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產品小白的2017工作復盤:踩坑、背鍋和彎路

13 評論 8110 瀏覽 50 收藏 18 分鐘

文章為作者工作半年以來的經歷總結,希望能夠對產品路上的各位帶來一些啟發。

在當今的互聯網世界里,大家仿佛都習慣了增長奇跡,巨頭們的強勢擴張,明星創業公司的火箭躥升。

但就如其他領域一般,互聯網也服從二八定律,20%的頭部玩家分走了80%的蛋糕,剩下80%的玩家在拼命分食為數不多的殘羹,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便是這80%玩家中的一個產品小白半年工作經歷。

在講這個故事前,我們先來大概介紹這位小白同學的背景,小白同學2017年夏天畢業后正式成為了T公司的一員,在這家做互聯網證券的公司從事港股和美股產品工作,在此之前小白已在此實習半年(有點醬油,中途斷續請了3個月假)。接下來,我們用踩坑、背鍋和彎路這三個關鍵詞(聽著有點慘)來復盤小白同學工作半年以來的經歷。

踩坑

9月,公司證券部需要為用戶提供行情購買服務,小白配合實現產品端設計,簡單介紹一下項目背景。

I、項目背景

  • 名稱:項目A
  • 內容:行情購買服務
  • 過程:歷時一個月的產品開發
  • 結果:產品上線前被boss一票否決,整個產品方案被推倒重來

II、項目復盤

1、產品設計理念未從用戶角度出發,過分服從于業務流程

項目A產品方案的核心問題在于,用戶購買行情時需按照自然月而非正常天數計算,比如用戶在1月1日和在1月31日購買行情價格相同,但到期日都是1月31日。和證券部溝通的結果是交易所按照此方式向券商收取行情費用。由此衍生出的兩個問題:

1)用戶體驗極差:用戶只有在每月1日購買才劃算,其他時段都不合理,特別是在月末購買,會造成用戶較大的損失。即便在產品設計時給予用戶充分的提示,依舊不合理。

2)產品設計流程復雜:因為用戶獲取行情途徑上增加了贈送方式,因此用戶購買和贈送互為影響。

經過較大調整,最后上線的產品方案是:

  • 滿足覆蓋成本前提下,為用戶提供剩余天數購買的方式
  • 砍掉了其中一個市場的購買服務
  • 將贈送方式從用戶端轉移到了后臺

從最后上線的產品來看,最初的產品方案已經面目全非,同時中間耗費了太多開發資源和時間

2、未能深刻

  • 產品在設計時只要用戶提交訂單之后,立即就會凍結用戶賬戶相應資金完成購買,這樣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用戶容易誤操作產生購買。就如同在淘寶上提交訂單之后,支付寶賬戶就扣款并購買成功。
  • 更改后的產品設計是用戶在提交訂單后,需要輸入交易密碼確認才可購買成功。
  • 支付的產品設計和日常產品設計思路不同的是,日常產品設計是流程越少路徑越簡單用戶體驗越佳,而支付產品需要給用戶設置一道障礙,這道障礙最大的價值就在于篩選出那些認真做出購買決策的用戶

3、產品論證環節未充分進行部門間的協同溝通

在此過程中,和證券部缺乏有效溝通也導致了很多環節的過失,主要源于證券部異地辦公溝通不方便,其中主要的過失是:

  • 證券部后來和交易所確認后發現,交易所的收費模式其實是可按照剩余天數收取,只是證券部同事進行了曲解。
  • 其中一個市場在產品還未上線時,服務就發生了調整,導致開發的產品完全不適用

4、未能將自己的質疑和想法堅持到底

在產品設計時,其實關于服從于業務流程的產品,自己也一直在質疑其合理性和聲明可能存在的風險,不過由于證券部的強勢以及公司組織架構的從屬關系,未能將這種想法堅持到底。

III、經驗教訓

  1. 進行產品設計時,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業務邏輯從屬于用戶體驗,而非相反
  2. 對于某些特殊產品環節設計,簡約至上法則不一定適用,必要的障礙是保證更好的用戶體驗
  3. 在產品論證環節,需要充分進行協同和溝通,考慮到可能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設計出包容和延展性強的產品設計
  4. 敢于從產品的角度質疑和挑戰不合理,即便面對的可能是上級和權威(如果遇到無論如何都堅持己見的boss,小白還未有較好的解決辦法)

背鍋

8月,小白同學收到leader的指示,需要配合營銷部門設計一款針對部分用戶的特別產品,項目大致經過如下:

I、項目背景

  • 名稱:項目B
  • 內容:針對部分用戶的特別產品
  • 經過:產品開發歷時半月,8月正式上線
  • 結果:上線1月后,用戶數據極其慘淡,9月便停止運營,boss認為核心原因是產品問題

II、項目復盤

1、立項環節:從天而降的用戶需求

某天,小白突然被leader通知,負責配合營銷部門為部分用戶做一款特別產品。將高端用戶的營銷服務作為重點是boss最新的戰略,營銷部門是公司剛從外面聘請的專業團隊。同時領導層已就這款產品思路開過立項會議(震驚,負責的產品竟然未被通知參加),同時未有任何文字記載的產品信息,就leader簡單進行了口述。

后來證明,這個從天而降的需求是營銷部門將之前在衍生品銷售服務的經驗直接復制到了股票領域,既沒有嚴格的數據支撐,也未有充分的用戶信息提供支持。所以這個沒有任何支撐的需求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它的結局。

2、開發環節:未被告知的產品方案需要重復確認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其實很多的產品規則在立項會議上已經確定,無奈自己未被leader通知參加,也未有任何形式的會議紀要,因此導致很多已經確定的規則需要重復溝通。在浪費團隊精力的同時也受到成員的質疑和職責,以至于項目上線前一天被非直屬leader怒噴。

3、運營環節:數據慘淡,boss怒批

產品上線后投放到市場,在接觸用戶的過程中,營銷部門發現證券投資者對這類標的的特別產品接受能力和認可度極低,同時不具備衍生品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由于運營一月之后用戶和轉化數據遠低于預期,便停止運營。由于未及時和領導層溝通產品跟蹤和運營情況,因此boss認為產品問題是最大原因,被怒噴。

在此項目中,有兩次背鍋經歷:

1)整個產品的用戶需求基本憑行業經驗和主觀臆測得到,未進行有效論證,結果是產品本身的存在就有問題。小白同學作為一個執行者,還無法決定產品需求,但“理所應當”成了背鍋的那一個。

2)由于重要的產品立項會議未被通知參加,同時未有任何形式的會議紀要,而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需要確認的規則都已確定,且信息分散無法集中,因此在浪費精力的同時備受成員的質疑。

III、經驗教訓

在總結經驗教訓之前,小白同學對小公司(其實小白待的T公司也不算小,規模200人左右)的運作流程和決策機制進行了深入分析,其特點主要如下:

1、做產品決策的依據:主要來自于boss和管理層的行業嗅覺和經驗,沒有太多的論證和數據支撐

這種決策方式的有其利弊,主要如下:

  • 優勢是可以快速做出決策和執行,節省時間成本,但嚴重依賴于boss的眼界和能力
  • 不足是沒有數據支撐和嚴格論證(很多小公司沒有數據分析意識),只能產品上線后進行市場投放進行驗證,試錯成本太高

2、混亂的工作流程:沒有規范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很多信息交流憑借口耳相傳,溝通效率低下

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 公司發展節奏快,一套較為規范的流程會使得信息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變動速度,長此以往成員會默認接受口耳相傳這種最原始但變動最靈活的交流方式。
  • 管理層沒有建立規范流程的意識和行動,上行下效,長久整個公司都會形成這種風格

3、部門職責界定不清晰:部門協同和配合不明確,信息缺乏有效流通和傳導

在整個項目里,營銷部是需求提出者,產品部是產品實現和執行者,因此在項目上線后需要營銷部及時反饋產品運營情況,并協同產品部將運營情況及原因分析呈現給管理層。但各個部門相互割裂,信息未能有效傳達和流通。

同時,小白也認識到如何在上述問題存在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發揮產品的作用,那便是:

1、在產品運作的各個環節,涉及到需要部門協同或者領導層溝通的地方,由產品主動牽頭,組織進行論證分析和調整,及時監測和反饋產品狀況,力求將風險點和不確定性降到最低。(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所有的責任和重擔都壓在產品身上,壓力不能有效分散和傳導,但能將背鍋的可能性降低)

2、產品部盡可能主導和把控產品需求,進行有效的論證和分析之后才進入實現階段(顯然對于T公司并不適用)

一個好產品的誕生需要好的土壤來孕育,而最好的土壤便是高效透明的管理環境,德魯克曾說:管理的本質是人的有效組織,人未進行有效組織,其他問題都無法得到解決。

彎路

11月,小白同學開始策劃完善和優化App股票行情頁數據呈現,主要信息如下:

I、項目背景

  • 名稱:項目C
  • 內容:股票行情頁財務和資料完善優化
  • 經過:從11月開始設計產品,接入數據及進行產品開發
  • 結果:部分完善數據產品上線

II、項目復盤

對于證券App,數據呈現是核心功能,用戶需要通過數據做參考進行投資決策。由于香港和美國股票相關數據稀缺,需要專業的數據商提供,而主要的經歷便在數據對接過程中。

1、一個快捷鍵Ctrl+F讓工作效率提升50%:在工作中學會利用工具的重要性

由于數據商提供的原始數據較為雜亂,同時存在產品需求和數據提供字段定義區別,因此需要相互之間做匹配。由于數據商對于中文的理解較弱(-_-||),且商務層面的壓力,所有的數據整理和接入工作變由小白承擔。

以下是數據商提供的部分數據形式:

小白同學就需要將這些多達幾百項的數據做匹配和評估,這項漫長的純手工工作讓小白同學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到11點, 但進展依舊不理想。某天,leader來到小白身邊,見小白忙得不亦樂乎地在到處拖動鼠標查找數據,直接教給一個快捷鍵Ctrl+F快速查找。就是這個Ctrl+F讓小白的工作效率提升了50%。

2、從線性思維到結構化思維:打開做事情的正確方式

小白同學在負責財務數據產品的過程中,是按照產品設計、數據匹配和評估、數據接入、視覺設計和開發的流程中。但一是在數據匹配和評估中耗費了太多時間,二是boss一直施壓讓項目盡快上線,同時數據匹配會和產品設計相互影響,因此項目進展緩慢。經過認真思考之后,小白決定打破原有流程,讓項目多線程并行,主要有:

  • 在數據匹配到60%左右時,已可得出數據質量可滿足需求的結論。同時咨詢商務同事,當前能接入的數據商中,從商務角度此數據商的選擇性最大。因此決定先讓商務同時介入談判,接入數據。
  • 在確定產品設計結構沒有問題,僅后續細節的可能變更不影響視覺設計時,讓設計同事進行UI設計。

最后,數據匹配、數據接入、產品設計和視覺設計幾乎同時完成,直接進入產品開發環節,將產品進度提升了2倍。

III、經驗教訓

1、在工作中學會利用工具提升效率

一個簡單的Ctrl+F便讓工作效率提升了近50%,在日常工作中還有其他各種工具有著神奇的魔力,如無所不能的Excel。而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工具輔助的思維,在做事情之前,先別著急做,冷靜分析是否可以提升效率的途徑和工具。如果有,就努力地去學習和使用。

2、用結構化的思維來處理事情

有過此段經歷之后,小白開始訓練自己處理事情的思維,總結為如下五部曲:

  • 思考分析:遇到問題首先進行思考和深入分析,問題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會出現問題
  • 解決路徑:將問題定位之后便將問題分解,思考如何能解決問題,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解決路徑的思維導圖
  • 列出優先級:當問題較為復雜,解決路徑需要進行拆分時,列出一個優先級的list
  • 借助工具:開始解決問題之前,首先思考能否借助工具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 動態調整:產品工作的可持續性和集中性較低,經常面臨一些突發的調整和變數,因此隨時應對變化,在需要調整時再快速將上面四個步驟再走一遍。

總結

以上便是小白同學2017年的產品工作復盤,雖然三個關鍵詞皆透露出一股濃郁的黑色昆汀風,不過小白同學對產品的熱情依舊不減,在2018年也會繼續奮發向上,砥礪前行。

 

作者:Fintechina,互聯網證券公司產品經理,專注于國外證券投資市場產品服務,熱衷智能投顧和海外資產配置業務方向的探索。

本文由 @Fintechin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怎樣轉載?

    來自上海 回復
  2. 項目經理第一個有系統的做事方法,第二個懂得處理各部門之前的關系,第三個要有很好的交際能力,缺少一個都很難做啊

    來自江蘇 回復
    1. 其實我的職位是產品經理,但在這家公司,確實攬了很多項目經理的活兒

      回復
  3. 寫的很不錯,說明你上手東西很快啊

    來自江蘇 回復
  4. 這經驗分享可以呀哥們,互相學習!

    失敗經驗比教你怎么成功更容易令人成長

    來自廣東 回復
    1. 嗯嗯,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

      來自北京 回復
  5. 簡直就是我們公司嘛,這種公司最好盡早脫離,耽誤發展。

    來自北京 回復
    1. 同感,不利于個人成長和發展

      來自北京 回復
  6. 跳進了3個坑

    來自北京 回復
    1. 坑得妥妥的

      來自北京 回復
  7. 作為一個剛滿一年的產品經理,本來對這個復盤充滿期待,看到把“ctrl+f”當成新發現,我瞬間失去興趣

    來自北京 回復
    1. 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我也覺得,你好好學習啊excle快捷鍵的使用方法啊
      大兄弟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