道兩位什么情況,不確定能不能幫到你們,可以先加個微信: jasonlee212
請問該怎么找到愿意指點的【專業的人】?
哈哈,了解到,確認過名稱,你加了我微信 ~~
我是做技術(數據開發)出身,也帶過項目,我想轉產品經理。我最近準備做一個市場上比較少的一個產品的競品分析,寫一個PRD,畫一個原型,但苦于沒實際寫過,不知道該怎么做,能給一些建議嗎?或者給一個想轉型的技術人員一點指導。
我也是技術
我是前端
巧了我也是前端
哈哈,轉成功了嗎?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們,我的微信:jasonlee212
不知道你現在是不是已經動手了,直接找工作吧,想干就干,實踐了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哦,找別人的經歷只能喝到雞湯,真正步入產品是另一種體驗了
剛從UI設計離職,老板說我做設計沒靈性,因為我并不是設計科班出身,備受打擊,其實我很想做產品,想從頭開始學習產品,但就是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準備,這種情況能指點下么?
每個情況都有多不同,我在在行開了一個話題,提供轉行咨詢,搜我的名字即可找到
好吧!如同醍醐灌頂,很慶幸自己在這個時間節點看到這篇文章,內容講的我明白,可是陷進去了想出來還是需要借助外力!謝謝作者
客氣,能幫到你我也很開心,有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的微信:jasonlee212
“不為做而做”:
您好,謝謝你的分享。你的一句“不為做而做”,說出了我所處的當前狀況。我是2017年的計算機畢業生,剛開始出來個人發展方向模糊,或許這是大多數畢業生的通病。一出來為了找專業對口的就隨便找了一個前端的工作,但是工作一年,發現自己就是在為了做而做,為了完成任務,完全沒有注入自己的靈魂。
“初識產品經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一個產品朋友那里了解到產品這個職位,看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發現自己對產品比較感興趣,打算明年轉產品?,F在就在為轉崗做相關準備,今天點開這篇文章,我發現我和你說講得Y同學要踩同樣的坑,我打算自己去寫一些需求文檔,為了明年的面試的簡歷上有東西可寫。這也是在為了做而做。
“轉崗的思考”:
有時候我自己也在想,我到底適不適合走產品經理這個方向,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品質?然后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征:想法多,但都止于想法;為什么永輝超市最近要調換市內食品的擺放布局?為什么超市袋子不能生產那種可以循環使用的布袋子?可不可以做出一種可以暖手又可以盛裝熱水的保溫杯?想法可能有點空洞,但我相信有很多想法不是一件壞事,相信未來我的某些想法會實現。種種想法促使我想轉行去產品,可以深入去了解,研究產品。
“轉行前的焦灼”:
轉眼又快到了年底,想轉行的我卻沒有明確的準備,不知道從哪里入手?有朋友建議我多看書,嘗試些需求文檔,做些原型什么,望老師指點迷津 ?? ??
產品經理的能力不止于寫需求文檔,他是一個綜合能力,完整的走一遍產品流程,心里會踏實很多。 2.最好讓別人看看你的優點在哪里,想法多挺好啊,最怕沒想法了。
您好,我是一枚大專生,物聯網專業的,性格有點兒害羞,不夠自信,說話做事方面在對待陌生人的時候不是很好,比如在一些重要場合的時候說話總是語無倫次的,然后內心很渴望成為一個能夠統籌全局的人,能說回到的人,不擅長于做技術,很希望能成為一名分析市場人員,不知道我這樣的情況適合去轉行做產品經理么?望老師給點兒建議
郵件聯系吧
本那天寫了幾百字的郵件,然后沒有發出來自我否定了,我思考一下在回復您。
我用了很多瀏覽器搜索,都沒有找到您推薦的那篇競品分析,能發給我看看嗎, ?? 現在市面上能看到的競品分析都是版本號、戰略分析、產品分析、盈利模式等流水格式,我找了很多競品分析文檔也沒懂競品分析的意義在哪里,能給個提示嗎
先得突破自己得短板,學會清晰得表達自己得觀點。慢慢來
謝謝,目前最大的短板是有點兒害羞。哈哈,現在每天盡量都在注意這個問題,盡量和陌生人聊天的時候表達的觀點足夠清晰。
學習了很受用。有什么問題我再向您討教。
好的,微信聯系,我的 jasonlee212
問題是,作為沒有經驗需要準行的產品,寫競品的目的,是為了給招聘公司留下“我有產品能力”的標簽,按照你這個思維,雖然在業內沒問題,站在Y的角度,是否真的有效可行?
我的點是:還有沒有更高效的方法;走路可以到北京,騎自行車也可以,開汽車、坐飛機都可以,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高速的方法很關鍵。
前一段時間我就是跟Y那樣做的,做來做去感覺自己就像在一個泥潭里一樣沒有目的性、邁不動腿,看了你這個文章真是醍醐灌頂
有收獲就好,及時調整,找到屬于自己的高速路,祝你轉行成功!
你好,我大學是學的軟件開發,后期學了UI設計,現在想走產品經理的這條路,請問我應該做些什么呢?怎么去準備?謝謝啦
您好,我是一名應屆生,想做產品經理,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或者我該從哪方面準備,提高哪方面的能力。謝謝您
可能還需要你提供一些詳細的信息,專業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這些都有可能轉化為轉行產品經理的優勢,可以把你的具體情況,和疑問發我郵箱:lisanke@qq.com 希望可以幫到你
李大大,我之前是做UI設計的,現在已經轉了產品了,但是自己感覺什么也不太會,分析需求時腦子都是蒙著的,給點建議唄
好的,謝謝
我也是UI轉產品,剛轉
有的時候我們報的一些班,布置的作業,我們如果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只是為了一種心理安慰而寫的作業,最后就會漸漸的失去原來的興趣,更不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對的!學習本身時間有樂趣的事情,不管對于教,還是學,相互啟發。
平面設計轉產品經理中,你所說的坑,我正在踩 ? 你說的對,不要為了做而做!
陳大大你打算后續怎么做?
打算側重于一些核心本質問題上,不過其實有時候那些模板規范確實在一些公司還是挺重要的,但同時也是挺影響個人思考時間的。
是把雙刃劍,用好了,還是提升會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