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創新這么難,這是我研究了幾家公司之后的認知變化
作者研究了幾個公司,發現一些共性規律,由此提出了不論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有持續能力”的理念。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研究了幾個公司,發現一些共性規律。
公司早期快速增長那幾年,勢如破竹,不斷拓品類、拓市場。從10億到100億再到上市,感覺是非常順利。
幾年后,增速就沒了,曲線往下走了。
01
認真分析后發現,這些公司遇到的問題很相似。
因為消費者習慣變了,競爭對手變了,銷售渠道也變了。但自己卻跟不上了,轉不過身,創不了新。
比如,旺旺遇到的問題是,消費者比20年前更重視健康了,競爭對手新增了奶茶和堅果,銷售渠道多了抖音和外賣,過年聚會的消費場景也因為疫情變少了。
這么看,遇到的問題是不是很嚴重?
02
時代在變,供需的結構、角色、關聯方式都在變。
這就要求企業要適應這些變化,做好應對,否則肯定就掉隊、掛掉,這樣的企業太多了。
但是,讓這些習慣打勝仗的公司,去顛覆自己,去搞創新,難度很大。
難點在核心管理層,覺得自己應該去創新了。
但回頭一看公司報表,營收規模和利潤還在。再一看賬戶,自己的股票也在。最后再照照鏡子,發現自己人過中年、半頭白發,還創新什么呀,就這樣吧。
03
好幾個公司,都是這樣的走勢和現象。把時間拉長10年甚至20年來分析,原因是這樣:初期的高速增長,是因為在當時有某些競爭優勢。
比如,品類選得好,先下手為強;或者擅長做線上營銷,在別人還在開實體店的時候把淘寶玩明白了。
靠著自己某一方面的競爭優勢,加上天時地利,快速增長。
時間長了,優勢就消耗沒了。
04
10年后的格局是另外的一盤棋,需要公司拿出新技能,考驗綜合實力,要全方位展示。
可惜,公司只會10年前的老一套,沒有新技能,也沒有學習的欲望和能力。
慢慢就掛了。
05
再看看自己和身邊的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見過很多人在短短一兩年里,快速的出成績,在大廠里晉升,或者在創業時取得進展。是因為正好碰到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在釋放。
釋放,換一個詞就是消耗。
如果在消耗的同時,不能持續吸收新養分、學習新技能,那么很快這個人就會掉隊。
不管是看自己,還是看別人。不要過于關注短期的成績,幾個環節都碰上了所以能瘋跑一陣。
但長期來看,還是要有持續的能力。
以上,是我近期思考。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