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設計的道、術、器

10 評論 25926 瀏覽 179 收藏 6 分鐘

原型設計是互聯網PM的核心能力,其提升必然伴隨著對器的精通,術的掌握,道的理解。

很多PM的原型設計能力還停留在器的層面,簡歷中號稱精通Axure和墨刀等各種原型軟件。其實只是剛剛入門罷了。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領悟一些原型設計的方法和思想,從而知道自己的原型該如何設計會更好。

器-原型軟件

原型設計的軟件就是所謂的器。

常見的器

Axure、墨刀、mockplus,紙筆。

器的選擇

建議從適合當下工作和適應你的成長2方面來綜合選擇。

推薦Axure或墨刀,前者功能全面強大,后者專注于快速創建APP原型。

器的學習

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議采用“看視頻入門+看文章精通”的學習方式。

比如Axure的學習,可以看小樓一夜聽風雨的視頻教程,尹廣磊的論壇帖子。

器的精髓

正確了解每個功能的適用場景,以及具體用法。

深刻理解動態面板,中繼器,內聯框架等高級功能的設計理念,并善用之。

清楚知道什么時候該用什么元件來畫原型,最簡潔最貼近產品。

術-原型畫法

畫原型的方法就是所謂的術。

常見的術

App原型以375×667分辨率設計最適合。

善用元件庫,可以快速畫出線框圖。

善用動態面板,可以繪制常用交互效果。

善用母版,可以減輕不同頁面的重復工作量。

善用頁面快照,同一線框圖無需拷貝和重復修改。

術的學習

古語有云:器欲盡其能,必先得其法。這里的法就是術。

說下我的土方法:多實踐,多踩坑,多總結。

另外起點學院的部分線下授課挺有價值,可以嘗試。騰訊課堂也有原型設計視頻教程,也很不錯。

術高于器

術是可以脫離器的。換了器,術依然有效。

比如從Axure換成墨刀,你畫原型最佳的尺寸還是375×667。

懂得了母版的用法,換個原型軟件照樣可以快速產出原型。

道-產品框架的搭建

原型設計的思想就是所謂的道。

常見的道

設計原型最適合應該采用邏輯分辨率,而不是物理分辨率。

如果原型要兼容所有主流手機屏幕,請選擇最中間的邏輯分辨率。

同一功能需要出現在多個頁面,應該采用公共組件的思想來設計。

道的學習

多總結自己的原型設計經歷,可以提煉出道。

看別人的原型尤其是rp文件,可以模仿對方的道。

反思原型軟件的功能為什么這樣設計,可以悟出對方的道。

道高于術

術是方法,道是理論。

術是具象的操作,通過方法可以快速產出原型。

道是抽象的思想,通過理論可以落地得到方法。

器不是道

很多PM自以為學會Axure的酷炫交互,就可以做好原型設計。

同樣的,會用Axure畫高保真原型,也不代表你的原型設計能力很強。

道術器的關系

道指導著術,術落地成器。拿上面的例子繼續說:

因為:同一功能需要出現在多個頁面,應該采用公共組件的思想來設計。

所以:我們應該去使用母版來設計同一功能。

最后:在母版中畫出這一功能,然后引用到多個頁面。

總結

如果能夠理解本文的大部分內容,相信你的原型設計能力已經入門。

如果運用過其中的方法或者總結過相似的理論,那么你的原型設計能力肯定很精通。

相關閱讀

高級PM教你定制APP通用元件庫

Axure原型加流程圖功能的高效結合

為什么375×667是移動端原型的最佳分辨率

#專欄作家#

浪子,業務型PM,浪子PRD系列51prd.com,公眾號langzisay。

本文由 @浪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真好。初學者,看了入門課程,還是感覺不踏實,有了術和道才真正可以說我會用Axure。

    回復
  2. 繞來繞去,暈了,對我們這些初學者。。。

    來自北京 回復
  3. 術雖不限于器 但不能脫離器 術與器是依存關系 沒有好的工具發揮不出好的技術

    來自甘肅 回復
  4. 道是樹干,定位出原型的框架;術是樹枝,描繪出原型的結構;道是工具,展現出原型的載體

    來自韓國 回復
  5. 好像是……小樓一夜聽春雨……

    來自湖北 回復
    1. 是的,哈哈

      回復
  6. 今天偶然看到浪子的文章,一下就停不下來果斷訂閱。一連看了十幾篇了,完全停不下來。我是一個初入行的產品經理,看浪子的文章真的學到很多東西。感覺看浪子的文章比我之前交錢學到的東西多

    來自四川 回復
  7. 寫東西很有高度啊:mrgreen: ,站的高看的遠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 希望吧。
      只是客觀來說,這篇文章看得懂的pm其實并不多。
      另外我寫得還不夠深入淺出,易于理解。

      來自上海 回復
    2. 需要懂點傳統文化。
      如果加點歷史案例,再加點互聯網案例進去,把歷史與互聯網結合,不知道效果會怎么樣。
      不是有句話嗎,分析產品就是分析人性,讀歷史也是讀人性,或許是有共通之處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