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轉型產品經理:忘掉戰略 返璞歸真

1 評論 6508 瀏覽 1 收藏 5 分鐘

編者注:這是程苓峰寫于4年前的一篇文章,現在在微博上被翻出重提。作者有過記者轉型產品經理的經驗,而這些或許能給后來者一些提示。

我以前做記者,現在做產品經理。這兩個事感覺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記者是在天上。天天跟大老板聊天,理解他的宏偉藍圖。少有大老板會跟你聊具體細節。能否跟他對接上,取決于你的思路能否跟得上。得夠犀利、夠超脫。離他們才近。

久而久之,你的思維越來越“戰略”化,總朝著趨勢想問題。試圖跟大老板站在一個平面上。然后越來越眼高手低,自以為視點足夠高,戰略以外的東西都等而下之,小菜一碟。

這就中毒了。大老板是在天上,但他腳在地下,他是個巨人。你也在天上,但腳沒在地下,你懸空了。你是只菜鳥。

我不想做一輩子菜鳥。于是想著陸,06年進企業。后來創業失敗,就因為中毒太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08年到一起網做產品經理,練互聯網的基本功。

這個差事跟做記者有天壤之別。簡單說,就是在地下。

用戶為什么點這個按鈕、不點那個按鈕,你為什么用這個詞、不用那個詞。全部是細節,全部需要你去揣測那個時點、那個情景下,用戶在想什么。這跟坐在五星級酒店里跟老板侃大山,隔著幾千里。

你不能再把自己當成聰明人和成熟人,不能把你面對的人當成聰明人和成熟人。你只能把他們當傻瓜和小孩,而你自己也是傻瓜和小孩。這樣你才知道也許一個看似簡單的步驟,中間隔了3個變化和起伏,幾乎所有用戶都會在這一步里絕望而去。因為傻瓜沒搞懂,小孩沒耐性。

如果還保持記者采訪的狀態,那出來的產品的用戶,只有你一個人。真的。

忘掉戰略,忘掉高空俯視的心曠神怡。卷起袖子和褲腿,帶上干糧,緩慢而謹慎的走在一條崎嶇委蛇的盤山小道上。提防著隨時可能出現的山石流、或者草叢的毒蛇、或者你不知道的什么東西。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往前邁。很可能,一個疏忽就是一個荒唐的錯誤、代價慘重。這就是我所體驗的產品設計。

也許不是偶然。做產品之后開始喜歡看佛書了。佛說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每個人,使我們看不到真實的自己、真實的世界。只要你把這些雜念戒除,你就自然覺悟了。

其實做產品的過程中犯下的錯誤,都是因為我們的假設錯了。原本以為是這樣,結果人家想的不是這樣。原本以為這個夠明顯,結果除了你自己沒人覺得明顯。種種假設,都來自先入為主,都來自以為那個焦慮的自己就是他人,自己就是世界。因為佛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你對真實的世界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但當你作為記者去嘗試理解老板的時候,你必須用到妄想分別執著。不妄想,你無法觸及到老板心目中的宏偉世界,不分別,你寫不出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精彩經歷,不執著,你撬不開老板的嘴,爆不了猛料出不了名。

做產品,就是在一步步把做記者所形成的思維慣性打掉。也叫解毒。

不過有一樣東西是無論做記者還是產品都是要首要具備。真誠。對人不真誠,沒有老板會跟你說實話,你有幾條尾巴,他清楚的很。對己不真誠,也許永遠都搞不懂你設計的東西為什么沒人用。你覺得你會點那個按鈕,但實際上你不會。

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徹底完整毫不保留的真誠,也就是明心見性吧。

來源:新浪創世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