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中的經濟學(一)
項目管理中存在設么樣的經濟學理論?作者從這個角度切入與你分享。
互聯網行業工作幾年,發現一個現象:不論大公司小公司,不論是設計獅、產品汪、運營喵、程序猿,平時可能都在默默的鉆研自己的崗位,但一到周末或者假期,我的朋友圈就被他們各種積極向上、欣欣向榮的學習活動所霸占。
有參加行業會議的、有參加培訓的、有讀MBA的、有上輔導課的、有在家網絡自學的···這些人也許就是你工位旁邊正在偷偷玩農藥的小張、到點去接孩子的老王、每天獨來獨往的單身狗大強。尤其身邊一些看著普通、實際上碉堡的人經常讓我佩服至極。
在這些人的感召下,我也簡單的學了一點經濟領域的知識,只因處于金融中心上海,學經濟擁有著種種便利。另外聽別人說經濟學從更本質的角度看世界,而且不要求本身的專業,任何學科都能從中汲取養分。
從本文開始,跟隨金融學習的進度,開始整理學習收獲的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同時鞭策自己不斷學習和思考。
一、機會成本
工作中,不論我們是從事什么工作崗位,取舍是我們常常需要面對的情況。舉個例子:
如圖所示,上線了某個要求用戶進行設置的新功能,針對如何引導用戶,存在A、B兩種解決方案:
A方案是在剛進入產品時,先彈出全覆蓋彈層,先讓用戶進行設置,然后再允許用戶使用;B方案是默認進行某種設置,但是允許用戶立即進行更改。
那么A、B哪種方案該如何取舍呢?
對于上述案例,我們要付出兩種類型的成本:第一種成本是項目需要花費的時間、投入的資本、人員的薪水、競品的狀況等,這些內容其實不作為必須考慮的成本,因為不論執行A、B哪一種方案,都需要付出這些成本。從經濟學的角度,我們假設A、B兩種方案的時間、資本、薪水、競品這些成本都是是常數(因子),通過這類成本花費的比較是無法判斷哪個方案更優秀的。
那如何比較A、B方案的真實成本呢,這時候需要引入另外一個概念: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
A方案的機會成本,其實是必須要放棄的B方案,當然反過來說,B方案的機會成本也是必須要放棄的A方案。如果選擇A方案,那么用戶必須自己去做出選擇。如果用戶面對的是比較專業、比較冷門的概念(這種概念在金融領域常常見到),這對于小白用戶來說是極為不友好的。用戶只好要么為了搞懂概念另外去學習,要么直接離開這個功能。即使用戶被迫弄懂概念并做出選擇,也未必是他們想要的。而且更沒有提供給用戶方便的修正和調整的工具。
反過來分析,如果使用了B方案,看似失去了選擇的機會,但實際上用戶選哪一個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選任意一個都不會對使用造成太大影響,無非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習慣。另外,選擇任意方案都可能讓用戶習慣固定下來,以后再也不會進行設置。
比較起來,顯而易見強迫用戶對于他們不熟悉的、過分專業的領域來進行抉擇,對產品體驗帶來更加嚴重的影響,機會成本更高。
雖然經濟學中常見的比較對象一般都是成對的,但是在上面的案例中,不論采用A或者B方案都達不到最佳效果,這時候會引發思考:也許真正的解決方案既不是A也不是B,而是還有更優的解決方案,比如C、D、E方案。
如果當時決定采用A方案,那采取這個行為的機會成本就是B、C、D、E方案的可取之處。從這個角度分析會讓大家都緊張起來,采用任何方案的機會成本都是很高的。由此大家就會更少一點拍腦袋決定的行為。
本文由 @?三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編輯老師你好,按照微信號搜不到,請問有其他聯系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