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高溝通效率的九個技巧(今晚不加班篇)

16 評論 32303 瀏覽 197 收藏 21 分鐘

對于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溝通占據了工作大量的時間,特別是創業型團隊,每天花費在溝通上的時間能多到占據工作的50%到70%。當你發現自己每天在忙,工作做不完的時候,應該跳出來想一想,在溝通上面是否還有很多優化的空間,總結提煉下問題,通過提高溝通效率,是不是今晚的班就不用加了……

剛入行的時候,我自己就存在誤區,認為溝通能力這種軟性能力,又無法量化,覺得時間都應該花在業務邏輯梳理、需求撰寫、數據分析這些政治正確的事情上,而且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會覺得自己有溝通問題。但是對于產品經理,這種高度密集信息源的崗位來講,溝通能力貫穿項目全程,至關重要,如果能做高效溝通,能避免很多無用功甚至返工,以及較少內部摩擦、提高個人在團隊中的公信力。

關于溝通首先想說的一點是,溝通其實不是一個人的事,受你的大環境和團隊成員的影響。所以如果你能在做好自身的基礎上,發現還是溝通成本很高,就需要果斷地將這個問題直接拋出臺面上,引導團隊一起來討論,大家一起找到問題的根源,落實到制度原因還是個人原因(相信合理的建議都是能被個人接受的),再制定一些基本規則,細分明確一下工作職責,大家相互配合來提高效率。

關于產品經理的溝通問題,在我自己交了一些學費和觀察總結一些優秀的產品同仁的溝通技巧,有了一些基本心得。

一、自信、專業、理性是前提

每個公司里基本都會有一個類似同事老王一樣神的存在,他們非管理層但是說話分量很足,很有群體公信力,仔細分析,都能挖掘出這三點:自信、專業、理性。當然這里會有一個誤區,對于工作性溝通,不是為人和善、親和力十足就是好的溝通基礎,專業性和理性才是更重要的,也就是形成個人職業公信力。一個人的公信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性,如工作方法優化和對工作細節的重視,始終保持自信、理性的態度,一點點累積,最終構建自己的信任防火墻。從心理層面來說,大家在心里都會對別人形成一個信任打分機制,而如果專業性等不足,慢慢做減法,會導致最后說什么都很難獲取對方的信任,這種時候的溝通成本都是高昂的,再談什么溝通技巧都是砍柴不磨刀式的掙扎。

二、理解時細心,表達時簡單易懂

溝通過程其實是一個理解、分析、表達的遞進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導致溝通不到位。關于分析,跟個人的思維模式關系緊密,之前文章有提過,此篇不展開http://www.aharts.cn/pmd/894812.html。主要來討論下理解、表達,很多人沒有將兩者區分開,當做一個籠統的溝通問題。就拿我自己而言,我是一個理解能力強于表達能力的人。理解過程是個靜態過程,偏向于思維,需要細心分析;表達過程是個動態過程,還要有比較好的臨場能力。表達過程可以運用演繹和歸納推理,理解主要是運用演繹推理,這里的拓展理解可以參照《金字塔原理》表達的邏輯。

在溝通的時候,一定是先細心去理解再采取高效的方法來表達,我們經常會犯自己還沒理解透徹就開始急于表達的錯誤,或者是表達不到位、表達過于啰嗦導致對方理解成本很高的問題。

當你在理解的時候,你用的完全是自己的思維;但是當你去表達的時候,你就要學會去考慮對方習慣的思維,表達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吸收再創造的過程。

例如,我們在溝通需求的時候,有些炫技派產品經理習慣去講一些專業性的詞語,覺得口語化、或者用一些很接地氣易懂的比喻都是體現不出專業性、不夠逼格的表現;或者說話啰嗦,說了5min沒有重點的內容還沒講到結論,直接將溝通對象的熱情扼殺在搖籃,這些都屬于沒有采取最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這是愛因斯坦很早提出來的結論,就是說明炫技沒什么厲害的,重復啰嗦可能是自己都沒搞懂,講得誰都能懂才是真厲害。很著名的費曼技巧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一個知識點,就看你能否將它解釋給一個10歲的小孩并讓他聽懂。

三、面向對象式溝通

產品經理要面向不同的人群,并且他們由于自己的專業性限制導致的思維模式、理解模式都有一定的傾向性。所以我們需要迎合各個人群的專業語境,以“定制化”的方式溝通,能增加友好度,降低溝通成本甚至爭取到有利資源。

比如我們要跟老板過需求的時候,這個時候,好好想想老板這個人群的特點:相對傲嬌、商業導向、沒啥耐心(當然是對下屬的時候,對投資人都笑的像花兒一樣燦爛)。既然這樣子的話,老板好這句話之后的第一句話要高度概括你的需求目的,下一句話高度概括你的需求大概流程…當然,最多三句話不能再多了。然后接下來,展開描述的時候,要始終落腳點是能吸引新用戶、增加數據流、提高訂單成交量等等跟平臺交易、投融資數據有關的點上。表述的時候,要客觀理性,通過已有事實和基本規則逐條分析各種方案的優缺點,以供老板大人選擇。另外,在這種時候,除了語言溝通,還有原型也是一個重要的表達媒介,這個時候的原型最好是高保真,這里的高保真不僅是UI、交互完善,填充內容也要盡量場景化,能體現出當前定位的數據;例如我們要做一個網紅教練的拍賣系統,通過網紅私教個性化物品拍賣來促進用戶和私教在平臺的互動,這個時候的商品選擇如果是私教的簽名訓練服、獲獎紀念物品boss們就更容易對號入座了。

同樣地道理,當面對開發、面對UI時,也要根據他們的工作性質,來選擇跟他們對話的方式。比如,開發小哥哥們長期習慣使用機器語言,因此我們的溝通也要盡量嚴密、高邏輯性,總的原則就是調理清晰、簡單粗暴。并且盡量避免感性溝通,因為大部分開發同學說話方式就是直來直去,要習慣這種語境,也不必為此生氣。

抓取溝通對象崗位職責所關注的點來溝通,才能更順暢,例如你跟公司視頻業務方一直強調你的前端呈現要做彈幕、掃碼留言等交互,用戶體驗多么友好酷炫,人家聽不進去,直接畫重點告訴人家視頻拍攝的調性、主題分類、講解配音要求才是真愛。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我們日常溝通的同事總的來分,就是我們的上游、下游和同級的產品同事。這個時候抓住他們相對于你而言所處的位置的獨特心態,面向對象式、針對性精準溝通。

四、開放性心態溝通: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原則》里講到:封閉的人時常打斷別人發言,開放的人則善于傾聽和引導對方發言;封閉的人常說,“我可能錯了,但是我認為……”,開放的人知道何時陳述,何時提問;封閉的人不喜歡被挑戰,開放的人永遠保持好奇。大部分人都是建立有強大的自我防御機制的,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層面。對別人的言論尤其是異見,會保持高度的警惕、甚至抵觸情緒。良性循環的溝通就是要克服這種本性,以開放性心態去溝通,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贊成而贊成。

每個人對一件事基于自己的認知都會持有一個觀點,但是在之后的溝通碰撞過程,需要我們開放性心態,認真思考,然后及時調整自己的觀點。

而封閉心態的人往往有兩種特性,一是固執,二是過于自我。

曾經的一位產品同事,邏輯思維、分析能力都很好,但是具備以上兩種特性。最后大家每次跟他的溝通都會變成他為了反對而反對,因為封閉心態完全聽不進去別人的話;而假若開始是贊成的,后面就變成為了贊成而贊成,因為他要艱難地維持自以為的那份話語權。因為總是這種溝通方式跟技術同學溝通,讓大家感覺工作效率低,被開發部門的CTO約談了幾次,最后的結果肯定是不太好的…

刻意練習自己的空杯心態,嘗試著認真傾聽并消化對方的話,特別對于之前存在溝通問題的同事。我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由于溝通問題情緒低迷,后來嘗試保持這種開放性心態來溝通,又對一些之前溝通不順暢的同事有了新的認識,并且也學到了來自這些異見視角的新東西。

五、想清楚再說話,有依據再溝通

想清楚再說話:

曾經跟幾個同行朋友討論過工作時候的溝通問題,大家一致很反感那種你剛講完,就開始發表自己專業見解的人,因為這是不尊重別人和個人表現欲過盛的體現。大家應該會碰到討論工作的時候,還沒等別人把話說完,就趕緊說no或者yes的同事,特別是很年輕的團隊。這個壞習慣,第一就是最基本的社交禮儀都沒有做到。還有更大的壞處,因為情緒驅動,導致還沒有想清楚就開始說話,也就是所得結論很可能是主觀慣性思維下的產物。

甚至很多時候,當溝通過程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難以一下子想到解決方案或者覆蓋齊全所有場景,就應該直接跟大家說明情況,表示需要更多的思考時間,總之一定要是想清楚再說話。不要為了面子,為了表現自己的專業性和敏捷,給出一個不成熟的結論然后事后又不得不打臉。相信很多人會有這種體驗,在慢慢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人過程中,是應該逐漸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有依據再溝通:

對于一個屬于資源爭取性質的溝通會議,最好提前收集好相關依據,會極大提高溝通效率。因為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我們平時要溝通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崗位同事,大家之間就會存在專業認知上的溝鴻,這個時候直接拿出相關數據、線上的實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說服對方。由于這種職業溝鴻限制,太理論或者抽象地講道理,對方其實很難跟你共鳴。

六、溝通的時效性:及時溝通和提前溝通

及時溝通:

及時溝通是指當你疑惑的地方,或者因為個人思維局限性、專業局限性考慮不全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找到相關人員溝通。聽起來像是講了一句廢話,但是仔細想一想,其實很多人不能100%執行這件事。

第一種,因為大部分人是有鴕鳥心態的,特別是溝通對象是你的上級甚至老板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的小憂慮就出來了,擔心說錯話表現不好等等。對于互聯網從業者的工作都是時效性很強的,在你這糾結中很可能就錯過了某個時間節點。

還有一種就是有疑惑的時候,根據常識或慣性思維猜測,不去找到相關的人員確認就開始往下進行,可能是小問題很難被發現,但是這個時候很容易埋下隱患。

提前溝通:

當預估到溝通成本會比較高時,在正式評審會議或者需求討論會之前,提前溝通會很有幫助。提前跟話語權高的人私下溝通,對方會因為你的特殊對待而產生好感,并且此時溝通的發揮空間比較大,很容易獲得認同,然后在公開討論時,由于這種KOL的引導和群體效應,就比較容易獲得廣泛性的認同。

七、迂回戰術:不要非黑即白

我們可能會經常碰到這樣的溝通局面,就是兩邊意見分歧,并且誰也說服不了誰(當然萬一不行,只能睡服啦)。這個時候雙方都觀點明確,大家都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毫不妥協,溝通很容易變成情緒拉鋸戰。所以像前面提到的保持自己的開放性心態,采用迂回戰術,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結果并不是非黑即白,非A就是B的。

例如,我們有一次在首頁卡片式橫劃區需要做劃完9張直接跳轉更多頁面的功能,開發同學堅持既然卡片的標題行能跳轉,這個功能就沒有意義。我們從各個角度講了他的交互意義,似乎對方都不買賬。其實這個時候并不是對方多么不能理解它在產品層面的意義,問題的根源是整個開發周期比較緊張,這個功能對于他們來說只是體驗優化層面的功能,性價比不高,因此他們這個時候的溝通是帶著“找茬”的心態。后來我們及時跳脫出來,通過引導大家討論它的開發周期跟項目周期,并且提出最后處理這個地方,如果那個時候開發還有充裕時間,就完成這個功能,如果沒有,就下一期,這么一說大家就比較能接受了。并且既然是相互理解的基礎上,也不會存在為了不做這個功能故意拖延。

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都能采用迂回戰略,跳脫出頑固的二維思維,仔細想想,好像確實不是非要采用A,或者采用B…

八、保證信息對稱性:上傳下達要及時、全面

透過現象看本質,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就是一個萬能型的翻譯者,翻譯自己、翻譯市場、翻譯業務方、運營、老板、翻譯用戶、翻譯開發…作為一個在團隊里上傳下達或平行溝通的高密度的信息源,除按照上述方法保證信息傳遞的高效外,還要保證信息傳遞的對稱,這個對稱就是及時的、全面的信息到達。此時產品經理扮演的角色就帶有項目管理的性質,保證這個需求從規劃到開發落地階段的信息對稱,能夠避免返工、無用功等情況。

例如,需求規劃的時候要考慮是否牽扯其他業務線或者可復用、可合并的地方,這個時候要及時溝通到其他業務方和負責的產品;需求落地開發的時候,需求、UI變動、前、后置條件、入口等地方的關聯模塊,以及引用公共模塊需求、復用老需求,都要及時了解清楚相關內容,保證信息的對稱,以免漏掉隱形坑。

關于這一點,我自己得做法就是需求文檔里,在全局說明中列舉出所有關聯內容,能起到梳理思路并提醒自己、開發、測試同事的作用。

九、其他

1、避免關于細節或者A∕B測試類問題的長時間溝通拉鋸戰

過久的討論一個問題點,容易消耗個人的理性,被感性帶偏,從而導致溝通的低效,而且很多細節問題是不值得花費過多時間去研究,并且像A∕B測試類的問題沒有對錯之分,就像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一樣沒有結果。

2、給予認真付出的同事以肯定

我們都知道一個項目的進行過程中,不可控因素太多,是一場耐力戰,并且最終結果可能是無法上線、上線效果不好等等,所以對于認真付出的同事,及時給予肯定,也是同事之間同理心的表現。

3、一個好產品是要有一套全家桶表情包的

如果你真的無法說服TA,可能是缺了一套表情包吧,哈哈,至于原因,大家都懂得,我就不多說了…

后記:在做產品之前,我一直自我定位為一個溝通能力很強的人,甚至這一點是我入行前認為自己做產品最大的優勢,因為以前是個隨便就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豆腐塊青年。但是這種小眾感性的、書面化的溝通能力,對于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溝通要求,根本就不夠,甚至是起到逆反的作用。踩了這么多坑以后,被懟了這么多次以后,終于從剛入行時,動不動要被氣哭的感性妹紙,成長到今天,刀槍不入的理性小姐姐…

 

本文由 @Miss right?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做產品的小姐姐,敬仰!

    來自廣東 回復
  2. 想咨詢一下A/B測試具體指什么么?可以舉個例子或者抽象化說明嗎?

    來自四川 回復
    1. 這里就是說的是在業務邏輯層面或者用戶體驗沒有明顯優劣區分的功能點,跟個人主觀性聯系比較大,只有增加樣本才能得出結論的功能。例如保存按鈕是放在頁面右上角還是輸入框貼邊上部這種,都可以也都有利弊。

      回復
  3. 很不錯,圖文結合的話觀賞度會更高的,加油! ?? ??

    來自廣東 回復
    1. 蟹蟹嗷??

      回復
  4. 心理分析很透徹,不免懷疑作者是學心理學的,很受用

    來自陜西 回復
    1. 是有學嗷

      回復
  5. 哈哈哈膜拜學習

    回復
    1. 憋鬧??

      回復
  6. 不講空話,不講正確的廢話。

    回復
  7. 學習了,干貨比較多

    來自中國 回復
  8. 睡服。。

    來自北京 回復
  9. 小姐姐的文章寫得很好,要是再加點文字就更好了。

    來自河南 回復
    1. 應該是說的圖片,下次下次??

      回復
  10. 果然很有見地!學習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