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HOUSE模型:在SAAS產品規劃管理中的引申應用

1 評論 10392 瀏覽 78 收藏 14 分鐘

本文作者將與大家分享的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house”模型,在互聯網行業中saas產品在產品管理工作中的應用。enjoy~

一、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升級,各行各業的經營理念與組織框架都在時刻的經受著變化與沖擊。單一行業內積累的業務模型與組織形態不再只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下起作用,而是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思想的帶動下,由縱向的向下延伸,轉變成跨學科、跨行業、跨領域的橫向游動?!盎ヂ摼W+”大潮下,未來固有的行業壁壘打破的不僅是供應鏈、上下游合作方、商品渠道、商業模式。還有理論層級的管理模式、業務模型、甚至業務流程,都將變成可迅速復制并拓展的物料,被其他行業所復制并復用。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house”模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與業務體系。它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抽象成“蓋房子”,利用評估系統、支持系統、組織模式的三大模塊,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快速的穩定運行。而這一高度提煉的理論模型,恰恰是應該被其他行業日常管理中所借鑒的。我們今天來討論的,就是house模型,在互聯網行業中saas產品在產品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二. 初識“house”模型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house模型是經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它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1. 組織模式:

干系人不同,業務目標不同,組織模式就不同。組織模式決定了不同的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組織機構和崗位;

2. 三大支撐機制:

  • 調配機制:招聘、晉升、降職、調配、淘汰,把最合適的人配置在最合適的崗位上;
  • 培訓機制:通過培訓機制幫助沒有與工作足夠匹配能力的人提高能力;
  • 激勵機制:提高員工完成崗位工作的意愿,設計績效和薪酬來做激勵;

3. 三大管理基礎:

  • 勝任力評估:確認員工勝任力是否滿足要求,是否存在能力短板;
  • 崗位評估:確認崗位內容,確定員工崗位范圍邊界;
  • 績效評估:確認績效考核制度,制定員工表現正負反饋機制;

house模型以績效評估系統、崗位評估系統、勝任力評估系統為根基,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基礎工作。而調配系統、激勵系統、培養系統作為三大支柱,他們的存在得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能夠良性的持續健康發展,而頂層的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則是屋頂,使得house模型體系能夠更加貼近公司決策層,為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維度,將人力管理與公司業務與組織結構、商業模式相貫通。

三. house模型在SAAS產品規劃中的應用

從對house模型的深刻探究與理解上我們可以看出,作為house模型根基的三大管理基礎,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管理模塊,一旦績效評估、崗位評估、勝任力評估系統確定,除非出現重大紕漏,一般會在一段時間內延續并維持。而三大支撐機制,是保持相對迭代狀態的管理模塊,通過三大管理基礎下對員工能力與工作的指標化,不斷的去動態調整員工的心態、能力、積極性與公司業務發展相吻合。而作為house模型屋頂的組織模式管理模塊,是由公司決策層所制定的,對內而言保持相對獨立性與確定性。但同時其又時刻受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保持應激性,時刻擁抱變化與市場相適應。

我們將這種靜態管理模塊,動態評估模塊,動靜結合的組織模塊的思路,引申到互聯網SAAS(soft as a service)產品的管理過程中,發現不謀而合。

SAAS(soft as a service)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并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用戶不用再購買軟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且無需對軟件進行維護,服務提供商會全權管理和維護軟件,軟件廠商在向客戶提供互聯網應用的同時,也提供軟件的離線操作和本地數據存儲,讓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購的軟件和服務。

作為服務提供商,開發出的應用軟件是自己所能進行控制的基礎項目。而這種軟件產品之與服務客戶,本質上就像是企業為了增強自己的業務發展所雇傭的“員工”。企業無法去改變saas軟件的結構、功能與內容,但可以將自己的使用反饋與業務需求傳達給服務提供商,使其在一定控制范圍內對軟件進行功能迭代與優化,以滿足其需求。同時服務提供商也會時刻關注客戶所在行業與市場的變化動向,為其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與house模型的各個模塊所能解決的問題所類似的。

管理模塊

我們把管理模塊中的勝任力、崗位、績效管理,從針對人的管理過度到針對針對saas產品的各個功能模塊的管理。

  • 崗位管理:產品中的功能模塊是否與用戶的核心需求所對應,是否偏離用戶使用場景;
  • 勝任力管理:產品中的功能模塊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是否達到用戶的滿意度;
  • 績效管理:收集客戶使用產品功能中的使用反饋與體驗評分,得出各個產品功能的實際表現。

我們利用house模型的管理模塊,將saas產品中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了三個維度的初級判定:

  • 第一,產品所能實現的功能需求是否在用戶需求范圍內;
  • 第二,產品所能實現的功能需求是否達到并超過用戶使用需求;
  • 第三,用戶對產品功能模塊的實際使用感受及反饋。

在saas產品的產品管理過程中,產品的功能模塊是saas產品的基礎,這一定位也與人力資源管理house模型中管理模塊的地位相同;

評估模塊

(1)激勵系統

在評估模塊的激勵系統中,我們激勵的對象不是公司員工,而是為saas產品買單的客戶。因為在saas產品管理中應用的評估模塊,其核心來自于收集大量的用戶針對產品功能的體驗與反饋的數據信息。這種要求用戶主動去完成的工作是需要建立長效的激勵系統來維護的,這里的激勵系統正是承擔了這樣的作用。

(2)培養系統

培養系統所培養的對象是通過在用戶的使用反饋進行收集與匯總后,得出的待改進的產品功能或接口。針對這樣的產品功能,不能武斷的將其屏蔽或棄用,而是找到其在功能細節上的短板,加以有針對性的優化或舍棄。培養系統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將這些待改進的產品功能通過多種方式令其重得生機,并找到其真正滿足的用戶需求。

(3)調配系統

調配系統的目的在于將優勢產品功能與弱勢產品功能之間進行互補,將優勢產品功能中的剩余接口調配到弱勢產品功能中去幫助其解決問題。同時,將弱勢產品功能中的接口或功能框架加以優化調整,與其他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孵化出新的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調配系統的調配對象一般是資源,接口,功能框架,功能定位等。

四、應用實例

1. 背景

某房產規劃企業擬與我司某人口地理大數據產品簽訂使用協議,主要協議內容為我司數據產品“位置掃描”模塊一年的使用權及兩個對應api接口的使用權。

2. 基礎管理

在正式簽訂協議之前,需首先確定我司提供的產品功能模塊及api接口是否與需求方業務方向一致,此為“勝任”的大前提,即確定范圍邊界。與house模型中的“勝任力”模型對應。

業務方向與需求方確定后,確認api接口數據承載力是否滿足需求方最大使用指標,并同時確認產品功能模塊是否能滿足需求方最大數據提取請求。此為“能力”的前提,即確定能力邊界。與house模型中的崗位評估模型對應。

3. 支撐機制

(1)調配系統

如果在基礎管理工作中,與需求方評估產品功能模塊與業務需求產生不符時,積極對接需求方實際需求,并通過溝通了解業務真實應用場景,為用戶調配更加合理的功能模塊或接口,為需求方降低使用成本;

(2)激勵系統

在正式協議簽訂后,產品經理與需求方搭建溝通渠道,積極搜集與接收用戶對于產品實際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漏洞及使用建議。每個季度產品經理向用戶反饋我司數據產品的迭代情況,并根據實際協議內容為用戶提供產品新版本使用權限,協助用戶根據自身行業使用場景與需求對新版本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建議;

(3)培養系統

在搜集到用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重大遺漏或與用戶業務需求不符的功能模塊或接口后,與開發、運維、市場人員發起聯絡會議,商討具體的改進方案與問題總結。在經過有效工期內可以完成功能變更的,與需求方進一步溝通協議時間。如果無法再有效時間內完成變更的,置入資源池,待其他業務需求方產生相似訴求時再一次評估。

五、總結

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性、結構性、條理性極強的一門管理科學,其中心在于對人力與組織、績效的管理,但究其本質,其實是對提高并優化能力、效率、團隊、發展的研究?;趯ouse模型的延伸思考并引申應用,在SAAS產品或toB產品的實際產品管理過程中的復用,得到了非常好的實踐效果。不僅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同時也優化了產品的項目管理進程,提高了與用戶關系的良性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發展,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學科領域專業知識邏輯或組織框架,可以相互延伸,互通有無,提高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與工作效率。

#專欄作家#

CHinos,公眾號:chinoslab,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熱愛自媒體的信息流產品經理。歡迎交流

本文由 @CHinos 獨家首發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