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畫原型之前,請先擬好“流程圖”和“信息結構”

27 評論 63204 瀏覽 394 收藏 6 分鐘

上一篇《做交互,別急著畫原型》中說到畫原型前先要理解功能,并且從用戶角度思考如何繪制適合用戶的流程圖。而今天將和大家講講,畫原型圖前比較重要的兩個因素:“流程圖”與“信息結構”。

首先,當拿到一個功能需求時,需要大致知道這個功能是干什么的:哪些角色有需求要通過這個功能來完成什么目標(具體的用戶需求不細說)。如果這個整體方向都不能確定,那這個需求要么是不完整的要么是不成立的。在這種不確定需求的情況下畫原型,過程肯定是磕磕絆絆甚至是無用功的。

(所以,如果設計師接到的是這種不確定的需求時,要么說明原因選擇不做,要么在有足夠多時間的情況下自己去分析需求。)

我們先假設有這么一個功能:大致是給團隊的成員協調配合完成任務的那么一個功能,其中任務需要被發起,被完成和被批閱。而且它有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1:

只涉及到兩種角色,“角色A”既是任務的發起者也是任務的批閱者,“角色B”是任務完成人員。屬于來往關系。

情況2:

涉及到三種角色,“角色A”只是任務發起者,由“角色B”來完成,進行批閱需要通過“角色C”,屬于上級關系。

所以,在設計開始前必須確定該功能是情況1呢還是情況2呢甚至還有情況N,不同的情況會導致我們的流程圖的方向有所不一樣,最終導致原型圖的不一樣,因此整體方向很重要。

這里我們不糾結哪個情況是對的,我們選擇情況2,并且進行簡單細化:

  • 角色A:簡單地發起任務
  • 角色B:可以拒絕任務,也可以接受任務
  • 角色C:批閱任務是否完成

整理而得的流程圖如下:

通過這個流程圖,就可以比較清晰的知道各個角色之間的關系,然后對每個角色涉及到的操作進行“加工”:

  • 用戶A布置任務可能包括:任務標題、任務內容、任務時間等等
  • 用戶B的任務涵蓋任務標題、任務內容和任務時間等等,并且對任務有一定的操作
  • 用戶C等到任務完成后批閱任務是否通過,如果不通過原因是什么
  • 以及等等(冥想中~)

更加可視化可以整理出信息結構(以用戶A為例):

通過這么一簡單整理,每個流程步驟可能涉及的頁面或者是內容就都有了。

那為什么要搞出個這么一個所謂“腦圖”的東西呢?

我們在做原型時,肯定是通過流程來確定頁面,但是流程上并沒有說角色發起任務需要填寫哪些信息,需要包含哪些內容,就算我們腦子里有這些信息,但是我們也有可能會遺漏,所以在做原型前更好地是思考用戶操作會涉及哪幾個頁面,頁面里有哪些信息,哪些操作是如何跳轉的,而信息結構圖能很好的解決這一點:頁面結構,頁面內容,頁面關系和頁面狀態等。

剩下的就看把流程和內容應用到原型上的功力了。做原型時更多的從用戶角度思考,并且參考一些交互原則,同時平時可以多觀察觀察其他app,不斷積累。不過也別想一次性就把所有細節都考慮到,大體方向確定了,后面的細節可以慢慢補充,慢慢完善。

總結

拿到功能先要理解功能,理解用戶在用這個功能時會是怎么操作的,用戶之間的關系又是怎么樣的,也許腦子里有大概的流程,但是更好的辦法是把流程畫出來,畫出流程后,對每個流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操作和內容進行整理,將這些內容合理的整理到直觀的信息結構中,然后在帶入到具體的頁面,并且不斷思考流程和改進細節。

先有方向才有框架,有了框架才能填入內容,有了內容才能不斷進行更細致的調整和修改。

 

本文由 @交互の故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提問:文章中流程圖之前的是什么圖呢?

    來自上海 回復
  2. 大部分產品經理的基礎技能不扎實,產品做出來了但是方法論基本功并不扎實,很多都是借鑒參考。
    產品從需求開始,功能是用來滿足需求的,而業務流程又是對功能的具體落實。
    信息是指實現功能需要具備的元素是什么,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操作,將這些信息、操作進行系統化的、結構化的整理就是信息架構了。
    最后再把這些信息、操作使用元件、控件布局到頁面上,就形成了產品原型。
    一般順序是
    需求列表——功能列表——業務流程圖——信息架構圖——頁面流程圖——原型——UI設計稿——產品(代碼實現)

    來自浙江 回復
  3. 前輩,從0到1時是先畫任務流程圖還是先設計原型?請您幫我解惑呢

    回復
    1. 一般大部分產品經理都是先原型后流程圖,因為往往都是找競品參考、修改的,你懂的,這樣做產品往往都是先做原型再畫任務流程圖,畫圖的目的是為了寫產品文檔
      如果你真的是0-1沒有啥參考借鑒的,你肯定是得先搞清需求是什么,然后用何種功能滿足需求,這個功能是具體如何實現和展開的,這就是流程圖
      為了實現這個功能,用戶需要依據什么信息做判斷和操作,對這些信息進行結構化系統化的整理,這就是信息架構了
      最后才是根據信息確定具體的頁面元素,畫原型

      來自浙江 回復
  4. 非常棒 產品經理越早跨越畫圖成長越快 微信hengshuivick。學習溝通

    回復
  5. 來過、受教、感謝

    來自浙江 回復
  6. 在梳理最初的任務流程后開始整理分析了流程中的結構內容元素,可以在分析整理結構元素后在補畫一個頁面流程圖,這樣在進行原型制作時可能會更清晰。

    來自北京 回復
  7. 又讀理一遍想問腦圖是什么?

    來自北京 回復
  8. 請問拿到一份用戶的需求大雜燴,應該如和梳理呢(多角色的后臺管理系統)。頁面流程圖、業務流程圖、功能結構圖、需求列表、功能列表、邏輯流程圖應該先畫哪個。。。

    來自北京 回復
    1. 這些相關的邏輯梳理工具,在實踐中的使用順序,個人一般如此處理:
      1.需求列表 2.業務流程圖 3.功能列表 4.功能結構圖 5.頁面流程圖 6.邏輯流程圖
      1、2、3、4一般是產品經理用得多,5是交互設計師用得多,6是程序員用得多。如果能全部使用并展開,是可以的。

      來自廣東 回復
  9. 最后看到個人功力的時候就泄氣了,請問您知道怎么提高個人的功力嗎(特別是初稿的設計能力)

    來自上海 回復
    1. 沒有明確的答案吧。具體涉及在原型設計的時候我認為更多的是項目積累 不斷研究其他產品吧,然后畫原型多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哪些內容是側重點等。我現在也是在需要不斷充實和提高的一個階段

      來自浙江 回復
    2. 我現在剛接觸穿品,所以在看其他產品的時候,看的角度還是在表面上,而不是設計者得角度去評論,所以甚是苦惱

      來自上海 回復
    3. 作者的基本功還是不扎實,其實邏輯就是:
      功能決定于需求,流程是對功能的具體描述,信息、操作是實現功能所需要的材料,這些材料必須要先用腦圖進行結構化的整理。最后這些信息再根據場景、用戶使用習慣等轉化成具體的頁面元素(控件)布局到頁面上。
      在畫原型之前有個頁面流程圖,就是打個草稿,將頁面的大概內容分布在不同頁面上并且確定每個頁面的業務目標,這樣級就可以做個頁面流轉路徑的整理,給原型打個框架
      所謂的功力就是你從抽象到具體的能力,有些產品經理也沒有去分析如何從0-1的一步步的實現過程,但是他做多了,功力深,一個需求出來,流程圖、信息架構都沒做,就直接從抽象到具體了
      有些功力淺的就要一步步從需求慢慢的具象化,并且還要不斷反復打磨
      90%的產品經理其實都是抄襲嘛,很少有人研究這些

      來自浙江 回復
    4. 所謂的功力有兩種
      第一種,有意識的不斷訓練自己的產品思維,不斷訓練從0-1做產品的思路歷程
      第二種,看得多了,做得多了,自然就快了,你問他怎么從0-1,他也說不清,反正就是會搞,這是無意識的
      我在工作中發現大部分產品經理對于信息架構都是不擅長的

      來自浙江 回復
  10. 思路很重要

    來自廣東 回復
  11. 還不錯,雖然簡單,但是重要的是思路

    來自廣東 回復
  12. 想請問有了框架,頁面的內容怎么來確定呢?

    回復
    1. 內容一部分來這后面不斷的完善,更大一部分來自前期需求分析總結而來

      回復
    2. 好的,謝謝

      來自河南 回復
    3. 有了框架以后,就去逐項的完成具體內容,想象自己是最終用戶,描述每一步的具體操作及交互響應。雖然在很多的需求指導文章里說過,不能給研發做功能的限制,只要描述需要實現的功能即可。但以我的經驗來說,如果你不把交互這的需求寫細了,攻城獅們很可能就會把這功能做的不倫不類,甚至反人類。。。

      來自山東 回復
    4. 恩~

      回復
    5. 感謝

      來自河南 回復
  13. 邏輯縝密,不錯的干貨!

    回復
  14. 厲害了,這才是應有的思路

    來自廣東 回復
  15. 很實用的文章 :mrgreen:

    來自山東 回復
    1. ??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