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入門(1):先從線下到線上說起
作為產品新人,該如何理解電商呢?
一、初接觸
產品新人在初次接觸電商時,會接觸到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一級頻道、二級頻道、活動專題頁、列表頁、搜索頁、詳情頁……
遇到這些抽象概念,有一部分人選擇強行記住它們,因為電商發展已經夠成熟了,學習過程中只需要按圖索驥就行,其實我不建議新人回避更深入的理解電商。
二、學會找本源
產品一定需要這樣一個習慣,一旦遇到不懂的問題就主動去分析它,從本源出發一步一步推導,直到找到問題答案,如果找不到本源無法逐步推導,就選擇合適的案例,通過類比的方式理解問題。
究其(電商)本源,自然就找到了線下商場,初期電商的基礎架構完完全全來自于線下。注意是初期電商,因為隨著電商的逐步發展,出現了很多變化,比如現在電商(淘寶、京東)首頁呈現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推薦數據,再也不需要人工維護了,這在電商發展初期是不敢想象的。
正是因為有這些變化,我們在類比線上電商和線下商場時,某些時候可能會與現實情況不盡相同。不過,你可以嘗試整理一份電商初期逐步發展到現在所經歷的各個階段的文檔,從中你會發現推動電商發展的本質因素是什么?結論我可以先告訴你,一定是業務變化推動技術變革,產品(產品經理和產品本身)一定是由業務驅動的!
三、電商終究是從線下來
一個線下商場不能完完全全對應上一個電商網站,這是必然的!但我們能看到兩者之間相互繼承和學習的影子。電商繼承于線下商場這不用多解釋,線下商場學習電商的例子:目前很多線下商場也增加了換購、加價購、售后等服務臺、電子屏展示廣告等等一系列從線上搬到線下的東西,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新零售商店。
那么,作為產品新人,該怎么類比電商和線下商場呢?
接下來的內容將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逐一展開。
- 線下商場的基礎架構是怎樣的?
- 電商初期基礎架構是怎樣的?
- 兩者對比后,如何借助前者更深刻的理解后者?
四、線下商場基礎構架
在說線下商場前,先從‘宏觀’到‘微觀’描述在商場買一只榴蓮的流程:
- ①進入商場;
- ②找一輛購物車(因為買的是榴蓮吶~);
- ③找到水果專區(商場還有零食、蔬菜……專區);
- ④找到榴蓮貨架;
- ⑤挑選一只榴蓮;
- ⑥放入購物車;
- ⑦稱量計價;
- ⑧去收銀臺結賬(會員積分、優惠);
- ⑨出商場?;氐郊胰绻蜷_榴蓮發現不臭,你認為自己買到了假榴蓮,于是提著榴蓮又回到商場,于是有了:
- ⑩退(換)貨。
從上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一個商場從商品展示的角度出發,層級關系大致是這樣:商場 >> 某類商品專區 >> 某件商品貨架 >> 某件商品。
其實,某件商品也有可能在某個特價專區被找到,這里涉及到優惠和活動的內容。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優惠和活動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營銷手段,但本次不做更多描述。
然后再簡單抽象一下商場購物的流程:找商品 >> 放入購物車 >> 去收銀臺 >> 掏錢 (>> 退換貨)
有前面幾個鋪墊,商場的基礎架構大概就出來了,如下圖所示:
在上方腦圖中,解釋兩點:
- 第一,找商品下的“逛”,指的是通過逛商場而記住了商場布局,在下次購物時,能準確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先解釋這個概念是為了方便之后與電商的列表頁(檢索)對應起來。(說明:商場布局基本上不會有大變動,主要是為了降低用戶重新熟悉商場的成本);
- 第二,拆開收銀臺和支付確實有必要,收銀臺雖然名為收銀,但更多的是承擔商品信息數據錄入工作,進而打印出結算清單,才有之后的支付。這里,建議讀者把這兩個流程分開來看。
五、電商初期基礎構架
在說線上電商前,同樣的先從‘宏觀’到‘微觀’描述電商網站上買一只榴蓮的流程(默認用戶已登錄):
- ①打開電商網站;
- ②直接搜索或按商品分類逐步縮小范圍;
- ③挑選一只榴蓮;
- ④打開這只榴蓮的商品詳情頁;
- ⑤放入購物車;
- ⑥去結算購物車中的榴蓮;
- ⑦確認結算清單(確認購買的是你想要的那只榴蓮);
- ⑧支付;
- ⑨追蹤物流信息;
- ⑩收貨;如果打開榴蓮發現不臭,你認為自己買到了假榴蓮,于是去網站要求:
- ?退(換)貨(假設榴蓮也能退/換貨哈~)。
從購物流程來看,線上和線下基本相似。這里必須要說一句:外表的東西看似簡單,但是內在的東西確是超級復雜。比如商場庫存管理(主要指盤點和上架)、商場布局、貨架布局(下回去商場時,思考兩個問題:你能一眼看到的商品都有哪些特征?不能一眼看到的呢?);
再說線上,好似一個用戶敲幾下鍵盤和鼠標幾秒鐘就能完成一次購物,但是牽扯到復雜的后臺邏輯(多庫房派單拆單邏輯就能夠人吃一壺),涉及到紛繁的后臺系統(主要指商品、庫存、結算、營銷、訂單、物流……),這些東西你不深入去了解,是絕對想不到它有多復雜的。
接下來直接放電商初期基礎架構的腦圖,這里邊可能會有一些相對專業的名詞出現,我不打算解釋它們的定義,因為在下一部分線上線下對比時,你就能不用我說,也真正看得明白了。
在電商發展初期,上方腦圖中的這些功能基本上不能再精簡了,如果要按照現在電商發展的情況去繪制詳細的腦圖,估計14寸屏幕的電腦都不夠展示。本文最終目的是建立線上線下對應關系,有這個精簡的腦圖已經足夠。
六、線上與線下對應
先看一張圖(水平對應著看,沒有完全對齊請見諒。):
線上線下對比圖
關于線上線下商品展示,舉個圖書電商的例子助你理解:這個電商網站有一個首頁(一級頻道),從首頁你能直接或間接到達某一具體的圖書詳情頁,也就是說首頁囊括了這個平臺的所有圖書,如同線下“商場”的概念一樣(商場包含了該商場所有商品);在首頁一級頻道下有一個專賣教材教輔類圖書的二級頻道,在這個頻道中,匯集了該平臺所有教材教輔類書籍,這就類似于商場的“某類商品專區”的概念;在二級頻道教材教輔下,運營人員發現中學教材賣得最火爆,于是專門做了一個中學教材的三級頻道,它包含了這個平臺所有中學教材的書籍,類似于商場“某件商品貨架”的概念。
接下來就不一一列舉了,相信大家能通過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得到相應結論。
后話:其實在對比電商和線下商場過程中,筆者漏掉了一些東西,你該怎么辦呢?也許文章只是給你提供一點思路,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你至少需要親自去研究幾個電商網站和幾個線下商場。
相關閱讀
作者:QJQ,微信公眾號:倔牛的人生
本文由 @QJQ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好文。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很多電子化的行為無非是線下行為的映射,圍繞著不變的本質,新的技術讓零售在成本、效率和體驗上不斷地提升和突破,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電子商務是線下走往線上,新零售是線上與線下整合,其實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各自的優勢,淘寶的千人千面、JD的自營+物流體系、盒馬生鮮的半小時達等等,都是各自在不同方向整合出的優勢面,現在更多的是看大家如何去把握這些已有的方式,去構建自己的支撐體系,這才是重中之重。
有道理。除此之外,每一家特色基本上是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轉型或深耕后的產物,或者發展初期在自身定位上希望形成特有的行業競爭力長期堅持下的產物,正如我文章里說的需要以自身業務為核心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