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是問題,干才是答案”,這個想法正確嗎?
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我們應該秉承著怎樣的戰略思維和思考策略?在這篇文章里,作者便認為“想”比干更重要。為什么作者會這么說?一起來看看本文的解讀和分析。
前幾天,在為什么過去十年AI創業失敗了一文中提了一個觀點:
“干就完了”式思維,是新式的刻舟求劍,劇毒,誰吃誰死。
沒想到沒過幾天雷老板一個演講又把這點炒到各個媒體的頭條上,比如:“雷軍2023年最新演講:想都是問題,干才是答案”等。這就必須碰個瓷,捍衛并重申下自己的觀點:這是個劇毒的方法論,與新形勢不匹配,新形勢下想比干重要100倍。
注:也許是媒體演繹,雷總并沒有真的這么說,但這里不針對個人,只針對方法論。
一、為什么“想”比干重要一百倍
這本來應該是常識。
我們見過那個挖礦的公司是不先勘探明白,不管有礦沒礦挖就完了的么?!
這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只在一些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存在,比如:
有一種煤礦是露天的或者離地面極近,這時候你挖的成本不高,別人也已經把路趟過了,沒有煤的可能性不高,那就變別管別的,挖起來再說。從偷點煤意思一下的角度看,這是可以的,真要大規模開采也還是不行。
2000年開始的互聯網浪潮正是這個極其特殊的情況。
放在整個商業歷史上,我們可以發現互聯網其實是特例:富礦較多并且試錯成本低。這進一步就導致干得快比思考干什么、怎么干都重要。
而現在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又多少都有互聯網背景,這很可能是:干就完了,這類思維模式變流行的主要原因。
但在硬科技、資本不活躍的前提下,這就正好反了。
你必須挖很深才能看見礦,不先整明白到底有沒有礦,你能挖那么深么?
如果進一步分解,我們就發現,有沒有礦并非“干”所能決定的,只受選擇(想)影響。
再進一步即使選對了,要想到達千米之下,也不是直接挖就行,而是一個技術和經驗相融合的活。否則你十米都挖不了,肯定塌方。
這種選擇和路徑的設計其實都是“想”的范疇。
越支付不起試錯成本,越不能在這里出錯,這里是改善投入產出最好的地方。
二、假如真不知道什么是對的
如此一來,必然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假如兩眼一黑,周圍混沌,你讓我想啥呢?想了又有什么用???
咨詢這個行業的價值就在于它成為一個外腦,幫你想,所以一定程度這問題等價于為什么咨詢能夠創造價值。
假如你要開啤酒廠,這時候咨詢行業累積了過去所有開啤酒廠的經驗,這種經驗里面就內置了經營啤酒廠的基本思考模型,有口味、工藝、成本、價格、品牌等。這些思考模型的價值在于前人踩過的坑在里面都有體現了。如果你知道,就可以不踩一遍,而現在如果你不知道,它就創造價值。
咨詢的公司也不能告訴你最終答案,但他幫你建立一個一般的思考模型,里面對應了已知的變量。在這個框架下,當事人放入自己的現實的新的變量,形成自己的判斷。
在很多情況下,很多人身邊其實沒有咨詢公司,但你有互聯網和chatGPT,不真的存在純粹混沌無法獲取過往信息的領域。所以面對問題的時候和建啤酒廠沒有本質區別。
這個過程為什么有通用性呢?我們再來往細分解下。
從歷史上N個啤酒廠里抽象相當于萃取很多特殊的案例的共性。
而映射回你的現實,加入現實的變量,比如青島大家喜歡味道淡一點的,相當于加回個性,成為具體的案例。這時候共性的部分和現實的特殊個性部分疊加了。
共性那部分有價值,但不是全部,價值在于它是過往的沉淀。
不是全部在于它沒有當下具體案例中的特殊變化。變化必須由當事人加回來。
這兩個部分一個也少不了:一個是共性到底是什么,一個是到底什么變了,就是那些沒被共性反應的變量要加回來。
由于歷史洪流的持續反身性(y=f(x),x=F(y),索羅斯總說這個,大家自己查查),上面這個框架也是在持續流變中。共性有沒有變,特殊的要素有沒有變或者增減必須持續進行標識。只可能是人來做這個工作(“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一心就在這兒起作用)。看堆兒的想法在這里是不行的,戰略的藝術性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可以講反饋大于方法,也可以講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體現的就都是上面說的這種流變,但除非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否則不能講干就完了或者干就是答案。
額外需要說的是,我們要“知道干就完了”是和許多偉大戰略家的基礎思維模式背道而馳的,比如:
孫子的: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
克勞塞維茨的老師,總參謀部的創始人沙恩霍斯特的:戰爭藝術像繪畫和其它藝術一樣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機械的,適合于理論研究;另一部分取決于環境條件,受創造性天賦和經驗支配。
這是一個橫貫中西跨越時空的被證明過的思考模式。
它不是沒缺陷,但比“干就完了”實在是高明不知道多少倍。
三、想就是做戰略
那什么是企業戰略?
戰略是拉通內外的實現企業數字理性的基礎思路和執行方法。在這里意義,力量、方式,方向,短期,長期要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你到底要干啥,想怎么干,和別人是什么關系,為什么這時候能干。具體可以體現在目標,創新,競爭,人才等方面,但要是一個有機整體。戰略要負責整體性,彌補職能模塊縫隙,而不能是孤立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戰略,持久戰是戰略。
戰略產生選擇效率,遠比執行效率關鍵。
戰略是企業家的核心職責。
順應必然性,創造偶然性。最終創造多重意義。
順應必然性就是考慮一般的規律性,創造偶然性就是導入新變化做出選擇創造新的可能性,比如勝利或者挖到礦。
參見:《回到起點:把數字化、AI在中小企業里用起來是個換頭的活》
上面說的這些,沒一個是我自己說的,我就是把過往戰略家或者老師們的觀點結合現實,重新做了點解讀。但下面的是我在這個基礎上做的發揮,不是看來的了。
四、元方法
在:創業者的窘境:從人力資本到四維實體,有點哲學…中我提出一個四維實體的概念,上次拿兩只貓舉例子,效果很差,這次換個說法,但其實還是說這事,比如:
打仗的時候,對方有五個軍團,每個軍團的行為其實是一個復雜體,行為軌跡受戰略目標、指揮官、自然條件、戰況、友軍行動、自身裝備、當前狀態、地形、天氣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把這個軍團認為是一個實體,并把它的行為放在時間軸上,那這就是四維實體。
然后敵我雙方各種四維實體發生碰撞和關聯。這時候關系反倒是不復雜都是加減法,但加減法的結果和常識不一樣,比如:
對方兩個軍團合并在一起了,這時候是個一加一等于幾的問題,但等于幾其實不好說。
新實體體現的特征可能是兩者的特征的疊加,從一個勇猛一個迅速,變成即勇猛又迅速,也可能是很不融洽變遲緩內耗(從一個勇猛一個迅速變成既不勇猛也不迅速)。只要融合了,那就是1加1等于1,需要把這個融合后的實體作為一個帶著新特征的單位來考量。
這里有兩個關鍵:一個是識別出到底有那些四維實體,一個是四維實體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這個關系只是加減法,但1+1的結果可能是1也可能是0,不是我們經常學的那個數學。在過去辯證法是描述這種關系的,但它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僅止于對立統一,量變到質變,否定之否定,還有其它的(龐樸:一分為三論里有其它一些描述)。
對于四維實體的識別而言必須持續反饋,對于關系而言1+1等于幾不確定,但模式其實是定的。
在這個過程中駕馭這一切的是人的智能和靈性。
這部分看不到碳基智能被硅基智能取代的可能性,我們好像沒法讓人工智能處理1+1等于幾不確定的事兒。
在這個視角下再看下我們開篇的問題:
大多時候所謂的礦存在不存在并非和真的物理礦一樣是個定值,而是面向最終客戶或者用戶的價值創造是否有意義。這個價值主張要首先成立,不管是更便宜、更好的體驗還是什么,然后要看這個過程中到底牽涉多少四維實體,然后持續反饋,修正自己的行進路線。
這就是“想”這個環節要做的事。
小結
干就完了更底層的邏輯是一切全看運氣。但我們要相信現代文明的主要構建,都是人有意設計,而不是無意識碰撞的隨機產物。包括偉大的建筑、偉大的產品、國家的建構等。
在微觀上,找到對應四維實體,加入自己的能左右的部分,然后把混沌狀態轉換為確定狀態,這就是創造新價值的過程。
基本不可能是隨機的,iPhone能隨機干出來么!如果這么說不好懂,用程序員的話說就是,隨機生成代碼,能生成APP么…
專欄作家
琢磨事,微信公眾號:琢磨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聲智科技副總裁。著有《終極復制:人工智能將如何推動社會巨變》、《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互聯網+時代的7個引爆點》等書。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