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待需求的思維,決定產品的成敗

8 評論 10611 瀏覽 43 收藏 11 分鐘

帶著「關聯性思維」創造出更好的產品

當我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突然眉頭一皺說:“如果有這樣的一個產品該多好?”我們意識到,他說出這句話多半是遇到一個問題……

這樣的情景就發生在今天早上,我在吃早點時不小心給運動外套灑了幾滴油,我當時就想如果有一個免水洗的去污漬產品,那該多好,拿出來擦一下就能把衣服污漬擦除,其實這個產品早就有了,只需要去買就行了,但如果我沒有時間出去購買呢?那我就遇到一個新問題,怎么辦?在購物平臺下單,等著快遞小哥送貨上門……托這些產品和服務的福,雖然我的衣服臟了,但是我的問題都被解決了,我以后再也不怕類似的情況了,我感到很爽。

上述的情景反映的正是一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每個問題就是一個痛點,痛點一旦被激發出來,我們就會有相關的需求,緊接著我們就會需要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那么,需求離我們那么近,我們平常是如何看待它的?

“我需要一個xx”、“真不爽,要是能有xx功能解決我這個xx問題就好了”

這些感嘆是我們在生活中對于痛點發生后最直接和真實的語言反饋。

那在時刻和產品打交道的產品經理眼里,我們是如何看待這些訴求的?

舉個例子:

“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馬?”? 用戶說。

上面這句話,可能產品同仁們會很眼熟,對,又是用這匹馬來舉例子,這是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問他顧客問題時,顧客的回答。

原話為:

“If i had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they will tell me : a faster horse.”

-Henry Ford

我們以這段話為用戶訴求,假設接下來例子中的「 A」 和「 B」 都是產品經理

A經理:“哦,想要更快的馬,沒問題,找一些基因良好的馬圈養起來,找精英訓馬師訓養這些馬,培養出更優良更健壯跑得更快的馬給他們?!?/p>

B經理:為什么顧客需要更快的馬?這小子想干嘛?他有什么目的?哦,「更快的馬」,原來他們想更快更省時間的到達目的地啊。那么他們的目標我知道了,我只用幫他們達成目標就行了,至于更快的馬,先放一邊吧。找一些設計師和工程師,找材料供應商,給他們造一些跑得比馬快的汽車。”

A 和 B 兩種不同的實現方式都滿足了需求,即“更快的達到目的地”,我們暫且不談需求滿足程度、需求成本、功能實現、用戶接受度、產品檢驗等多個方面去分析,關站在「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互聯網時代來看,b經理的實現方式顯然更符合這個時代。

回到看待需求的思維:

A經理的看待需求的想法是:用戶說的,就是他想要的,順著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

B經理看待需求的想法是:帶著「關聯性」去思考,從用戶訴求中看到了需求背后關聯的用戶目標,站在用戶目標的角度考慮有沒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能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很多產品前輩對于用戶需求的觀點很多都提到“基于場景深挖需求”的確是這樣的,在我看來,我們可以籠統的把這些觀點稱為「關聯性思維」。

什么是看待需求的「關聯性思維」?

「在看待需求的同時,能看到需求背后與之關聯的因素」

除了聯想到用戶需求背后的「用戶的目標,他到底想要什么」,我們在設計產品時還要聯想到「用戶的使用場景」

「場景」是我們設計產品原型和檢驗產品可行度以及深挖需求時離不開的要素。

在談到看待需求「關聯性思維」結合「場景」時,我們先了解,什么是「場景」?

「場景」是一個具體的描述,類似我們小學時記敘文寫法,人物、時間、地點,環境及情節: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出于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這些元素組成了一個具體的畫面,而這個畫面就是場景。

基于「場景」我們能看到我們的用戶是誰、在具體畫面中還有哪些問題,在不同場景下需求能否被滿足,應該如何解決問題,等等。在「場景」中設想方案,我們會考慮更多因素,從而不斷把產品做好。

下面會舉到三個例子:

比如一個內容app,用戶喜歡科技內容,你推薦給他文學內容,需求沒有關聯到場景,沒有考慮到使用人群,僅僅是從滿足“提供內容”來做產品,這樣會存在推薦內容與目標用戶不匹配的問題。

比如我們會在生活中發現需求,平時大家都會對一個問題很不解,希望能和更多的人在一起探討問題。我們覺得這就是需求,可以做一個產品并提供服務,要做的就是在產品里開設一個有爭議有特點的問題,然后規定人數,規定時間在群里探討問題,最后問題的答案以一人一票投票選出自己認為的觀點。這個需求看似可行……可是用「關聯性思維」把需求放到「場景」里一想,我們就會發現問題。

對用戶來說「探討問題」是為了「獲得答案」,「人群」不一樣,帶著的「目的」也就不一樣,他是來聊天的,我是來獲得答案的,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氛圍下產生的結論可能是偏主觀性和誤導性的,而對于群聊主持人來說,當群聊的用戶在討論中“爭強好勝”的情緒被觸發,維持秩序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聊到最后大家可能都會不歡而散,用戶們出于「獲取知識的目的」達不到,那么使用這款產品總的體驗遠不如直接上知乎搜索答案。

比如一款理財產品為了和用戶保持黏性,活躍用戶并積累新用戶,想到通過做社交的方式讓產品變得“生龍活虎”,于是在理財產品中加入“分享你的理財方式”功能,大致就是把自己的好的理財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對方覺得有用,會直接使用你的理財方式,并且給你點贊,贊的最高的那個人會在產品的排行榜上。

我們猛地一看沒有問題,有的用戶在理財方面可能不擅長,導致資金分配不合理,而通過別人的理財妙招直接套用,就會幫助自己的資金安排的更合理。

但是我們用「關聯性思維」放到用戶真實的使用場景下想一下,這個功能雖然跟「理財」這個核心功能有一定的關聯……但對于分享理財方式的用戶來說,到底什么「時候」以什么「目的」分享給大家呢?用戶不知道,用戶目的不清晰,沒有強烈的分享動機,這個功能可能就不會被用戶使用,產品想讓用戶活躍起來的初衷可能就顯得不那么美好了,這時就需要對功能的取舍和對產品的再次分析了。

確實是,有的產品為了和用戶保持黏性,讓用戶活躍起來,也會通過做社交的方式來沉淀已有的用戶,但結果這樣的方式往往會差強人意。這就是a經理看待需求的思維:「只看表面,要什么,就你給什么,不考慮任何因素」;這樣的做法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反而會有新問題。

只有把看似需求和看似行的通的功能用「關聯性思維」結合「用戶目標」和「場景」進行思考,才能判斷哪些需求成立,那些功能合理,產品還有沒有可以滿足其他需求的機會。

每個產品人都有自己的獨到的思維,沒有定性。我只希望讓大家在看待需求的同時,多一個思考的維度和方式。

結語

對于很多用戶表面的需求,以及很多我們看似我們要去滿足的需求,很多都是值得考量的,雖然這是用戶最真實的訴求,但需要找到其中的關聯性,找到這些訴求代表什么?真正的問題在哪里?用戶想要干嘛?用戶為什么要這么做?帶著「關聯性思維」去看待這些問題時會讓我們更直觀的了解到用戶更本質的需求,把功能設計的更好,創造出更好的產品。

 

本文由 @?楊曉?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圖片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往往需求分析時候的一念之差, 就可能影響到整個產品的走向,需求之路,確實要靜下心來,多場景的思考。受教了!

    來自江蘇 回復
  2. 深挖 放大 觀察 需求

    來自河北 回復
    1. ??

      來自云南 回復
  3. 學習了,很受啟發,謝謝~~

    回復
    1. 謝謝,何同學,一起進步

      來自云南 回復
  4. 贊同,不思考自身產品定位與目標用戶特點,為了純粹的獲取流量、提升活躍度等產品目的,強行加入社交功能,企圖社區一搭建出來,針對性運營,就能讓用戶活躍起來,哈哈哈哈,說的是隨手記和支付寶么 ?? ,失敗的社交嘗試,用戶為啥要在這上面社交這個動機都沒鋪墊好

    來自廣東 回復
    1. alan同學,謝謝你認真評論,也感謝你的耐心。對頭~不考慮場景單一加入功能可能會出現新問題。

      來自云南 回復
    2. 感覺順風車也是強行社交啊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