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產品設計的五層架構:從戰略規劃到具體呈現

0 評論 187 瀏覽 0 收藏 23 分鐘

在產品設計這個領域,有個特別經典的做法,就是咱們得回歸到產品設計的源頭去思考,這樣往往能把那些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想明白。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這五個層面,來仔細分析問題,踏踏實實地開展相關工作。

一、戰略層:給產品定方向

在開始做一款產品之前,咱們必須先搞清楚兩個特別重要的問題:我們想通過這個產品得到啥?用戶又能借助這個產品收獲什么?弄明白這兩個問題,我們就能確定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啦。

1. 產品目標

  1. 商業目標:為啥說產品目標,而不是只講商業目標呢?因為不是所有公司內部做的產品都是為了賺錢。不過一般來講,產品存在的意義,要么是幫企業多賺錢,要么是幫企業省錢,或者兩者都能做到。但這兩個目標沒辦法直接告訴我們產品具體該怎么做,而且目標也不能定得太細。我們做任何跟用戶體驗有關的事兒,都得先把目標摸透了,可不能稀里糊涂就做決定。
  2. 品牌識別:品牌識別是產品很重要的一個目標。一提到品牌識別,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商標、顏色還有字體這些能看到的東西。但其實啊,品牌還包括一些概念,能給用戶帶來情緒反應,這些用戶也都會注意到。品牌形象是靠用戶體驗慢慢樹立起來的,要是能把品牌形象清楚地寫進產品目標里,就更容易讓品牌給用戶留下好印象。
  3. 成功標準:我們得知道咋樣才算把產品做成功了,成功標準就是用來衡量這個的。它是一些能跟蹤的數據,等產品上線后,看看是不是達到了我們自己定的目標,還有滿足用戶的需求。好的成功標準,不僅能影響項目每個階段的決策,還能幫我們知道用戶體驗工作到底有沒有價值。對決定用戶體驗來說,有用的成功標準,一定得跟用戶的行為能聯系上。像平時常見的日活、月活、留存率這些指標,就能幫我們做決策,看看用戶體驗好不好。

2. 用戶需求

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是在給那種理想化的用戶設計產品,就好像這些用戶跟我們一模一樣。但實際上,我們可能根本就不是產品的真正用戶。所以,要了解用戶需求,第一步就是找到真正的用戶,好好去理解他們。用戶的需求很復雜,不同的用戶群體差別特別大。我們得搞清楚誰是我們的目標用戶,問問他們的想法,看看他們的行為,這樣才能知道用戶用我們產品的時候到底想要啥,同時也能幫我們給需求排個優先級。

  1. 用戶細分:為了更好地管理用戶需求,我們可以把用戶分成不同的組。不同組的用戶,個人信息、公司信息不一樣,對產品的理解和掌握的技能也不同,需求自然就不一樣。而且,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有時候還會互相矛盾,比如說專家用戶喜歡有更多自主操作的空間,新手用戶就喜歡簡單直接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么針對某一類用戶設計,要么給不同用戶群體設計不同的方案。不管怎么選,需求的決定都會影響用戶體驗。
  2. 可用性和用戶研究:要想知道用戶到底想要啥,就得對用戶做研究。像問卷調查、找用戶聊聊或者搞焦點小組這些方法,能收集到用戶大概的看法和感覺;用戶測試或者去現場調研,就能看到用戶具體的行為,還有他們跟產品互動的時候是啥樣。做市場調研的時候,我們得把想要知道的信息想清楚,問題問得越具體,得到的答案就越準確。去現場調研又費時間又費力氣,看的用戶數量也有限,這時候可以試試任務分析這個辦法。就是讓用戶在做像注冊賬號這樣的具體任務的時候和產品互動,我們仔細把用戶完成任務的步驟拆解開。任務分解可以讓用戶自己說,也可以我們在旁邊觀察。用戶測試就是請用戶來幫忙試試產品,重點是看產品有沒有問題,不是去考驗用戶。我們可以用測試的網站、產品的原型,甚至是帶信息的卡片,來收集用戶的反饋。
  3. 創建人物角色:人物角色,也就是用戶畫像,是把真實用戶的需求集合起來,虛構出一個代表。做這個的時候,可以參考用戶畫像的方法。定戰略的時候,不光戰略專家、領導和資深用戶要參與,普通員工也得加入,因為他們可能更清楚一些實際的需求。而且戰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根據情況變化和改進的。

二、范圍層:確定產品要做啥

根據戰略層定好的目標和需求,我們就得給產品的范圍畫個圈了,保證做出來的產品是有價值的。

1. 需求管理

我們得用需求文檔來記錄和管理需求,這樣團隊里每個人都知道目標是啥,不會大家想的都不一樣。需求文檔里得寫清楚要求,這樣責任就能分得更明白,大家一起干活的效率也能提高。那些不符合戰略需求,但是又有點想法的,我們可以先收集起來,找個合適的辦法,看能不能放到長期計劃里。要不然,需求就會越來越亂,最后可能就控制不住了。要是有些需求現在實現不了,那就可以留著作為下一個版本的基礎,這樣產品開發就能一環接一環地進行下去。

2. 功能與內容需求

  1. 功能規格:范圍層要確定產品的功能需求和內容需求,功能需求里其實也包含著內容需求,比如說頁面上出現輸入錯誤的提示,這就是內容需求沒做好。需求寫得詳細還是簡單,得看項目的大小和復雜程度。哪怕項目只是整個網站的一小部分,要是項目本身很復雜,需求也得寫得明明白白、詳詳細細。用戶是需求的一個重要來源,但很多時候,需求也來自那些跟項目利益相關,還想影響產品的人。想知道大家想要啥,直接問是個好辦法,不過得注意,他們說想要的,不一定就是產品真正需要的功能。有意思的是,那些很少去想產品新方向的人,往往是做產品創建和設計最深入的人。我們要多聽聽不同角度對產品的看法,鼓勵大家從各個方面去想產品開發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另外,考慮需求的時候,還得看看硬件條件能不能支持。想需求的時候,既要想著用戶的特點,也要想想用戶在什么場景下用產品,這樣就能形成用戶故事,幫我們發現一些潛在的需求。還有,我們可以看看競爭對手的產品,學學他們是怎么解決戰略問題的,就算不是直接競爭的產品,只要有相似的地方,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讓我們做出比別人更好的產品。
  2. 功能規格文檔:功能規格得寫成文檔,但沒人喜歡看那種特別啰嗦的細節描述,所以寫文檔的時候要又快又簡單。文檔本身不能解決問題,關鍵是要把定義寫清楚。文檔不用寫得特別詳細,但得讓人看得明白、準確,把設計和開發的時候可能搞混的功能定義寫清楚就行,只寫確定下來的內容,別去寫以后理想化的狀態。寫文檔的時候要注意幾點:一是要往好的方面寫,就是說系統要做什么來防止不好的情況發生,別光說不做什么;二是要寫得具體,把情況解釋清楚,這樣才能知道功能有沒有實現;三是別用那種主觀的說法,得寫得明明白白,別讓人有誤會,比如說別光說風格很時尚,得說風格要符合品牌的要求。
  3. 內容需求:內容需求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這些東西,這些內容的大小和規模會對用戶體驗影響很大。提前知道這些內容元素的情況,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還有,內容更新的頻率得根據產品的戰略目標來定。要是有些功能特性不符合現在項目的戰略目標,就得通過范圍定義把它去掉。要是有個功能特性雖然不在范圍里,但看著確實挺好,那就得重新看看戰略目標是不是得調整。要是經常需要重新看戰略目標,可能說明我們太早開始定需求了,這時候就得好好再看看戰略。

三、結構層:搭建產品的框架

前面戰略層和范圍層講的東西比較抽象,到了結構層,就開始接觸更具體的設計內容啦。

1. 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主要就是研究用戶可能會有啥行為,然后確定系統怎么配合和回應這些行為。

  1. 概念模型:用戶心里對交互組件怎么工作的想法,就是“概念模型”。比如說電商網站里的購物車,大家都覺得它像個裝東西的容器,這個概念模型不僅影響了購物車的樣子,還影響了界面上用的語言。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用大家都熟悉的概念模型,要是想打破傳統,也得有個好理由,而且得準備一個能讓用戶接受,又符合邏輯的概念模型。一個不太常見的概念模型,得用戶能理解、會用才行,不過也不用專門跟用戶解釋概念模型,不然反而容易把他們弄糊涂。
  2. 錯誤處理:為了讓用戶用著舒服,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防止用戶犯錯:首先,把系統設計得讓用戶不容易犯錯,就像自動擋汽車,只有掛到 P 檔才能啟動,這樣就不會突然往前跑發生危險。其次,就算有可能犯錯,也得讓錯誤不容易發生,要是真犯錯了,系統得幫用戶找到錯誤,然后改正。有些錯誤是做完一些操作之后才發現的,這時候系統得能讓用戶從錯誤里恢復過來,比如說撤銷功能??偟膩碚f,交互設計要從預防錯誤、改正錯誤、恢復錯誤這三個層面來處理,讓更多用戶有好的體驗。

2. 信息架構

信息架構研究的是人們怎么理解和接收信息,對產品來說,就是要保證呈現給用戶的信息合理、有意義。

1)結構化內容:對于主要是內容的網站,信息架構的主要工作就是設計分類和導航的結構,這個結構不光得能幫用戶找到東西,還得能給用戶傳遞知識、通知消息或者說服用戶。信息架構分類有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兩種辦法,這兩種都有缺點。從上到下可能會漏掉一些重要的小細節,從下到上可能以后不好擴展和變化。設計結構的時候,別規定死了必須幾步完成操作,結構好不好,關鍵是用戶覺得每一步是不是合理,這一步是不是接著上一步自然地往下走。要是發現得重新調整結構,那用戶可能已經被折騰得不太舒服了。所以,一個好的信息架構得能適應產品的發展和變化。

2)結構方法:信息架構最基本的單位是節點,節點可以是頁面、文檔或者組件這些信息片段或者組合。節點的排列方式大概有這幾種:

  • 層級結構:節點之間有父子關系,這種結構用戶很容易明白,軟件也常用這種方式工作,是最常見的結構。
  • 矩陣結構:用戶可以在節點之間按照兩個或者更多的方向移動,比如說買衣服能按顏色找,也能按尺碼找。但是導航的維度不能太多,人很難同時處理四個或者更多維度的信息。
  • 自然結構:這種結構沒有固定的模式,適合探索那些關系不太明確,或者一直在變化的內容,像一些娛樂或者教育類的網站。不過這種結構沒辦法給用戶很明確的指示。
  • 線性結構:適合書、文章、視頻這些內容,或者是順序很重要的功能。

3)組織原則:產品最上面那層的組織原則,得跟網站的目標和用戶的需求緊密相關。下面層級的結構,內容和功能的需求會對組織原則有很大影響。戰略告訴我們用戶需要啥,范圍告訴我們啥樣的信息能滿足這些需求,好的用戶體驗就是能提前想到用戶的期望,然后設計到產品里。

4)語言和元數據:信息架構弄好之后,得用用戶能聽懂的話,而且要保持一致。有一種叫受控詞典的工具,能幫我們保證語言的一致性,這里面的語言得讓用戶覺得自然,別用專業術語。還有一種更細的辦法叫類詞詞典,把常用但是不在標準用語里的詞列出來,再加上一些術語、俗語、縮寫,還有這些詞之間的關系和用法建議。用受控詞典或者類詞詞典,對建立有元數據的系統很有幫助,元數據就是關于信息的信息,用一種有條理的方式來描述內容。結構層最后得畫一個架構圖,把網站或者產品的結構清楚地展示出來,最重要的是把關系標明白,哪些類別要放在一起,哪些要分開,各種步驟怎么配合。還可以畫個視覺詞典樣圖,讓人更容易理解信息架構。

四、框架層:確定產品的具體樣子

框架層就是要確定產品用啥功能和形式來實現,還要搞清楚這些組件之間的關系。

1. 交互設計要點

在做交互設計的時候,要注意順著用戶的習慣,少用比喻。每做一個設計決定,都得有充分的理由,這樣才能做出讓用戶體驗好的產品。

2. 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就是要選對界面元素,讓用戶更容易明白和使用產品功能。好的界面設計,能讓用戶一下子就看到最重要的東西,不重要的東西,要么別讓用戶注意到,要么干脆別放上去。

3. 導航設計

導航設計得給用戶提供在網站里跳轉的辦法,導航里的元素得能引導用戶去操作。具體來說,導航得讓人一看就知道元素和里面內容的關系,還有內容和用戶正在看的頁面的關系。常見的導航系統有這些:

  1. 全局導航:通過這個導航,用戶能去網站的任何地方。
  2. 局部導航:能讓用戶在當前的架構里找到附近相關的內容。
  3. 輔助導航:提供一個快速找到某些內容的通道。
  4. 上下文導航:就在頁面內容里面的導航,像文字里的超鏈接。
  5. 友好導航:用戶平時可能不太用,但有時候用起來很方便,比如法律聲明的鏈接。
  6. 遠程導航:跟網站本身的內容和功能沒直接關系的導航。
  7. 網站地圖:給用戶一個簡單的單頁,能快速看到網站的整體結構。
  8. 索引表:按照字母順序排的,能鏈接到相關頁面的列表。

4. 信息設計

信息設計就是把元素和功能結合起來,有時候通過視覺表現,有時候得按照用戶的思考方式,幫他們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方式,來分類和排列信息元素。

5. 線框圖

線框圖把信息設計、界面設計和導航設計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協調的架構,也叫原型圖。通過合理安排界面元素來做好界面設計,通過確定核心導航系統來完善導航設計,通過給信息部分排好優先級并放對位置來優化信息設計。

五、表現層:讓產品好看好用

表現層就是要解決產品怎么被人感覺到的問題,像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我們最常接觸的就是視覺。

1. 視覺引導

首先,要讓用戶的眼睛在頁面上能順著一個流暢的路徑看。要是有人覺得一個設計看著亂糟糟、擠巴巴的,那就是設計沒引導好,用戶的眼睛在各種元素之間亂跳,每個元素都在搶著吸引用戶注意。其次,在不讓用戶被太多細節嚇著的前提下,設計得能給用戶一些有用的引導,幫他們完成目標或者任務,還不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2. 對比與一致性

對比能讓用戶看清楚元素之間的關系,設計的時候得讓這種對比很明顯。一致性能讓用戶不覺得困惑、焦慮。柵格系統可以保證一致性,但也別太死板。

  1. 內部和外部一致性:內部一致性說的是產品不同地方的設計方法不一樣,外部一致性說的是產品和公司其他產品的設計風格不一樣。解決這些問題,最好把頁面元素單獨拿出來,在不同環境里試試,不合適就調整。一個好的設計,不光每個元素得設計得好,還得能把這些元素組成一個整體,讓產品看起來很協調。統一的品牌識別形象能讓產品在用戶(像客戶、潛在客戶、領導、員工或者其他訪問的人)面前更有一致性,這種一致性在每個設計層面都得體現出來。
  2. 配色方案和排版:配色方案也要注意對比和一致性,比如亮色、顯眼的顏色可以當前景色,暗一點的顏色當背景。文字排版得能通過設計把產品的形象傳達出來。整個設計過程得有個權威的《風格指南》,里面得包括大大小小所有元素,像設計柵格、配色方案、字體標準、標志怎么用這些全局標準,還有產品每個模塊或者功能的具體標準?!讹L格指南》得寫得詳細點,這樣大家做決策的時候就能有依據,雖然大部分想法指南里都寫了。

3. 決策要點

解決用戶體驗問題,方法有好有壞,關鍵就看兩點:一是得清楚自己要解決啥問題,二是得知道解決辦法會帶來啥后果。用戶體驗的決策會出現在各種情況下,像根據現在的情況做設計、照著別人的樣子做設計、聽領導的決定做設計等等。在實際設計的時候,我們得把這些都考慮進去,這樣才能做出用戶體驗更好的產品。

以上就是一個大體的設計過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本文由 @人工不智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