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與闖業

0 評論 2523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第三代企業家無法再依靠闖業發展

中國到現在經歷了三代企業家,第一代從生產一線實干而來,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富有市場

競爭意識者,做技術、工業、貿易,以制造為主,利基在國內成長市場和外資還在探索期,競爭度小和利潤力大。

第二代受過高等教育尤其有海外留學背景,他們對準國外的某個大行業,模仿拿來在國外已經成功的業務模式,開始從服務業和業務模式創新著手,不再看重低成本制造優勢,而是專注在商業模式的復制力和利潤力上,他們的利基在國外商業與國內市場的發展差距中先抓住機會。第一二代在改革開放下“撐死膽大,餓死膽小”的闖業精神在人口紅利、規模經濟效應下會有高成功幾率。

現在來到第三代,第三代的利基應該是整合跨區域的資源,核心在新視野和新思維的能力。第三代無法再闖業,必須創業。西方的商業之所以成熟到如今這個地步,有賴于他們有商業的系統,有創業的系統。小有成就的中國企業家不再承認自己是創業者,他們認為創業者是準備組建企業的人,是一群群力爭上游準備自立門戶的個體或高級白領!——錯了,經營企業的人永遠在創業,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普遍想得是解決現狀,但源頭在追朔從創業的最開始,潛伏了哪些失敗或阻礙成長的因素一直在發揮作用,知道了問題的源頭,才能根本解決管理問題,抓出一直在制造問題的源頭。

創造幾億資產的人未必真正懂得創業的系統!

創造幾千萬資產的人未必真正懂得創業的系統!

若是早知道創業系統,很多早已埋下伏筆的企業問題就根本不必存在。

90%的創業者在創業前沒有理性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創業,從而導致公司成長緩慢的問題

實質上,在投入創業的小微企業有90%沒有真正思考好:我應該何時創辦一家公司?我早年的人生經歷使我有強烈創業的動力嗎?如果我對某個概念充滿熱情, 熱心追逐令人振奮的夢想,卻沒有冷靜評估是否可行?或尚未累積充分的人力、社會、金融資本,或是市場還未能接受我的構想,或是我的個人處境不利于創業,我是否仍應不顧一切的投入創業?

從全世界對創業人的調查來看,成功創業人與非創業人的人生動力非常不同,創業人最在意的是追求權利與影響力、自主權、管人、財務利益,非創業人最在意的是安全感、名望、財務利益、與他人之間的聯系。所以當你是非創業人的動力驅動時,你顯然無法創造另滿意的財富和更優秀的企業。

創業人也總是認為要趁自己還未收到家庭太大束縛,趁自己的工作還沒變得過度專門,趁自己還沒過度依賴雇主的資源,但太早投入創業,可能遭遇慘敗,認為要先等等,直到建立更多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金融資本,但是等待太久,可能讓他們被成本高昂的生活方式與穩定的收入鎖住,在個人職涯的終點后悔自己沒有踏出創業這一步,成功的企業者懂得恰當駕馭自己何時投入創業才是正確的時間點。

90%的創業者在創業時沒設計好伙伴關系及分工分配機制,導致后面的諸多管理問題

同樣,在投入創業的小微企業有90%沒有真正設計好創業團隊,關系問題、分工問題、分配問題。沒有理性思考我應當獨自創業,還是嘗試招攬創業伙伴?我應該嘗試招攬什么人共同創業:朋友,家人,認識的人,陌生人,以前的同事?創業伙伴在公司中應各自擔任什么職位?哪些事情可以獨自決定,哪些必須交由創業團隊決定,創業團隊應如何作出重要決定?

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創業企業中,與親友合伙創業的情況非常普遍。但團隊成員關系密切的壞處可能蓋過好處,危及團隊的穩定。創投也會避免投資這些創業團隊成員之間個人關系太密切的公司?;蛘咧辉谑烊水斨姓覄摌I伙伴,可能會組成一個實力較弱的團隊,創造不出很大的企業價值,在新創企業中,你需要非常主動的人,不必一直給他指示,他就會積極投入,表現遠遠超過職位要求,一般來說,在朋友和熟人當中,十個人中有一是這樣的人。

親近關系間的合伙人共事會帶來關系的損害和工作事項的回避。如果某位伙伴的能力未能跟上公司的需求,創業團隊中的親人或朋友可能極不愿意將他調職,他們會選擇觀望,期望當事人忽然神奇的能力大增,或是問題神奇的消失,但逃避往往只會讓問題惡化,損害公司,最終讓受庇護的當事人被提出公司。

起步沒做好,一切努力都成效甚微,無法達到創業的最終目標

從創業前到創業中,從自我的定位到創業伙伴關系的定位,對企業發展前景有很大的影響,他幾乎就是一個人在被父母創造最初構造的DNA,DNA 沒有造好,再怎么努力,一切都白費。

來源:互聯網分析沙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