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

2 評論 2505 瀏覽 24 收藏 10 分鐘

在做產品過程中,什么是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作者。那究竟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產品之道又是什么呢?

一、問題背景

做產品的過程中,有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我:

什么是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從源頭開始講起。

宇宙大爆炸之后,假如世界發展遵循某個順序的話,那可能是這樣的情況:

最先有自然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再有動物世界,動物世界生出了人,人類不斷進化和繁衍就衍生出了人類社會;

區別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因素:一個是人類會使用工具,另一個是人類相對更強的思考能力;

人類科技的發展創造了各式各樣的工具,火車,電燈,計算機,機器人等,而人類文明中因為相對動物的思考能力優勢創造了市場經濟。

所有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大致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脫離工具的人類自己生命和文化意識形態的發展;另一部分是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作用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系統中,帶來新的模式變革。

1. 市場

市場起初可以算是脫離工具,相對獨立于科技的人類文明。市場起源于資源差異,存量的資源差異主要就是自然資源,增量的資源差異就是社會分工造成的。市場經濟理論中最重要的幾個概念:商品,交換,一般等價物,價值,使用價值,剩余價值,價值規律。

2. 商品

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商品的定義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自然資源以及非勞動產品也進入交換領域,因此現代經濟學家在原定義的基礎上對商品定義進行了擴展與外延,得出了廣義的商品定義,即“商品是用于交換的使用價值”。其中特別強調“必須通過交換過程,實現使用價值的轉移才叫商品”。

https://wiki.mbalib.com/zh-tw/%E5%95%86%E5%93%81

國際標準化組織把產品分成四個大類: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務。這些產品都可以作為商品拿到市場中去交易。

提供生產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企業叫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品的制造企業叫生產商,負責商品的銷售和流通的企業叫渠道商,最終使用商品的是消費者。

多方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供應鏈。再次回顧一下供應鏈的概念:

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等成員通過與上游、下游成員的連接組成的網絡結構。也即是由物料獲取、物料加工、并將成品送到用戶手中這一過程所涉及的企業和企業部門組成的一個網絡。

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E%9B%E5%BA%94%E9%93%BE

從商品供需的角度看,供應商和生產商互為供需關系,供應商是生產方,屬于企業級供應商;生產商是消費方,屬于企業級客戶,即B端客戶。依此類推,零售商和最終消費者互為供需關系,零售商是流通方,屬于企業級供應商;消費者是消費方,屬于個人級客戶,即C端客戶。

當然現在有很多渠道網絡直接跨越了中間代理商,分銷商及零售商,直達消費者,這就是所謂的廠家直銷了,這個時候生產商就是零級渠道,自己既是生產商,履行完生產職能,又兼職把銷售干完了,集成了生產和銷售一體;如果渠道網絡中間只有一層渠道,可能是分銷商,也有可能是代理商,還有可能是零售商,那這一層渠道就是一級渠道;往后渠道級別的定義就依此類推,這就把渠道等級定義清楚了。

商品的全生命周期繞不開企業的商業模式。

3.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定義很多,最認同“魏朱模式”對商業模式的定義: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商業模式通過公司這種組織形式,考慮利益相關方,綜合考慮成本和收益,整合重要伙伴和核心資源,基于一定的價值主張,通過核心業務活動,將產品按照一定的交易成本通過渠道網絡輸送到不同細分群體的消費者手中。

商業模式描述清楚了公司如何創造、傳遞使用價值,最終獲得價值,而這個基于市場價值規律。

二、論證過程

在我們做業務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思考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這樣做戰略,為什么要這樣做戰術,為什么一線要這樣去執行?怎么找答案,只能訴諸商業模式。

業務邏輯由商業模式決定,即商業邏輯。公司先圍繞商業模式設計戰略,戰略首先拆解為戰術,戰術再拆解為流程,流程最后拆解為業務活動,業務活動在不斷的實踐中會形成最佳實踐,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相對最優解,最佳實踐標準化后就可以形成流程,流程經業務抽象成業務模型,再經數字化實現為系統,整個拆解和重構的過程中邏輯始終保持一致。

可以看出流程是管理的實踐,系統是最優流程的固化和沉淀。管理、流程和系統全都是基于一定的發展時間段,適用一定場景的。因此公司的發展需要不斷去加強管理,優化流程,迭代系統。

而企業的管理流程和系統都是商業模式的催化劑:管理好不好,流程亂不亂,系統有沒有幫助業務降本增效,都能夠在最后跟消費者的市場對話中現出原型,直接反饋出來的就是客戶滿意度和消費者選擇。

符合價值規律的商業模式,產品加速現金流入才會興?。徊环蟽r值規律的商業模式,產品加速現金流出導致破產。不符合價值規律的商業模式,供需不匹配,比如,沒有調研清楚市場需求,生產或者采購的產品不好賣;符合價值規律的商業模式,就是供需匹配更好了。市場競爭其實就是誰解決供需匹配的矛盾所花的交易成本更低,誰就更有可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最開始理解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的時候走入了一個誤區,將商業模式看成了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商業模式有好有壞,而商業模式再往上一層追溯,就自然而然追溯到市場價值規律了。

三、推論結果

基于以上論述,產品邏輯來源于業務邏輯,業務邏輯來源于商業邏輯,即企業的商業模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價值規律演繹出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落地演繹出業務邏輯,業務邏輯再演繹出產品邏輯,從上到下保持一致性。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價值規律。

這也是為什么產品在做PRD之前要先寫BRD,MRD。產品在解構完業務邏輯后,再完成對業務邏輯的重構,理解清楚這個,再去做商業分析和競品就特別美妙。

最后分享產品圈中很有意思的一句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本文由 @趙佳蛟Peter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講的非常精彩,追溯到商業模式這一層邏輯嚴謹詳實,對于最核心的價值規律卻描述的過少了,有點意猶未盡

    來自上海 回復
    1. 感謝支持和認可。
      因為這里講的產品邏輯的第一性原理,到了價值規律就點到為止,繼續展開就跨到經濟學的課題了。
      說白了,產品就是為了實現價值,包括物質價值-錢,情緒價值-爽,身體價值-器。
      歡迎進一步探討。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