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需求的維度劃分,產品經理有6個層次
根據用戶的需求,產品經理可以被劃分為6個層次,本文總結了這6個層次劃分的依據以及劃分中會遇到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產品經理要劃分層次,先要定義劃分標準:提出的產品方案,所能解決的需求維度的層次
- 根據劃分標準,將產品分為:需要產品經理、需求產品經理、工具產品經理、功能產品經理、體驗/策略產品經理、產品助理
一、互聯網產品經理崗位的內核
1、從企業分工原則看,產品經理不應該是需求生產全周期的專家
產品經理通常被認為是個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崗位,因為用戶需求的整個生命周期都必須參與且為結果負責。很多團隊要求產品經理是個萬能的崗位,對用研、設計、技術、測試、運營都需要做到專業,甚至表現出比合作部門更高的專業性,所以大家對產品經理的能力的劃分會有很多分散的要求。這從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個人發展出發,都是不合理的。
我們要從企業分工的本質出發,找到產品經理的內核。產品經理本質上還是一個企業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崗位?!阜止ぬ嵘省故瞧髽I發展中的基本常識,原則主要2點:
①分工的精細度受市場規模的影響,市場規模越大,分工越精細,生產效率越高。
②分工越細程度受部門溝通成本的約束,需要考慮由于分工帶來的一體化組織及溝通成本。(還有工作內容飽和度、調和與個人全面發展的矛盾等不再展開)
2、從產品經理職位的發展歷史看,已經從關注全周期慢慢迭代為聚焦「提出產品解決方案的能力」這個內核
在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初期,互聯網需求的全生命周期都由「項目經理」一人承擔。因為需求都是肉眼可見問題,前期主要精力投入在技術研發。隨著用戶體量慢慢擴大,逐漸把開發的職能劃分出來,隨著用戶對于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分離出了設計。
后來再一步在確認需求的流程中細分,引入了用戶研究崗。從上面提到的分工原則看,產品經理的分工基本符合了分工的2個基本原則:
①盡量精細,聚焦在針對用戶需求提出好的產品解決方案。
②為了降低不同部門的溝通成本,參與整個流程的監督與審核,包括寫文檔、畫流程圖、協調排期。總結:產品經理內核是「根據對需求的理解,提出產品方案的能力」。其他都是解決這個能力之下,溝通成本的問題。
二、產品經理6個層次的劃分
1. 劃分標準及說明
- 產品經理的門檻:需要「自發提出產品方案」,范圍可有大小。如果只是「接需求」那只是在幫產品經理完成溝通效率的問題,只能算「產品助理」。
- 上文中提到,「提出產品方案」的能力才是產品經理崗位的內核,根據產品經理對于用戶需求理解及滿足方案層次,可以將其劃分為6個層次:需要產品經理、需求產品經理、工具產品經理、功能產品經理、體驗/策略產品經理、產品助理。
- 每個層次都諾干的-1層次構成,如:一個需要可以由多個產品(需求)滿足,一個產品(需求)可以由多種工具獲取,一個工具由多個功能構成,一個功能有多個策略和體驗單元。
- 表格中的前5各層次,在實際產品工作中都被統一稱為「需求」,比如:用戶有休閑娛樂的需求、有看短視頻內容的需求、有獲取短視頻內容的需求、有查找想要內容的需求….這里將需求的層次進一步細拆為5個層次。
- 表格中對于「需要」和「需求」的定義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工具和功能的定義是從個人覺得更好理解的角度定義。
- 工具和功能可能存在重合,比較簡單的工具可能就是一個功能就能搭建的。
2. 不同層次的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解析
這里的標準說的是能夠不斷帶領業務獲得增長的崗位要求:
三、以6個層次的劃分解答一些會遇到的問題
問題的原因都是很多因素的構成的,僅僅是從產品層次的劃分這個角度去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1. 行業熱點
Q:為什么抖音打淘寶和美團看起來很容易,而反之確很難?
A:抖音的產品是「需要」維度的構建,而淘寶和抖音都是從「需求」維度構建。抖音認知更深刻,體系更完整。抖音是從生產產品(視頻內容)到獲取工具(查找內容)是完整的鏈路,而淘寶&美團不生產產品,只是獲取產品的工具。
Q:為什么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使命」,這個有意義么?
A:企業的2個重要屬性:分工和一體化組織。使命就是讓員工按照最高目標一體組織起來,從公司層面完成滿足用戶「需要」范圍的一體化。
Q:為什么說產品經理是CEO的學前班?
A:說自己是產品經理的大老板,一般都是從「需要」層面構建產品的企業,比如:張小龍、馬化騰、周鴻祎。交易平臺的老板很少這么說,因為他們只是搭建了獲取產品的工具,工具決定不了公司的死活,還需要看供給和降低交易費用的創新。
(2)工作相關
Q:為什么產品崗位P9很多只管10幾個人,而銷售崗確可以管200人?
A:因為產品崗位不是純粹的管理崗,再高階的產品崗位也還是一個產品經理,需要參與到「提出產品解決方案」的工作中去,只不過是更高認知維度的參與,比如:下屬專注新功能,則領導專注新工具
Q:為什么會覺得自己的領導跟自己水平差不多,只是工作經驗的區別?
A:很多領導通常沒有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認知的升維,只是從同一個認知視角來看待產品。比如:成熟業務P8的產品負責人或產品線tl,總是關注在現有工具的一些功能改進,這就更下面P7的工作基本重合,如果要帶來增長更應該投入到新工具的探索和嘗試,畢竟成熟業務工具都迭代了好幾年了,增長空間較小。
本文由 @人人都是產品專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