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設計 | 電商背后的交易系統是如何設計的?

0 評論 2493 瀏覽 11 收藏 16 分鐘

交易這個行為已經有了多年歷史,隨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在線交易也變得愈發普遍。而在在線交易背后隱藏著的,是交易系統。怎么設計好交易系統呢?本文嘗試從貨幣交易這一點出發,對電商背后的交易系統設計做了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前言

交易,是一個從古老社會體系就開始產生的行為,從原始的物物交換到貨幣等價物,再到如今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已經開始習慣了在線交易,在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代,人們的交易場所、載體或形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電子支付方式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面對這些錯綜復雜的交易支付行為,背后實際上是一套復雜的支付結算系統在支撐著。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近 10 年以來,人們已經非常熟悉在線的交易了,在中國有各式各樣的 APP,都能夠實現線上下單、線下消費。對于消費者而言,發起交易到完成交易的過程是非常簡單的,而這背后,卻有一套不為人知的復雜的交易系統。

本文將從貨幣的交易開始講起,說明電商背后的交易系統是如何設計的。

一、貨幣的產生和發展

人類社會之所以會誕生貨幣,是因為交易的產生。在一個簡單的社會體系中,一些基本生存物質的存在,讓人們產生了交換的需求,因此就產生了交易。

在遠古社會,物質還不是特別豐富的體系中,人們完全可以通過物物交換的方式實現交易。但是當社會中存在的物品變得越來越多時,物物交換的體系的平衡就會被破壞。

圖 1 交易的產生

物物交換的生態之所以會被破壞,交易的本質要求價值的平衡。交換商品日益增多,范圍也日益擴大,在物物交換的系統中,每個物品同另一個物品的如何進行價值對等,這個系統顯然超過了后來的交易需求。

那么如何使交易變得更加順暢呢?這就誕生了一般等價物,即貨幣。

圖 2 越來越復雜的物物交換網絡

有了貨幣以后,交易系統中的所有物品都需要通過一般等價物進行價值的評估。

圖 3 一般等價物

接下來的問題是把什么作為一般等價物呢?它應該具備以下各種,普遍的接受性,即大家都認可它的價值;耐久性,即不會特別容易損壞;價值穩定性,即不會出現價值的波動等等。事實上,這也是一個物品能被作為貨幣的必要特征。

最初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狹小的范圍內暫時地交替地由這種或那種商品承擔,當一般等價物逐漸固定在特定種類的商品上時,它就定型化為貨幣。貨幣的產生也是伴隨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變化的,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大致可以分為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和紙質貨幣,一直到現如今的無現金社會。

圖 4 貨幣的發展形態

1)實物貨幣

在中國歷史上,龜殼、海貝、蚌珠、皮革、齒角、米粟、布帛、農具等都曾作為實物貨幣被使用過。使用這些物品進行交換的缺點是價值不穩定,而且不能夠被大眾普遍接受,甚至不耐久。

2)金屬貨幣

冶金技術的發展,使得金屬貨幣取代實物貨幣成為可能,與此同時,金屬貨幣還具備普遍接受性、價值穩定性、統一性、可分性、耐久性的特點。但是金屬貨幣在流通中會磨損減重,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此外金屬貨幣如果價格不穩定,就會阻礙社會資金的流通。

3)紙幣

紙幣是國家發行和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紙幣產生于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在流通中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公元11世紀,北宋的交子,元、明、清發行的寶鈔,均是典型的紙幣。

貨幣之所以要變得越來越通用,也與世界商業發展的需要有巨大的關系。我們可以從貨幣的發展發現以下規律:

1)交易的產生取決于兩個條件

社會生產力發展產生剩余。生產的產品在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后有了一些剩余后,形成了交易的基礎。

社會分工協作的產生。每個人的角色不同,每個人生產和需要的產品多樣化,而一個人無法生產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產品,形成了交易的需求。

2)新技術的使用和市場需要,讓貨幣形態產生變化。從冶金技術到造紙技術,一直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金的形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3)在商業發展過程中,貨幣的形態是朝著越來越輕便的方向發展的,直到變為無形,而貨幣的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交易的進行。

二、支付交易模式的演變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使得社會中的支付變得可參考,而支付通道同樣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中,對于交易系統來說就會遇到”資金流“和”信息流“處理這兩個問題。

以一個常見的場景為例:

一個人在城市 A 的工商銀行存了 100 元,來到城市 B 后在建設銀行取了 100元,這個過程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是如何記賬的?

圖 5 銀行之間的處理跨行交易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19 世紀初,老羅斯柴爾德打通不同銀行間銀票的通兌,銀行間清算就一直延續到現在。老羅斯柴爾德與銀莊的掌柜商定,后續客戶可以使用通用的銀票換取金幣,銀莊之間根據銀票再次交易,從這個時候開始,也標志著現代銀行的通存通兌業務就開始了。

銀行之間的通兌業務同物物交換的模式一樣,同樣會遇到一個復雜網絡的問題,如下圖所示,當所有銀行都可以進行相互兌換時,系統建設的成本顯然會比收益高許多。

圖 6 多銀行的跨行交易

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之后,我們國家確立了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央行的備付金系統正式確立,之后所有金融機構都在央行開立清算賬戶,由央行為商業銀行統一清算。于是銀行之間的交易系統就變成下方的模式:

圖 7 央行統一清算模式

這個模式的好處是很明顯的,規范了銀行之間的交易模式,同時每一家商業銀行只需要完成一次系統對接。(當然這個系統的建設和復雜程度,遠非三言兩語就可帶過,只是這個模式可以被認為一種通用的模型。)我們可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解構一下中國的支付結算體系。

三、“清分-清算-結算”三大流程

不同的財務結算系統,其對于系統命名可能稍有不同,但從大面上來看,核心的訂單系統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處理。

第一階段是訂單的生成,包括訂單的生成和計算邏輯,主要為用戶提供下單能力、為商家提供接單能力。

第二階段是訂單的清算。用戶和商家一筆訂單的完成,并不意味著訂單真正完成這筆訂單實際進入第二階段,對訂單的分賬處理,根據結算模式等進行計算,生成分賬流水,支付通道則根據結算結果進行資金理。

完成結算后,賬戶系統就需要根據分賬流水,完成相應的記賬功能。當然對于大型集團公司,還會有財務 EBS匯總計算企業資金,則需要依據財務的要求進行資金的匯總記錄,本篇不贅述。

圖 8 訂單處理流程簡圖

作為消費者,在線交易已經變得再熟悉不過了,C 端產品經理會想方設法將用戶的交易簡化再簡化,以致于從 C端感知層面,消費者的感知就是從下單到支付環節,沒有特別復雜的操作,但當我們回到電商系統背后的結算時,那就不是如此簡單了。

以一個典型的電商平臺為例,這個平臺聚集了非常多的商戶,這意味著電商平臺同樣需要建設一套獨有的清結算系統,從而完成與商家的資金清算工作。為了能理清這一過程,我們首先介紹一些專有名詞:

  • 清分:可以理解為系統的記賬,系統需要將每一筆訂單記錄下來,即為“清分”。
  • 清算:可以理解為算賬,如兩個賬戶之間有多條記錄來往,最后匯總可以發現兩個賬戶正向或逆向支付,完成賬戶的“清算”。
  • 結算:可以理解為轉賬,根據清算的結果,完成賬戶加幣和減幣動作。

下面是一幅超級簡化版的訂單處理流程圖,可以大致理清訂單從生成到結算整體的處理流程,由于業務開展的復雜情況,系統中還會有很多特殊情況處理等。

圖 9 訂單-計費-結算系統處理流程

在整體的交易系統中,可以分為訂單系統、計費系統、結算系統,其在交易環節的處理如下:

1)訂單系統

訂單系統將記錄每一筆交易的狀態以及訂單詳細信息,訂單詳細信息除了訂單 ID,從消費者的角度,應該實付金額信息,附加活動優惠券信息,與此同時要附帶平臺與商戶清結算基本信息,用于分賬,即平臺的抽取費用。

2)計費系統

計費系統的工作就是定時拉取訂單,并根據計費公式,匯總金額的拆分。這個系統的難度在于需要處理復雜業務下的公式,如退單的處理,活動費用的處理、費率的處理(如計費方式變更是體現在訂單上的,則需要根據訂單生成的時間計算費率)計費系統會約定按照一定周期進行匯總。

顯然這個周期的時間越短,對于系統計算消耗也越大,并且由于訂單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對于后續費用的回退也是一個重要的邏輯(如訂單已完成結算,但后續訂單取消)。

3)結算系統

結算系統是最后對賬戶完成轉賬結果,需要處理信息流和資金流。信息流方面,需要將平臺與商家的賬戶資金計算清楚,資金流方面,則需要依賴支付通道,完成資金的轉賬。(資金流就需要運用到中國的支付結算體系)

四、總結

通過對貨幣演變、銀行支付系統設計,我們可以發現,盡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交易行為十分復雜,但“清分-清算-結算”的過程,幾乎可以套用在任何的交易系統中,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處理原則,去設計產品系統。

本文并沒有詳細贅述一個完整的結算系統是如何設計的,因為不同行業的交易模式不同,其清結算系統的處理就會千差萬別,對于產品經理來說,重要的是能夠理清楚整體的處理方法,同時在整理交易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也獲得一些啟發:

  1. 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是商業交易的基礎,一項變革性的技術將會改變人們的生產交易模式。
  2. 互聯網技術改變的是信息記錄、表達和計算的方式,提升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從而提高了商業發展的速度。
  3. 從中國的支付結算體系設計可看見一個大型交易支付系統的影子,這些設計并非自然而來,都能看到自然的業務,是很好的參考樣例。

本文也特別參考了文章:http://www.aharts.cn/pd/385099.html 非常值得大家閱讀。

本文由 @小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