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思維模式,AI來了也不怕(年度總結篇)
從想到做,一定是先加后減、先粗后細的過程。從頂層開始的思考,是大而全的,覆蓋面廣,是一個不斷做加法的過程;到了落實行動層面,就要從底層開始,結合各種現(xiàn)實判斷可行性,不斷做減法,這樣能保證頂層的大方向還能不脫離實際。
2017年這一年,伴隨這AI威脅論愈演愈烈,很多傳統(tǒng)行業(yè)、互聯(lián)網人對AI恐懼,對技術推動的時代恐懼,對自己的工作前景開始擔憂。
就像李開復說的:50%工種將會被替代掉。由此總結的“五秒鐘準則”——即一個工作如果5秒鐘內機器能完成的工作未來將會被替代掉。
但是他同樣有講到:人的主觀能動性、思想、創(chuàng)意是不可替代的,AI技術只是會放大一部分精英的價值,即“賦能”,起到增強智能的作用。
那么基于此,思維和創(chuàng)意這些個人特質才是每個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思維模式作為人學習、經驗、思考的底層建筑,能直接決定未來的個人價值。而對于產品經理,這種對理性要求極高的工種,更要在技術顛覆性變革前構建好強健的思維體系。
對于思維模式,首先要提的是對產品經理最重要的邏輯思維:邏輯思維要求我們思考一件事的時候以向上追源、向下溯果、橫向推理分析的方式關聯(lián)其整個過程的全部元素。
邏輯思維要求嚴密完整、有根有據。
《金字塔原理》一書中,將邏輯關系分為歸納推理法、演繹推理法,邏輯順序又分為:演繹順序、先后順序、結構順序、程度順序。具體到我們的產品工作中,例如,運用結構順序中的MECE思維(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可以用于需求場景的遍歷和產品功能的規(guī)劃上,能幫助我們消除思維漏洞,減少場景和功能的遺漏和重復。
關于邏輯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結合我的產品經歷,提煉了一些思維模式點做了一下總結,總體是按照從抽象到逐漸具象的過程來展開。
一、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首先來談談,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句話我們經常會談,但是一旦陷入執(zhí)行層面,就會在逐漸衍生出來的龐大的思維網中犯偷換概念、一葉障目的錯誤,導致不知不覺就走了彎路——這就需要在規(guī)劃的起點和執(zhí)行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思維。
而看本質的過程是受思維深度影響:即有些人只能分析到一層,那理解的也就比表象多了一層;層級越深,理解越多,離本質就越接近。
看本質過程還會受思維的維度影響。如果是一維思維,即只能單一變量地思考問題,就會因為單一視角導致個人主觀思維偏差。
我個人的體會是:在保證信息完整齊全的情況下,層層剖析,盡可能找到這個項目、需求的本質,才能保證方向性正確。
不管是比較宏觀的層面,如產品的戰(zhàn)略層,還是局部的落地層面,如產品需求規(guī)則,時時提醒自己,才能保證緊貼著兩點之間直線行走的高效率。
一批更快的馬和汽車的例子,大家都應該聽過,這里就是因為挖掘本質而觸達用戶興奮點。
在我工作初期,也有一個讓我后來經常拿來警醒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為了增加用戶活躍,準備做個健身APP標配性的勛章墻功能。規(guī)劃好后,我開始收集各個業(yè)務線可以被用戶拿出來炫耀的信息點。為了增強趣味性,還花心思做了一個喪文化勛章,從平臺的角度幫助用戶自黑,又迎合了當下比較受歡迎的喪文化營銷——暗暗覺得這將是一個小爆點。
開需求評審會的時候,講到一半產品老大突然很嚴肅地問我:你做這個需求出發(fā)點是什么?
很顯然,增加用戶活躍這個理由被否決掉——勛章強雖然是任務性功能的標配,但實際上幾乎沒有平臺因此真的拉動了用戶活躍度……老大認真跟我們分析了這些點,其實針對我們平臺而言,這些都是一個很雞肋的功能。因為沒有多思考一下做這個勛章墻的本質,我浪費了差不兩周的時間。追溯原因主要是:沒有看到勛章墻功能的本質,思考深度不夠。
還有一次,我們?yōu)榱讼蛴脩粜麄饕粋€平臺的新功能,設計了很多精美的頁面;在APP里也放了很多入口,但是收效甚微。后來運營同學推動了一次線上線下活動之后,這個功能一下子火爆起來。
我們總結原因,在于沒有抓住這個功能的本質——鎖定的用戶其實應該是線下才會活躍的用戶。換言之,也是混淆了產品設計和運營推廣的本質工作價值,導致采取了不匹配方式的低效率。
還有現(xiàn)在大家都在提的新零售,各種電商的模式本質上顛覆了商業(yè)嗎?沒有,商業(yè)的本質還是商品,所以新商業(yè)又要開始回歸線下。
當我們在做的時候,我們是在“做什么”…
二、全局性思考
全局性思考要求我們將思維層級提升到金字塔頂部,不要局限于眼前的模塊,是因為:
- 任何產品模塊不會完全獨立于同一產品的其他業(yè)務;
- 產品設計不會完全只涉及產品框架層面的規(guī)劃(除非少數C端工具型產品,是以產品為主導);
- 產品模塊自身也會涉及迭代優(yōu)化,因此要全局性規(guī)劃,前瞻性預判,考慮拓展性。
對于第一、三點,由于產品內部業(yè)務模塊間的關聯(lián)性,要求從功能規(guī)劃的宏觀層到需求落地的表現(xiàn)層都有全局性眼光——這個跟開發(fā)思維中講究的“高內聚低耦合”不一樣,特別是運營型產品。
舉個栗子:
筆者今年負責的一個身份認證模塊,由于沒有提前考慮到整個平臺還有其他業(yè)務涉及到“弱身份認證”(即不涉及上傳身份證手持圖片,只涉及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基本字段),因此各個業(yè)務認證的數據類型不一致導致不能數據相流;導致后續(xù)產品、開發(fā)層面維系成本就比較高。
需求落地的過程,同樣也很需要全局性思考:一個頁面的變化,對其他頁面前端、后端數據的影響;以及該功能迭代方向的前瞻性預判,提前預留入口、在后臺進行相關數據統(tǒng)計等。
對于第二點,不僅是單獨的產品規(guī)劃要全局思考,更重要的是站在產品之上的全局性思考。特別是對于想要脫離做功能做需求的產品經理,要避免思維層面的職責分工導致的組織邊界僵硬,要運用頂層設計來推動一個完整的產品流程。
還有一個曾經負責的電視端APP,定位健身教學的項目:
前期因為局限于產品層面的設計以及受限于現(xiàn)有資源,做出了一個同質化的沒有特色的產品框架,導致這個項目在前期很難爭取到公司各方的資源。后面為了突破現(xiàn)狀,重新從全局進行了規(guī)劃,并進行了優(yōu)先級排序,整個項目就變得具體、有血有肉了——包括從業(yè)務方視頻定位、技術算法建模、運營推廣方向以及用戶在整個平臺運動監(jiān)督、激勵體系一個完整的流程都有了初步規(guī)劃,在項目規(guī)劃中體現(xiàn)出這個產品的定位、核心競爭力等。
這樣下來,大家都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也建立了項目信心,接下來的配合度自然就高了,也避免了后期產品落地時任何一方的方向性錯誤。
全局性思考對于運營、業(yè)務型產品尤為重要——也就是大家說的產品運營不分家。對于想要上升管理層的產品經理,全局性思維是一項職業(yè)核心競爭力。
三、場景化思維
場景化思維是一種抽象到具體的演繹推理,是一種發(fā)散性過程。通過一定場景預設下,對人群的共性、差異性行為做出預測,提取對應的需求點,作為產品規(guī)劃的依據。
由于涉及到用戶行為的預測,因此這個過程中同理心的作用至關重要:要保證場景的準確性和用戶類型的完整性,又需要嚴密的邏輯性,因此是一個理性和感性并重的過程。
舉個線上APP設計的例子:當用戶在所購票電影放映前打開貓眼APP,會自動跳出取票碼彈窗——基于放映前的查看取票碼的剛需,并為此提供了快捷展示入口,減少用戶操作層級。
線上產品設計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這種設計雖然非剛需,但是卻能觸碰到用戶的興奮點。
還有線下的例子:
很多網紅咖啡店之所以持續(xù)火熱,并不是因為東西特別好吃性價比高服務好等,而是因為就餐環(huán)境好非常適合女孩子拍照取景——這個是基于很多年輕女性在咖啡廳里喝下午茶的時候,喜歡拍照發(fā)朋友圈,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顯示。這些網紅咖啡廳針對這種場景需求,將高顏值的商品和有格調的店內設計作為重點,布置一些精美的拍照背景、小道具和室內燈光,有的還會有專業(yè)攝影的服務員幫你拍照。
這些都是場景化思維挖掘出來的需求,甚至反客為主,成為了比基本功能更重要的用戶興奮點。
還有一個我觀察到的比較有意思的點:有些產品人是在搭建好框架后到原型層面才能挖掘出一些比較好的點,而有些是構思時就能預先從產品框架到頁面細節(jié)全部完善,并且都是一些水平不錯的人。
我仔細分析了下并事實驗證,后者大多是經驗豐富一些的人,而前者大多是必須進入一個具體的語境(例如畫原型)才能高度發(fā)散思維并拓展出一些創(chuàng)新點。
這些我覺得也算是場景化思維:具體到場景了,才能發(fā)散拓展并且能保證不偏離實際。
當然要注意的是:場景化思維受個人感性因素主導,因此需要多采集樣本,多去征求下目標群體的意見,才能提煉出準確的共性場景行為,盡量完善差異性場景行為。
四、建模思維
建模思維是一種從具象到抽象,從具體到一般的歸納性思維。跟上面提到的場景化思維剛好相反,是一種收斂性過程。
對于產品設計,運用建模思維的典型體現(xiàn)就是制作用戶畫像和業(yè)務流程。
制作用戶畫像就是最大程度標準化目標用戶,根據需求功能的大方向,來提取相關的關鍵詞,并最終高度概括目標用戶各種個人信息、行為特征的過程就需要很好的建模能力。
制作業(yè)務流程的過程,是基于對現(xiàn)有業(yè)務的理解,抽象成一系列標準化行為。
運用建模思維制作業(yè)務流程時,有兩個要點:
- 遍歷所有業(yè)務場景,保證各種正常非正常流程都能不遺漏;
- 在前面的基礎上,層層剖析,將業(yè)務類型分類,并高度概括標準化流程。
對于第一點,就要深入一線業(yè)務體驗并梳理清楚各種業(yè)務狀態(tài)的邏輯
對于第二點,理清各種角色如用戶(B﹑C端)、業(yè)務方、平臺方在各種狀態(tài)(時間點)的行為,按照演繹推理的分析方法規(guī)劃出業(yè)務流程。
在整個建模過程中:
第一,強調完整信息收集的能力。例如一些O2O產品,線上B端、C端用戶行為都不可控,這個時候的場景就是千變萬化的,只有深入一線觀察挖掘才能保證業(yè)務場景的完整性,因此這一點對于實體業(yè)務的產品類型,特別重要;
第二,就要求嚴密的邏輯性。這里的建模過程本質(就是前面提到的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找到本質可類比理解的東西就有了)也類似于人工智能的數據建模,會存在權重因子和偏差因子。
我們做業(yè)務建模時哪些是主鏈條,哪些是次鏈條或者隱形鏈條,就是跟權重因子是一樣的意義,取決于它的業(yè)務價值;那么建模對業(yè)務還原程度的高低就是偏差因子,所以要在產品后期建模過程精細化打磨業(yè)務鏈條,減少偏差。
對于活在信息狂潮中的我們也一樣,我們每天都會獲取一些碎片化的專業(yè)知識點,通過這種建模思維將他們串起來。一來是通過分析找共性能夠讓思路更清晰,有利于理解性記憶;二來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通過建模提煉的關鍵點,從而更容易透過表象看到事情本質,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五、批判性接收思維
批判性接收思維要求理解消化后的過濾性吸收,就像中國式創(chuàng)新一樣,是“引進、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吸收”。
很多人在“拿來主義”這件事上,受首因效應影響,對于行業(yè)KOL的意見及“大廠產品”視為圭臬,甚至同事隔壁老王的一句話也不加思考的引用,這也是現(xiàn)在產品形態(tài)、運營策略同質化的主要原因。
在產品工作中,競品分析過程是最需要批判性思維——因為很容易就被競品先入為主,最后“做”了個一樣的產品。
就算是大廠的產品,他們的產品設計也是基于他們特有的公司戰(zhàn)略、產品定位來設計的,盲目抄襲會違背自己產品本來的格調。
拋開產品背景談競品借鑒,就是耍流氓。
事實上,批判性接收只是表現(xiàn)形式,根源還是前面談的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再去判斷哪些點是能借鑒的,哪些是要改進再吸收的。
那些都是很好的,但不一定適合我。
你身邊同事老王說的一句話,可能從他的所處的位置來說是對的,但是不一定適合你;所以這時候就不能因為老王平時的威望而全盤接收。
對于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每天跟很多產品、其他崗位同事打交道以及獲取可借鑒信息的成本極低,就是一個信息高度集中的中心。
因此,要有意識刻意練習、強化自己的批判性接收思維,讓自己理性地“挑剔”起來,才能掌握產品的主導權,保證產品能不忘初心地走下去。
六、線上線下融合思維
隨著2017年新零售和物流網的概念越來越熱,并且純線上的產品發(fā)展已經慢慢到達瓶頸期,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思維,對于整個互聯(lián)網行業(yè),以及反過來對于實體傳統(tǒng)行業(yè)也都越來越重要。
就像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所說:
商業(yè)本質決定了不會有線上線下之分,而是應該全渠道,全盤打通、融合在一起的。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商業(yè)所要思考的本質問題,不外乎是在什么樣的場景下,給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價值。
傳統(tǒng)和實體商業(yè)已經沉淀多年,模式成熟;不管是宏觀商業(yè)模式、市場趨勢,還是落實層面人員管理、商品管理、用戶分層等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線下融合的典型例子就是:電商設計中的推薦、猜你喜歡等沉浸式體驗留住用戶,就是借鑒線下商場的扶梯轉彎設計,讓顧客可以瀏覽到更多商品。
對于線下模塊,主要就是利用互聯(lián)網的高流通信息、海量數據來提高線下業(yè)務運作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我們產品的線上設計目前的一個弊端是:無法深入業(yè)務觀察到實際落地的各種細節(jié)和隱患——特別是落實層面的各種不可控因素,不是簡單依據互聯(lián)網的信息和數據能夠改善的。這里就要參考傳統(tǒng)商業(yè)的管理,從而通過數據可視化來模擬這一過程。
負責過的一個AI健身教學項目,就是這種線上線下想融合思維的很好運用——通過將模特教練的教學數字動作標準化,對比攝像頭捕捉的用戶動作來糾錯引導,就是在模擬線下健身房私教的一對一健身教學。
總結——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自下而上的行動力
最后一點想講的是:從思維到最終落地到行動層面。
不管是在產品設計還是在營銷策劃、活動運營這種對于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活動,首先應該通過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規(guī)劃清楚整個流程的框架,這樣能保證不會偏離最初的目標;然后從底層、從細節(jié)開始搭建,就像蓋房子一樣,從地基開始,這樣才能保證你建造的不是空中樓閣。
具體到產品設計就是:思考的時候一定是從大功能點出發(fā),最后行動落實的時候是從每個頁面的框架、表現(xiàn)層的交互開始。
概括一下就是:從想到做,一定是先加后減、先粗后細的過程。從頂層開始的思考,是大而全的,覆蓋面廣,是一個不斷做加法的過程;到了落實行動層面,就要從底層開始,結合各種現(xiàn)實判斷可行性,不斷做減法,這樣能保證頂層的大方向還能不脫離實際。
后記:本篇文章構思和整理較久,歷時兩個月,終于在2017年年末…被我成功地帶(tuo)到了2018年。由于文章偏向理論,時間有限(功力不夠吧…哈哈)沒有很好的進行文字上的軟化處理,導致閱讀體驗不夠友好,但是都是個人2017年年度反思復盤的總結,將這份年度儀式感送給自己和每個有緣看到的朋友,希望2018年大家都能翻開新的篇章。
本文由 @Miss right?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xié)議
贊同!只不過個人覺得用戶畫像可能只是建模思維里面最簡單的一種,目前也沒有看到有其他更好的說法,對于這塊也想了解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