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那個被說爛的詞——需求
言于前,再談是基于之前寫的一篇日志《談一談那個被說爛的詞——需求》。上篇日志主要論述“用戶期望——用戶需求——產品需求——產品”的需求的進程。而本篇是則是在前文基礎上的后續。而這次的主要的觀點是需求是客觀存在。
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他并不是創造出來的,而是發現。就像俗語說的:“世界上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需求有顯而易見的,也有隱藏于深處未被發現的,但就是沒有創造的。喬布斯說:“他們不知道需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放在他們面前?!币膊⒉皇钦f喬老爺子創造了需求。他們不知道,實際上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創造,從無到有,發現,一直存在。需求屬于后者。
顯而易見的需求因其被熟知,就不再贅言。為什么我們連自己的需求都不知道,這不是扯淡么?是的,是沒意識到所以不知道,但這并不扯淡,因為那還不夠痛。
需求的發現受環境與認識制約。比如說,小孩子,他需要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是需要零花錢。買好吃好玩的是他們的需求,實際上零花錢也是為了好吃好玩的。那么房子是他們的需求么?實際上也是的,但為什么沒有人這么說。因為在孩子的階段他感受不到。已經身居某房的孩子并不理解房子的重要性。但成長之后,他會告訴你他需要。從沒意識到知道,喬老爺子就是提前告訴你,你也需要這東西,這是你的未來。
需求的感知難易與迫切程度有關。比如說上面那個例子,好玩好吃是現在迫切需要,買房不是。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投射它叫孕婦效應,就是說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你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你開了奔馳就更容易看到奔馳,你拎個LV就發現滿大街都是LV。這與普遍需求與隱藏需求是共通的。比如說,原始人過著與野獸搶食,日曬雨淋的生活,他們迫切的需求是一個不被野獸入侵的家,一個不會風吹雨打的家,如果沒有這些就可能隨時喪命。所以他們去挖山洞,去學會生火,去學會覓食,甚至是刀耕火種,因為這些都是與自我生命的迫切需求。他們一整天都在想著如何果腹,如何自保,他們的精力都花在上面了就難免忽略掉其他,比如飛天。
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也在大家身邊。比如說高富帥不懂屌絲的痛,因為高富帥環境優裕,很多需求就因優裕而無法察覺,這也就是我們的小龍也好、周教主也好,為什么都在說要把自己一分鐘變小白,一分鐘變傻瓜。又比如說因為恨過了才知道那是愛,因為痛了,才知道??偟膩碚f,隱藏的需求歸根結底是因為認知的不足、迫切程度低而無法感受到因此帶來的痛而導致無意識和不知道。但并不是不需要。
談到需求,就不得不談談因微信而名噪一時的小龍需求名言:“需求只來自你對用戶的了解。不來自調研、分析、討論或競爭對手”如上文論述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這句話只是告訴你需求的出處,但并無否定調研、分析、討論的探求方法。這句話在剛傳出時引起很大反響,一下子認為產品的三觀被毀了,還調研什么、分析什么呢?其實不然。需求必然是用戶的需求,這無可厚非,但網絡又是廣域的,我們無法隨時在任何地方去了解我們可愛的用戶,這是時間、空間、精力的制約。調研、分析,實際上是對廣大用戶的抽樣,他有可能幫助你了解用戶的需求,也有可能讓你與用戶的需求背道而馳。調研、分析也是需求的二次轉換,轉換過程中必然帶有信息的丟失,能量的丟失,是需求的表征。但不管怎樣,他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尤其是沒有充足資源的情況下。但用戶的需求始終在用戶手里。了解用戶的迫切,了解用戶的痛,因為需求來自于用戶。其他只是「可能」讓你「快速」獲得用戶需求的途徑。這便是我對張小龍這句需求的解讀。
最后我談一談需求與創業的關系。套一套小龍的話就是:創業成功的根源只來自對用戶痛點與隱形需求的挖掘,不來自金錢、科技或專家。為了不被誤讀,還是稍微解析下,創業的根基就是為用戶過得更爽,由「痛」到「無痛」,或是由「快」到「更快」。但是創業是一個綜合且復雜的玩意兒,并不是說我握住了重要的一環就必然水到渠成。而且這里說到的只是成功的根基,并不意味著商業帝國的建立。成只在一瞬,或巨大用戶的涌入。但守江山更難,護城河,技術壁壘,核心競爭已非本文主要論述,或許以后有機會再談吧。
來源:pmt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