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的9個月,一個產品助理最重要的6點成長

43 評論 26876 瀏覽 172 收藏 16 分鐘

2017年進入職場,到現在9個月的時間。從校園到職場,從懵懂到了解,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在產品助理這個職位的成長。

2016年6月,我開始做情感類自媒體,自詡斜杠青年,從內容創作到UI到推廣,也朋友圈也小有名聲。那時候陸陸續續看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書,偶爾看到了“對這個世界頗多質疑”的職業產品經理,拍案而起,太COOL了,這TM說的不就是我嘛。

2017年7月,帶著對“產品”以及“經理”這個職業無限的憧憬和期待,我從校園真正踏入到了職場。還沒從畢業季中緩過來到拿到工牌的那一刻起,我看著身邊忙忙碌碌的人群,其實并沒有很多經驗的我像一只剛剛從籠子里飛到森林的鳥,緊張、惶恐、陌生、迷茫、向往,各種情緒雜糅在一起。

幸運的是,入行的第一個產品就是一個DAU在一千萬的APP。無疑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機會,也是一個可以充分鍛煉自己的平臺。

畢業后的大半年,在一個領域摸爬滾打,也稍微有了一些能力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我想也是時候總結一波,以便更穩步得向前。

一、畫產品文檔-從“表達自己”到“表達需求”

畫好產品文檔是一個產品經理的必修課。去年7月底,我就開始嘗試負責一個即將上線的小需求的PRD撰寫。好在導師帶的好,現在回看起來,PRD也沒有畫的很丑(雖然沒有高保真,也算得上中保真),我心甚慰。我嘗試把所有的邏輯都寫清楚,把PRD寫得像一篇論文一樣,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上д谡凑醋韵仓H,開發哥哥看完跑來問我說:“你這個需求到底要是修改哪里???”,把我也問懵逼了。

產品需求文檔是產品經理和開發、測試溝通的最明確的書面材料,在版本高速迭代的過程中需求文檔的溝通效率顯得極為重要。比起又臭又長得描述產品內已經有的很多邏輯,如何摘出重點,如何從“表達自己”到“表達這個需求本身”體現了一個產品經理對這個APP的熟悉程度以及對這個需求目的的把控。這是我在寫產品文檔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

從需求本身產生的原因(O,objective),到需求策略的重點摘要(S,strategy),再到做這個需求我所期待的數據變化(M, measurement),是必然寫在產品文檔的頭部的,這樣能讓整個需求的傳達更為精準有效。而且,當產品經理把需求表達清楚了,在開發和測試遇到一些極端的邏輯時,他們就可以自己判斷應當如何處理才符合這個需求的初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二、需求評審會-從“接受審閱”到“有效溝通”

最開始參加需求評審會的時候,整個項目組的80多號人集結在一個會議室里,對著需求文檔,一邊產品講解需求,一邊項目組內任何一個角色都可以對這個需求進行提問。

在這樣的情況下,產品經理就像是一個需要接受全項目組審閱的角色,著實鴨梨山大。第一次嘗試講解一個需求的時候,就有同學直接提出來“這里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呢?對用戶來說并沒有任何好處”,當時傻眼,于是出動上級幫忙救場。

對于用一個需求,從不同思維和角度出發,處理模式是不一樣的,因此需求確定前的多角度“需求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把“需求討論”的環節放在需求評審會上,那就太遲了,可能會嚴重影響整個項目組的進度。

“需求討論”需要在“需求評審”之前執行,通過一個最小的討論組(其中包含各個角度的人群,例如開發、測試、UI、運營、渠道)來反復確定需求的方向和細節。

這樣的工作模式也讓人收益頗多:

  • 溝通效果變好。需求的產生本身就集合了項目組內各種角色的智慧,在需求評審時,這種精神是可以通過角色內的相互聯動去傳達的。
  • 拓寬自己需求思考的角度。在經常與項目組內其他角色反復碰撞后,即使頗多分歧和爭吵,事后思考一下不同的角度都有可取之處。
  • 執行過程變得簡單。當項目組內每個人都對這個需求有認同感,認可需求能給用戶帶來價值,那么執行過程中就可以發揮團隊最大的積極性。

三、數據會說話-從看到“數據本身”到分析“數據背后的問題”

我一直堅信數據是會說話的,如果你看不出來,那就是你還沒有找到和它溝通的正確語言。我開始嘗試看數據時,是從DAU、MAU、留存開始的,大致知道一個數據范圍以及近期波動的情況。我注意到,安卓平臺的留存從一月份之后一直跌了十個百分點,而iOS平臺卻并沒有。數據本身告訴我的只有這些,那背后反應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iOS用戶和安卓用戶的區別可能在于收入程度不同、審美傾向不同、機型性能差異、地理位置差異等等。

再去看APP從一月份開始的需求變化,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包體積越來越大、啟動速度越來越慢。

而iOS用戶對性能的接受度比安卓用戶高,因此我們猜想,可能是性能的降低使得安卓用戶流失。

因此后期我們著重減少安卓平臺的包體積,優化安卓平臺的性能,安卓的留存慢慢被提升了。

這個分析和驗證的過程,就是從“數據本身”到“數據背后的問題”的能力提升。

類似的,數據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總結下數據方面的成長:

  • 善用工具。如果不是數據出身的產品經理,也許再做一些數據分析的時候,是極其耗費時間和精力的。Growing IO數據平臺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很簡單的事件分析以及漏斗分析,可以看出用戶的精準行為數據以及流失過程。這樣更能夠有的放矢,重點優化薄弱環節。
  • 學會使用AB Test。當市場難以判斷時,AB test是基于用戶行為數據讓用戶“說話”的很有效的一個途徑。產品經理在AB test的過程中所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如何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以達到需求驗證的目的。要注意“控制變量”和“最大程度上保證用戶體驗”的思維方式。
  • 不要被你的用戶帶著走。我始終記得記得張小龍說過的一句話“產品經理的決策不是follow數據的,而是應該follow你的心”。數據本身給產品帶來的是輔助性的判斷,真正決策的時候,也萬萬不可緊跟著數據。否則就可能會導致相應速度滿、永遠走在市場之后的危機。

四、需求挖掘-從“自說自話”到“傾聽用戶”

入職后的整整7天我都在做自家APP的分析報告,對比競品以及邏輯思考,我列出了一堆的優化項。我認為,首頁的類似功能的入口應該合并,應該引導更多用戶注冊以增加用戶粘性等等?,F在看來,有大膽的可取之處,又缺少了一些對用戶本身的關注,如空中樓閣,經不起推敲。

每天,我會看最少50條用戶反饋,回復10條,每周找1-2個用戶聊聊天,即使有的時候很忙,也要抽空做這件事情。

在和用戶聊天的時候,我可以定性的知道美國的一個男收銀員很喜歡使用我們的某一個功能,并且會把它推薦給朋友;

  • 泰國的漂亮空姐會在APP內錄視頻唱歌,30s根本不夠用啊;
  • 荷蘭的一個媽媽,經常用很萌的貼紙和她的3歲的兒子拍照逗趣。

在非常自豪的同時,需求的梳理與發掘都從用戶本身的生活場景出發,做更多角度的思考。

在這里也記錄一個非常溫暖的事情,和產品無關但卻讓我難以忘懷。一個女孩在意見反饋里發了一張圖片,希望我們能逆出她和他男朋友的原圖。照片是用我們的APP處理過的圖片,一對情侶笑得特別開心,臉上加了很多可愛的貼紙。她很喜歡這張圖,但是她希望能找回原圖以便看清楚她男朋友更多的五官,而他的男朋友就在前兩天過世了。我幫她問了很久,找了很多開發的哥哥,但我們目前還是沒有這個技術。

我為我沒有幫助到她而感到遺憾,但也為一個APP能給人帶來的回憶和價值而感動。我們在做一件非常簡單但卻又可以非常偉大的事情:用圖片幫人們記錄和表達生活。

五、市場洞察-從“需求表層”到“銳度培養”

一開始涉足相機類APP的領域時,我僅僅因為一個臭美的女孩還蠻愛自拍。身邊的人有的在用這款相機,有的在用那塊相機,我會時常分析這些競品有哪些不同。當對這個行業不夠了解時,分析往往浮于表面,常常專注在APP內的功能性體驗。這樣的眼界對一個產品助理來說,或許已經足夠,但是要想從產品經理助理向產品經理進階,需要開始逐漸培養在互聯網相關領域內的銳度。

阿里的一個大牛來公司做分享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商業銳度決定產品未來”。當上一波互聯網紅利已經結束,APP的增長趨于平穩甚至衰落。下一波紅利在哪里?如何演延長APP生命周期?競品近期在戰略上有什么動態?這是產品助理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們在熟悉業務之后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 每天閱讀互聯網的最新動態,每天刷刷知乎、 36kr、虎嗅自然不必說。可以推薦給大家的還有,每天早上我一邊化妝的時候,都會一邊去聽“得到”APP每日推薦的文章,時間得到有效利用。
  • 在相關社交媒體上去發現年輕人最新的潮流是什么?用戶表達的場景有什么樣的變化趨勢?抓住年輕人,抓住潮流,甚至開創新的使用場景。
  • 方向性的東西往往需要跳出框架去思考,可以用MVP去驗證你的想法。運營是最小的MVP,其次是最簡單的開發。

六、個人成長-從“橫向業務熟悉”到“縱向能力提升”

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我覺得每個人都很厲害,都是前輩。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惶恐,覺得需要學習和提高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根本無從下手。因為沒有任何產品的相關經驗,零實習零實踐,我就是一張白紙。那時候也跟Leader表達了我的惶恐,Leader很溫暖的鼓勵我說,“永遠不要害怕自己是一張白紙,勇敢得去做,也許白紙就是你的優勢!”

于是我也大膽得去嘗試,聽不懂的會議也要去參加,哪里不懂就積極得問同事,認識了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事情,什么都努力的、盲目的去學。九個月過去了,在漸漸熟悉業務之后,我知道產品經理的角色需要背負什么,更加知道自己最應該提升的是哪一個方面的能力。如果說前段時間都在做橫向的業務了解,那么接下來,我會更加著重在培養自己縱向的產品能力。

今年的規劃:

  • 看十本互聯網領域的書籍,記錄讀后感,結合實踐構建自己的產品經理理論。
  • 每天練習英文口語。提升英語能力,因為是海外的業務,所以常常要跟外國人接觸,
  • 定期總結和分享,與業界同事多溝通。就像今天這篇文章一樣,希望引起同道中人的共鳴和交流。
  • 從身邊的同事身上學習更多思考的方式。產品經理的邏輯思維和思考方式是需要反復訓練的。

今天,也是我原來的Leader離開公司去的日子,萬般情緒涌入心頭。我曾經因為曾經因為和同事的分歧而委屈,也曾經因為制度和流程的不公平而抱怨,甚至因為壓力太大和節奏太快想要在互聯網行業退縮。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深深的愛著這種“年輕”、“創造”、“扁平化”的互聯網氛圍,愛著那個永遠充滿激情、努力向上的自己。

感恩Leader帶給我的成長,我會帶著你的期待,繼續前行。

 

本文由 @MissFiv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剛看到這個文章,最近在搜索工作總結的東西。轉行產品也差不多有9個月,在做B端的產品,工作內容不唯一,在夾縫中生存。好好提升自己才是王道,加油~

    來自上海 回復
  2. 很值得學習的一篇文章,之前猶豫很久是不是要從開發轉到產品,已經不止兩個月,看了很多產品的資料,一直猶豫不決,現在已經想好了,只要堅信自己的理念,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感謝樓主。

    來自浙江 回復
  3. 收藏。

    回復
  4. 做了兩年銷售 現在想轉行做產品 不知道怎么去入手 麻煩你幫忙解答一下

    回復
    1. 銷售轉產品,如果是同一個行業,其實蠻有優勢的!任何一個產品,都要找到它的Product Market Fit,才能基于市場解決供需關系,并且找到變現路徑。從市場這一塊做切入,加上用戶思維、交互設計的練習,應該是可以很快轉入產品經理的角色的,加油!

      來自福建 回復
  5. 受教了,同為激情階段,持續關注啦

    回復
  6. 加油加油,求聯系方式

    來自重慶 回復
  7. 想轉產品 一臉茫然 不知道從哪開始

    來自廣東 回復
    1. 可以先去應聘實習生

      來自湖北 回復
  8. 可以深入提問嗎?問題很深 但是不知道怎么問啊

    回復
    1. 請問要問什么問題呢?

      回復
    2. 樓主,能不能回答下我的問題啊~~~

      回復
    3. 你什么問題呢?抱歉沒有看到

      來自福建 回復
    4. 您是怎么轉行的~~

      來自北京 回復
  9. ><哇我好像就在你隔壁誒!同為17年剛畢業的校招生看完這篇文章真的很多共鳴,一起加油??!

    來自福建 回復
    1. 哈哈 哪個隔壁

      回復
  10. 也不留一個微信,互相交流一下 我的微信sx10987;銷售轉產品,兩年產品工作經驗,一年區域經理經驗,主要負責企業端和后臺,很高興認識你

    來自北京 回復
    1. 冒昧的問一句,您是怎么轉行的,自己看書?還是?

      回復
    2. 我沒有轉行哦~你可以問下這位同學

      來自福建 回復
  11. 小梅梅寫的真好~

    來自廣東 回復
  12. 同年畢業的福州產品向你問好!

    來自福建 回復
    1. 福州產品寶寶你好??

      回復
  13. 我是一個正在轉行的產品小白,試用期3個月過去了感覺并沒有什么進步,而且依舊是緊張、惶恐、陌生、迷茫、向往。
    今天讀了這篇文章,感覺自己還是不夠努力,不夠積極。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先拋開一切雜念,專心去學習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更積極的去熟悉公司的業務,加強自己的表達和溝通能力,每天多學習一些開發知識……
    謝謝作者分享的正能量,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來自北京 回復
    1. 三個月還很短,慢慢熟悉,加油~

      回復
  14. 瀏覽這個網站的第二天,
    你寫這篇文章的第二天,
    但我卻迷了不止第二天,
    尋夢的白紙扇不應該憧憬在第二天。
    秋招面試的崗位是程序員,公司覺得我更適合做產品,現在努力學習中,很多東西都不懂,開會也很迷,每天上下班也很迷。18屆畢業生,師姐的分析見解受益匪淺~~

    來自北京 回復
    1. 公司覺得你適合做產品就說明你有這方面潛質!很好的一次機會~加油加油~

      回復
    2. 先要知道需求,這個很重要

      來自湖北 回復
  15. 從“表達自己”到“表達需求”,當到了prd的階段,已經到了可指導設計的階段。關于這個需求為何要做在brd,mrd階段已經做好充分討論。prd其實是與研發團隊的溝通工具,要學會用技術的思維和語言,去描述需求的目標,用戶,場景。對于廣大理工程序猿來說,需要的是內在邏輯,一張好的流程圖,就可以解決80%的問題。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邏輯清晰是基本的要求!PRD前期的目標背景討論確實應該充分開展,但是把每一個需求背景和目標寫在PRD上的好處是:
      1.不是所有人都參與了這個PRD的討論,這個對于在整個團隊里同步需求精神有好處
      2.記錄,記錄當時產品為什么要做這個需求,為產品復盤做重要依據。

      我始終認為開發不應該只是開發,不應該只是按照PRD去生產代碼的機器,而是應該會思考問題有自己想法和主動性的~我覺得讓每個團隊成員了解每個需求的前因后果是對他們每個人的尊重哈哈~

      回復
  16. 走過了六年產品路,看到作者這么熱血澎拜,替你高興,希望你不要被環境所污染

    來自北京 回復
    1. 前輩,說出你的故事

      來自福建 回復
    2. ?? 說不出的苦痛才是真苦痛,遍體鱗傷啊

      來自北京 回復
    3. 感覺產品很坑啊 聽你的意思

      來自湖北 回復
  17. 1.產品文檔。最重要的永遠只有一點,讓看的人不費勁,清楚明白。所以文檔要能對研發小哥哥們的胃口,讓他們看得下去。至于在這基礎上,把原型畫得多美觀,我感覺是自我要求,我反正很看不得我自己畫的原型很丑,有時候一根線一個按鈕的位置差幾個像素我都會糾結一會;
    2.關于數據分析。數據是用戶反饋的一部分,樓主有一點說得很好,產品經理的決策不是follow數據,而是follow你的心。數據也是會騙人的,往往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去考慮數據的變化以及變化背后隱藏的東西;由于公司的原因,數據分析這塊我一直沒有實際應用過,只是看了幾本書,希望有機會能跟樓主請教交流一下;
    3.需求挖掘方面。競品分析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了解同行動態,并針對相同或者類似的功能進行優惠,同時進行一些小小的”抄襲”。在競品分析這個環節去打磨自己產品的交互細節、流程細節等方面。這是一個不可缺少但卻不應該是需求主要來源的一個方式;我覺得需求最重要的是來源自于真正存在的使用場景,這才更可能是用戶的剛需。
    4.至于后面的商業層面,產品大方向的把握,達到這個層次的我覺得才能真正稱之為產品經理??上疫€沒有,所以就不對這個發表意見哈哈哈~
    樓主還少提了一個產品經理很重要的素質,就是落地推進能力。想法有了,方案有了,那要如何又快又好的協調各方資源,將產品如期做出來并且上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另外還有就是UI和產品內的文案;現在是個看臉的社會,就連App也是,漂亮的App界面就如同帥哥美女,對人的殺傷力還是很強的。雖然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去設計,但還是要有一定的審美和眼界,能夠提出有效的建議。
    以上都是個人不成熟的小建議~樓主是美圖的,那應該是在廈門? 來自一名廈門的同行~

    來自福建 回復
    1. 首先感謝如此認真的讀我這篇文章,感恩感恩。
      1、數據這一塊我這邊實踐比較多,以后準備專門寫一篇文章來總結數據的問題。
      2、落地推進能力這一塊,我簡直要補上了哈哈~因為我這個人是想到什么就一定會立馬去做的人,想盡任何辦法得到盡可能多的資源。但是如何快速得到優質的資源,如何調動起團隊各角色的積極性,我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經驗可以分享~只記得有一點:不要一直站在產品層面,要跳出框架,其實整個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的資源都可以拿來考量。未來會更多思考這一塊,感謝提醒!

      來自福建 回復
    2. 期待數據分析的文章~

      來自福建 回復
  18. 同樣作為產品新人看了這篇文章有很大的感觸。

    來自江蘇 回復
    1. 謝謝閱讀 ??

      來自福建 回復
  19. 我已經不愛互聯網這種所謂‘年輕’的感覺了,這一點不年輕,如果說人生的總精力是有限的,那我寧愿在年輕時讓他緩緩流淌。

    來自上海 回復
    1.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嗎?其實我并不這樣認為。
      當你遇到你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時候,精力是可以無限被放大的。

      來自福建 回復
  20. 寫的很好,很受用。

    來自上海 回復
    1. 謝謝~歡迎更多交流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