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產品視角里的“產品經理”
對于想入門產品行業、或者想成為產品經理的新人來說,可能需要事先了解清楚一些問題,比如產品經理是什么樣的崗位,產品經理在互聯網公司中的上下游是誰,產品經理在工作中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職責,等等。這篇文章里,作者就結合自己的經驗做了梳理,一起來看。
前言
下個月就是做產品崗位四周年的日子,即將開啟第五年的工作。
由于最近在準備離職交接,所以有時間整理回顧一些內容。
首先,本人沒有互聯網大廠的項目經驗,所以如果是很憧憬并且目標鎖定大廠、對大廠小廠有歧視鏈或內心芥蒂的,這里確實沒法給你帶來太多幫助。但是如果是互聯網新人、學生、期望轉崗的讀者來說,我會在這里分享工作期間的學習記錄、工作隨手記,希望可以在這里給你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路,更接地氣的產品工作流程、方法論等。
其次,對于我自己來說,可以鍛煉自己輸出、寫作、框架式思維的能力,畢竟輸出也是一種反向輸入的過程,并且作為產品經理也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能力。
推文腦圖框架1.0(工具Xmind)
作為第一篇文章,首先說一下“產品經理”是什么樣的崗位、在互聯網公司中的上下游是誰、承擔什么樣的職責。
01
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具體的由來就不多贅述,因為也是比較老套,隨便百度都能查到“寶潔”的故事。對于學生或新人來說可能覺得“經理”這個抬頭很有吸引力,但是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這只是一個抬頭術語,當然了每個剛入行的新人產品大概率都是從“產品助理”或“產品專員”做起來,但是無論是什么抬頭,只要選擇做產品,最基本的概念就是:
負責或配合負責公司某條產品線某個產品的負責人角色,協同上下游推進項目發展并對結果負責
所以你在眾多招聘JD中會發現一條要求叫做,有產品owner意識,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你需要把產品當做自己的事業,通過主人翁意識、自驅力來驅動產品增長迭代,把控每個細節的實現。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很多新人產品在工作初期可能會陷入:我究竟是干什么的?我是不是工具人?好無聊毫無成就感的困惑當中。
并且主人翁意識是需要有意識培養的,剛入職場的新人產品大多數是在團隊中起到配合輔助的作用,這種環境下想要快速找到主人翁意識是比較難的。這個階段中更多的工作是接收領導的任務,去跟進或者設計某一個需求,項目和團隊的壓力是完全不在自己身上的。
這個階段下我有兩個建議:
1)聚焦在手頭的小需求上,從小需求開始培養主人翁意識。
首先無論是作為產品負責人去分發任務,還是作為產品助理去接收執行任務,在落地層下功夫。前期可能你無權決定需求做與否,但是任務下來后,落地層才是前期對于個人成長最有效的部分,一個需求可以延伸出很多個工作:需求調研、用戶調研、流程圖設計、原型設計、功能文檔、交互文檔、UI會議、開發會議、上線跟蹤、數據反饋等。
所以第一步我們需要把手頭上的需求想透、做透,保證每一個細節,從小需求開始負責、跟進,只要是工作中和這個需求相關的所有交集的地方,都主動出現在第一現場。
2)好好利用工作初期空閑的時間,大量瀏覽工作相關的內容。尤其是剛接觸產品工作的第一年,一天八小時中肯定有更多的思考(空閑)時間,因為手頭需求較少,能做的東西也有限。
除了上面說的認真落地小需求以外,我個人建議大量瀏覽(這里沒有用閱讀、學習之類的詞,而是瀏覽)產品工作相關的內容資料,閱讀面可以散而大,都沒有關系,因為這個階段需要大量熏陶自己,構建產品生態的世界觀。
02
再來說說產品崗位在公司中的上下游是誰,需要和哪些人合作、怎么合作。
互聯網崗位上下游
圖中羅列的就是一般互聯網公司的崗位分布,并沒有窮盡,不同架構的公司可能還有數據分析師、架構師等其他角色,并且每個崗位下都會有其他很多細分的領域,呼應主題咱們主要討論的是小廠產品經驗。對于百來號人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大概率是沒有那么精細的劃分的。并且打了表情的崗位也有可能在公司中壓根沒有設崗,此時所有的工作都是由“產品經理”來承擔。
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和開發之間的關系,大家可能都聽過《產品經理要求程序員根據手機殼顏色智能變換app主題顏色,然后被打了那件事》,如果沒聽過建議百度一下畫面。提這個的原因是無論大公司小公司,開發是和產品對接最密切、沖突最顯著的角色。
沖突的來源往往來自于需求實現的可行性、難度、周期等,因為開發是實現產品需求的主要環節,是他們把我們的需求、界面產出到用戶的手中。從我們產品的角度來說,避免沖突可以從兩個方面下手:學習編程知識,把控需求實現的可行性;加強團隊管理和團隊建設,起碼當自己犯錯的時候不要被打。
03
再介紹一下常規的開發職能以及各崗位間的工作流程。
- 前端開發:對接UI,寫前臺界面樣式、跳轉交互、功能邏輯。
- 后端開發:對接原型,寫后端底層功能邏輯、搭建數據庫等,為前端提供接口。
簡單點說就是,前端沒有后端就是死頁面(靜態頁面沒有功能),后端沒有前端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后臺接口需要前端頁面承載),并且前端還有安卓客戶端工程師、IOS開發工程師、Web前端的區分(嚴格來說前端僅代指web前端,本文的“前后”是從大層面來說)。
各崗位工作流程主要是產品提供需求和原型,UI進行頁面設計,開發進行功能、頁面開發,測試進行測試驗收,運營進行線上推廣。這里面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產品的深度參與,所以說產品經理就是整個項目的推進人和負責人。附上流程圖,如果公司里沒有這些崗位的小伙伴,那就只能“親力親為”咯。
對于產品經理的職能,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職能邊界,大公司和小公司不同、小公司和小公司也可能不同,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大公司產品和小公司產品最主要的區別。
在大公司里,產品經理可能會細分到某條產品線某個產品某個版塊的負責人,比如前端產品、后端產品、支付產品、算法產品等,也就是說在大公司里一個產品是由很多個產品共同打造出來的,每個產品都只需要負責好自己對應的版塊,研究到極致,為用戶體驗負責。沒有機會接觸更廣泛的產品面,也沒有機會統籌產品的各個需求和迭代方向,想的更多的可能是我這個功能怎么能做的更好,怎么能讓用戶體驗更好。
但是在小公司里,產品經理可能真的就是產品負責人,無論前后端還是算法都是一手把控,職責囊括了整個產品的迭代方向、需求研究、開發。但是沒有機會深入研究某個領域或者某個版塊,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比如產品的周期、節奏,更像是在打仗,很難靜下來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優化某一個環節。更有甚者不光要考慮產品需求、開發周期,還要去做運營推廣、裂變增長、測試驗收等其他崗位的工作。
從我的角度來說二者沒有好壞之分,不同的公司架構和成本管控模式造就了這種現象,可能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產品經理之間無法很好地相互理解,但是二者都需要對產品保持敬畏心,對自己產出的產品功能負責。
總之,選擇了產品崗位的我們肯定都希望產品能夠成功,能給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為公司帶來營收,畢竟獲得成就感是堅持工作的內核。
本文由 @吳然一的野生產品論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