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工作日完成一個完整的原型,如何做到?
最近,我在CanvasFlip1上的團隊得到一個任務:在一個星期內完成原型并進行可用性測試,當我的設計團隊發現我們只有5個工作日的時間來完成一個完整的原型時,我們驚慌失措!
我可以保證,世界上每一個設計團隊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們都經歷過瘋狂的截止日期,在今天的精細化用戶體驗的世界里,越來越多的敏捷團隊和“快速進入市場”的心態,都要求我們學會如何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為適應這種現狀,同時產出優秀、可用、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型,團隊需要有一個可靠的、結構良好的計劃。
我們通過設計一個5天的敏捷模型達到了目的,這是一個可復用的模型,其他用戶體驗設計人員也能使用這個模型如期完成任務。
什么是“敏捷設計” 2(design sprint)?
敏捷設計是指在一段固定的時間之內,通常是在5天到3周之間,開發人員或設計人員(或兩者)團隊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這種設計通常用于敏捷方法。
5階段“敏捷設計”(?5 phase “design sprint”)是一種基于敏捷迭代(agile sprint)的方法論,由谷歌風投(Google Ventures,簡稱GV)率先推出,隨后被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種初創公司和設計團隊,也包括我在CanvasFlip的團隊。
該計劃包括界面設計、原型設計和跟用戶一起測試想法三部分。這是一種在團隊構建產品或功能之前就可以測試假設,嘗試重要想法,并獲得分析結果的快捷之路。
當我學著去進行敏捷設計時,發現這似乎是開發新功能或推出新產品的絕佳工具。然而,每個設計團隊都有獨特的業務目標和資源。因此,敏捷設計是一個方法,團隊在此基礎上實驗地越多并且根據自己的需要及時地調整它,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敏捷設計的目標是完成3-4個可點擊的原型,以及可用性測試,以確定和完善一個“最終”原型。接下來我們每天將逐步執行,從第一天的準備開始,在敏捷設計開始之前,我們要準備很多稿紙、便利貼、白板和充沛的精力!
第一天:制定理念和策略
我們早上開始花費了30分鐘左右的時間,去討論我們設計的產品以及它的潛在的難點。這個溝通通常是由UX3的研究人員發起的,因為他們可能很熟悉用戶的痛點。我們用白板記錄溝通過程中的問題,這樣我們就能在敏捷設計的全程中看到它們。我們稱這個過程為“發現問題”。
緊接著,產品經理、業務團隊和開發團隊設定所能實現的技術能力的極限,這些有組織的討論確定了我們在之后的工作范圍。
在此基礎上,我們討論了長期目標,確定我們理想的解決方案。相對來說確定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然后去尋找如何達成它的方式是更為簡單的事。這個過程使我想起關于阿波羅13號的被稱為“敏捷設計”的短篇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在阿波羅13號被損壞后,宇航員需要找到返回地球的方法。飛行指揮抓起一支粉筆,畫了一張受損航天器從外層空間返回地球的路徑圖。這個簡單的圖表,幫助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頭的問題上。
同樣,在本次敏捷設計中,我們使用一個白板來概述我們實現長期目標將采取的步驟,雖然它可能會經歷一些小的調整,但總體方向仍然不變。
在此之后,產品經理會與團隊溝通幾分鐘,來定義產品/功能的理想用戶角色。
既然每個人都在同一個起點上,所以我們花費整整三個小時來進行關于用戶角色需要的個性化思考。在早期,當我們還在為我們的敏捷設計找到最好的模型時,我們開始了集體頭腦風暴,但是后面我們意識到當每個人單獨思考,然后分享他們的想法時,我們會有更好的結果。
當我們返回房間時,每個團隊成員共享他們的用戶角色及他們所需要的功能。當他們分享時,我們在白板上做筆記。到我們離開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很好地理解了制約因素,并且有了很多想法。
第二天:發散思維和匯總
第二天都是關于通過草圖形成解決方案,這通常是一周中最令人興奮的一天:大量的頭腦風暴,然后通過排序來找到最棒、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1. 發散思維
我鼓勵我的隊友在目前的解決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去探尋新的、創造性的想法。此處有兩種對我們有用的發散訓練。
瘋狂8s——每人手持一張紙,折疊成8份,然后花10分鐘拋棄8種想法。標記越大越好,把重點放在快速的想法而非細節上。確保團隊成員不會被可能性或當前存在的情況禁錮思維。
流程圖:顧名思義,它會通過流程引導你了解一個產品或功能。從用戶與功能/產品的第一次交互開始,劃分出可以吸引用戶進入的每一種可能的流程,它會幫助你構建多種以功能/產品為中心的可能的故事情節。
多數情況下,探尋新的和創造性的功能流程將會帶來更簡潔、更直觀的流程,其中一些將會是出乎意料地精彩!
瘋狂8s更適合于創建多個界面的構思,而流程圖則更側重于產品/功能中可能存在的多個流程。
2. 匯總
片刻休息過后,是時候開始提煉這些思路了。漏斗頂部已經填滿了,現在我們需要將填充物向下移動。同樣,我們有兩個主要策略。
- 8到4到2——花15分鐘從瘋狂8s的8種想法中提煉出4種,然后再花15分鐘,從被選出的4種想法中提煉出2種。
- 魔術圖——這個是需求與人力的對比圖,創建一個圖表,在X軸上以劃分為1-10個評分等級,在Y軸上劃分為1-10個評分等級。然后畫出所有發散思維階段的想法,能夠沖擊成功的將是那些命中高需求和低成本的想法。
3. 決策時刻
發散思維和匯總想法通常需要花費整個上午,有時會占用一部分下午的時間。但第二天的最后幾小時是最關鍵的,我經常邀請利益相關者加入進來。
每位團隊成員都應該準備與團隊分享2個“最佳”或是最終想法,對于每個想法,他們該展開探討,回答提問并接受更多建議。
在每位團隊成員分享完想法之后,就該進行無聲的投票了。每個人有6票,我經常使用貼紙當做選票。團隊成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可以在房間里走動,把他們的貼紙貼在他們認為最好的點子上。目標是確定出整個團隊,都愿意去繼續推進的兩個最終的想法。
第三天:構建線框圖,創建原型,驗證UX流程
今天有許多工作要創建完成!我們把團隊劃分成小組,這樣每個組都能為前一天的兩個想法制作線框圖。
為了節省時間,在繪制線框圖階段的最佳開始方式是使用筆和紙,我個人認為紙質原型在這個階段是最好用的,因為目的是驗證流程。用戶應該關注基本的元素,而不是設計的美感。(當我們進入這個階段時,CanvasFlip工具也支持紙質原型,這顯然是我最喜歡的。)
我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線框圖上,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把它們放在像Balsamiq這樣的在線程序中,或者使用CanvasFlip將紙質草圖放進原型中。一旦線框圖完成,我們便和團隊的其他成員分享原型。在一群封閉型的團隊成員們那里測試線框原型,這能幫助我們驗證原型的流程。
在最后一小時,我們討論了線框原型以及通過在我們自己的團隊進行內部測試所總結出的UX見解,設計師們對原型的各個部分發表意見。在房間里,我們也有UX研究人員進行見解分享。
因此,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兩個原型并準備好進行可用性測試了。
第四天:優化原型
第四天集中精力在兩件事上:完成設計并準備可用性測試。
一組成員要把今天花費在設計上,如果第三天產出了紙質原型,第四天就可以用來把紙質草稿或者線框圖變成高保真原型。最重要的是,第一組需要確定我們計劃要測試的所有功能的交互。
第二組要和UX研究員密切合作去編寫測試文檔(script4)并招募測試者,我們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招募測試者,包括在社交媒體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雇傭一個專業的服務方。
CanvasFlip已經與一些根據用戶角色,來招募測試者的機構進行了合作。
到今天為止,兩個團隊都已經有了他們的產出:
- 兩個最終原型(如果只有一個,也沒關系);
- 一個問題列表和主持人的流程指導手冊。
確保在一天的最后預留出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檢查一下原型,列出盡可能多的需要注意的最終假設或者關鍵點。
第五天:驗證
第五天一整天都用來討論問題、發表見解和得出答案,我們引入真正的用戶并驗證原型。如果我們在前幾天準備好了兩個原型,我們要把用戶分為兩組,每組測試一個原型。這混入了一些A/B測試,這樣會產生顯著的效果。
我不會解釋如何實施一個可用性測試,因為許多人已經寫過很多關于可用性測試的話題。相反的,我只記錄研討的重點。
此外,我們使用CanvasFlip來實現這一功能,正如我們研發這個工具的目的,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額外的分析,比如:存在更高用戶流失率的界面和熱點圖。但是,不管使用什么工具,重要的是要盡可能多的獲取信息,并做大量筆記。
在今天結束時,團隊就有了一個經過驗證的原型,可以用來繼續推進工作。我們已經到達了敏捷設計的末尾,并且團隊和利益相關者應該會對他們的選擇和用戶會對什么做出明確的反應,有一個更清晰的想法。
結束語
在短短五天時間里,每天工作將近8小時,我們獲得了一個通常需要花費幾個月才能產出的成果。通過一切從基礎做起,我們對于什么讓我們的設計具有可用性和吸引力的有了更深的理解。
名詞解釋:
- CanvasFlip:是一個基于云計算的設計協助和測試平臺,使設計人員能夠創建設計原型和捕獲針對他們設計的分析。(https://www.canvasflip.com/)
- 敏捷設計:一個5階段框架,通過快速原型和用戶測試幫助回答關鍵的業務問題。敏捷設計讓你的團隊達到清晰明確的目標和獲得交付成果,并迅速掌握關鍵的學習。這個過程有助于激發創新,鼓勵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使你的團隊在一個共同的愿景下保持一致,并使你更快地推出產品。(https://designsprintkit.withgoogle.com/)
- UX:User experience,簡稱UX。中文翻譯為:用戶體驗。
- script:這個單詞有腳本、指南的意思,文檔沒有腳本的意思,腳本就是劇本,一步步的指南。在英文中提到script多翻譯為按步驟指導。此處根據語境翻譯為測試文檔,因為后文提到了測試人員,他們也是需要按步驟測試的。
原文作者:Monika Adarsh
原文地址:http://www.uxbooth.com/articles/40-hours-to-prototype/
本文由 @?阿葵么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每天工作將近8小時????
額????讓我們國內的產品怎么想,還有這種好事?
我們都是3天200頁的
買本設計沖刺的書就好了,比這個有用。
在哪買這種書啊
那個熱圖工具挺有意思的,可以探索一下
哈嘍,我這邊是做微信小程序餐飲saas系統的,請問可以認識一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