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怎樣迭代更有效?
產品迭代,是一個不斷服務好用戶,占領用戶心智的過程。在討論怎樣迭代出好產品之前,我們不妨先想一想有哪些互聯網產品是在迭代中慢慢地被淘汰的,他們都犯了哪些錯誤?如果我們能避免這些陷阱,我們就更有機會做出一款有生命力的產品。
迭代需要避免的兩個大坑
首先,產品所在的外在環境在不斷變化
門戶網站、線下實體零售店、諾基亞手機,都是有確定需求的產品形態,受用戶追捧了很長時間,這點說明產品本身沒有問題。然而技術在演進,對于門戶網站,首先受到來自web2.0誕生的具有社交性質的產品的沖擊,接著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讓大家更習慣通過手機APP直接獲取信息,人們開始不再以上門戶為自己的上網必選,門戶網站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用戶在變化,當80后成為新一代消費主力時,他們更懶,更習慣于通過鼠標直接在線上下單購買,于是線下的實體零售店陸續訪問越來越少,這時候線下的實體店開始面臨客源緊張的問題;同時,對手也在變,蘋果在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手機,對于當時的江湖霸主諾基亞,在面對一個不是同一等級的競品時,無論對競爭對手的判斷,還是對用戶需求的感知都是落后的,他還抱著自己已有的成功經驗,只能越迭代越失敗。
反過來,那些真正能從變化的市場中發現機會的產品則有機會越滾越大。如陌生人社交一哥陌陌,在2014年上市還是一家主要依靠會員營收公司。而在上市的3年多時間里,通過產品迭代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先后押注游戲、營銷和直播,最后因為直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在的陌陌通過直播獲得的營收超過了全部營收的50%,陌陌的市值也已經是剛上市的時候的2倍多了。
直播這項業務不是預先想好的,而是在15年4G變得普及,基礎設施搭好之后,在原有的陌生人社交關系鏈的產品形態上生長出來的。技術的變化、用戶的變化、競爭對手的變化都在影響著產品的方向,迭代需要讓產品跟上外在環境的變化。
其次,產品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
任何產品幾乎都會經歷產品的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產品的初創期,需要通過快速試錯探索出有用戶黏性的功能;探索成功之后,就需要快速導入用戶,這時候也會產生新的需求和新的問題,不斷去完善產品;在產品的相對成熟期,則可以考慮產品的變現,和新功能的延展,以提升用戶活躍;而到了產品的衰退期,就需要不斷刺激用戶,延長用戶的活躍周期,召回流失的老用戶。
產品的生命周期
如果沒有在恰當時候做恰當的事,就有可能自己作死,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超級課程表”。14年拿到B輪融資的時候,超級課程表正在從一個課程管理工具向學生社交切,還遠遠談不上是一個有用戶黏性的產品;然而這個時候,創始人在公眾媒體的大量曝光,本來希望能拉來更多的用戶,但這不但沒有對產品產生正向作用,反而造成拉來的用戶無法留存,使產品的口碑變差,在產品的初創期去做了成長期該做的事,從而加速產品的死亡。而最終走向公眾的產品,一般每個步驟都走得很準,比如大家熟知的微信,在調好模式之后才利用騰訊社交鏈擴張,張小龍這樣復盤:
一個產品的流量要看用戶口碑,看用戶口碑自發增長的分界線,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個界限,推廣就沒有意義。當戰略性拐點出現的時候,騰訊的能量就發揮出來了。7月以后,無線部門對微信進行了強勢的推廣,手機QQ等產品成為巨大的流量導入來源。
當產品模式已經可以自運轉時,拉新得到的都是有效流量。
產品迭代既需要識別外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又需要根據產品內在生命周期做恰當的事,不斷尋找發力點。而具體到每次的迭代,有幾件事非常關鍵。
日常迭代的三個關鍵
1、節奏感
做產品就像打仗,首個版本的上線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接下來的迭代可能會引起團隊成員的疲勞,這個時候管控好迭代的節奏,讓產品功能一點一點釋放,對于保證團隊的戰斗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維持固定頻率的更新,也能很好的向用戶交付新功能,讓他們保持對產品的期待。
一般,迭代的節奏怎么安排?對于APP類產品,一般初創期因為功能簡單,需要探索用戶價值,可以達到一周一個版本的迭代節奏,而成熟期產品則差不多3周一迭代,即如果沒有特別情況兩次發版相距3周時間,這樣必須在第一次發版前就準備好下個版本的需求,開發人員在第一個版本發布之后,就進入下一個版本的開發,兩周開發,1周測試,第3周結束就可以提到應用商店審核了。而對于H5的迭代,省去了發版和用戶安裝更新的環節,迭代可以更快,一般第一個版本上線后,可以迅速暴露問題,迅速解決問題,優化到某個程度后,再放緩迭代節奏,這樣就能更好的平衡好需求。
2、需求排序
當一個版本面對多個需求時,怎么取舍,怎么排序,是一個非??简炄说幕?。一般有兩種思考維度:一個從用戶價值出發,去區分哪些是基本型、期望型或者興奮型需求,基本型需求一般都需要馬上解決,而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則要重點選擇幾個來解決;另一方面,從企業角度去權衡需求的商業價值,每個功能的優化對于商業價值的提升一般是可量化的。
算清楚這兩類價值,再結合具體需求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就能得到這個需求的性價比了。需求的性價比是一個相對靠譜的判斷標準。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需要結合具體業務在需求取舍與優先級上需要形成自己的原則,這樣才能有自己的判斷,而不被老板、業務方或者技術小伙伴們牽著鼻子走。
同時每一個版本,可以大功能與小功能進行穿插,這樣可以保證開發人員每次的開發任務是比較穩定的,而不會是某些版本的開發任務特別多,某些版本的開發任務又特別少。
3、數據驅動
如果把做項目看成是一次不確定的航行,那么數據就是這次航行的儀表盤。關鍵指標的反饋直接決定了某個探索是否正確,及是否需要再持續投入;同時,每一個功能的持續提升,也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來知道薄弱環節在哪里,從而找到需要優化的方向。數據分析這一點,我們會在下一篇詳細介紹。
扎克伯克在臉書公開上市前,公開了自己辦公室的一句話:
stay focused and keep shipping。
換個角度解讀,這句話的意思是:媒體、投資人、評論家,老子就集中注意力干好自己手頭的事。
迭代的精髓正是如此,通過圍繞價值創造的不斷交付,贏得用戶心智,獲得產品增長。而其他,并不重要。
練習:從外在環境去思考,你的產品需要應對哪些變化,做出什么調整;同時,想想你的產品目前處于什么階段,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七個核心步驟,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下一篇數據分析,找到你航行的指南針,敬請期待。
相關閱讀:七步打造有競爭力產品系列
作者:許晉誠,分享打造有競爭力產品的方法論,微信公眾號:健行筆記(xuexibiji007)
本文由 @許晉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思維框架很完整。老鐵,我差點就去了你們公司。。。。
haha,后來去了哪兒
入職了一家搞車輛網業務的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